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案

合集下载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习雨来的勇敢、坚强、聪明、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小英雄雨来》的阅读与理解。

2.2 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讨论其勇敢、坚强、聪明、善良的品质。

2.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

3.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习雨来的品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教学方法:4.1 阅读法: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雨来的形象。

4.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雨来的品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3 反思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反思如何培养自己的品质。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雨来品质的思考。

5.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

5.3 分析雨来形象:引导学生分析雨来的勇敢、坚强、聪明、善良的品质。

5.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雨来品质的理解和感受。

5.5 联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品质。

5.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5.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英雄雨来》的读后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成长。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6.2 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对雨来品质的反思。

七、教学资源:7.1 课文《小英雄雨来》的文本。

7.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7.3 学生作业收集与评估表格。

八、教学时间安排:8.1 课堂讲解与讨论:1课时(40分钟)8.2 学生阅读与理解:1课时(40分钟)8.3 小组讨论与分享:1课时(40分钟)8.4 联系实际与反思: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建议:9.1 在阅读理解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小英雄雨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勇敢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喜爱祖国、英勇机灵的品质。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3.说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二)同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从题目上可看出本文是写什么的?(是写人物的,主要人物是小英雄雨来。

)2.课文一共有几部分?描写了雨来的哪些英雄行为?(在同学阅读课文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同学计时,同学阅读后,可以对自读速度进行讲评,关心同学养成快速阅读课文的习惯。

)(三)检查同学预习。

1.读准生字字音。

(老师要留意指导同学读准字音。

对于同学读不准的字音要准时订正。

例如:还乡河的“还”,读hu2n,这是多音字,在这儿不读h2i。

“黝”,不读y$u,而要读y%u。

笤帚的“帚”不要读s4o,而要读zh%u。

“漩涡”不要读xu4n w%,而要读xu2n w#。

)2.指导同学理解词义。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简称,察,察哈尔省的简称。

(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冀,河北省的简称。

抗日战斗时期,在上述三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抗日依据地叫晋察冀边区。

苇絮(x))——像棉花似的芦花。

飘飘悠悠——本文指苇絮从空中轻缓地往下降。

河沿(y2n)——河边。

起码——最低限度的意思。

学堂——学校的旧称。

扫荡——本文指日本鬼子企图用武力毁灭抗日依据地军民。

推推搡搡——形容粗暴的推人的样子。

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英雄雨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2、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3、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品读、交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2、品味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这篇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

采取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速度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三种要求,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2、本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教学时,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品析重点句、段,感悟人物情感和品质。

3、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抗日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一)(出示课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谈话导入。

(二)出示课题:小英雄雨来。

介绍作品的影响及故事梗概。

(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故事视频)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思考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出示课件)(三)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和关爱英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感受其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和关爱英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小英雄雨来。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小英雄雨来的敬佩之情。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实践环节:(1)学生扮演小英雄雨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对小英雄雨来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心中的英雄。

(2)参观纪念馆或纪念碑,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

(2)学生朗读、讨论、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1)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2)拓展作业的创新性和深度。

3. 学生感悟:(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主题:《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理解雨来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小英雄雨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讨论其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雨来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来的精神。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

2. 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其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雨来的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搜集学生分组讨论的资料,评估学生的讨论效果。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

2.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雨来勇敢、机智、善良品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雨来的精神。

十、教学资源:1. 《小英雄雨来》课文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学生作业收集与评价表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与《小英雄雨来》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雨来的英勇事迹。

2. 邀请抗战老兵或相关历史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听取真实的历史故事,增强对雨来精神的理解。

《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下面是收集的《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供大家参阅。

《小英雄雨来》教案1小英雄雨来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德育目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 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

“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精选8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

5、深入研究: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

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各种形式的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培养学生欣赏美、价值美的能力。

四、小结: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板书设计:美术的染纸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课后反思:这是一节学习染纸方法课,而且是借助意趣横生的染纸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色彩的美妙,了解染纸的基本技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课件”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愉快的游戏式的学习气氛,在玩中学,在玩中培养形象思维和对色彩的认识,寓教于乐。

学生不仅对染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小英雄雨来》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在座的同学们年龄一样大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

一、《小英雄雨来》教案与反思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了解雨来的成长经历和他勇敢抗日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雨来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英雄雨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讨论他的勇敢行为对学生的启示。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雨来身上体现的品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了解雨来的成长经历和他勇敢抗日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提前给学生发放《小英雄雨来》的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2. 第一课时:介绍《小英雄雨来》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雨来的成长经历和他勇敢抗日的故事。

3. 第二课时: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他的勇敢行为对学生的启示。

4. 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雨来身上体现的品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

5. 第四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进行点评,总结雨来的勇敢精神对学生的意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雨来的具体行为,让学生深刻理解他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3. 运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自主阅读《小英雄雨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雨来故事的看法和感受,共同探讨雨来的勇敢行为对他们的启示。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描
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的意 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 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3)第5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联系上下文体会“静静的”“哗哗地”这几个词表达了什么。(表 达了人们找不到雨来时的悲伤之情。) 4、总结: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之情,同 时衬托了人物的心情。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课内拓展。 (1)小练笔。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小英雄雨来说些什么?把自 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件展示图片:管桦头像、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小英雄雨来 雕塑。 师:小英雄雨来是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仰望雨来塑像,曾 经读着雨来的故事长大的人们和正在学着雨来的故事成长的孩子们,都 常常会重温那句不止激励过一代人的名句——(学生齐读)我们是中国 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阅读“资料袋”,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战争的 残酷。 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搜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小英雄雨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还、弹、扎、拧”。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 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3、用较快的阅读速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有志不在年 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 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的阅读速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有志不在年 高”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12岁的小英雄。 他在形势异常紧张的关头,沉着勇敢地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并和鬼子 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后凭借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在敌人的枪口下巧妙 逃生。你们知道这位年仅12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4 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二、略读课文,知晓大意 1、指名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5、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小标题,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悟写法,体会妙用 1、教师导学: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全文,用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读一读。 (2)想一想:这些景物描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说一说:这些景物描写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鼓励学生 之间互相帮助。 3、学生交流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 ①积累“黄绿的芦苇”“厚厚的白雪”“鹅毛般的柳絮”“飘飘悠 悠”等优美词语。 ②播放图片,直观感受景色之美。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③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作用。(此处景物为雨来后来脱险作了很好 的铺垫。) (2)第4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①为什么把天上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体会文字中包含的情 感。(这两种事物都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 赞美之情。) ②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按照连接语中的学习指导,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做到不出声、不 指读。一边读一边画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学生自主读书勾画,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中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不能解决 的地方,做好标记,最后和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4、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重点指导难字、易错字的认读。 (幻灯片出示词语) 教师强调:“晋、冀、枕”的读音;“还”“弹”“扎”“拧”是 多音字,注意在本课中的读音。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结合地图理解“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抗日根据地之一,结合实物图 片理解“门槛”,做动作理解“趔趄”。 (3)教师导学:本文在形式上也很有特色(以序号自然分段), 再次略读课文,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 (4)学生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 息点,并提炼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 不屈——机智逃生。 (5)学生畅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 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 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 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对这一动作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