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硫酸钠干燥新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我国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燥的目的 [ 15 ] 。喷雾干燥的优点很多 ,但其热量利用率 比较低 ,而且有些热空气与药品直接接触温度过高 , 而破坏了药品的有效成分 ,此外一些中药在干燥过程 中容易发生粘壁现象 。为此 ,曾亚森和罗宇玲主要研 究了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粘壁药品的类型有 半湿的 、低熔点 、干粉表面附着等 ,并且通过试验研究 已经找到解决粘壁的方法有控制热风在干燥塔内的 温度分布 、冷空气吹扫和导入热风等措施 ,也可以通 过改变干燥塔的结构来解决 [ 16 ] 。喷雾干燥的研究主 要是集中在雾化装置结构和整个干燥系统设计以及 模型的建立上 。除了单纯的喷雾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 还与其他的干燥技术相结合 ,形成新型的干燥技术 , 如喷雾冷冻干燥技术 。黄立新等人对喷雾冷冻干燥 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喷雾冷冻干燥产品的特 性 [ 17 ] 。除了喷雾冷冻干燥技术 ,现阶段新兴发展起来 的还有喷雾干燥与流化床结合起来的干燥技术 。
合的太阳能干燥室 。江西永修县某厂的集热器型太 阳能干燥室总的质量情况较常规蒸汽窑干燥有所提 高 。北京林业大学设计的太阳能与热泵除湿机联合 干燥装置 ,其干燥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较平稳 , 同时干燥周期明显比单独使用太阳能干燥的周期短 , 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 ,太阳能蓄热技术在木材干燥 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将太阳能蓄热技术用于太 阳能木材干燥窑 ,可以克服太阳能低密度 、间歇性与 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缺点 ,如增设辅助热源 ,还可以保 证冬季 、阴雨天以及全年有效地干燥木材 。为此 ,傅 庚福等人对太阳能蓄热技术进行了描述 ,提出了木材 干燥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建议 [2 ]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在接近真空状态下将湿的药 品冻结到冰点以下 ,然后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使水分 由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水蒸汽 ,从而降低药品中含水 量的干燥技术 。冻干技术在国外已经使用了 100a多 , 在中国也已经使用了 30a多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优 点很多 :如药品中的易挥发的物质在没有高温的条件 下不易散失 ,保证了药剂的成分 ;低压条件使得某些 物质不易发生氧化反应 ;低温条件下热敏性物质不易 变性等 。近年来 ,国内对真空冷冻干燥理论 、工艺和 设备上的研究逐年增多 ,如肖剑琴和张雪菊专门将藏 药制剂二十味肉豆蔻片分别在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 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 ,并以干燥后的品质 、水分及挥 发性成分丁香酚含量为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干 燥藏药制剂二十味肉豆蔻片 ,真空冷冻干燥比喷雾干 燥更适合 [ 18 ] 。同时 ,冻干过程要求也很严格 ,工艺参 数的不恰当会造成冻干制品的品质下降 。鲍明慧等 人指出影响冻干产品质量的问题主要有物料浓度低 、 物料凝固不彻底 、物料融化和物料焦化等 [ 19 ] 。此外 , 有专家指出 :与其他干燥方法相比 ,设备一次性投资 很大 ,能源消耗很大 ,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发展 。

电导法测十二烷基硫酸钠cmc及温度和醇对cmc的影响

电导法测十二烷基硫酸钠cmc及温度和醇对cmc的影响

青岛科技大学电导法测十二烷基硫酸钠cmc及温度和醇对cmc的影响设计性实验学生姓名:吴燕华学号:1202010507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学班级:125电导法测十二烷基硫酸钠cmc及温度和醇对cmc的影响作者:吴燕华单位:化学院应化125班摘要:利用电导法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主要是依据溶液的电导率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前后发生突变来进行测定的。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首先查得25℃和40℃是SDS的理论值,在理论值基础上配置不同浓度的SDS溶液,改变温度,醇加入量测定其电导率,利用κ-c曲线法测得各个电导率。

经过处理得出结论:SDS的CM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醇加入量而变大。

关键词:电导法 SDS 温度醇加入量临界胶束浓度CMC一.引言: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在水性体系中,极性基团是一些亲水基,非极性的是亲油基。

在非水性体系中,极性基团是亲水基,非极性的是亲油基。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性”性质的物质,可以显著改变体系表面的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在纺织工业中做洗涤剂,均染剂和分散剂,在石油工业作为驱油剂提高原油采收率或进行油田杀菌等。

而临界胶束浓度会使体系的性质发生突变,因此研究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对于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化工方面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仪器与试剂:仪器:DDS-11A型数显电导仪一台,恒温水浴一台,1000ml容量瓶一个,100ml容量瓶10个,1ml,5ml,25ml移液管,洗耳球2个,胶头滴管2个,1000ml 烧杯1个,玻璃棒,分析天平,超声波仪。

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干燥),乙醇(分析纯),蒸馏水,其它。

三.实验原理: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这一类分子既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烷基 (大于10个碳原子),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离子化的),如肥皂和各种合成洗涤剂等。

十二烷基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十二烷基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实施日期:编制/修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相关部门复议并参照执行:综合部:日期:财务部:日期:供应部:日期:安全部:日期:发酵车间:日期:提取车间:日期:成品车间:日期:动力车间:日期:质检中心:日期:技术中心:日期:文件修订记录十二烷基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目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

二、适用围本安全技术说明书适用于提取车间工作人员。

三、容3.1、化学品名称3.1.1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硫酸钠。

3.1.2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lauryl sulfate 。

3.1.3 英文名称2:dodecyl sulfate,sodium salt。

3.1.4 分子式:C12H25SO4Na。

3.1.5 分子量:288.38。

3.2、成分/组成信息3.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

3.2.2 含量:92%。

3.2.3 CAS No.:151-21-3。

3.2.4 外观形状:白色或淡黄色粉状、针状。

3.3、危险性概述3.3.1、危险性类别:无;3.3.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3.3.3、健康危害:对眼、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3.3.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3.3.5、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4、急救措施3.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3.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3.4.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3.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3.5、消防措施3.5.1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3.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闻军(四川理工学院材化学院工艺097.自贡.643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和合成方法,对十二烷基硫酸钠一些作用的了解。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乳化;合成方法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基本物性1.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分子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别名:椰油醇(或月桂醇)硫酸钠、K12、发泡剂等。

化学式为:C12H25—OSO3Na,结构式如下:CH3-(CH2)10-CH2-O-SO3Na1.2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laurylsulfonate;sodiumdode-cyl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又称十二醇硫酸钠、椰油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K12、发泡粉、简称SLS、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量:平均M=288,PH:6.5—7.5;7.5-9.5,熔点(℃):204—207、180-185,相对密度(水=1):1.09、堆积密度:0.25g/mL,白色至微黄色片状或粉末,稍有特殊气味,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形态,液体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浆状物,活性成分25%~60%,浊点(1%溶液)17~25℃。

黏度19~31mPa·S。

固体产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薄片、晶体,微有油脂气味,无毒。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指标用作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阴离子乳化剂。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火、防潮。

图1-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指标HLB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种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亲水亲油转折点HLB为10,小于10为亲油性,大于10为亲水性。

):HLB值40属于亲水基表面活性剂[1]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2022-2023年执业药师《西药学专业一》预测试题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执业药师《西药学专业一》预测试题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执业药师《西药学专业一》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控制颗粒的大小其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是A.溶出原理B.扩散原理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D.渗透泵原理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此题重点考查缓控释制剂释药的原理。

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释作用的方法有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颗粒的大小等。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A。

2.诊断与过敏试验采用的注射途径称作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静脉注射E.真皮注射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内注射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真皮中,此部位血管稀且小,吸收差,只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注射量在0.2ml以内。

3.结构中有手性中心,在体内R-异构体可转化为S一异构体的芳基丙酸类消炎药物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结构特点、体内代谢及药理活性。

选项A中给出的二氟尼柳,为水杨酸的5位上引入2,4—二氟苯基衍生物,主要用于轻、中度的疼痛。

萘丁美酮为非酸性的前体药物,其本身无环氧酶抑制活性。

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关代谢为活性代谢物。

布洛芬在体内无效的R—(—)—布洛芬在酶的催化下,通过形成辅酶A硫酯中间体,发生构型逆转,可转变为S一(+)一布洛芬。

塞来昔布为COX—2选择性抑制药,结构中有吡唑结构。

4.乳膏剂中常用的保湿剂A.羟苯乙酯B.甘油C.MCCD.白凡士林E.十二烷基硫酸钠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胶黏剂A.铝塑复合膜B.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C.聚异丁烯D.氟碳聚酯薄膜E.HPMC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A.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B.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C.新药申报法规及药学信息学的研究D.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E.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的合成;同样可以干扰RNA的合成的药物是A.氟尿嘧啶B.替尼泊苷C.盐酸拓扑替康D.多西他赛E.洛莫司汀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肿瘤药。

干燥过程特性和干燥技术的研究策略

干燥过程特性和干燥技术的研究策略

干燥过程特性和干燥技术的研究策略潘永康(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干燥技术研究室,天津300222)从对干燥过程特性认识的进展,变温干燥方法对提高干燥过程速率及防止降速干燥阶段物料变质的作用、干燥过程强化、节能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干燥理论和干燥过程模型化的进展及存在困难,以及近年来国际上对干燥技术的关注重点等方面为依据对我国的干燥技术研究策略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干燥曲线 变温干燥 干燥强化 干燥理论 干燥过程模型化 研究策略 近年来人们不但注重解决生产中各种各样的具体干燥技术问题,对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策略也十分关注。

国内外学者为此发表了不少有见解的文章[1~8]。

本文拟对干燥过程特性认识的进展讨论干燥技术的研究策略。

1 对干燥过程特性认识的进展简单的干燥曲线是反映干燥过程特性最直观和最有用的结果。

对于一般干燥方法测定其干燥曲线并不困难,但对于要测定物料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时,由于测量技术的限制很难获得精确结果,而对于几乎在瞬间完成的干燥过程,如冲击流干燥,对撞流干燥[11]同样也很难测取数据绘制通常意义的干燥曲线,即采用模块转换器用计算机采集数据也难以实现。

其困难和测取物料内部的温度场、湿度场分布类似,障碍在于传感元件。

干燥曲线显示的干燥过程特性与湿物料的性质和采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干燥设备和干燥参数)紧密相关。

物料的干燥特性随着干燥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新的内容。

过去记载的大量物料干燥特性较多是在等温(指介质或环境温度)干燥过程中揭示的,即物料的干燥过程通常由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组成:等速干燥阶段的相伴特征是物料温度恒定,并等于相应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临界含水量是物料的一种属性,是常量等。

但是,随着干燥技术的发展,上述似乎是经典的结论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这种结论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正确。

10年前[15],很多学者还认为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呈现的临界含水量是物料的一种属性,是常量。

而至今大家已公认临界含水量不仅与湿物料的种类有关,而且和干燥方法和操作参数有关[10]。

生物医学中的干燥技术

生物医学中的干燥技术

生物医学中的干燥技术生物医学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需要医生和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干燥技术,它是医学实验和药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干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1. 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干燥技术是一种将液态或溶液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水分被蒸发或冻结,剩余的物质被锁在固体矩阵或分散在空气中。

通过干燥技术,我们可以将生物制品和药物保存更长时间,并改善它们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广泛使用的干燥技术有喷雾干燥、冻干和真空干燥。

其中,冻干技术也称为减压冷冻干燥,是一种将样品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低温和低压下升华水分的过程。

2. 干燥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1 蛋白质和抗体蛋白质和抗体是生物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制品。

然而,它们的稳定性和活性受到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冻干等干燥技术,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稳定的干燥粉末,方便存储和运输。

此外,冻干粉末可以通过加水重新溶解,恢复它们的功能。

2.2 疫苗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

常规疫苗制备涉及到多个工序,包括培养病毒或细菌,分离抗原,形成免疫原并灭活/减毒。

干燥技术可以确保疫苗的长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冷库的使用量。

由于干燥后的疫苗可以长期保持活性,其易于储存和运输,从而能够到达偏远地区。

2.3 细胞细胞和组织是诊断、治疗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然而,冷冻通常会导致细胞的变形和死亡。

在一些情况下,冻干技术可以用于保持活性并减少细胞受损的几率。

3. 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干燥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3.1 快速干燥技术喷雾干燥和冻干等目前通行的干燥技术需要几个小时或几天才能完成。

出于快速的需要,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干燥方法,例如微波干燥和纳米颗粒干燥。

这些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实现干燥,这对于制备昂贵的药物和生物制品,以及节省时间和成本是非常有用的。

干燥技术的最新发展

干燥技术的最新发展
比较 广 泛 , 雾化 原理 如 图 1 示 。 其 所
个 是 江苏 省无锡 市林 洲 干燥 机厂提 供 的企业
标准 , 表 1 。 见
另一个是旋转雾 化器与 电动机直接联接 的标 准。是江苏省 星轮高速机 电设 备制造公司 ( 江) 靖 的企业标准。如表 2 所示 。该公司已向市场提供 系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3期
20 0 7年 3 月
化 工科 技 市场
CHEMI CAL r ECHNOLOGY MARKET 9
干 燥 技 术 的最 新 发 展
王 喜忠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 院, 辽宁大连 16 1 ) 10 2
The ne de eop e fdr e hn l y w v l m nto y t c o og
W a g Xih n n zo g
(colfC e clE gne n 。 ainU i rt o eho g ,io n ain 16 1 , hn ) Sho hmi n i r g D a n e i Tcnl yLa ng D a ,10 2 C ia o a ei l v syf o i l
列 产 品 。
2 中国已掌握其设计方法, ) 能够提供 1 h喷 0t / 雾量 的产品。喷雾量 4 h的已试制 出来 , 以投 5t / 可
4 旋转雾化器 的喷雾 干燥塔 尺寸是直径大而 )
维普资讯
1 0 高 度小 。
表 1 Q R系列旋转雾化器 喷雾干燥机性能表 Z
化 工科技 市场
第3 O卷 第 3期
可采 用 多个 喷 嘴 , 雾 化 性 能 不 变 。 ( ) 嘴结 构 其 2喷 简单 , 修方 便 。 ( ) 维 3 由于 喷 嘴孔 径 很 小 , 堵 塞 , 易 故料 液必 须严 格 过 滤 。喷 嘴 孔 易磨 损 , 用 耐磨 材 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水分含量;b:无机盐含量;c:石油醚可溶物
图 2 进料温度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feed temperature on quality of
dried product
由图 2 可知:随着进料温度的提高,产品水分含 量 (曲线 a) 降低,但当温度达到 90 ℃后,产品的 水分含量变化不大。温度低于 90 ℃,水分含量较高, 对后续造粒影响较大,易黏附结块。当温度达到 110 ℃ 时,产品的石油醚可溶物(曲线 c)及无机盐含量(曲 线 b) 均明显上升,说明已有部分 K12 分解。因此,采 用该复合式真空干燥器,干燥活性物含量在 70% ~ 75%的 K12 的进料温度在 90 ℃ ~100 ℃较适合。 3.3 进料流量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
进料流量的多少与产品的脱水量及生产成本密切 相关,在进行了进料温度试验的基础上,在保持尽可 能高的进料压力和高的真空条件下,控制进料温度在 95 ℃,考察进料流量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结 果见图 3。
由图 3 可知,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加,无机盐含量 (曲线 a) 升高;水分含量 (曲线 b) 在进料流量达 1.5 t / h 后,急剧上升;石油醚可溶物 (曲线 c) 变 化不大。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产品品质,适宜选择
3.2 进料温度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 中和后的物料,计量后由预热器预热,从复合式
真空干燥器进料口进入干燥。考虑到 K12 的热敏性,因 此考察了进料温度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见图 2。
pH 值,从而减少其分解发生的可能性。由图 2 中 b 折线可以看出,试样 pH 随时间的变化不大,表明该 自制稳定剂可对 K12 形成有效缓冲。因此,可选择 0.3%磷酸和 0.2%自制稳定剂作为 K12 干燥过程中的 稳定剂。 3.1.2 不同温度下十二烷基硫酸钠流动性
第 32 卷第 11 期 2009 年 11 月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 COSMETICS
Vol.32 No.11 Nov. 2009
十二烷基硫酸钠干燥新技术的研究
吴红平,黄亚茹,秦志荣,胡剑品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9)
摘要:在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复合式干燥设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干燥工艺进行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本研究充分结合真空管式干 燥和刮板干燥工艺的优点,自主研发复合式真空干燥 器[2],十二醇硫酸化物经中和成质量分数为 65%~75% 活性物含量的中间品后,直接进入该复合式干燥器中 进行干燥,再经双螺杆挤出造粒,生产出水含量小于 2%的针状 K12 产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干燥前不同温 度及不同含量的 K12 对中和后产品流动性的影响,进 一步考察了干燥时进料流量、进料温度对产品品质的 影响及干燥后孔板孔径对双螺杆挤出机造粒的影响。
·31·
科技广场
日用化学品科学
第 32 卷
度为 95 ℃,进料流量为 1.2 t/h 下进行干燥,干燥后 的产品经孔板孔径为 1 mm 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所制 得的产品指标与市售同类产品比较,结果见表 4。
表 4 产品指标与市售同类产品比较 Tab.4 Comparison of test product with the commercially
利用新型复合式真空干燥器干燥 K12,在进料温
试验产品
92.0
1.8
1.2
4.2
由表 4 可知,在该干燥新技术下所得产品的产品 水分含量低,易溶解,质量好,分布均匀,其指标优 于市售同类产品。
4 结论
1) 60 ℃~70 ℃下,将十二烷基硫酸化物中和到 70%~75%,并加入 0.3%磷酸和 0.2%自制稳定剂后, 预热到 90 ℃~100 ℃,以 1.0 t / h~1.5 t / h 的流量进 入复合式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产品经钢 带冷却,孔板孔径为 1 mm~1.5 mm 的双螺杆挤出机 造粒,钢带冷却,可得水含量低于 2%的针状十二烷 基硫酸钠。
在温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生产过程中 K12 的含 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而考察了在 65 ℃下,K12 活性物含量对其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知,K12 活性物含量在 75%以上,其流 动性较差,因此宜选择 K12 活性物含量在 65%~75%; 但考虑到活性物含量偏低,含水量大,后期干燥所需 动力也就大,因而选择 70%~75%活性物含量的作为 生产控制要求。
在市场上,K12 按形态可分为粉状、针 (粒) 状 和液体 3 类产品,其中针状产品的销售比例最大。 工业上,粉状或针状 K12 产品是由十二醇经硫酸化、 中和以及干燥等工艺制成。干燥工艺可提高产品稳定 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但由于 K12 是一种热敏性 多泡黏性物质,其干燥条件十分苛刻,温度过高时, 易分解,色泽加深;过低时,物料黏度较高,不易分 散,不能达到较好的干燥效果。目前,国内洗涤行业 中专业生产粉状或针状 K12 的企业采用的干燥工艺均 为高塔喷雾干燥,该工艺利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热效率低、设备投资大、尾气粉尘污染及损耗严重。 因此,开发节能且环保的 K12 干燥新技术对提高劳动 生产率、节能降耗都有其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50
55
60
70 75
流动性情况 差 较差,搅拌困难 有流动性 较好 较好
由表 1 可知,为了保证中和时能充分混匀,中和 控制温度需不低于 60 ℃,但考虑到温度过高易造成 K12 分解,因而选择高活性物 K12 中和温度为 60 ℃ ~ 70 ℃。 3.1.3 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对产品流动性的影响
为保证高活性物 70%含量的 K12 中和操作的正常 运行,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温度下活性物含量 70%的 K12 流动性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70% K12 fluid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 / ℃
表 3 孔板孔径对造粒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orifice diameter on pelleting
孔板孔径 / mm 0.5
Hale Waihona Puke 0.81 1.5 2 2.5
挤出容易程度 较难挤出 能挤出 易挤出 易挤出 易挤出 易挤出
由表 3 可知,孔板孔径在 0.8 mm 以上,可采用 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考虑到产品颗粒过大,溶解 较难,颗粒过小,挤出较困难,产品易破碎成粉末, 因此适宜选择 1 mm ~ 1.5 mm 孔径的孔板进行造粒。 3.5 产品指标比较
K12 在高温、含水量较大或 pH 较低等情况下易 分解,使得 pH 下降,由图 1 中 a 折线 pH 值变化过 程可以看出,K12 的 pH 值随时间的延长在前 10 h 内 急剧下降,但在 10 h~30 h,pH 值变化不大,30 h 以 后,pH 值随时间的延长又急剧下降。可预料,随着 时间的延长,其还会进一步水解,最终导致产品不可 逆分解。由此,添加 0.2%自制稳定剂以控制 K12 的
dried product
K12 进料量为 1.0 t / h~1.5 t / h。 3.4 双螺杆挤出机孔板孔径对造粒的影响
经复合式真空干燥器干燥后的物料,为了获得针 状 K12 产品,选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但造粒过 程中,往往由于孔板孔径问题出现堵塞,使整个生产 过程无法连续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孔板孔径进行选 择,结果见表 3。
content of K12
K12 活性物含量 / % 65 68 70 73
75
78
流动性情况
好 好 好 较好 有流动性 差
a:含 0.3%磷酸缓冲剂 b:含0.2%自制稳定剂+含 0.3%磷酸缓冲剂
图 1 含 0.3%磷酸缓冲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热稳定性 Fig.1 Thermal stability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containing 0.3% contain phosphate buffer
1 试验装置
采用自行研发的复合式真空干燥器[2],该装置充 分考虑到 K12 的热敏性,在尽量低的温度下,实现 K12 快速干燥,并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粉尘污染。
2 试验产品指标测定
以 K12 的活性物含量、水分含量、石油醚可溶物 含量、无机盐含量及色泽作为衡量 K12 产品品质好坏 的依据,根据 GB/T 15963-1995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中所述方法进行测定。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热敏性物质;干燥;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TQ4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64(2009)11- 0030- 03
十二烷基硫酸钠 (简称 K1)2 又称月桂醇硫酸钠, 是一种硫酸酯盐类热敏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优 异的去污、乳化和发泡能力,同时无毒、可生物降 解,所以被广泛用于家用及工业洗涤剂、药品、化妆 品和口腔清洁用品等[1]。
国,101441026A [P],2009-05-27. [3] 方云,崔正刚,刘学民, 等.工业磺化/硫酸化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3,109-110.
Study on the new technology about drying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3 结果与讨论
3.1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性能 3.1.1 十二烷基硫酸钠热稳定性
十二醇硫酸化物中和后的 K12 液体,在高温或低 pH 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使得 pH 下降。因此, 为了避免 K12 水解导致产品分解,一般建议使用如磷 酸或柠檬酸的缓冲剂[3]。实验研究了 100 ℃下,70%活 性物含量 K12 样品添加 0.2%自制稳定剂对试样稳定性 的影响,结果见图 1。
WU Hong-ping, HUANG Ya-ru, QIN Zhi-rong, HU Jian-p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