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标准与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共识专家组【编者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血管疾病。
规范的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然而,临床实践中仍然有许多VTE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抗凝治疗,或由于抗凝药物的副作用被忽略,导致了药物相关的并发症,进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实属遗憾。
因此,临床上担负血栓治疗的临床医师急需规范性抗凝治疗建议。
有鉴于此,本刊特发表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的枟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枠,从而发挥科技期刊服务于医学事业的先导作用。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7.04.056收稿日期:2017-03-19通信作者:郑月宏,E-mail:yuehongzheng@yahoo.com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losim,PTE),是同一种疾病、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阻塞血管后会引起PTE的发生,轻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憋、气紧等症状,重者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出现致死性事件的发生。
因此,VTE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
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抑制VTE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再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VTE治疗的基础。
1 控制抗凝出血的风险 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缓解VTE的症状,但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
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

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是一份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抗凝药物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对于提高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抗凝药物选用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以及药学监护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指南将围绕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应症与禁忌症、不良反应与处置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临床医生和药师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和药学监护建议。
本指南的制定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了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本指南也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旨在为临床医生和药师提供一套简单易懂、易于操作的抗凝药物选用与药学监护方案。
《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的发布,将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和药师的专业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动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VTE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VT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且由于其临床表现隐匿,常被漏诊或误诊,从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因此,了解VTE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VTE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VTE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VTE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进展

・讲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进展曲乐丰景在平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 T)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可以导致肺梗死,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其近年来的抗凝治疗进展。
一、急性DV T的抗凝治疗最近10年中急性DV T的抗凝治疗进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取代了非裂解肝素(unfractioned heparin,U FH),使其在家中治疗成为可能;二是能够鉴别哪些患者应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LMWH无需监测出血指标,根据体重调整剂量后皮下注射,而U FH需在监测部分活性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情况下连续静脉注射,研究显示前者更安全有效[1]。
所以在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 TE)时皮下应用的LMWH已经取代了静脉应用的U FH。
双香豆素类是长期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疗效确切,但需监测出凝血指标,一些患者也不适合服用。
目前几种新的服用方便又安全的抗凝药正在进行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1.早期抗凝治疗:LMWH是早期抗凝治疗的首选。
具体用法是100抗因子Ⅹa UΠkg皮下注射,每日2次或(150~200)抗因子Ⅹa UΠkg皮下注射,每日1次。
不需常规实验室监测,但对于晚期肾病、病态性肥胖或妊娠者建议每4h1次监测抗因子Ⅹa水平,因为LMWH的应用剂量是根据体重调整的,其反应不同。
如果有可能,应每4h1次监测抗因子Ⅹa的靶浓度,每日2次者其浓度应调整在(016~110) IUΠml,每日1次者其浓度应控制在(110~210)IUΠml[2]。
LMWH不需实验室监测,与应用U FH者相比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Hirsh和Lee[3]报道其80%的门诊患者在医生及护士的指导下完全在家中进行治疗。
预防性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如果患者无法
患者授权的代理人或近亲属签名: 与患者关系 签名日期 年 月
联系电话: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的病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措施、治疗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该治疗的相关问题。
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需要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抗凝治疗。
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和对策
由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因患者个体的特殊体质等因素,患者可能在抗凝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发生一些并发症或其他风险 ,造成患者身体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医生告知我如下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详细讨论。同时医生也说明此方法也并非是百分之百的有效治疗手段。
我明白在治疗中,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其它附加操作或变更诊疗方案,我授权医师在遇有紧急情况时,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实施必要的救治措施。
我明白在治疗开始之前,我可以随时签署拒绝医疗的意见,以取消本同意书的决定。
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内容,对医师详细告知的各种风险表示完全理解,经慎重考虑,我同意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抗凝治疗。
医生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1.不同部位出血:注射局部血肿;出血性脑血管意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出血风险的增加等;影响凝血的药物等;
2.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3.对抗凝药物过敏;
4.酶增高:如r-谷氨酰胺转肽酶、转氨酶、 脂肪酶、淀粉酶等;
5.注射部位偶有皮肤反应:红斑、硬结、钙沉着以及非常罕见的皮肤坏死等;
2016-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抗血栓治疗_46

的患者;然而,可以预料的是,并不是所有被诊断为孤立性远端 DVT 的 患者都处方了抗凝药物。
8. 对于无诱因的腿部DVT(孤立性远端或近端 DVT) 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优于治疗时间 短于 3 个月(1B 级);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优于 更长的确定期限(如6、12或 24个月)(1B级)。
(iii)注重预防 PTS、(iv)不在意溶栓治疗初始复杂性、成本以及出血 风险的患者很可能会选择溶栓治疗而不是单纯抗凝治疗。
28.对于接受溶栓的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其抗凝 强度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与未接受溶栓治疗者相同 (1B级)。
十四.抗凝治疗期间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
29. 对于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达到治疗范围)或达 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患者依 从性好)治疗期间 VTE 复发的患者,建议至少暂时 换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C 级)。
1.对于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肺栓塞(PE) 患者,推荐长期(3 个月)抗凝治疗(1B级)。
2.腿部DVT或PE且无癌症的患者,长期(3个月)抗凝 治疗,推荐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 沙班,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均为2B级)。 腿部DVT或PE且无癌症的患者,未接受达比加群、利 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治疗者,建议维生素K 拮抗剂,优于低分子肝素(LMWH)(2C 级)
备注:无低血压的PE患者,如症状严重或存在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应
密切监测病情是否加重。
发生低血压,表明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对于初始仅接受抗凝治疗的患 者,如心肺功能恶化(如症状、生命体征、组织灌注、气体交换、心脏 标志物),但尚未发生低血压,风险获益评估时倾向于溶栓治疗。
抗凝血药治疗血栓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凝血药治疗血栓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会导致血流受阻,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抗凝血药是一类能够延缓或阻止血液凝结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西药抗凝血药及其适应症和使用说明。
一、华法林(Warfarin)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以下适应症:1. 静脉血栓栓塞症:华法林可用于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等。
2. 心房颤动:对于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华法林可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3.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对于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华法林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华法林使用说明:1. 用药剂量: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进行调整。
通常起始剂量为每日10mg,然后根据INR值调整剂量。
2.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肤坏死和皮肤瘙痒等。
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期间需密切注意自身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二、肝素(Heparin)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以下适应症:1. 急性冠脉综合征:肝素可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2. 血栓性静脉炎:对于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肝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3. 血液透析和血细胞分离:肝素可用于血液透析和血细胞分离等过程中的抗凝。
肝素使用说明:1. 给药途径:肝素可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途径给药。
具体给药途径和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2. 不良反应: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使用肝素期间,医生会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可用于治疗以下适应症:1. 冠心病: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预防心脏血栓的形成。
2. 脑血栓: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预防或治疗脑血栓。
3. 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抗凝药预防血栓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凝药预防血栓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抗凝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的重要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凝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一、抗凝药物的适应症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由于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
对于患有DVT或PE的患者,抗凝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2. 心房颤动(AF)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常导致血液在心房中滞留,易形成血栓。
对于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中风和血栓形成。
3. 人工心脏瓣膜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
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液疾病,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并导致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在TTP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抗凝药物的使用说明1. 选择适当的抗凝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特点,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2. 用药剂量和频率的确定在使用抗凝药物时,剂量和频率的确定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和病情等因素来调整剂量。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3. 定期检测血液凝血功能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例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
通过监测,医生可以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达到理想的抗凝状态。
4.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包括出血、药物相互作用等。
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反应。
5.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患者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
不得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引发问题。
结论抗凝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适应症的患者,正确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静脉血栓症的治疗进展与新疗法

静脉血栓症的治疗进展与新疗法静脉血栓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时可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静脉血栓症的治疗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本文将探讨静脉血栓症治疗的进展以及一些新的疗法。
一、传统治疗方法静脉血栓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是通过使用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
抗凝药物能够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的进一步生长和蔓延。
溶栓治疗则是指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来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流通畅。
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抗凝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患者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易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溶栓治疗虽然能够快速溶解血栓,但也存在出血风险较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二、新疗法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静脉血栓症的新疗法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血栓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生长。
一些研究发现,静脉血栓症患者的血栓调节基因表达异常,基因治疗能够对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干细胞治疗也被广泛研究。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修复受损组织并促进再生。
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干细胞治疗静脉血栓症可以提高血液循环,促进血栓的吸收和清除。
另外,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例如,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在静脉血栓症的治疗中逐渐取代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物。
DOACs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稳定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三、新疗法的应用前景新疗法的出现为静脉血栓症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治疗静脉血栓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新疗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干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副作用。
对于现有的新药物,如DOACs,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DOACs相对于传统抗凝药物具有更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患者使用更加方便,且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很多药物和食物之间存在 相互作用
• 起效慢(需要数天达到有效 剂量和数周达到稳定剂量)
• 大出血和微小出血风险增加
华法林 血栓 华法林 出血
治疗窗窄
剂量
将进入临床的新型抗凝药物
口服制剂
利伐沙班 艾吡沙班
TF/VIIa
静脉制剂
X
IX
VIIIa IXa Va
Xa
AT 磺达肝癸钠
Xa 因子抑制剂
Fondaparinus 磺达肝素 Idraparinux 艾卓肝素
Rivaroxaban 利伐沙班 Apixaban 艾吡沙班
直接 Xa 抑制剂 (口服)
Features
利伐沙班
Molecular weight
436
Target
Factor Xa
Prodrug
No
CYP450 metabolism Minimal
IIa因子抑制剂,如Ximelagatran、 argatroban(阿加曲班)等
传统的抗凝剂:作用多向性、 无明确的量效反应关系
低分子肝素(注射给药) • 动物来源 • 抗Xa大于IIa活性 • 皮下注射给药 • 有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
减少症(HIT)的风险 • 长期应用有导致骨质疏松
的风险 • 不适于CCr<30ml/min患者;
Time to peak drug level (h)
3
Half-life (h)
9
Biliary excretion (%) 35
Renal excretion (%) 65
艾吡沙班
460 Factor Xa No Minimal 3
9- 14 75
25
利伐沙班: 强效、选择性、直 接Xa因子抑制剂
• LMWH优于VKA,6月内VTE的发生率分别为9%和17% ,二者的出血发生率近似
• 推荐初始治疗应用LMWH(优于泵入UFH和华法林) ,疗程3~6个月,序贯用VKA或LMWH治疗,必要时 无限期治疗,直到癌症治愈。
围手术期
• 大手术后12~24h进行,一旦发生出血可用 鱼精蛋白进行有效中和。
荐在抗凝出血风险可纠正时使用IVC
• 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HIT)死亡率可高达 8~20%
• 发生HIT时,停用UFH和LMWH,可应用磺 达肝葵钠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
急性大面积PE
严重肾衰竭
高出血风险 过度肥胖
UFH
UFH HIT?
依据APTT调节剂量
APTT 监测
Others similar LMWH
艾卓肝素
II
Dabigatran
IIa
Fibrinogen
Fibrin
阿加曲班
Xa因子抑制剂
Xa因子是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交汇点 抑制Xa因子可以减少凝血瀑布的放大
XIIa
XIa IXa
Xa
VIIa
组织因子
×
II因子 (凝血酶原)
Xa因子抑制剂
IIa因子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纤维蛋白
在体外,Xa因子比凝血酶具有更平 缓的量效反应曲线
• 无需辅助因子
• 抑制:
– 游离的 Xa因子 – 凝血酶原酶的活性 – 血凝块中的 Xa因子
• 从而抑制凝血酶生成
利伐沙班:新型抗凝药物— Xa因子直接抑制剂
• 一天一次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高 • 起效迅速 – 多次用药后无药物蓄积 • 健康年轻受试者体内半衰期9小时,老年受
CCr30~50ml/min患者需监 测Xa因子活性
肝素 (注射给药) • 动物来源 • 有相似的抗Xa与IIa活性 • 注射给药 • 有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
减少症(HIT)的风险 • 需要监测血小板计数 • 长期应用有导致骨质疏松
的风险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 不可预测的药理学性质 • 治疗窗窄
• 首选UFH抗凝。
抗凝药物
UFH
FXa 抑制剂
凝血酶 抑制剂
抗凝剂
VKA
LMWH
临床常用抗凝药
传统抗凝药物:
普通肝素 (UFH) 低分子肝素 (LMWH) 华法林(Warfarin)
新型抗凝药物:
Xa因子抑制剂, 如Fondaparinux (磺达肝葵钠)、Rivaroxaban (利伐沙班)、apixaban等
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
妊娠期
• 孕妇合并DVT需用UFH、LMWH至少6个月 • 长期LMWH可采用75%剂量 • 推荐VKA改为UFH、LMWH • 急性DVT推荐整个怀孕期间应用抗凝治疗,
产后6周也需抗凝
恶性肿瘤
• 合并VTE者的病死率高于无VTE恶性肿瘤者(14.85 %比7.98%),故必须积极治疗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现状与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陆慰萱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VTE
DVT
PE
Leg
Post-thrombotic
ischemia
syndrome
shock
Non-resolution
Recurrent thromboembolism
mortality
recurrence
急性非大面积PE 妊娠期 恶性肿瘤
门诊治疗VTE
LMWH
LMWH
依据体重调节剂量
抗FXa水平
门诊治疗 HIT
疗效监测?
抗凝疗程
• VTE是慢性疾病,存在复发危险 • 抗凝治疗至少3月 • 长期抗凝需要个体化 • 权衡获益和出血风险
VTE复发的高危因素
• 进展期肿瘤 • 制动的慢性疾病患者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原发性或特发性VTE • 易栓症家族史 • 肥胖(BMI>30) • 血浆D-dimer持续阳性 • 腔静脉滤器置入者
Pulmonary hypertension
抗凝治疗是VTE的基础治疗
• 抗凝治疗目的: 防止血栓增大、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及血栓复发
• 早期快速抗凝期:防止血栓增大和致死性PE 药物: 肝素类
后期延长抗凝期:预防VTE发生及其并发症 药物: VKA
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
• 确诊DVT、PE • 疑诊DVT、PE • UFH、LMWH、磺达肝葵钠与VKA一起用 • 确诊VTE用VKA者调节INR达2.5 • 疑诊VTE用VKA者调节INR达1.5-1.9 • VTE在抗凝同时反对常规放置IVC,也不推
• 凝血酶在一个狭窄的浓度 范围内激活凝血;而Xa因 子在8倍跨度的浓度范围 内起作用
120 – 100 –
凝血酶
80 –
Xa因子
凝血时间 (s)
• 这些结果表明,相比于直 60 –
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 40 –
抑制剂可能更容易保持在
一个合适的剂量范围内
20 –
0– 0 50 100 150 200 250 酶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