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车间检验流程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完整word版)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包装岗位操作规程包装车间的任务是将上游喷雾干燥后的成品,经输送装置运送至包装间,按时、按质、按量准确称量、包装,并运送到指定位置按照生产日期依次堆码整齐,同一班次出现不合格产品要单独堆放并做出明显标记。

服从车间主任、班组长安排和工作调动,接受并及时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性其他工作。

包装岗位的工作范围主要在具有一定洁净度的洁净操作间内,主要设备包括螺旋输送装置和自动包装机。

一、包装车间岗位操作流程1. 准备事项:了解当天生产产品品种、数量、生产批号,并将所有的包装袋、包装桶、标签准备好.2。

操作过程a. 当得到放粉通知后,检查设备有无,确认无误后开启输送机,在空载状态下检查设备是否异常,管腔内是否有异物。

b. 确认无异常后,开始放粉,同时检查产品的物理性状,如有异常及时和喷粉工序联系.c. 放入准备好的无菌袋,开启包装机进行装料每袋25公斤。

d。

由称秤人员检查重量是否符合标准,当重量偏高时,用小勺舀出,当重量偏低时,往袋内加粉,直到符合标准重量为止。

e。

然后由排气人员进行排气,必须将袋内空气排尽防止涨袋,随时保持台面的干净,为下步封口工作做好准备。

f。

外包封口时,包装缝线平直、严密、牢固、无邹折、不掩盖生产日期。

g。

将成品码堆时,轻拿轻放,点清数量,包装完后,在成品记录表中用大小写记录实际数量、品种,并签名,要求所有记录准确无误.h。

将封好的产品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漏粉、表面粘粉、划破现象.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要将其分类码放,并注明不合格的原因,事后统一打开内包进行纠正,直至合格为止。

包装完毕后,将成品经传递窗推出包装间,进入成品仓库,并码放整齐。

二、洁净操作间的操作要求对于生产、加工直接面向饮食或添加剂的区域设备和车间必须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良好操作规范,称为GMP标准。

包装车间所属设备以及都直接接触成品,所以其所处环境必须达到一定洁净程度,才能保证产品符合卫生要求.洁净操作间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空气中的微粒子、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压力、洁净度、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给予特别设计的密闭车间。

食品生产企业打包车间岗位操作流程

食品生产企业打包车间岗位操作流程

食品生产企业打包车间岗位操作流程1.工人进入车间前需要进行手部消毒。

Workers need to disinfect their hands before entering the workshop.2.穿戴工作服、帽子和口罩是必须的。

Wearing work clothes, hats, and masks is required.3.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

Check to make sur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4.需要先进行设备开机前的检查工作。

The equipment needs to be checked before starting it up.5.确保打包机械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Make sure the packaging machinery is in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6.开始进行产品的包装前,需要清理包装机械。

Before starting the packaging of the products, the packaging machinery needs to be cleaned.7.将待包装的食品按照规定放置在打包机上。

Place the food to be packaged on the packag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8.使用合适的包装袋对食品进行打包。

Use suitable packaging bags to package the food.9.调整包装机械的工作参数。

Adjust the working parameters of the packaging machinery.10.监控打包机械的运行情况,确保正常。

Monitor the operation of the packaging machinery to ensure it is normal.11.定期对包装机械进行清洁和维护。

食品厂内包装车间工作流程

食品厂内包装车间工作流程

食品厂内包装车间工作流程
食品厂内的包装车间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包装材料。

工作人员要根据产品种类和规格,准备合适的
包装材料。

一般包括盒子、袋子、彩盒、标签、说明书等。

2. 包装前的准备。

在投入包装前,需要对包装机进行调试、清理
和消毒。

此外,也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无食品残渣和杂物。

3. 开始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包装
材料放入包装机中,并将产品送入机器内进行封口、贴标签等操作。

此外,还需要对包装机进行监控,防止设备出现异常。

4. 包装后的检验和验收。

包装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对产品进行
检验,确保产品无瑕疵。

检验后,产品需要进行分拣、分装,并做好
相应的记录,以备后续跟踪。

最后,还需要将包装好的产品送至仓库
或发往市场。

在整个包装过程中,关键环节是保持工作区域及设备的清洁和卫生,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
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包装审核流程

包装审核流程

包装审核流程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品管部审核:批准:包装审核流程1 目的为使包装审核的工作能够在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下有效快速的完成,同时使我公司包装更加规范化,特制定此流程。

2 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集团公司负责包装的设计审核、制版、印刷等流程的相关部门。

3 职责3.1 研发部负责产品配方中使用的各种原辅料、添加剂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审查,并为包装配料标签的设计提供产品的真实配方。

3.2 品管部负责产品名称、包装设计等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审核。

3.3 品管部负责根据研发部提供的配方表编制包装袋的配料表,同时负责协调各产品相应的生产厂区品控化验室对我公司尚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其他营养成分外检。

3.4 检验中心负责产品营养标签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五项强制标示项目的检测,做出判定并出具营养成分表。

3.5 市场部负责产品的名称、包装设计、条形码相关法规符合性的审核。

3.6 采购部负责分配新包装的供应商,协调由供应商制版。

3.7 各厂区负责包装与真实配料符合性的监督、审核。

4 工作程序4.1 产品包装设计、印刷的通知4.1.1 新产品通过品尝后,由研发部下发品尝通过通知,由市场部组织研发部、品管部沟通确定新产品的命名,市场部订出推广计划(包括要求提供配料、产品规格、样品数量等)。

4.1.2 常规产品因配方调整需改变配料标签的,由研发部24h之内向市场部、品管部提出纸版更改包装的设计、印刷通知,并将配方提供给品管部,双方填写《配方工艺收到、发放、回收记录表》,同时将样品送检测中心进行营养标签的检测。

4.1.3 因包装相关法律法规的新发布实施、调整等需改变包装标示标签的,由品管部24h之内提出更改包装的设计印刷通知。

需跟客户确定产品标签的包装更改前,相关人员及时与客户沟通包装变更情况,变更后的新包装找客户确认。

(如餐饮客户)各相关部门共同签字确认。

4.1.4 因营销策划需求需更改产品包装的,由市场部24h之内负责向品管部提出包装更改的通知,如果包装更改涉及产品的配方及保质期及贮存方法的更改,要一并通知研发部。

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厂加工工艺流程3.1原辅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3.1.1肉类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及描述(模块一)说明:☆:原料、辅料投入点;△:中间产品投入点;◎:废弃物、污水排放点;◇:副产品产生点;○:终产品放行点;▽:返工点;※:循环点。

肉类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描述:3.1.1.2蔬菜类前处理工艺流程(模块二)说明:☆:原料、辅料投入点;△:中间产品投入点;◎:废弃物、污水排放点;◇ :副产品产生点;○:终产品放行点;▽:返工点;※:循环点。

◇蔬菜类前处理工艺流程描述: 模块十(四宝、狮子头) 模块八所有菜式加工菜式配方要求的模块3.1.1.4干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及描述(模块四)说明:☆:原料、辅料投入点;△:中间产品投入点;◎:废弃物、污水排放点;◇ :副产品产生点;○:终产品放行点;▽:返工点;※:循环点。

干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描述:说明:☆:原料、辅料投入点;△:中间产品投入点;◎:废弃物、污水排放点;◇:副产品产生点;○:终产品放行点;▽:返工点;※:循环点。

其他原辅料、包装材料前处理工艺流程描述3.1.2中式快餐菜式工艺流程图3.1.2.1炒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六)包含以下菜式:含肉类:非含肉类:番茄炒鸡蛋炒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六)3.1.2.1焖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七)包含以下菜式:冬冬焖鸭、腐竹红烧肉、玲珑果味骨、萝卜牛腩、梅菜炆肉焖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七)3.1.2.4蒸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九)包含以下菜式:东江咸鸡菜(蒸制15min)、金瓜红豆菜(红腰豆先蒸制30min后再蒸制15min)蒸制类工艺流程描述:3.1.2.3烤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八)包含以下菜式:烤鸡腿菜、烤鸡翅菜烤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八)3.1. 5米饭制作工艺流程图米饭制作工艺流程图描述3.1. 6例汤制作工艺流程图例汤制作工艺流程图描述资料源自网络22 / 22。

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厂加工工艺流程3.1原辅料、包装材料验收及前处理工艺流程
3.1.1肉类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及描述(模块一)
3.1.1.2蔬菜类前处理工艺流程(模块二)
说明:☆:原料、辅料投入点;△:中间产品投入点;◎:废弃物、污水排放点;◇ :副产品产生点;○:终产品放行点;▽:返工点;※:循环点。

蔬菜类前处理工艺流程描述: 6.2甩水 模块十(四宝、狮子头) 模块八 所有菜式加工 ◎
3.1.1.4干制品前处理工艺流程及描述(模块四)
3.1.2中式快餐菜式工艺流程图
3.1.2.1炒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六)
包含以下菜式:
含肉类:
非含肉类:番茄炒鸡蛋
炒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六)
3.1.2.1焖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七)
包含以下菜式:冬冬焖鸭、腐竹红烧肉、玲珑果味骨、萝卜牛腩、梅菜炆肉
焖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七)
3.1.2.4蒸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九)
包含以下菜式:东江咸鸡菜(蒸制15min)、金瓜红豆菜(红腰豆先蒸制30min后再蒸制15min)
蒸制类工艺流程描述:
3.1.2.3烤制类工艺流程图及描述(模块八)
包含以下菜式:烤鸡腿菜、烤鸡翅菜
烤制类工艺流程描述(模块八)
3.1. 5米饭制作工艺流程图
3.1. 6例汤制作工艺流程图
例汤制作工艺流程图描述
资料源自网络。

食品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范文一、流程部分1. 订购和接收原材料1.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原材料的订购数量、质量要求及交货时间等。

1.2 采购部门编制并发送采购订单给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质量检验证书和相关检测报告。

1.3 仓库接收原材料时,必须按照订单进行核对和验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并退回给供应商。

2. 原材料检验和储存2.1 检验部门对收到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味道、温度等方面,并按照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进行评定。

2.2 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包括温度、湿度和防尘等要求。

2.3 检验部门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原料检验报告中,并存档备查。

3. 生产计划和调度3.1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状况,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的时间、数量和产品规格等。

3.2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调度设备和人员,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3.3 技术部门提供生产所需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4. 生产操作和控制4.1 操作人员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指导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包括原材料的称量、混合、加热、冷却、包装等环节。

4.2 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操作规范、工序交接流畅。

4.3 过程控制人员负责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5. 产品检验和包装5.1 检验部门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检和全检,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重量、包装和标签等。

5.2 合格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包装标准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容量、密封性和外观等。

5.3 包装部门负责产品的包装和标注,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

6. 成品储存和配送6.1 成品经过包装后,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包括温度、湿度和防潮等要求。

6.2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成品进行分类、整理和盘点,确保成品储存的有序和准确。

食品包装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生产车间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包装生产车间卫生安全的基石。

本文将详细论述食品包装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并探讨如何确保卫生标准的落实。

一. 车间环境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

为保持车间环境的卫生,应制定如下标准:1. 车间布局:车间的布局应符合卫生标准,并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

生产区、原料存储区、产品存储区等应互相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2. 地面清洁:车间地面应保持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并保持干燥。

避免地面污染食品包装,防止滋生细菌。

3. 垃圾处理:垃圾应分类收集,禁止在车间内乱丢垃圾。

设立合适的垃圾桶,并及时清理垃圾桶,确保环境整洁。

4. 空气质量:保持车间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并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5. 温度控制:根据产品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控制范围,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6. 照明设备:车间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操作区域,避免因照明不良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 人员卫生标准人员是食品包装生产车间的重要环节,人员的卫生标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为确保人员卫生,应制定如下标准:1. 健康状况检查:所有从事食品包装生产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状况检查。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暂停其从事相关工作。

2. 穿戴卫生: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上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同时,应定期更换工作服和防护用品,保持其卫生干净。

3. 手部卫生:操作人员应经常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洗手液。

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接触原料和成品时,应重点保持手部的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4. 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包装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

三. 设备和工具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生产车间的设备和工具是直接接触食品的物品,对其卫生要求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车间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所有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的来料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用物料的接收。

3、职责:
3.1、物料部: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的接收,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并负责将不合格物料通知采购
部。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对生产用物料进行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来料的检验报告的
审批。

3.3、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
品质问题而误了交货期。

4、程序内容:
4.1来料检验流程
4.2原材料接收
4.2.1材料仓库必须指定固定的区域为待检区,放置待检或已检待判的来料。

4.2.2原材料到达公司后,材料仓库暂收,并依单据资料与供应商的送货清单对物料进行外
包装、规格型号、数量的初步验证,不符合则通知由采购处理。

符合则通知来料检验员检
验。

4.3来料检验
4.3.1品质部检验员收到仓库通知后,核对原材料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并进行来料检验。

4.3.2根据检验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填写来料检验记录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4.4判定及处理
4.4.1经检验为合格的物料,应填写《物料标识卡》并加盖IQC pass印章于该批物料的外
包装上。

4.4.2经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记录报告
4.5.1来料检验员对原材料检验判定后,应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及《来料检验记录表》。

4.5.2每月由来料检验员将物料检验情况统计登录到《来料检验月报表》,作为统计供应商品
质水准的依据。

4.5.3检验记录报告由品质部进行归档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