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9):726-72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J]中华 神经科杂志,2010,43 (2):146-153 [4] 柳春霞,周建梅,徐锡春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医疗装备,2017,30(20):94-95 [5] 杨玉红,张志民,何大艳 初次发病的中青年急性期进展性脑 梗死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研 究 [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4):2186-2189 [6] 何玉兰 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在急性 进展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意义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20 (5):39-40 [7] 张波,戚利坤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的 变化及意义 [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3):1637-1640 [8] 胡仁平,汪南田,陈奕农,等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凝血指 标分析 [J]安徽医学,2014,35(7):907-909
Mb) 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reatinekinaseMB,CK-MB) 被 冠心病 26例,糖尿病 19例,高血压 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
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 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 性。纳 入 标
法[2]。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 cTnI、Mb及 CK-MB联合检测 准: (1) 经超声心电图、病史、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患者;
12 方法
收稿日期:2019-04-02
入院后即采集两组的静脉血 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
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1-07-29 16:25 发表者:郭瑞林15773人已访问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高梅兰文章来源:检验科生化室点击数:1662更新时间:2013-05-23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l(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 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咼,最咼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 /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 AMI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 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 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 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 小时达到最高,24 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 分钟-2 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是心脏和肌肉疾病中检测非常重要的蛋白。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的病症,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
它主要参与心肌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细胞胞质功能的调节,促进心肌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它由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和β亚基,α和β亚基的表达量会随着人的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不同。
肌红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可以诊断心肌梗死,其中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肌梗死。
临床上,通过测量肌红蛋白的表达量,可以在梗死中确定梗死类型,进而实施恰当的治疗。
此外,在心脏手术前测量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手术安全性。
肌钙蛋白是心脏和肌肉疾病检测中最常用的蛋白之一。
它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和肝脏细胞,主要由α和β亚基组成,其β亚基的表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在心脏病中,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会导致肌钙蛋白的表达量升高。
因此,测量肌钙蛋白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灌注状况以及心脏手术后患者体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在肌肉疾病中,肌钙蛋白的表达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肌肉病。
比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病人肌钙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病人的表达量会随病症的进展而减少。
另外,肌病痉挛症、肌营养不良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肌肉病也会导致肌钙蛋白表达量的升高。
总之,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在心脏和肌肉疾病中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的病症,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
因此,医生应当充分了解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提供的信息来诊断和治疗心脏和肌肉疾病。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发作2h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AMI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心肌梗死三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作用和价值

心肌梗死三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作用和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三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时间内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的74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采用血清与末梢血两种的不同方式分别对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三项进行联合检测,观察记录分析治疗周转时间。
结果:两种不同方式检测Myo、CK-MB、cTnI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采用心肌梗死三项联检,能够获得准确、敏感的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关键词】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梗死【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80-02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有效诊断问题,其属于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极大挑战。
心电图、生化标志物等检查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情况下难以提供可靠、有利信息[1]。
而心肌梗死三项在就地中能以最短时间检测出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数值,从而为医生作出明确诊断,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本文就本院病床上74例急性胸痛患者行末梢血检验心肌梗死三项,另外行收集静脉血至化验室检验心肌梗死三项,对两种方式结果予以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时间内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的70例临床资料,包括男患者41例,女患者33例,年龄23~90岁,平均(56.5±11.2)岁。
1.2 方法本研究中使用心肌梗死三项检测试剂(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对所有患者进行检验。
对医生进行开化验单、获取实验结果及开始治疗的时间予以准确记录。
血清法的具体内容:将试剂从冰箱取出,并保持平衡置于室温下20分钟后放入仪器试剂仓,通过离心后取得血清,将血清放入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经过20min后获取结果。
末梢血法具体内容:将测试板打开并平放于平面处,对患者手指常规消毒且取末梢血三滴,之后加入样本孔内,同时再加入缓冲液1低,在20min内查看结果。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进行评定并做对比。
结果实验组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概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的提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可将以上三项指标作为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依据。
【关键词】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情控制不及时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1]。
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由于高灵敏度目前已成为临床检测心肌梗死的标志物[2]。
因此,及早诊断并对患者介入治疗是提高心肌梗死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所选患者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3],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1.3±3.5)岁;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18h,平均发病时间(4.1±0.6)h。
对照组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55.7±1.5)岁。
经统计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邱伟【摘要】目的:研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9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以及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以及对照组(P<0.05).结论: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冠心病【作者】邱伟【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221003【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具有进展性、慢性以及终身性等临床特点,其发生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使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坏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和内皮功能等出现异常变化[1-2]。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患者开展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选择治疗方法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是冠状动脉造影由于价格昂贵、有创性、对人员和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等而无法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近年来,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测广泛应用在临床的诊断中。
因此,本研究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排除标准:排除高度高血压、脑梗死、高度高脂血症、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肺梗死患者。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用金标单抗法定性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MyO/CK MB)。
结论实验证明cTnI/MyO/CK MB三项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
血清肌钙蛋白Ⅰ。
【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用金标单抗法定性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MyO/C K MB)。
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3~24h,cTnI阳性率100%,My O阳性率95%,CK MB阳性率70%。
结论实验证明cTnI/MyO/CK MB三项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肌酶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由三球形亚单位构成,包括TnI、TnC、TnT[1]。
肌红蛋白是肌肉组织中的一种亚铁血红素蛋白,分子量较小。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一种二聚体,参与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
当心肌损伤时,三种成分在几小时内释放到血液中,并持续不同的时间,所以联合检测cTnI/MyO/CK MB,可以提供心肌损伤的早期血清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例,均来自本院内科病房,在发病后3~24h采血。
(2)非AMI患者血标本20例(包括冠心病13例,风心病1例,心绞痛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在发病后3~24h采血。
(3)健康对照组血标本10例,取自门诊健康体检人员。
1.2 方法采用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销的一步法cTnI/MyO/CK MB三联检测卡,该卡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
按使用说明书,滴2滴血清于样本孔中20min后读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
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用金标单抗法定性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MyO/CK MB)。
结论实验证明cTnI/MyO/CK MB三项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
血清肌钙蛋白Ⅰ。
【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文用金标单抗法定性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MyO/C K MB)。
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3~24h,cTnI阳性率100%,My O阳性率95%,CK MB阳性率70%。
结论实验证明cTnI/MyO/CK MB三项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肌酶
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由三球形亚单位构成,包括TnI、TnC、
TnT[1]。
肌红蛋白是肌肉组织中的一种亚铁血红素蛋白,分子量较小。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一种二聚体,参与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
当心肌损伤时,三种成分在几小时内释放到血液中,并持续不同的时间,所以联合检测cTnI/MyO/CK MB,可以提供心肌损伤的早期血清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例,均来自本院内科病房,在发病后3~24h采血。
(2)非AMI患者血标本20例(包括冠心病13例,风心病1例,心绞痛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在发病后3~24h采血。
(3)健康对照组血标本10例,取自门诊健康体检人员。
1.2 方法采用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销的一步法cTnI/MyO/CK MB三联检测卡,该卡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
按使用说明书,滴2滴血清于样本孔中20min后读取结果。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三组cTnI/MyO/CK MB检测结果比较例(略)
3 讨论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它们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Ca2+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当心肌受损时,cTnI释放进入血液循环,4~6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可持续6~10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心肌特异性。
肌红蛋白是低分子量胞浆蛋白,当肌肉细胞损伤后,先于其他心肌标志物释放到血液中,1 ~2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12h回落至正常水平。
肌红蛋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不够特异。
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子量是85745。
CK MB主要分布于心肌中。
当心肌损伤后,CK MB释放到血液中,3~8h后开始升高,可持续3~5天。
以上三项联合检测能尽早检测出心肌是否受损。
本组20例AMI患者cTnI阳性率100%,MyO阳性率95%,CK MB阳性率70%,CK MB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似[2]。
非AMI组经最后诊断冠心病13例,风心病1例,心绞痛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其中1例心绞痛患者cTnI阳性,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易发展成AMI。
以往AMI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的升高,典型的病例不难确诊,但以上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虽然可能不是AMI,但却可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其他形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单纯依靠上述检查方法,容易漏诊或误诊。
现开展的三项联合定性检测,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对未开展其他早期心肌损伤标志检测的基层医院,适合于开展此项检验。
【参考文献】
1 Schoysman.Delay of appearance of spermatozoa in the ejaculate after vaso epididymostomy e vaso vasostomy.Acta Eur Fertil,Prog Androl,1990,3:137-145.
2 Katus,Remppis A,Nenmmann FJ.et al.Diagnostic effciency of troponin T mea sarements in acute myocardical infarction.Circulation,1991,83(3):1107.
3 杨振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2,25(3):185.
作者单位:1 163712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让湖路铁路医院
2 163000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