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范文
预防2型糖尿病的体重控制和膳食结构调整

预防2型糖尿病的体重控制和膳食结构调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其中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其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糖尿病患者往往难以避免,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合理的体重控制和膳食结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一、体重控制体重控制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一步。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而过度肥胖更是使人易患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首要措施。
要实现体重控制,首先需要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并确保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
此外,还应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及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增加身体活动量。
二、膳食结构调整除了控制总热量摄入外,合理的膳食结构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的膳食建议。
1. 多食用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每天食用5份或以上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选择新鲜或冷冻的,避免过度加工的产品。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预防2型糖尿病时,应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推荐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食物、豆类和坚果等。
3. 控制脂肪摄入量:高脂肪饮食是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推荐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鱼类、橄榄油、坚果和种子等。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减缓消化过程,增加饱腹感。
建议摄入足够的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等。
5. 控制盐摄入量: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应该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含盐量高的调味品,适量使用低钠盐替代。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体重控制和膳食结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11-04分享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侯为开(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药剂科王芬我国20岁以上人群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达9.7%,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超重率[24 kg/m2≤体质指数(BMI)<28 kg/m2]为30.6%,肥胖率(BMI≥28 kg/m2)为12%。
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子,因此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大幅增长无疑是我国糖尿病高发病率的基础原因之一。
对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管理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体重管理有助于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肥胖已被公认为影响预期寿命的风险因素,全球每年有大约280万名成年人死于肥胖或超重,此外44%的糖尿病和23%的缺血性心脏病可以归因于超重或肥胖。
健康饮食、适度的体育运动以维持正常的体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或延迟T2DM的发生。
研究发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使糖耐量受损者在大约3年中减重7%,相比于安慰剂组和二甲双胍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58%和31%。
控制体重也是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10项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发现,通过饮食控制适当减少T2DM患者的体重,第2周时空腹血糖即可下降50%,干预12周的试验结果提示体重减少的幅度与空腹血糖改善的程度成正比,即使观察期延长至48周,体重控制带来的血糖获益仍然非常可观。
研究证实减少不到10%的体重可以使糖尿病相关性死亡率减少30%~40%;初诊的糖尿病患者若能在第一年减重10kg,其存活时间可以延长4年。
另外,一项针对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BMI每下降2 kg/m2,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下降12%,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下降8%,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减少11%,考虑到肥胖、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体重管理在减少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贡献势必同时造福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作者:来源:《健康管理》2015年第07期随着T2DM病程的进展,患者大都需要启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本身能促进合成代谢,具有潜在的增重效应,因此临床上更需要在血糖控制和体重增加之间达到平衡。
一、体重增加是起始和优化胰岛素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临床实践中,起始胰岛素存在普遍的延误。
对患者而言,社会生活的不良影响、胰岛素注射疼痛、注射相关副作用及低血糖是其不愿起始胰岛素治疗的障碍;对于医师来说,担心患者拒绝或不依从治疗及对超重患者体重增加、重度低血糖等副作用的担心都影响其处方胰岛素。
相比较患者和医师心理上的顾虑,胰岛素引起的体重增加问题更为复杂和难以克服。
1、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的机制:Jansen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探讨与胰岛素相关的体重增加的预测因素。
受试者接受胰岛素治疗12个月后,平均体重增加为(3.0±2.5)kg,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初始胰岛素剂量以及胰岛素剂量的递增均与体重的增加显著相关。
胰岛素治疗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细胞内的氨基酸输入量;其次,胰岛素能直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合成代谢,促进脂类生成,抑制脂类分解;第三,胰岛素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及糖尿,而能量摄入没有相应的补偿性减少。
此外,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害怕低血糖发生会进行保护性进餐或无意识的能量摄入增加。
2、担心体重增加影响患者及时起始和优化胰岛素治疗:体重增加对T2DM患者的不利影响包括生理性和心理性两个方面。
体重增加可能成为患者起始胰岛素或对胰岛素治疗方案依从性差的原因。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表明,10年的强化治疗方案会导致体重平均增加4kg。
强化血糖控制的治疗方案长远来看是获益的,但体重增加与糖尿病和健康管理的目标背道而驰。
超重和肥胖在T2DM患者中非常普遍,胰岛素引起的体重增加对于这类患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2型糖尿病治疗的体重管理-终稿

体重每降低1kg对血脂谱和血压的影响 TC 0.50 较减重前变化 (%)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 Anderson J W, et al. Obes Res 2001;9:326S–334S.
TG
LDL-C HDL-C
SBP
DBP
0.15
-0.68 -0.99
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
• 根据脂肪积聚部位的不同可将肥胖的形态分 为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向心 性肥胖)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血糖和体重管理规范
T2DM合并肥胖的诊断
•糖尿病பைடு நூலகம்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 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或加上 (2)空腹血糖检测 或加上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检测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体重管理应贯穿整个糖尿病的管理
目录
1 3
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流行病学 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管理策略
2
3
肥胖程度的界定与分类
• 腰围的测量方法:被测量者需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平稳呼吸,两 脚分开约25-30厘米,保持与肩同宽,腹部放松,用一根没有弹性、最 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髂前上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 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
1947年 Vague首次提 出不同肥胖类型
1980s 初步提出“脂 肪分布”概念
“肥胖患者比正常体形患者猝死更多见。”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
Quetelet首次提出肥胖测量工具: 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糖病患者如何正确进行体重管理和调整

糖病患者如何正确进行体重管理和调整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进行体重管理和调整体重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体重的增加与糖尿病的发病、并发症的进展密切相关。
合理的体重管理不仅能够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从饮食习惯、运动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正确进行体重管理和调整。
一、饮食习惯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应与医生或糖尿病教育师一起确定适合自己的总能量摄入量。
常规情况下,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总能量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25-30千卡/公斤。
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应适量减少总能量摄入,但不宜过快过度减少,以免引起代谢紊乱。
2. 合理配置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均衡的,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碳水化合物需适当限制,无糖或低糖食品是较好的选择。
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多摄入膳食纤维,以促进胃肠蠕动和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3. 三餐规律,控制饮食速度糖尿病患者应每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在进餐时,应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以减少对胰岛功能的不利刺激。
二、运动1.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等,以有氧运动为主。
运动强度应适中,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一周运动频率应达到至少5次。
2. 注意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运动前,糖尿病患者应检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处于正常范围。
运动后,应及时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血糖平稳。
3. 避免过度运动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切勿过度,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若患者长期不运动或有心血管病等相关疾病,应先咨询医生建议,并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三、心理调适1. 建立科学的生活规律糖尿病患者应建立科学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休息状态。
遵循规律的作息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2. 积极应对压力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
糖病人的体重管理与肥胖控制

糖病人的体重管理与肥胖控制糖尿病人的体重管理与肥胖控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体重管理和肥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人的体重管理与肥胖控制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糖尿病人的体重管理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体重过重或者肥胖的问题,这会加重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正确进行体重管理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合理饮食饮食在糖尿病人的体重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人应该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分配饮食结构,以减少能量的摄入和提高饱腹感。
主食的选择应以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为主,如全谷类、杂豆等,同时减少脂肪、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此外,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减少能量摄入和促进消化道健康。
2.合理运动经常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人的体重管理十分重要。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燃烧多余的脂肪,控制体重。
糖尿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自行车骑行等,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长。
此外,糖尿病人在进行运动前,应注意血糖水平和饮食,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二、糖尿病人的肥胖控制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因此,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控制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1.监控体重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评估肥胖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
糖尿病人应该定期测量自己的BMI,并根据结果制定合理的减重计划。
一般而言,BMI指数在18.5-23.9之间被认为是理想的范围,超过该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体重。
2.适当控制热量摄入糖尿病人的热量摄入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控制体重。
如果BMI超过理想范围,应减少每日摄入的热量,避免过量的脂肪、糖分和盐分。
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低糖的饮食,如多摄入蔬菜、鱼类、禽类等。
3.定期运动糖尿病肥胖患者应该坚持定期运动。
2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体重管理

50快乐养生 2020.012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体重管理⊙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 温春成最新的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发现,通过实行体重管理计划,减肥超过10公斤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二(64%)的患者在两年后病情得到缓解。
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子,因此,进行体重管理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BMI是最便捷的监测指标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如果人体长期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就将转化为脂肪,作为代谢能量储存起来。
而胰岛素抵抗的个体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将会积累更多的脂肪。
若皮下脂肪组织已经饱和,则新合成的过量脂肪将在肝脏中累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促进脂肪合成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纠正能量失衡可改善肥胖和2型糖尿病。
BMI(体质指数,是体重管理的最重要指标,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患者进行自我体重管理最便捷的监测指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建立在BMI基础上。
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通常被认为是:BMI≥24为超重,BMI≥28 为肥胖,均略低于国际分界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体重目标是: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确诊的患者其综合控制目标中即包括BMI<24。
综合措施控制体重控制体重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肥药物及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当被确定为2型糖尿病后,患者应该改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并且要注意改善饮食。
患者应该请专科医生帮助计算每日应正常摄取的热量,将其分布于三餐,进行均衡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大米、白面和各种杂粮等)的摄入量应该占一天总能量的50%~55%,这样既能保证热量和营养的供给,还能有效地避免饭后血糖的升高。
其次,蔬菜以叶茎类蔬菜为主,如果吃土豆、白薯、山药等富含淀粉的蔬菜,就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重目标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重目标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重成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及相关策略。
目标一:降低体重和腰围体重和腰围是评估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轻体重和腰围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1.确定减重目标: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减重目标,一般来说,每周减少0.5至1千克的体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2.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热量摄入是减重的关键,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并在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饱腹感。
3.增加体力活动:除了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也是减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4.改变生活方式:除了饮食和运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减重的关键。
如限制饮酒、戒烟、规律作息等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和腰围。
目标二:改善血糖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不仅可以改善体重和腰围,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糖控制。
1.稳定血糖:减重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血糖的稳定。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并维持在理想范围。
2.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可以使用血糖仪进行定期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3.合理用药:除了饮食和运动控制外,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还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因此,在减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目标三:改善血脂和血压控制肥胖患者往往伴随有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重对于改善这些指标非常重要。
1.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高脂食物和烹调用油脂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2.增加健康脂肪摄入:在减重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适量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等,可以帮助改善血脂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2015-07-07 20:50来源:丁香园作者:kongqinglin字体大小-|+众所周知,糖尿病与肥胖是相互关联的。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能加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进程,也与多种并发症相关。
因此,降低体重是 2 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医院的Gaal 教授总结了现有的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和降低体重所具有的潜在益处,文章近期发表在Diabetes Care 杂志上。
降糖药物2 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不仅减少尿糖,还能降低血糖。
患者基线特征与治疗类型均能预测体重增加程度。
表 1. 增加体重的预测因素- 患者基线特征表 2. 与增加体重相关的降糖药注:多数胰岛素都与体重增加相关,但地特胰岛素注射剂却能降低体重1. 胰岛素研究发现,患者使用胰岛素后体重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复杂多样,尚不清楚。
皮下注射能绕过肝对胰岛素的转化,导致外周组织利用胰岛素发生异常,这可能扰乱体重调节的自我平衡。
其中一项对比性研究发现,相比腹腔注射,皮下胰岛素能明显增加体重。
科研表明,胰岛素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饱感信号,抑制食欲,还能抑制脂肪生成和分解,但对静息代谢率的影响却有限。
同时,低血糖也是促进因素,因为低血糖小鼠模型能增强食欲与卡路里的消耗。
而患者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也会补偿性暴饮暴食。
2. 磺脲类相比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仅最小化增加体重,其机制与胰岛素类似。
使用磺脲类药物后,胰岛素分泌可持续数小时,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导致患者补偿性暴饮暴食。
同时,磺脲类药物也能减少尿糖。
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TZD)能通过增强外周组织的过氧化物酶体受体激活剂γ(PPAR-γ)来增强葡萄糖摄取,而PPAR-γ还能诱发脂联素增加,减少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尽管后者对胰岛素更为敏感。
另外,增强食欲和保水性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TZD 不仅能增加体脂,还能改变脂肪分布,从内脏移向皮下,这能改善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表 3. 降糖药与体重的关系在传统降糖药中,二甲双胍是唯一不改变体重的药物,甚至能轻度降低体重。
4. GLP-1 受体激动剂GLP 是一种肠道分泌的内源性肽激素,能增加营养吸收。
GLP-1 促胰岛素作用不受血糖影响,与低血糖无关,是通过GLP-1 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促使胰岛素分泌。
因此,GLP-1/GLP-1R 信号能增强β细胞敏感性,也能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此外,GLP-1 能产生胰腺外效应,例如减少肝糖生成,抑制胃排空。
GLP-1 能作用于下丘脑产生饱感。
而GLP-1 受体激动剂作用于多种组织产生不同效应,从而降低血糖和体重。
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第一代GLP-1 受体激动剂。
一项随机试验的meta 分析表明,使用艾塞那肽(每天 1 次或每天 2 次)后,与基线相比,HbA1c 总体降低 1.1%。
然而,临床医生需同时考虑到人群差异性。
研究表明,相比其他药物,每天 1 次服用艾塞那肽后,体重降低 2.67 kg。
恶心、呕吐等胃肠副作用少见,且多为轻中度,较短暂。
此外,体重降低与胃肠不良反应(AEs)无关。
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作用相似。
研究表明,每天 1 次 1.8 mg 口服后,HbA1c 降低1.18%,体重减少3.24 kg。
同时,患者可耐受,常见AEs 为胃肠。
此外,与艾塞那肽相比,利拉鲁肽发生胃肠AEs 较快,但低血糖较少,可能是同时服用二甲双胍而致。
美国食品药监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认为,GLP-1R 激动剂耐受性好,使用较安全,但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其中机制尚不清楚。
GLP-1R 受体激动剂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而利西拉来和阿必鲁肽在欧洲获得批准上市,阿必鲁肽和度拉糖肽则在美国批准上市。
此外,semaglutide 和艾塞那肽缓释片(每月1 次或每年1 次的配方)也在进行临床试验。
5.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 抑制剂2 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近端小管分泌SGLT2 增加,增加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最终加剧糖尿病恶化。
因此,SGLT2 抑制剂主要通过增加尿糖来降低血糖。
一项对10 例临床试验(RCT)的meta 分析表明,每天1-50 mg 的达格列嗪能降低HbA1c 0.53%,且单独治疗效果更好。
同时,达格列嗪能降低体重约1.63 kg,可通过减少体脂、内脏和皮下脂肪来达到。
须注意的是。
达格列嗪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
其它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尿道和生殖道感染。
多项研究表明,卡那列嗪(每天100 或300 mg)治疗能明显降低HbA1c;在26 周后,分别减少0.77% 和 1.03%。
卡那列嗪降低体重具有剂量相关性,100 mg 与300 mg 分别为:26 周 2.2%、3.3%,52 周 3.3%、4.4%。
此外,卡那列嗪(50-300 mg)同样可用于非糖尿病的肥胖人群。
总的来说,卡那列嗪治疗26 周,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轻度生殖道和尿道感染(UTIs)发生率较高。
与单一治疗相比,SGLT2 抑制剂联合其他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TZD)能明显降低HbA1c,分别为:达格列嗪(1-50 mg)0.73%,卡那列嗪(50-300 mg)0.97%;而体重则总体降低0.59 kg。
此外,联合治疗时,达格列嗪和卡那列嗪明显增加生殖道感染,但达格列嗪还能增加尿道感染(UTI)。
然而,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发生低血糖无明显差异。
2014 年美国FDA 和EMA 批准Empagliflozin 上市,该药能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单独与联合治疗时,Empagliflozin 均能明显降低HbA1c 和体重。
一项对10 例临床试验(RCT)的meta 分析表明,10 mg 和25 mg Empagliflozin 分别能降低HbA1c 0.62%、0.66%,而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别,体重降低分别为 1.85 kg 和1.84 kg。
同时,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增加。
此外,其它SGLT2 抑制剂如ipragliflozin、tofogliflozin 都在临床试验中。
6. 普兰林肽醋酸普兰林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糊精,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HbA1c 和体重。
一项meta 分析表明,普兰林肽能显著降低HbA1c,呈时间依赖性,12-52 周分别为0.3%、0.42%。
同时,体重能降低 2.57 kg,但存在部分异质性。
常见不良反应是轻- 中度恶心,多短暂,而低血糖发生率则各研究不一。
抗肥胖症的药物美国主要的抗肥胖药物包括 5 种:奥利斯特、氯卡色林、芬特明联合托吡酯、纳曲酮联合安非他酮、利拉鲁肽(3.0 mg)。
表 4. 现有的减肥药物1. 奥利斯特奥利斯特适用于肥胖治疗,包括体重降低与维持。
作用机制是抑制胃肠脂肪酶,减少饮食脂肪的吸收。
在一项对非糖尿病肥胖患者为期 4 年的研究,奥利斯特联合生活干预能明显降低体重达 5.8 kg,而生活干预组仅为 3.0 kg;同时能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7.3%。
此外,奥利斯特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研究表明,每天 3 次120 mg 奥利斯特联合降热量饮食与体重管理治疗52 周后,T2DM 伴肥胖患者体重降低 5.0%,HbA1c 降低1.1%,而对照组分别为1.8%、0.2%。
奥利斯特能改善血糖控制,不受体重降低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饮食脂肪的吸收,减少餐后血浆的非脂化脂肪酸,减少内脏脂肪组织,刺激GLP-1 分泌。
奥利斯特耐受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AEs,但多数为轻中度。
2. 氯卡色林氯卡色林是慢性肥胖症的辅助治疗,是5- 羟色胺2C 受体(5 HT2C)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能调节饱腹感、摄食、糖耐量及肝胰岛素敏感性,适用于患者BMI ≥30 kg/m2,或≥ 27 kg/m2,且同时出现 1 个以上的肥胖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2 型糖尿病等。
研究发现,氯卡色林治疗非糖尿病肥胖患者 1 年后能降低体重 5.81%,对照组仅为2.16%。
而一项为期3 年的研究表明,氯卡色林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或磺脲)52 周后体重明显降低,每天 2 次为 4.5%、每天 1 次为 5.0%,而对照组仅为 1.5%。
此外,HbA1c 也明显降低。
低血糖发生率稍有增加,但严重低血糖并未见报道。
未见抑郁、自杀倾向、超声可见的心脏瓣膜疾病。
常见AEs 包括:头痛、后背痛、鼻咽炎、恶心。
3. 芬特明联合托吡酯芬特明是一类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释放剂,对短期肥胖具有一定疗效。
一项研究评估芬特明7.5 mg 联合托吡酯46.0 mg(PHEN7.5/TPM46.0)与芬特明15.0 mg 联合托吡酯92.0 mg(PHEN15.0/TPM92.0)治疗肥胖患者52 周的疗效,发现其中 2 型糖尿病亚群体重降低分别为 6.8% 和8.8%,对照组仅为 1.9%。
此外,实验组HbA1c 明显降低,为0.4%。
芬特明联合托吡酯治疗的耐受性好,常见AEs 包括:便秘、感觉异常和口干。
但美国FDA 提醒,妊娠期前 3 个月的妇女服用芬特明联合托吡酯可能会增加唇腭裂风险。
4. 纳曲酮缓释剂联合安非他酮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而安非他酮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两者的联合治疗能增加阿黑皮素原(POMC)神经元活性,可能产生厌食。
研究表明,NB 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HbA1c,为0.6%,且体重降低 5.0%,而对照组仅为0.1%、1.8%。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呕吐,但未见抑郁、自杀倾向或低血糖。
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方法,NB 仍需进一步评估其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5. 利拉鲁肽研究发现,利拉鲁肽治疗20 周后,消减对照组,治疗组体重降低 4.4 kg。
进一步研究表明,利拉鲁肽 3.0 mg 治疗 1 年后患者体重降低 5.8 kg,而 2.4/3.0 kg 治疗 2 年后则为7.8 kg。
常见AEs 包括胃肠道反应,与GLP-1R 拮抗剂生理效应一致。
2014 年美国FDA 批准利拉鲁肽上市,而欧洲EMA 尚在评估中。
三、肥胖治疗的未来展望表 5.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