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承重墙体,它的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剪力墙模板的面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那么,剪力墙模板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剪力墙模板的基本构成。

剪力墙模板通常由水平模板和竖直模板组成,其面积计算包括了这两部分的面积。

水平模板是指横跨在剪力墙顶部和底部的模板,而竖直模板则是指围绕剪力墙四周的模板。

计算剪力墙模板面积的第一步是测量水平模板的面积。

通常情况下,水平模板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相乘来获得。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准确测量模板的尺寸,尤其是在模板连接处和转角处,以避免测量误差。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竖直模板的面积。

竖直模板的面积计算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剪力墙的形状和尺寸各不相同。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将竖直模板的表面积划分为若干个矩形和梯形的组合,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将这些面积相加得到总的竖直模板面积。

除了水平模板和竖直模板的面积之外,还需要考虑剪力墙模板的边框和支撑结构。

这些部分的面积也需要计算在内,以确保整个剪力墙模板的面积计算准确完整。

在实际施工中,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图纸和实际场地情况进行。

在进行面积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剪力墙的形状、尺寸、边角、开孔等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模板的浪费和损耗。

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在计算得到的面积基础上适当增加一定的浪费和损耗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不足的情况。

总的来说,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水平模板、竖直模板、边框和支撑结构等部分的面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计算。

只有在确保面积计算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剪力墙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剪力墙计算公式

剪力墙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剪力墙1、墙端无柱时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0d当墙厚度较小时,墙两侧钢筋在墙端处连通,不再单根设置弯折,且搭接长度为lle(ll) 水平筋长度=墙长-保护层2、墙端为暗柱时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转角墙内侧水平钢筋、翼墙水平钢筋、端部暗柱墙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端部为暗柱时=墙长-保护层+弯折10d3、墙端为端柱时(1)外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节点设置中的基础弯折+搭接长度lie2、首层墙身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

3、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4、顶层墙身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板高+ 板厚-bhc+12d(当为搭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0 当为机械连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500绑扎的搭接长度为1.2lae)三、墙身拉筋1、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第二部分剪力墙墙柱一、纵筋长度计算1、基础层墙柱纵筋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搭接长度2、首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3、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4、顶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的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当设置为绑扎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0。

当设置为电渣压力焊、套管挤压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500 mm 。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第三部分剪力墙墙梁1、主筋长度:A、顶层暗梁上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端部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折长度B、顶层暗梁下部纵筋、中间层暗梁上下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长度当支座宽-保护层 > = Lae时,即为直锚,可不设15d弯折,但图集要求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直锚长度=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GTJ-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GTJ-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剪力墙的计算学习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连梁和边框梁)。

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

墙柱的钢筋有纵筋、箍筋和拉筋。

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柱/墙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一)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1、长度计算: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0*d一字型端部无暗柱时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1页。

--翼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有端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2、根数计算:--根数=(ceil(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当梁(框架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属性中输入了侧面钢筋时,也需要扣减。

起步距离:见16G101-3第64页,图集规定为50mm,取计算设置第22项。

(二)垂直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1)基础层: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14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15项)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

2)中间层: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同上图。

3)顶层:--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见16G101-1第74页。

2、根数计算:根数=(ceil(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

(三)拉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墙身范围内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边框梁范围内拉筋长度=hb(边框梁截面宽度)-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2、根数计算: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5)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和墙身部分分开计算。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计算书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计算书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

标准层剪力墙的高度为具体高度,厚度为具体厚度。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方式为浇筑方式。

二、模板材料选择1、面板选用面板材料名称,其厚度为面板厚度,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背楞采用背楞材料名称,规格为背楞规格,间距为背楞间距。

3、对拉螺栓选用对拉螺栓型号,间距为对拉螺栓间距。

三、荷载计算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F1 =022γct0β1β2V1/2 和 F2 =γcH,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其中,γc 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具体数值kN/m³;t0 为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具体数值h;V 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具体数值m/h;H 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β1 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具体数值;β2 为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具体数值。

分别计算 F1 和 F2,取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考虑到实际施工情况,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取具体数值kN/m²。

3、荷载组合计算承载能力时,荷载组合为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之和;验算刚度时,仅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四、模板面板计算1、强度计算将面板视为单向板,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取 1m 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其最大弯矩和应力。

最大弯矩 M = 01ql²,其中 q 为作用在面板上的线荷载。

应力σ = M/W,其中 W 为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面板的强度应满足强度设计值的要求。

2、挠度计算挠度 v = 0677ql^4/(100EI),其中 E 为面板的弹性模量,I 为面板的惯性矩。

面板的挠度应满足挠度限值的要求。

五、背楞计算1、强度计算将背楞视为简支梁,计算其最大弯矩和应力。

最大弯矩 M = ql²/8,其中 q 为作用在背楞上的线荷载。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抗震构件,其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在进行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计算剪力墙模板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下面我们将介绍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模板面积 = 剪力墙长度× 剪力墙高度。

其中,剪力墙长度是指剪力墙在平面上的长度,剪力墙高度是指剪力墙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剪力墙的特殊形状。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L形、T形等,而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计算。

比如,对于L形的剪力墙,可以将其分解为一个矩形和一个矩形的一半,然后分别计算其模板面积,最后将两部分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剪力墙的模板面积。

另外,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模板的重叠和浪费。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固和连接,模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重叠,而在模板的裁剪和搭接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浪费。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合理地增加一定的模板面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对于有开口或者墙体中有横梁穿墙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面积进行修正,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另外,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剪力墙周边的构造柱、梁等构件,以确保模板的搭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剪力墙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剪力墙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考虑到模板的重叠和浪费,以及特殊情况的修正,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在剪力墙施工中的模板面积计算有所帮助。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1. 引言剪力墙是一种承受水平荷载并将其转化为剪力力量的结构元素。

在某些结构设计中,剪力墙可以提供良好的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本将详细介绍剪力墙的计算方法及相应公式。

2. 剪力墙的基本原理剪力墙的作用是通过它的刚度和强度来吸收和分散水平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它通常由混凝土墙体构成,可以分为等厚墙、不等厚墙和空心墙。

剪力墙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变形性能的要求。

3. 剪力墙计算公式3.1 剪力墙的强度计算公式剪力墙的强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 = f * b * h其中,V为剪力墙的强度(N),f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N/m ²),b为剪力墙的宽度(m),h为剪力墙的高度(m)。

3.2 剪力墙的刚度计算公式剪力墙的刚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K = E * I / L其中,K为剪力墙的刚度(N/m),E为剪力墙的弹性模量(N/m ²),I为剪力墙的截面惯性矩(m^4),L为剪力墙的长度(m)。

4. 剪力墙的设计参数4.1 剪力墙的材料参数剪力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墙体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配筋。

4.2 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包括墙体厚度、墙体高度和墙体宽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确定合适的剪力墙尺寸。

5. 剪力墙设计流程5.1 采集设计资料采集相关土地使用规划、结构设计要求、荷载标准等设计资料。

5.2 确定剪力墙布置及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及荷载情况,确定剪力墙的布置及尺寸,包括墙体厚度、高度和宽度。

5.3 计算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参数和材料参数,应用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计算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

5.4 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包括强度、刚度和变形性能。

5.5 编制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编制剪力墙的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包括施工图、构造图、配筋图等。

6.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剪力墙设计计算表格- 剪力墙示意图- 剪力墙验算结果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混凝土抗剪强度:指混凝土在受到剪力作用时反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剪力墙计算公式

剪力墙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剪力墙1、墙端无柱时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0d当墙厚度较小时,墙两侧钢筋在墙端处连通,不再单根设置弯折,且搭接长度为lle(ll) 水平筋长度=墙长-保护层2、墙端为暗柱时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转角墙内侧水平钢筋、翼墙水平钢筋、端部暗柱墙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端部为暗柱时=墙长-保护层+弯折10d3、墙端为端柱时(1)外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节点设置中的基础弯折+搭接长度lie2、首层墙身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

3、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4、顶层墙身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板高+ 板厚-bhc+12d(当为搭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0 当为机械连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500绑扎的搭接长度为1.2lae)三、墙身拉筋1、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第二部分剪力墙墙柱一、纵筋长度计算1、基础层墙柱纵筋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搭接长度2、首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3、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4、顶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的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当设置为绑扎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0。

当设置为电渣压力焊、套管挤压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500 mm 。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第三部分剪力墙墙梁1、主筋长度:A、顶层暗梁上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端部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折长度B、顶层暗梁下部纵筋、中间层暗梁上下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长度当支座宽-保护层 > = Lae时,即为直锚,可不设15d弯折,但图集要求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直锚长度=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写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λ对结

写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λ对结

写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λ对结
摘要:
一、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
二、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解释
三、λ在对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性
正文:
一、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
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抗侧力结构。

为了评估其抗震性能,我们需要计算其刚度特征值λ。

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如下:
λ= Fc / (πD)
其中,Fc表示剪力墙结构的截面弯矩承载力,D表示剪力墙的深度。

二、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解释
1.λ: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用于衡量剪力墙的刚度性能。

2.Fc:剪力墙结构的截面弯矩承载力,是指剪力墙在受到弯矩作用时的最大承载力。

3.π:圆周率,约等于3.14。

4.D:剪力墙的深度,是指从剪力墙的地面到顶部的高度。

三、λ在对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性
1.设计依据:λ值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可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
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结构优化: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尺寸和材料,可以优化剪力墙结构的λ值,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

3.施工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λ值的监控可以确保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4.评估抗震性能:λ值可以用于评估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为地震区的建筑提供安全性评估。

综上所述,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解释,对于理解和评估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剪力墙模板计算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剪力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规范,当采用容量为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6.00kN/m2;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5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2.主楞信息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主楞肢数:2;3.次楞信息龙骨材料:木楞;次楞肢数:1;宽度(mm):60.00;高度(mm):80.00;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4.000h;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计算得 34.062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34.062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4.062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 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验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250.0mm;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34.06×0.50×0.90=18.393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0×0.50×0.90=3.780kN/m;q = q1 + q2 =18.393+3.780=22.173 kN/m;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22.173×250.0×250.0=1.39×105N.mm;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其中,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W= 500×12.0×12.0/6=1.20×104mm3;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1.39×105 / 1.20×104 = 11.549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1.549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50.0mm;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34.06×0.50×0.90=18.393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6.00×0.50×0.90=3.780kN/m;q = q1 + q2 =18.393+3.780=22.173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22.173×250.0 = 3326.022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V = 3326.022N;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h n--面板厚度(mm):h n = 12.0mm ;f 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 v = 1.500 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3326.022/(2×500×12.0)=0.832N/mm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 v]=1.5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0.832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 = 34.06×0.5 = 17.03N/mm;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50mm;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95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1.2×1.2×1.2/12=7.2cm4;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 1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17.03×2504/(100×9500×7.20×104) = 0.658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58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1mm,满足要求!四、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一).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内龙骨采用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0×80×80/6 = 64cm3;I = 60×80×80×80/12 = 256cm4;内楞计算简图1.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内楞跨中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其中, M--内楞跨中计算最大弯距(N·mm);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34.06×0.25×0.90=9.197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0×0.25×0.90=1.890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9.197+1.890)/1=11.087kN/m;内楞的最大弯距:M =0.1×11.087×500.0×500.0= 2.77×105N.mm;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其中,σ --内楞承受的应力(N/mm2);M --内楞计算最大弯距(N·mm);W --内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6.40×104;f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2.77×105/6.40×104 = 4.331 N/mm2;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4.331 N/mm2小于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内楞的抗剪强度验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V-内楞承受的最大剪力;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34.06×0.25×0.90=9.197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0×0.25×0.90=1.890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9.197+1.890)/1=11.087 kN/m;内楞的最大剪力:V = 0.6×11.087×500.0 = 3326.022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其中,τ--内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V--内楞计算最大剪力(N):V = 3326.022N;b--内楞的截面宽度(mm):b =60.0mm ;h n--内楞的截面高度(mm):h n = 80.0mm ;f v--内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 v =1.500 N/mm2;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3326.022/(2×60.0×80.0)=1.039N/mm2;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 =1.039N/mm2小于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5N/mm2,满足要求!3.内楞的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其中,ν--内楞的最大挠度(mm);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kN/m): q = 34.06×0.25/1=8.52 kN/m;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E--内楞弹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I--内楞截面惯性矩(mm4),I=2.56×106;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8.52/1×5004/(100×9500×2.56×106) = 0.148 mm;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2mm;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48mm 小于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mm,满足要求!(二).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