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是指在城市和农村电网建设中,针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是指从10kV变压器到用户用电终端设备的输电和配电网系统。
其规划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和电网设备条件,合理配置中低压配电设备,保障电能传输和供电安全。
1.确定用电负荷需求: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中低压配电网所服务的区域的用电负荷需求,包括用电容量、用电特点等。
这是规划的基础。
2.确定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和地理条件,确定中低压配电网所需的变电站位置和变电容量。
考虑到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变电站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容量要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用电需求。
3.设计中低压配电网的线路布局: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和变电站的位置,设计中低压配电网络的线路布局。
线路布局要合理、紧凑,长度要尽量短,减少线路电阻和功率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4.选择中低压配电设备: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和线路电气参数,选择适合的中低压配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
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满足用电负荷需求和供电安全要求。
5.考虑配电网的可扩展性: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用电负荷是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要预留一定的余量,方便后续的扩容和改造。
6.优化中低压配电网络结构:根据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用电负荷的变化,优化中低压配电网络的结构。
包括调整供电方式、优化线路连接、改善电压质量等。
优化结构可以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关键是合理配置电网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和农村用电需求,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中山市坦洲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山市坦洲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山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供应保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坦洲地区作为中山市新城区之一,其电力配送系统已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保障该地区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优质性,有必要对坦洲中低压配电网进行规划研究,以推动该地区电力领域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1.调查研究现状。
对坦洲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网络结构、线路规模、配电变压器数量、变电站信息等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对现有电力配送系统的运行状况、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需求预测与规划方案设计。
考虑到坦洲地区电力供求状况的现状和未来需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电力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合理的电力供应模型,提出合理的电力配电方案,制定坦洲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
3.系统优化与经济分析。
以供电可靠性、能源效率、用户服务等方面为核心,综合考虑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电力设施设备等关键因素,并对成本进行分析,实现坦洲地区中低压配电网的科学优化。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查询、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现有的坦洲中低压配电网络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将建立电力供应模型,分析坦洲地区电力需求的预测,提出适用的配电方案,并结合现有的资源和设施,对配电网络的优化进行经济分析。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得出以下成果:1.详细的坦洲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报告。
2.科学的电力供应模型,建立坦洲地区电力需求的预测。
3.提出符合坦洲地区实际情况的中低压配电规划方案。
4.对坦洲中低压配电网进行系统优化,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5.经济分析报告,实现配电网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以上预期成果将有助于推进坦洲地区电力领域的发展,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石家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技术细则

7.2 架空线路 ................................................ 27 7.3 电缆线路 ................................................ 28 7.4 计量表箱 ................................................ 30 8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网自动化和通信 ...................... 30 8.1 保护配置................................................. 30 8.2 配电自动化............................................... 31 8.3 配电网通信系统 .......................................... 33 9 电力用户接入 .............................................. 36 9.1 负荷分级................................................. 36 9.2 重要用户接入系统要求..................................... 37 9.3 用户电气联络 ............................................ 37 9.4 一般供电要求............................................. 38 9.5 居民生活用电............................................. 41 10 电源接入 ................................................. 43 11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接入 ..................................... 45 12 参考文献 ................................................. 47
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配网部分)

7.5 中低压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7.5.1 中压配电线路
7.5.1.1 架空线路 (1) 中压架空线路运行电流一般应控制在长期允许载流量
的2/3以下,预留转移负荷裕度,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 (2)中压架空线路导线线号的选择应考虑设施标准化,主
干线截面宜为185、240mm2,分支线截面不宜小于70mm2。根 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敷设到位。
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配网部分)
浙江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
5.5 中压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6.5 中低压开关站、配电站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7.5 中低压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5.5 中压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20kV及以下中压 配电网结构应根据城乡 建设发展规划、负荷密度以及中压配电网现状 及实施的可行性,合理选择接线方式,一般宜 采用环式结构,开环运行。
6.5.2 配电变压器
(1)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多布点”原则进行配置,对 于普通居民负荷,根据需求及发展可采用三相或小型单相变压 器靠近供电。 (2)为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和经济运行水平,新装变压器的 最大负载率不宜低于60%。 (3)杆上三相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400kVA,不能满足需要时 增装变压器,柱上变压器台架及低压出线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 成。
7.5.1.1 架空线路 (3) 市区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绝缘化。其他地区下列情况
亦可采用绝缘线:
1)线路走廊狭窄时; 2)中压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的地区; 3)高层建筑邻近地区; 4)县城中心区、远郊人口密集区; 5)风景绿化区和林带区; 6)污秽严重的地区。
7.5.1.2 电缆线路 (1) 公用架空线路仍是现阶段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 分发挥其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 逐步发展电缆网络,电缆通道的建设宜与地区规划建设同步实 施。 (2)城市繁华地区架空线路的入地改造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 规划,入地电缆工程应与市政道路等建设同步实施,应本着谁 主张、谁出资的原则,入地后的供电规模和供电功能不低于原 设计水平,并考虑远期的发展。 (3)中压主干线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截面面积不宜 小于240mm2,支线电缆截面的选用应满足载流量及热稳定的 要求,并考虑远期发展。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导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导
首先是需求分析。
需要先明确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包括运行和投产后
的用电负荷,以及用电负荷的变化趋势。
还要分析用电负荷的性质,比如
有无运行起伏、是否呈周期性等等,以确定设计时的负荷特点。
接下来是规划设计。
需要确定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包括主接线线路、
支线线路和末端线路等。
还要确定配电网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布置方式,
以及配电柜的数量和位置。
另外,还需要设计配电网的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后是设备选型。
需要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选择符合需求的设备,
比如变压器、配电柜、开关设备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
指标、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满足配电网的需求。
接着是施工。
需要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队伍进行配电网的
建设。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工
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要与供电部门进行协调,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运维。
需要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配电网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换等。
通过定期巡视、检测和试验,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
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配电网的档案和资料,便于日
常管理和技术分析。
总的来说,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包括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设备
选型、施工及运维等多个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合理的选型,
加上严格的施工和健全的运维管理,才能建设安全、可靠、经济的中低压
配电网。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前言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3. 总则 (2)4. 一般技术要求 (2)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6. 用户供电 (7)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1. 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
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
(20111129)北京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实施细则 京电生【2009】255号

2.2.4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可靠性高、电压合格、线路损耗低、便于运行维护的原则。
2.2.5为满足中压客户用电的需求,电网故障造成客户停电时,允许停电的容量和恢复供电的原则是:
1)双回路供电的客户,失去一回后应不停电或不损失负荷;
序号
项目类别
用电负荷指标
需用系数
1
普通住宅
6kW/户或
60W/建筑平米
0.2
2
高档住宅楼、高级公寓、住宅及办公为一体的建筑(不含分散式电采暖)
10kW/户
200户及以下0.2,
200户以上0.15
3
分散式电采暖(除采用集中式电锅炉以外的分散式电采暖:如电热膜、电暖气等)
6kW/户
0.6
4
计算采用集中式电锅炉(只作为采暖,不作制冷用)采暖的住宅,锅炉配电室与住宅配电室分开时:
3.4
双路电源的10kV开闭站的通过容量按550A控制负荷。三路电源的10kV开闭站按供电安全N-1准则方式设计通过容量时,三路电源的10kV开闭站的通过容量按2×550A控制负荷。
4
4.1
4.1.1中压配电网应依据变电站的位置、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相对明确的供电范围,一般不交错重叠,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应随新增加的变电站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
(2)线路调压:必要时加装线路调压器、改变配电变压器分接头、缩短供电半径及平衡三相负荷。
2.6
配电网各级电压的短路容量应该从网络设计、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阻抗选择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控制,使各电压设备的开断电流以及设备的动热稳定电流相配合。在变电站内系统母线的短路水平,一般不大于表2中的数值。
城市电力网中、低压配电网的一般规定

城市电力网中、低压配电网的一般规定
1、中、低压配电网包括10kV线路配电所、开闭所和380/220V线路。
在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中应包括路灯照明的改进和发展部分。
2、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中压配电网主干线的导线截面宜按远期规划负荷密度一次选定,争取在20年内保持不变。
当负荷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插入新的35~110kV变电所,使网络结构基本不变。
中压配电网中每一线路和每一配电所都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一般不应交错重叠。
3、向市区供电的中压配电网应能保证当任何一条10kV 线路的出口断路器计划检修停运时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事故停运时通过操作能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不过负荷,不限电。
4、为缩小10kV线路自身检修和事故时的停电范围,市区的10kV线路应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分段,分段距离应根据中压配电网的结构和负荷决定。
5、中压配电网应不断改善并加强网络结构,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以适应广大用户连续供电的需要。
规划中应注意尽量减少个别小容量用户的专用供电线路和不带负荷
且无助于提高城网利用率的连络线路,使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
6、当35~110kV变电所的10kV出线受走廊条件限制,或中压电网运行操作有需要时,可以建设10kV开闭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
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
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
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
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
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
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
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
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
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
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
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与较为薄弱的环节找出来,为下一步规划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2.4、负荷分布于负荷增长的预测工作。
负荷预测是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与设计中的一个基础工作,它在精度上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质量的好坏。
对于负荷的预测工作来说,它要求要有一定科学性,同时需要大量的能反映出客观规律的一些科学数据,并应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对负荷实际参数进行选择,用现状水平来作为预测的基础,对未来的水平进行预测。
一般负荷预测是依照各种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来进行平均值的算取得到总负荷预测方法以及各供电区域内的总电量。
根据规划设计区域历史上的负荷情况,并参考城市发展规划来进行整个规划设计区域负荷的预测工作。
2.5、对110千伏以上变电站的上级供电电源的规划。
上级的供电电源一般会根据规划分区负荷分布的预测,并参考规划设计区域之内高压电网的规划,来确定110千伏与以上变电站的站点与规模,并根据这点来进行变电站供电范围的预测。
2.6、规划设计区域之内中低压配电网的主干网架的规划设计。
一般中压配电网网络的结构是影响到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中电网发展的一个基础工作,所以,对规划城市中配电网网架结构的规划工作是一个主要目的与内容。
通过对于城市的中压配电网中期与近期的规划设计,使得中期与近期的中压配电网改造与建设与城市配电网络长期的发展目标相符合,来更加有效的控制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提升供电企业运营的效率。
对低压配电网来说,因为它在结构上较为简单,并且与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有着很大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只需要进行规划原则的明确就可以了。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结合电网出现的新问题及新项目批复情况、高压变电站布点方案的调整等,规划以解决现状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目的。
3.1、变电站新出线路规划
结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负荷需求,以解决现状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目的,分年度安排中压配电网新增出线的条数和主干线走向,提出规划分年度变电站新出线规划方案,从而调整供电分区,改善网架结构,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重载线路、非典型多联络、供电能力不足、线路转供容量不足等问题,并且满足未来新增负荷的供电需求,保障可靠供电。
3.2、中压配电网改造规划
中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应以建设坚强可靠、运行灵活的网络为目标。
注重主干网架的优化以及各变电站之间的联络,为上级电网提供有力的转供支持。
中压配
电网改造方案包含通过线路联络或者调整接线方案的网架改造来完善网架结构和调整负荷分布,以解决现状中存在的线路不可转供、重载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残旧开关,问题线路的改造等工程。
如:中压配电网改造规划方案中,完善网架联络,改造现状问题中的单辐射线路,还完成中压配网中开关站联络。
规划还对主干截面过小,主干长度偏长的线路进行改造;此外,规划还对中压配网新装或更换开关柜、电缆分支箱,并解决存在问题的公用线路。
3.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分析
3.3.1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分析
将中压配电网规划项目目的分为以下八个方面:解决中压线路过载,解决中压线路重载,解决中压线路末端电压不合格,变电站新出线满足新增负荷供电,改造安全隐患的中压线路,完善中压网架,更换残旧设备或线路,其它(需说明项目设立的具体原因)。
如:规划中新出线路,分别调整了重载变电站部分负荷,改善了中压网架结构,优化变电站供电分区,满足新增负荷需求,中压项目实施后解决了现状重载线路、有联络但无法转供线路、单幅射线路,还解决了10kV 线路主干截面偏小、主干线长度偏长线路。
在设备方面,解决残旧开关设备、存在问题的公用线路。
规划项目还针对预计未来负荷较重的线路进行改造或联络,比如转接重载变电站的部分负荷,改善了重载变电站的主变运行情况。
3.3.2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分析
将低压配电网规划项目目的分为如下七个方面:解决过载配变,解决重载配变,新建台区满足负荷需求,解决台区电压偏低的问题,改造安全隐患的低压线路,更换残旧设备或线路,其它(需说明项目设立的具体原因)。
对于某项目具备多重目的时,按照如上顺序,仅选择某一个目的进行统计,优先选择编号靠前的目标。
如:低压配网规划方案中,解决解决重过载配变、低压台区电压过低问题,规划项目还新建台区满足负荷需求。
3.3目标网架结构分析
说明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实施后,将对现状网架结构水平是否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统计规划年各供电区不同接线模式分布情况,并与现状年进行对比,经过规划方案实施后,中压配网中解决了现状评估中单幅射无法转供问题,简化了现状配电网接线复杂的线路,到规划期末将对现状网架结构水平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
3.3.4重要用户供电规划
在规划年的重要用户包括现状分析中已经存在的重要用户和报装负荷中的重要用户,在中压配电网的改造规划方案中,已经规划开关站的联络工程以加强现状中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通过规划年内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现状电网存在问题的重要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提高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配电网络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工程师们应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有效的规划与设计,使配电网规划可以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孔涛等.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电网技术,2009(19)
[2]于东民.浅析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0).
[3]张继武,王恒.浅析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及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