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 小知识

合集下载

物体的荷载计算公式

物体的荷载计算公式

物体的荷载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荷载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荷载计算是指根据物体的重量和外部力的作用,确定物体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物体的重量、外部力的作用、结构的材料和形状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体荷载计算公式,以及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1. 物体的重量计算公式。

物体的重量是指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力量,通常用于计算物体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

物体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m g。

其中,W表示物体的重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约为9.8m/s²。

因此,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来计算物体的重量。

2. 外部力的计算公式。

除了物体的重量外,外部力也是影响物体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外部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外部力包括风力、地震力、水压力等。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部力的计算公式,并考虑其对物体的影响。

3. 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结构的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的承载能力,通常用于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根据结构的材料和形状而定,常见的结构包括梁、柱、板等。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并考虑外部力对结构的影响。

4. 应用举例。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荷载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外部力的作用,确定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桥梁工程中,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和外部力的作用,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外部力的作用,确定机械设备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荷载计算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荷载计算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物体的重量计算公式、外部力的计算公式和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可以确定物体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1.死荷载计算公式死荷载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以及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设备、设施等引起的荷载。

根据不同情况,死荷载可以分为常规死荷载和附加死荷载两部分:1.1常规死荷载计算公式:常规死荷载包括墙体、楼板、屋面等的自重,计算公式如下:D=γ_g*G其中,D为常规死荷载,γ_g为重力加速度,G为自重。

1.2附加死荷载计算公式:附加死荷载为设备、设施等固定于建筑物上的荷载,计算公式如下:D_a=γ_a*G_a其中,D_a为附加死荷载,γ_a为重力加速度,G_a为设备、设施等的自重。

2.活荷载计算公式活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

根据不同情况,活荷载可以分为规定荷载和可变荷载两部分:2.1规定荷载计算公式:规定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固定的荷载,计算公式如下:L=γ_l*A其中,L为规定荷载,γ_l为规定荷载的分项系数,A为规定荷载的面积或长度。

2.2可变荷载计算公式:可变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变化的荷载,如人员的活动、设备的移动等,计算公式如下:L_v=γ_v*A_v其中,L_v为可变荷载,γ_v为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A_v为可变荷载的面积或长度。

3.风荷载计算公式风荷载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荷载。

根据不同情况,风荷载可以分为静风荷载和动风荷载两部分:3.1静风荷载计算公式:静风荷载是指风流速较小或者建筑物较小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公式如下:W_s=0.5*ρ*V_s^2*C_s*G_s其中,W_s为静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_s为静风速度,C_s为静风荷载系数,G_s为建筑物的投影面积。

3.2动风荷载计算公式:动风荷载是指风流速较大或者建筑物较大情况下的风荷载W_d=0.5*ρ*V_d^2*C_d*G_d其中,W_d为动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_d为动风速度,C_d为动风荷载系数,G_d为建筑物的投影面积。

4.地震荷载计算公式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引起的荷载。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车辆荷载计算公式的概述
2.车辆荷载计算公式的分类
3.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4.注意事项和总结
正文
1.车辆荷载计算公式的概述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道路产生的荷载的公式。

这些荷载包括汽车的重量、加速度、制动力等,对于道路的设计、维护以及交通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车辆荷载计算公式的分类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静态荷载计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汽车在静止状态下对道路产生的荷载,公式为:荷载=汽车重量/接触面积。

(2)动态荷载计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道路产生的荷载,公式为:荷载=汽车重量×加速度。

(3)制动荷载计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对道路产生的荷载,公式为:荷载=汽车重量×制动力。

3.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以静态荷载计算公式为例,如果我们要计算一辆重量为 10 吨的汽车在静止状态下对道路产生的荷载,如果接触面积为 1 平方米,那么荷载就是 10 吨。

4.注意事项和总结
在使用车辆荷载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荷载时,汽车的重量应包括乘客、货物等所有负载。

(2)在计算动态荷载和制动荷载时,需要知道汽车的加速度和制动力。

(3)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因道路状况、汽车速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钢筋自重(kN/m3) 1.28;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0. 6;立杆纵距(m): 0.6;横杆步距(m): 0. 6;板底支撑材料:方木; 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 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 7;采用的钢管(mm):①48X3.5;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 5;混凝土自重(kN/m3): 2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 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 (20MnSi);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 ;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 ;施工平均温度(C): 25 ;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r K 1500mr K 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 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 E(N/mm2): 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3 ;①48 x 3.5mni冈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 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仁(25+1.28) X0.6 x0.7=11.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 X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 : q3= (1+2) X0.6 =1.8kN ;q=1.2 X(q1+q2)+1.4 X q3=1.2 X(11.04+0.3)+1.4X1.8=16.128kN/m2) 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 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0.100 X 16.128 X 0.6 X 0.6=0.581kN.m故 f = 0.581 X 1000X 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205 N/mm2, 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0.677 X( 11.04+0.3 )x 6004/(100 x 210000X 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计算公式汇总

荷载计算公式汇总

荷载计算公式荷载计算1楼板荷载120mm厚板: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 0.02x20=0.4 KN/m2120mm钢筋混凝土板 0.12x25=3 KN/m2板底20mm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考虑装修面层 0.7 KN/m2总计 4.44 KN/m2 取4.6KN/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2.0 KN/m2100mm厚板: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 0.02x20=0.4 KN/m2100mm钢筋混凝土板 0.1x25=2.5 KN/m2板底20mm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考虑装修面层 0.7 KN/m2总计 3.94 KN/m2 取4.1KN/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2.0 KN/m290mm厚板: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 0.02x20=0.4 KN/m290mm钢筋混凝土板 0.09x25=2.25 KN/m2板底20mm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考虑装修面层 0.7 KN/m2总计 3.69KN/m2 取3.9KN/m2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2.0 KN/m22屋面荷载以100mm厚板为例:恒载:架空隔热板(不上人作法) 1.0 KN/m220mm防水保护层 0.02x20=0.4 KN/m2防水层 0.05 KN/m220mm找平层 0.02x20=0.4 KN/m22%找坡层(焦渣保温层) 0.08x12=0.96 KN/m2100mm厚钢筋砼板 0.10x25=2.5 KN/m220厚板底抹灰 0.2x17=0.34 KN/m2总计 5.65KN/m2 取6.0KN/m2 活载:按规范GB50009-2001不上人屋面取0.5 KN/m2梁荷载:本工程外墙采用多孔砖MU10,墙厚190,内隔墙,卫生间均按120实心砖考虑。

标准层:a. 外墙荷载:墙高(3.0-0.6)=2.4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2.4x4.1=9.84 取9.84KN/m1有窗时:=9.84x0.6=5.91 取5.91KN/mq2=9.84x0.7=6.89 取6.89KN/mq3墙高(3.0-0.5)=2.5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2.5x4.1=10.25 取10.25KN/m1有窗时:=10.25x0.9=9.23 取9.23KN/mq2=10.25x0.7=7.18 取7.18KN/mq3q4=10.25x0.6=6.15 取6.15KN/m墙高(3.00-0.4)=2.6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1=2.7x4.1=10.66 取10.66KN/m有窗时:q2=10.66x0.9=9.6取9.6KN/mq3=10.66x0.7=7.47取7.47KN/mq4=10.66x0.6=6.34 取6.34KN/mb.分户墙梁荷载:墙高(3.0-0.6)=2.4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1=2.4x3.8=9.12 取9.12KN/m墙高(3.0-0.5)=2.5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1=2.5x3.8=10.25 取9.5KN/墙高(3.00-0.4)=2.6m 取层高3000mm无窗时:q1=2.7x3.8=10.66 取9.88KN/mc. 卫生间,内隔墙荷载:墙高(3.0-0.5)=2.5m 取层高3000mm,无门时:q1=2.5x2.8=7KN/m 取7 KN/m有门时:取5KN/m卫生间,内隔墙荷载:墙高(3.0-0.4)=2.6m 取层高3000mm,无门时:q1=2.6x2.8=7.28KN/m 取7.28KN/m卫生间,内隔墙荷载:墙高(3.0-0.3)=2.7m 取层高3000mm,无门时:q1=2.7x2.8=7.56KN/m 取7.56KN/m 吊篮相关计算表一、材料计算:玻璃重量 = 面积×厚度×密度2.5(1)方式 1.1×1.2×6×2.5×2 = 40Kg(2)方式 1.5×3.6×8×2.5×2 = 216Kg(3)方式 1.1×3.1×15×2.5 = 128Kg铝单板重量= 面积×厚度×密度2.7= 1.2×1.1×2.5×2.7 = 9Kg玻璃的重量比铝单板要大,故载荷计算以较重的玻璃为例;荷载计算:内部荷载 = 玻璃重量+工人体重+工具重量= 216Kg+ 75Kg×2+ 20Kg = 386Kg<体重按平均75Kg一人>二、风荷载计算公式: Q WK = W k ×F …………………………<查JGJ202-2010中5.1.4>式中: Q WK ——吊篮的风荷载标准值(kN ) W k ——风荷载标准值(kN/m 2) F ——吊篮受风面积(m 2)风荷载标准值公式W k = B gZ u S u Z W 0…………………. <查GB50009-2001中7.1.1-2>=1.54×0.6×2.03×0.4=0.75kN/m 2吊篮受风面积F =6×0.04×3+1.1×0.04×2+0.4×0.02×6+2=2.856m 2<以施工高度在186.8m 长6m 吊篮为例.;0.856m 2为吊篮受风面积、2 m 2为施工中其他受风面积>那么Q WK = 0.75×2.856 = 2.15kN = 219.39Kg那么此工程吊篮最大施工荷载为:2239.219386 = 443.99 Kg施工中吊篮的最大载荷不超过443.99Kg ,而ZLP630型吊篮额定载荷为630公斤(安全载荷应控制在额定载荷的80%,即630Kg ×0.8约为500Kg ),符合承载要求。

板的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板的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板的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1)荷载标准值=构件截面积×荷载系数
(2)荷载系数=荷载类型×荷载系数系数
(3)荷载类型:
1)永久荷载:指构件在结构使用期间持续作用的荷载,包括自重、建筑物自身的重力荷载及其他固定荷载;
2)活荷载:指构件在结构使用期间短期作用的荷载,包括行人、车辆、集装箱、振动、风荷载等;
3)抗震荷载:指构件在结构使用期间受到地震作用的荷载。

(4)荷载系数系数:
1)永久荷载系数系数:按设计规范规定,一般为1.4;
2)活荷载系数系数:按设计规范规定,一般为1.6;
3)抗震荷载系数系数:按设计规范规定,一般为2.0。

二建建筑工程荷载计算公式

二建建筑工程荷载计算公式

二建建筑工程荷载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荷载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荷载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荷载计算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下面我们将介绍二建建筑工程荷载计算的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静载荷计算公式。

1. 自重荷载计算公式。

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结构自身的重量所产生的荷载。

自重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自重荷载 = 结构体积×结构材料的密度×重力加速度。

其中,结构体积是指建筑结构的总体积,结构材料的密度是指建筑结构所使用材料的密度,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²。

2. 活载荷载计算公式。

活载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

活载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活载荷载 = 活载的总重量×重力加速度。

其中,活载的总重量是指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所有活载的总重量,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²。

3. 风荷载计算公式。

风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受到风力作用时所承受的荷载。

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风荷载 = 风压×面积。

其中,风压是指风力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压力,面积是指建筑结构所受风力的面积。

4. 雪荷载计算公式。

雪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受到积雪作用时所承受的荷载。

雪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雪荷载 = 积雪重量×重力加速度。

其中,积雪重量是指建筑结构所受积雪的总重量,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²。

二、动载荷计算公式。

1. 地震荷载计算公式。

地震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承受的荷载。

地震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地震荷载 = 结构质量×地震加速度。

其中,结构质量是指建筑结构的总质量,地震加速度是指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

2. 振动荷载计算公式。

振动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振动作用下所承受的荷载。

振动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振动荷载 = 结构质量×振动加速度。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荷载计算公式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Ymax = 8pl^3/(384EI)=1pl^3/(48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Ymax = 6.33pl^3/(384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0.6;立杆纵距(m): 0.6;横杆步距(m): 0.6;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7;采用的钢管(mm): Ф48×3.5;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5;钢筋自重(kN/m3) : 1.28;混凝土自重(kN/m3): 25;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施工平均温度(℃): 25;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q=1.2×(q1+q2)+1.4×q3=1.2×(11.04+0.3)+1.4×1.8=16.128kN/m2)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 0.100×16.128×0.6×0.6=0.581kN.m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L1=(25+1.28)×0.70×0.6=11.04kN/m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L2=0.5×0.3=0.15kN/m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1=(1+3)×0.6=2.4kN/m静荷载q2=1.2×(11.04+0.15)=13.428kN/m活荷载q3=1.4×2.4=3.360kN/m5)方木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13.428+3.36)/0.6=27.98kN/m最大弯矩M=0.1ql2=0.1×27.98×0.6×0.6=1.007kN.m最大剪力Q=0.6×0.6×27.98=10.07kN最大支座力N=1.1×0.6×27.98=18.47kN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0×10×10/6= 166.66cm3;I=10×10×10×10/12=833.33cm4;①方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1.007×106/166.66×103=6.04N/mm2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②方木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0070/(2×100×100)=1.2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③方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27.98×6004/(100×9000×8333300)=0.33mm<[v]=600/150=4mm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6)主楞支撑方木计算(结构力学求解器2.5)主楞支撑方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8.47kN计算简图弯矩图(N.m)变形图(m) 剪力图(N)轴力图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1385.25N.m最大变形vmax=0.59mm最大支座力Qmax=9235N抗弯计算强度f=1058×103/166.66×103=6.35N/mm2支撑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抗弯计算强度f=1385.25×103/166.66×103=8.31N/mm2抗剪计算强度T = 3Q/2bh=3×9235/(2×100×100)=1.28N/mm2支撑方木的抗剪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支撑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150的10mm,满足要求!7)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8.4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8)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①扣件传递的荷载(kN):NG1 = R = =18.47 kN;②支架及方木的自重(kN):0.26NG2=0.0384×(1.7+2×2×0.6)+0.065×4=0.417kNN= NG1+1.2NG2 =18.47+1.2×0.417=18.97kN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 = 18.97 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l0= kμh①l0 = h+2a ②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D取值为1.243;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D;u = 1.845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2m;公式①的计算结果:l0=137.6m,公式②的计算结果:l0=1000mm选用公式②查附录C得=0.977σ= 39.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205 N/mm2,满足要求!进一步假设计算:若不采用扫地杆或取h=1.7m,经计算得σ= 100.9N/mm2 远小于容许值,稳定可靠。

10)风道侧墙支撑体系计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V2.5)(1)水平方向侧压力验算①设计计算资料:风道侧墙厚度为500mm,施工长度为12.65m。

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泵送,浇筑速度取2.0m/h,混凝土温度取25℃。

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模板厚为55mm的钢模板作为侧模,竖楞采用间距600mm的槽钢的作为模板的支撑,满堂红脚手架采用φ42壁厚3.5mm纵横间距均为600mm的扣件式脚手架。

如下图所示:风道支撑体系图复核墙侧竖向钢楞的强度、挠度和横向钢管抗压强度及稳定性,斜撑钢管抗压强度、稳定性、扣件等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如下:②荷载计算:模板承受的侧面荷载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由式:F=0.22rcT0β1β2V1/2得F=0.22rcToβ1β2V1/2=0.22×25×7×1×1.15× 2 =62.61KN/m2β1——缓凝型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加外加剂时取1,加外加剂时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时取1.0,1000~1500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为:q1=62.61×1.2=75.13KN/m有效压头高度:h=F/rc=75.13/25=3m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由表查得4KN/m2。

设计值为:q2=4×1.4=5.6KN/m荷载组合为:q=q1+q2=75.13+5.6=80.73KN/m由于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仅在有压力高度范围内起作用,可略去不计,考虑到模板结构不确定因素较多,同时亦不考虑荷载的折减q1=75.13KN/m水平荷载分布图弯矩图轴力图挠度图③侧墙模板钢楞的计算:侧墙模板用16a槽钢,W=141cm3组成的竖向背楞,钢楞内侧用φ42钢管顶住,钢楞间距750mm,竖向钢楞按连续梁计算,钢楞受力弯距最大值为:Mmax=1847.47N.M,A、强度验算σ= Mmax/W=(6104.37)/(108.3×103)=0.056 N/mm2<[σ]=215N/mm2符合强度要求B、挠度验算:ω=0.3mm[ω]=L/400=(600)/400=1.5mmω=0.3mm<[ω]=1.5mm符合强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