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八章 根部病害汇总

合集下载

第十章无土栽培常见病虫害防治

第十章无土栽培常见病虫害防治

第十章无土栽培常见病虫害防治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及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加上环境的清洁,使原来威胁蔬菜生产的病虫害,失去了感染机会。

一般情况下病虫害发生比土壤栽培较轻。

但是,无土栽培作物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是沙子、石砾、岩棉或其它固体基质中,对病原微生物的抵御能力较弱。

在水培中如果根系感染病害往往随营养液的流动而大面积蔓延,在基质栽培中,如果在换茬时基质消毒不够彻底,也可能带来病虫害。

在密闭的温室或大棚中,如果地面的的工作过道上直接裸露出泥土而没有铺上较厚的塑料薄膜或用水泥沙浆覆盖,可能造成温室或大棚内湿度过大,这也可能诱发病害的发生。

在温室或大棚中的高温、高湿和营养条件较好,利于许多病原菌的生长,因此,进行无土栽培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如果控制得不好,有时病害的发生甚至要比露地种植的严重,因此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通过喷施生物农药、低毒农药或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无土栽培的高产、优质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无土栽培常见病害防治一、主要无土栽培栽培作物的常见病害防治(一)根部病害侵染根系的真菌有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多种镰刀菌和疫霉菌等。

侵染根系的细菌有单孢杆菌、欧氏杆菌。

此外根结线虫寄生在植物根部,导致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1、病害的症状病菌侵入植株后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如植株矮化、凋萎,根系腐烂、有时整株死亡。

腐霉菌侵入植株,病害发生时根腐烂、凋萎,植株严重矮化,甚至在一周内全株死亡,镰刀菌侵入引起根腐萎蔫和植株死亡,细菌侵入后引起组织软腐,青枯等症状。

线虫入侵后,主根、侧根均可发病,以侧根为多,在根上形成许多瘤状物,似豆科植物的根瘤,互相连接成念珠状、球形,表面白色,以后变成褐色或黑色,植株的地上部萎缩或黄化,严重时全株枯死。

2、病害的侵染来源侵入温室作物的病菌主要来源于种子、水、基质、空气、昆虫以及工作人员衣物、双手、工具等。

许多病原菌是由种子带病的,如莴苣花叶病,因此在购买种子时要注意选购不带病的优质种子,并作好播种前的消毒工作。

根部病害—根腐、根朽病类

根部病害—根腐、根朽病类

发病规律
• 病原菌利用它在病根上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在土壤
内。
• 菌核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能在土壤中长期
存活,待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体。
• 菌丝体集结成束能在土内或土表延伸,接触到健康
林木的根后就直接侵入。
• 病害也可以通过病、健根的相互接触而传染蔓延。 • 4月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有明显的发病
系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 (5) 病树治疗
园林病虫害防治
结香白绢病
花木根朽病
• 1、皮下的菌扇 • 2、皮下的菌索 • 3、根皮表面的菌索 • 4、子实体
根腐、根朽病类的防治措施
• (1)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 (2) 挖除重病株和病土消毒。 • (3) 加强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的扩展、蔓延。 • (4) 生物防治。施用木霉菌制剂或5406抗生菌肥料覆盖根
中心。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发病。但在北京香
山公园较干旱的山坡侧柏干基部也有发现。
苗木紫纹羽病
• 1、病根症状 • 2、病菌的菌丝束 • 3、病菌的担子 • 4、病菌的担孢子
白纹羽病
• 1、病根上羽纹状菌丝片 • 2、病菌的子囊和子囊孢

茉莉花白绢病
• 1、病根 • 2、病菌菌核
结香白绢病
较厚的毛绒状紫褐色菌膜,如膏药状贴在干基处,夏天在上面形成 一层很薄的白粉状孢子层。
• 在病根表面菌丝层中有时还有紫色球状的菌核。 • 病株地上部分表现为:顶梢不发芽,叶形变小、发黄、皱缩卷曲,
枝条干枯,最后全株死亡。
病原
• 病原菌为紫卷担子菌[Helicobasidium p菌纲、银耳目、卷担子菌属。子
实体膜质,紫色或紫红色。

根部病害

根部病害


3、病

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


非侵染性: 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 度过高,灼烧根颈。
侵染性(危害杉、松) 镰刀菌:腐皮镰孢 Fusarium solani ; 尖镰孢 F. oxysporum


腐霉菌: 德巴利腐霉 Pythium
丝核菌:Rhizoctonia
debaryanum;
根部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有密切关系。
(三)侵染循环的特点
病原物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和球根上越冬;
真菌菌丝在土壤Biblioteka 扩展蔓延而传播; 随水流传播; 病根和健根互相接触; 主要通过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层而侵入
防治原则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 力 。例如油桐枯萎病在偏酸性的土壤中易发生,可 加生石灰提高土壤pH值。 严格检疫 。
9
菊花猝倒病
10
幼苗猝倒病-(示根茎部缢缩成绳状)
11
菊花立枯病
12
2、症 状
多在4-6月发生,主要危害1年生以下的幼苗,出土1个月以内 幼苗最易感病。因发病时期不同, 出现4种症状类型: 种芽腐烂型:幼苗未出土前,即被病菌侵染而腐烂; 茎叶腐烂型:幼苗在出土期受病菌侵染,导致幼苗茎叶腐烂; 幼苗猝倒型:尚未木质化前,在幼苗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病部 缢缩变褐腐烂,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倒 伏称猝倒型; 苗木立枯型:幼茎木质化后,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幼 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呈立枯型。
地上部分:叶片色泽不正,呈淡绿色,放叶迟缓,叶形变 小,提前落叶以及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
(二)病原
非侵染性:积水、施肥不当等 侵染性: 真菌、 细菌和线虫

植物根部的病害防治措施

植物根部的病害防治措施

植物根部的病害防治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美好渴望,对植物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植物的病虫害却极大影响了植物的景观效应,尤其是植物根部病害让更多的人猝不及防,搞好植物根部病害,提高植物成活率,促成植物的景观效应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侵染循环;病原;白绢病;猝倒和立枯病;白纹羽病;根朽病;霉根腐病健康的植物不仅能打造一幅优美的景观,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还能为人们创造出的清新的空气,而植物病虫害却危害这一景观的发展,而植物的干、茎、叶病虫害根治起来相对容易些。

根部病害确实是困扰人们的最大难题。

植物的叶、茎、枝等部位虽然病害种类多种多样但容易发现,医治起来容易对症下药,根部病害埋藏在土壤里,肉眼不容易发现,更不好鉴别病害种类,而且根部病害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毁灭性的。

如果是幼苗病染几天即可枯死,即使是幼树在一个生长季节也可造成枯萎,如果是生长旺盛的大树持续几年后也可枯死。

1引起根部病害的病部来原及病害特征根部病害的特征是根部及根茎部皮层腐烂,并产生白色菌丝、菌核和菌素;有的根部和根茎部有瘤状;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入侵,在维管束定值引起植株水分、养分供应不畅致使植株枯萎或根部或干基部腐朽。

根病的发生,有时从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可以看出来,比如放叶迟缓、叶子发黄变小或提早落叶、植株矮化等。

引起根部病害的原因很多,有非侵染性也有侵染性的,如地面积水或施肥不当或是土壤酸碱度不适等;也有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的。

然而根部病病原物大多是土壤习居性微生物,寄主范围广,腐生能力强,一旦在土壤中定植下来一般很难根除。

对于根病的诊断其实很难,而且根病发生的初期很不易发现,一直等到地上部分有明显症状时,这时病害已经进入晚期。

已死的根常被腐生菌占领取代了原生的病原菌。

而根病往往与土壤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发病的原因有时很难直接确定。

常见的根部病害

常见的根部病害

常见的根部病害日常生产中导致蔬菜烂根的病害种类非常多,由于根部病害在地下发生侵染,不易被察觉,而察觉时蔬菜已发生萎蔫,可这时的蔬菜也多已病入膏肓,因此菜农对此非常头疼。

虽然导致烂根的病害这么多,通过分析发现,每种蔬菜都有一种或几种常发、主发病害。

在此,总结出来,菜农朋友了解后,在以后的防治中可以有所借鉴。

一、黄瓜拟茎点霉根腐病1、主要症状:嫁接黄瓜一般定植后生长正常,结果后开始陆续发病,结瓜高峰期发病较重。

植株病情发展较缓慢,初期晴天中午叶片萎蔫,早晚或阴天可恢复,持续5~7天后植株叶片由下至上全部萎蔫呈青枯状死亡,发病重时嫁接部位以下用作砧木的南瓜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萎缩变软,挖取砧木根部可见部分主根和侧根变为浅褐色至褐色,严重时根部全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须根腐烂且基部发生纵裂,裂口内带有黑带状菌丝块,表皮密生小黑点。

2、发病时期:发病部位为根茎部。

嫁接黄瓜幼苗期和结瓜初期易发病。

3、区别要点:一是嫁接苗属于黑籽南瓜部分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变褐腐败,致使全株死亡。

二是茎基部不出现水浸和腐败症状,南瓜和黄瓜的维管束也不变褐,掘取根部可见细根基部变褐腐烂,主根和支根的一部分也出现浅褐色至褐色,严重时根部全部变深褐色,后细根基部全部发生纵裂。

4、防治措施:预防拟茎点霉根腐病,要采取综合措施。

可用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混加咯菌腈1500倍液灌根。

在这个预防前提下,若发现病株,可用氯溴异氢脲酸1000倍、恶霉·甲霜600倍等药剂灌根防治。

二、辣(甜)椒疫霉根腐病1、主要症状:主要为害甜、辣椒茎基部及维管束,病株部分枝和叶片变黄萎蔫,茎内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或生育后期茎基部或根茎部腐烂,门椒开始膨大后,植株茎叶出现萎蔫,到后期整株萎蔫。

该病多始发于茎基部表皮,菜农俗称“黑秆子”,后病菌向内向下蔓延,最终导致辣(甜)椒死棵。

纵剖茎基或根部,木质部呈水渍状深褐色,最后根茎腐烂。

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绵絮状霉状物。

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园林管理】

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园林管理】

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根部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的。

根部病害的症状表现于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表现为皮层腐烂、根癌、紫根、根腐朽以及根瘤线虫等;而地上部分的表现通常为叶片色泽不正,呈淡绿色,放叶迟缓,叶形变小,提前落叶以及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根部病害的传播途径有:
1、真菌菌丝在土壤中扩展蔓延传播;
2、随水流传播;
3、病根与健根相互接触传播;
4、根癌细菌由伤口侵入传播;
5、苗木调运过程中的传播等。

发病时间: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6月进入发病盛期。

综合防治措施:
1、根部病害发生于土壤的理化性密切相关,积水、干旱、板结、贫瘠等可以直接使植物生长受阻,许多侵染性病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和加剧的,因此,在根部病害的防治中,首先要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如遇雨后要及时排出积水。

2、化学药剂防治:可采取直接浇灌法,根腐消800-1000倍液,泼浇根部,让药液充分渗透根部即可,发病严重时间隔7-10天,连用2-3次效果最佳。

根部病害

根部病害

防治措施

1.对出圃或外来苗木加强检疫,抛弃病株,发现可疑苗木, 应用 1%硫酸铜液浸根5分钟再放入2%的石灰水中浸1分钟,也 可直接用链霉素溶液泡30分钟栽植观察。2.按每平方米30克 至50克施呋喃丹3%颗粒剂,翻地15厘米至20厘米后浇透水杀 灭根结线虫以及地老虎等害虫;嫁接应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嫁接 工具可用75%的酒精或1%的甲醛液消毒。3.发现病株,应背 肿瘤与其周围一起切除,伤口可用医用高度碘酒或用链霉素400 国际单位消毒后涂凡士林封闭;病株周围可一次施入硫磺每平方 米50克至100克,并灌注20%土霸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 多效灵水剂150倍液消毒,以后每半月灌消毒液一次,共三、四 次即可,在癌瘤切除20天后灌50%吲荼粉剂100至150ppm液 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复壮病株。其他处理同前,治疗在早春或 夏季根系进入旺盛生长前进行效果较佳。
细菌性根癌病

细菌性根癌病是我国北方园林花卉苗木上最容易发生的根部病 害之一,多发生于土壤偏碱地区。该病除危害樱花外,还能危害 榆、月季等蔷薇科植物,以及银杏、石竹等室内外花木,其寄主 涵盖6 0科300 余种植物。 症状 该病常发生在根颈部,尤其在苗木嫁接口处,有时在侧根、 支根或枝(蔓)上也会发生。 癌瘤初生时呈球形,可互相愈合,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 随肿瘤长大,内部木质化变硬,表皮龟裂粗糙并逐渐变成褐至深 褐色,癌瘤可小如豆或大如拳。病苗须根较少、生长缓慢或叶黄 早落、枯枝增多、花期变短,甚至死亡。该病十分顽固,即使清 除癌瘤,往往又可生出。
花卉苗期猝倒病与立枯病防治
许多花卉种子很小而价格较昂贵,培育壮苗是花 卉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春季育苗常会出现“烂 苗”和“烂脚”,那是由常见的猝倒病和立枯病 引起的。 花卉幼苗猝倒病与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出 土后,幼茎基部受到病菌的侵染,开始病部呈水 渍斑状,后变淡褐色至褐色并凹陷溢缩,幼叶依 然青绿时茎基却变软倒下,最后病苗腐烂干枯。 对于茎部已经木栓化较硬的幼苗会出现基部茎皮 腐烂但不倒状,当病部沿茎皮发展绕茎一周,会 造成幼苗枯死。土壤湿度高时,在病苗及附近土 表常可出现一层白色絮状菌丝体。

根部病害—根瘤病类

根部病害—根瘤病类
南方根结线虫 7、爪哇 根结线虫8、北方根结线 虫)
• 9、病害症状
桑根结线虫病
樱花根癌病
• 1.分布与为害: • 根癌病在我国分布很广,寄主范围也很广。 • 菊、石竹、天竺葵、樱花、月季、蔷薇、柳、桧柏、梅、
南洋杉、银杏、罗汉松等均能为害,寄主多达59个科、 142属、300多种。
• 受害植物生长缓慢,叶色不正,严重的引起死亡。
海棠、仙人掌、菊、石竹、大戟、倒挂金钟、栀子、唐昌 蒲、木槿、绣球花、鸢尾、天竺葵、矮牵牛、蔷薇等。
• 使寄主植物生长受阻,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
• 线虫侵害仙客来球茎及根系的侧根和支根。 • 球茎上形成大的瘤状物,直径可达1~2cm。 • 侧根和支根上的瘤较小,一般单生。 • 根瘤初为淡黄色,表皮光滑,以后变为褐色,
殖产卵。完成1代约需30~50天,1年可发生多代。 通过流水、肥料、种苗传播。
• 土壤内幼虫如3周遇不到寄主,死亡率可达90%。 • 温度高湿度大发病严重,在沙壤土中发病也较重。
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 1、病原线虫雄虫 • 2、雌虫前部 • 3、雌虫虫体 • 4、二龄幼虫5~8、会阴
花纹
• (5、花生根结线虫 6、
症状
• 本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可发生在主根、
侧根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
• 病部膨大呈球形的瘤状物。 • 幼瘤为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后瘤状
物逐渐增大,质地变硬,褐色或黑褐色,表 面粗糙、龟裂。
• 由于根系受到破坏,重者引起全株死亡,发
病轻的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色不正。
病原
• 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表皮粗糙,切开根瘤,在剖面上可见发亮的 白色颗粒,即为梨形的雌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部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有密切关系。
Your company slogan
(三)侵染循环的特点
LOGO
病原物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和球根上越冬;
真菌菌丝在土壤中扩展蔓延而传播; 随水流传播; 病根和健根互相接触; 主要通过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层而侵入
Your company slogan
17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大型分生孢子似镰刀形或新月形,淡色,基部有足细胞,3~5个横隔膜; 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淡色、单胞或有一横隔。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菌丝具隔膜,分枝近直角, 分枝处明显益缩 老熟菌丝呈一连串的桶形细 胞 菌核即由桶形细胞菌丝交织 而成。菌核黑褐色,质地疏 松
24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25
Your company slogan
3、病

LOGO
菜豆壳球孢菌(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 病菌在银杏树苗上产生菌核,未见分生孢子器。 菌核产生在病部皮层下。
26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Sclerotia of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on crown tissue (upper left), colony morphology on PDA (lower left), young sclerotia (upper right) and mature sclerotia (lower right) on PDA 27
药剂处理幼苗:发现苗木感病后,可以敌克松、多菌灵或代森锌等药剂制成 药土撒于苗木根颈部,或配成药液喷洒。茎叶腐烂型猝倒病,应喷波尔多液 或其它药剂防治,10~15天喷1次。
Your company slogan
(二)苗木茎腐病
LOGO
1、分布与危害
夏季高温炎热地区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 为害多种阔叶树苗。银杏、香榧、杜仲、日本花柏、鸡爪槭 等最易感病。
LOGO
又名冠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根部病害。国内在 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等地都有发生,而以河北、 山西等地较为严重。
幼苗染病后严重影响发育,甚至死亡;成年树患病后, 树势衰弱,树木生长量明显下降。 根癌病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主要侵染果树外, 还能危害138科1100多种植物
Your company slogan
植物病虫害防治
LOGO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 第三章 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五章 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 植物叶、花、果部病害
第七章 植物枝干病害 第八章 植物根部病害
Your company slogan
第八章 植物根部病害
一、概述
LOGO
湿度:湿度大,利于孢子萌发,加之苗木过密,生长差,造 成大量苗受害。 土壤: 发病区栽植点土壤及苗木尚未消毒,有机肥也未消毒 处理,使土壤及苗木中病菌在适宜条件下繁殖。
Your company slogan
5、防 治
两方面措施:
LOGO
① 施用有机肥,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早木质化,提高抗病力; ② 夏季降低苗床土表温度,防止灼伤苗木茎基部。
LOGO
呈碱性而潮湿的土壤,伤口多的寄主,发病严重。
Your company slogan
5、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有肿瘤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
LOGO
(2)苗圃应设在无根癌病的地区,如病区可实行2年以上轮作。
(3)苗木栽种前用1%硫酸铜液浸5min,用水洗净后栽植。 (4)挖除病根,病穴用硫磺粉消毒,50~l00g/㎡。
Your company slogan
4、发病规律
LOGO
病原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生活和 生存,条件适宜时自伤口侵入。病害发生与寄主生长状态及 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温度:苗木受害主要因夏季炎热土温高,苗木茎部受高温损 伤,造成病菌侵入途径。
根据梅雨季节预测茎腐病发生,一般梅雨季结束后10—15d开始发生
21
Your company slogan
5、防治措施
1) 选好圃地: 避开菌源;注意排水条件; 2) 细致整地: 4) 及时播种: 5) 化学防治: 避免土壤板结。
LOGO
3) 合理施肥: 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有机肥应腐熟。
过早,种子易腐;过晚, 苗木出土后恰逢病菌侵染适期.
土壤消毒: 根据当地病菌的优势种类确定药剂种类,施药土或喷药。多菌灵 或地菌净(120 g/100 kg)对丝核菌和镰刀菌效果好。乙磷铝或瑞毒霉素防 治腐霉菌效果好。
育苗时施足腐熟的厩肥或以棉籽饼肥作基肥,适当追肥。 在苗床上搭架荫棚降低土温(10时至16时遮盖) ,可收到 极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季节用稻草等覆盖苗床,以降低 土温和减少水分蒸发,防治效果也较好 。 高温干旱时及时灌水,既减轻干旱又降低土温,减少发病。 但要防止湿度过大,苗木过密。
Your company slogan
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ns),土壤杆菌属。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4、发病规律
病菌在寄主病组织皮层内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可随病 组织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到1年左右。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侵入后刺激细胞加速分裂, 产生大量分生组织,从而形成癌瘤。苗木带菌是病害远 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苗木紫纹羽病 1、分布与危害
LOGO
又名紫色根腐病,是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上的一种 常见的根病。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林木中如柏、杉、松、 刺槐、柳、杨、漆树等易受害。苗木受害后,由于病势发 展迅速,很快枯死。
Your company slogan
2、症状
LOGO
根部受害后,在病根表面缠绕紫红色的丝网状物, 此为病原菌的根状菌索。病根皮层腐烂,极易剥落。
(一) 症状类型
地下部分:皮层腐烂、根癌、紫根、根部腐朽等。
地上部分:叶片色泽不正,呈淡绿色,放叶迟缓,叶形变 小,提前落叶以及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
Your company slogan
(二)病原
LOGO
非侵染性:积水、施肥不当等 侵染性: 真菌、 细菌和线虫
根部病害诊断“滞后性”。初期不易发现,地上部分出现 明显症状时,病害已进入晚期。 根部病害的复杂性。侵染性根病与生理性根病极易混淆。
2、症状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
LOGO
发病初期病部产生乳白色或肉色肿瘤,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 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 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 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
Your company slogan
3、病原
防治原则
LOGO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 力 。例如油桐枯萎病在偏酸性的土壤中易发生,可 加生石灰提高土壤pH值。 严格检疫 。
挖除病根和病苗及时烧毁,以杜绝和清除病源 。
化学药剂防治。施药方法,可采取直接浇灌或割除病 根后再浇灌等。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3、病

LOGO
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


非侵染性: 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 度过高,灼烧根颈。
侵染性(危害杉、松) 镰刀菌:腐皮镰孢 Fusarium solani ; 尖镰孢 F. oxysporum


腐霉菌: 德巴利腐霉 Pythium
Your company slogan
4、病害发展规律
LOGO
镰孢菌、丝核菌、腐霉菌都是土壤习居菌类,平时能在土壤 中的植物残体上营腐生生活。 以厚垣孢子、菌核和卵孢子度过不良环境,一旦遇到合适的 寄主和潮湿的条件即可萌发侵染为害。因此,土壤带菌是该 病病原菌的主要来源。 病害的发展和以下情况有关: 前作感病 雨天操作 圃地粗糙 肥料未腐熟 播种不及时
9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菊花猝倒病
10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幼苗猝倒病-(示根茎部缢缩成绳状)
11
Your company slogan
菊花立枯病
LOGO
12
Your company slogan
2、症 状
LOGO
多在4-6月发生,主要危害1年生以下的幼苗,出土1个月以内 幼苗最易感病。因发病时期不同, 出现4种症状类型: 种芽腐烂型:幼苗未出土前,即被病菌侵染而腐烂; 茎叶腐烂型:幼苗在出土期受病菌侵染,导致幼苗茎叶腐烂; 幼苗猝倒型:尚未木质化前,在幼苗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病部 缢缩变褐腐烂,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倒 伏称猝倒型; 苗木立枯型:幼茎木质化后,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幼 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呈立枯型。
丝核菌:Rhizoctonia
debaryanum;
瓜果腐霉 P. aphanidermatum
solani
14
Your company slogan

交链孢菌:绿色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LOGO
多种真菌均能引起猝倒病,长见的有:丝核菌、腐 霉菌、镰刀菌和胶链孢菌。 丝核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度过不良环境和长期生存, 腐霉菌靠卵孢子,镰刀菌靠厚垣孢子,胶链孢靠其 分生孢子度过不良环境和长期生存。 丝核菌北方较常见、镰刀菌在南方较常见,而腐霉 在菜园地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