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摩根大通面试经历_面试经历.doc
摩根斯坦利6小时噩梦般面试:你有去华尔街的资格么?

摩根斯坦利6小时噩梦般面试:你有去华尔街的资格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NYSE:MS),财经界俗称「大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2008年9月,更改公司注册地位为“银行控股公司”。
是世界著名的投行,总部设在纽约华尔街。
你有去华尔街的资格么——Morg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面试很多天过去,当我回想起来这噩梦般的6个小时,都依然觉得神情恍惚,无法思考。
一个很平凡的下午,收到Morg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邮件说,Quantitative Finance Program(定量金融计划部门)希望你来跟我们Securitized Product Group(团队)的一个Manager(经理)进行一个on-site interview.(面试)。
于是我来美的处女面就华丽地献给了华尔街最quan(数量分析)的一个公司的最quant(数量分析专家)的一个组的一个大boss(老板)。
其实on site(现场)一面的时候,与Managing director(人事助理)相谈甚欢,给MD(回信)发follow up(追踪)邮件,回信热情洋溢,最后说I look forward to coming back to you with next steps.(要速来)回想起来,MD的问题确实是很简单的,只问到了fixed income (定期债券)和比较基础的stochastic calculus(随机), 基本上知道伊藤引理和Black Scholes(弃权定价模型)的推导足以。
其余的便是聊mortgage back secuirity的modeling,一直是我在问,他在讲。
我当时怎么知道这是噩梦的开始。
几天后收到HR(人力资源部)邮件,7个背靠背的interview (面试). 从associate(业务员)到vice president(董事长)再到executive director.(人事助理)第一个interviewer(面试者)是个UIUC(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物理学PhD(哲学博士)。
华尔街顶级投行—JPMorgan面试经验.doc

华尔街顶级投行—JPMorgan面试经验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数院概率统计系,大四,大学四年成绩中上,毕业志向稍显复杂:在大四寒假前铁定心肠出国,然后在一周之内改变主意,去工作。
工作面试前没有实习经验,没有社团活动经历。
从头到尾只有过两次面试经历,第一次被拒,第二次就收到offer了。
鉴于我曾经有过这么复杂的志向,我还是先介绍一下从出国到工作的想法。
跟其他所有出国的同学一样,我读过新东方,考过两次G,经历过漫长而折磨人的申请过程……没有人——包括我自己——想过去找工作。
唯一一点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当别人还在为申请晕头转向的时候,我还有闲情逸致去搅和一下招聘会,例如到摩根斯坦利、中金的网页上去投投简历。
当时只觉得有趣,同时也想积累一下面试经验。
当JPMorgan的offer到手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眼前是两条路:出国——念PhD——做faculty,或者工作——念MBA——做高管。
虽说不会走了一条路就没有走另一条路的可能,但毕竟那会耗费时间——五年的PhD啊!当一个我从前崇拜无比的师姐告诉我她对美国的失望的时候,我决定选择后一条路了。
因为我恐怕没有那种做faculty的激情;我喜欢美国,但还没喜欢到非去不可的地步,更何况所有关于美国的憧憬可能只是一种自己做给自己看得illusion。
当在国外的师兄师姐告诉我们美国校园只是一些美丽的乡下的时候,这个illusion 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放弃以前所有的努力很难,但不能让沉没成本阻碍我们的决定。
第一个面试:言归正传,面试经验。
我第一个面的公司是中金,招聘程序是:简历——group interview——笔试——单对单的面试,that’sas far as I go。
投资银行面试经历

投资银行面试经历投资银行分享(一)准备工作1、分析自己哪种type的人是投资银行所看重的呢?我这里先将投行看重的一些Qualification列出来,我能想到的有Analytical Skills、Business Sense、Quick Learner、Communication Skills、integrity、Interpersonal Skills、Leadership Skills、Motivation and Energy、Quantitative Skills、Team Player等等,然后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可以证明自己具备各个qualification的例子(最好是小),注意,不建议去编故事,欺骗的结果会很惨的。
如果你的经历较少,建议你先将自己的经历仔细分析和挖掘一下,考虑这些经历可以着重说明你具备哪种技能,进而在今后的面试中将面试官向这些方面引导,胜算会更大。
2、分析行业真正的去了解投资银行业,知道这个行业在做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怎样、有哪些重要的player以及他们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差异等等(在中国活跃的投行有那么几家,在管理运作和优势劣势方面仍有一定的不同,要通过新闻等各种渠道了解它们)。
3、分析目标公司知道这个公司的优势在哪里(去网站上仔细看看吧),曾经做过哪些deal和拥有的大客户(特别是在亚太市场上,做一个news run),他们的文化(如果可以说明你的性格适合这种文化就更好了,如Goldman的Team Player文化)等等。
4、分析你要申请的部门和职位投行有很多部门,工作性质差异非常大,对每个人的要求也就不太一样。
而且,在列举公司业绩的时候也要有的放矢。
举个例子,QFII就不是IBD的业务,不良资产处置在Goldman里也不是IBD 的业务。
在面试IBD的时候强调这些,并不一定能够有效的刺激面试官的神经。
5、熟悉简历上写的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没有理由不知道具体的内容。
【海归找工作】投资银行面经分享

【海归找工作】投资银行面经分享最近刚拿到Morgan Stanley Summer Internship 的offer。
今年的申请比较悲壮,申请了13家银行,拿到了7家的电面,5家AC,现在拿到了2个summer的offer。
其中有一家因为申请的是off cycle所以才面试,还没有通知AC。
还有一家是AC面完,一个月还不给回复的,原来AC也有默拒的。
当然还有Nomura这种电面完2个月都不给回复的,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相比论坛里的很多很早就拿到很多offer并且低调的大神们,我的背景真的很弱,而且对金融行业的了解也非常少。
本人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帮助正在找实习的童鞋。
如果有不正确的描述和理解,请大家及时指出。
下面首先先给大家介绍几个找工作和面试的tips :1. 签证:大公司都是签证的,这个是不用担心的。
不过法企的话是不会给在伦敦的工作签证的。
PS: Assest Management有些不给签证例如Fidelity,不过M&G是给签证的。
2. 简历:简历一定要找人改过之后再开始网申!!其实网申也就是筛简历,如果你这关过不了的话,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认识一些在行业工作的朋友或者校友什么的,一定要让别人给自己的简历提些意见。
因为有的时候你的简历写出来,很多描述也许不是很清楚会让人产生困惑。
如果别人都看不懂你做了些什么,也就无法判断你是否很有能力。
3. Corporate or Markets :今年班级申请IBD London office的,每个中国人至多拿到了两个面试(GS,HSBC,RBS, Barclays ect)。
Markets这边拿到面试的情况还是好一点的。
而且最后IBD没有人拿到offer,Markets这边有4个中国人(我指的是初中之前在大陆或者港澳念的)拿到。
虽说学校老师是说能申请IBD就申请IBD,因为毕竟市场不好,M&A的工作更好找些。
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过什么大公司的实习(Beijing DB Offcycle这种),想和欧洲人在IBD这里竞争,那希望还是相对较小一些的。
成功拿到大摩香港offer,分享一点面试经验(转)

成功拿到大摩香港offer,分享一点面试经验(转)成功拿到大摩香港offer,分享一点面试经验(转)一些朋友知道我顺利拿到Morgan Stanley HK offer,在为我祝贺的同时也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经验谈不上,但自己确实有一些很深刻的感想,毕竟自己也曾经历过一个非常困苦的过程,所以写下这篇感想,希望能给那些依然在坚持理想,为了理想奋斗的同学一点启发。
1,了解面试的过程。
这个了解指的是了解面试的内容和面试官的情况。
面试官如果是HR的话,要着重准备behavior questions.有一次看到一个文章,很多人分享,标题是“金融概念大全,能了解所有概念,高盛,大摩基本都能过初面”。
写这个文章的人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总结了很多金融词汇,但是如果想进投行的话,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国内的很多同学还是有一个理解的误区,觉得面试像考试一样,都有标准答案的,会考概念什么的。
其实我自己的经验是,我没有一次被问到概念性的问题,可能其他职位会有一些,但是比重绝对少之又少。
而且面试官问这些问题就想考察你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而不是让你背出标准的定义,如果你能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回答是更impressive的。
2,透彻地了解所申请的工作和公司。
拿投资银行来说,每个公司在文化和结构上都会有一些不同,了解这些不同的点有助于你回答“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这个问题,同时证明you have done your homework. 阅读一些新闻了解公司最近的动态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切忌不要死记硬背那些毫不相关的数据,比如公司有几个分部,有多少员工,要将你所了解的公司信息跟你的答案融洽地结合在一起。
比如“Why Morgan Stanley?", ”....It ranked No.1 in global IPO and No.2 in global M&A. Its outstanding institutional franchise can well assist me to attract new clients and business at the early stage of my career......"顺便说一下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常用的几个要点1)global presence, local strength 2) attracts the best people in the industry 3)good culture.在工作层面上的了解比对公司的了解要重要很多,因为对公司的了解只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而对工作的了解会影响面试中的几乎每一个问题。
摩根大通面试归来面经分享

摩根大通面试归来面经分享第一篇:摩根大通面试归来面经分享终于拿到offer了。
在我纠结的时候,也曾很多很多次搜索面经,现在终于自己也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小经验希望能惠及后人。
我开始申请Jp的时候,它就只剩下operation和finance和technology这种back office的职位了(HK summer)。
无奈我关注的太晚,只好选了finance...(不过后来发现自己喜欢finance多过front office~~~)申请截止日期是1月30日,我大概是1月十几号申请的。
Jp大年初一发的online test invitation.还每天发邮件过来提醒赶快去做。
无奈只好赶快去做了。
自以为做的很扯,verbal根本都没做完。
实在没想到居然有了电面。
不过身边很多很多人都拿到电面了,貌似是海面。
电面邮件通知用词超级informal,什么you don't need to prepare anything...当然后来发现不prepare还是不行的。
prepare了还是果然有用滴~说的要流畅很多。
虽然也都只是些behavior的问题。
(有好些人都是突袭电面的,那就没办法了。
) 很快,一个礼拜就出了assessment center的邮件通知。
周二通知,周四早上就去面。
周三还一天的课,于是就在周三晚上急火攻心的准备了一下,accounting那些ratio什么的赶紧复习!!不过后来发现根本一点technical的东西都没有用到。
周四AC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半。
三轮。
先是一对一的general interview.其实就是和一个Manager 随便聊天。
45分钟。
我们聊的超级high.大谈旅游经什么的。
基本上都是他想到哪问到哪,中间有一次还说“我不知道该问啥了”。
气氛很轻松很好~第二轮是case presentation.今年的case 很水,没有什么technical的,听说往年有很难很Technical的。
J.P.Morgan摩根大通实习面试_面试试题

J.P.Morgan摩根大通实习面试那天下午将近7点接到j.p. morgan的电话,一个女士讲了一大堆的粤语,半天茫茫然不知所云!后来,那位女士还是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和我沟通,说要给我一个电话的 interview。
当是很开心,又加上,春天的来到,青蛙狂叫,搞得我一夜无眠!因为本来已经看了一些投行的资料和做了一些面试的准备,所以第二天就看了一下最新的wall street journal。
了解了一下最新的股市,背了几个指数,和最近的一些新闻,准备了几个面试问题。
中午睡了一觉,下午面试的之前还吃了一根香蕉,听说可以镇定情绪。
嘻....然后就等电话了。
面试的部门是: globa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5点钟,电话很准时的响了。
一个老外的名字我练了半天才发准了音,好像是个中东人士。
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问的都是一些已经准备过的问题:比如:1. 能否告诉我,你最近一年来做什么事情,mba学了什么东西?2. 为什么选择j.p. morgan?3. 为什么我要雇佣你(我总结几个点,分别用例子证明,他还问一些比较详细的问题)4. 你面临最挑战是什么?5. 你最近在做的一个project是什么?6. 如果我们录用你,你最想去哪个部门?提问了20分钟左右,然后问我有什么问题,1. j.p.morgan投行在中国并不是很好,排名大概12左右,他们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2. 那个部门他觉得在亚太区最有潜力;3. 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这次面试的通知。
整个面试持续了25分钟,感觉很一般,因为有点紧张,所以在回答的面试问题的时候,发音不是很清楚。
过了一礼拜,我接到了第二轮的通知。
依旧是另外一个中东人,本来我要求要去他们的office面试,谁知道他们说电话面试就可以了。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而且我在以前也做过电话销售,所以第二次感觉就好很多了,但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些问题和第一轮重复,一些新的问题也很常见比如: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还有这一轮问了一些很详细的专业问题,比如,有哪几种方法评估公司的价值,还问我什么是free cash flow, 如何计算discounted rate。
投资银行面试经验(2)

投资银行面试经验(2)投资银行面试经验1 . How to value a firm?2 . What is the Balance Sheet/ Ine Statement/ Statement of Cash Flows?3 . What is Free Cash Flow? / How to calculate Free Cash Flow?4 . What is CAPM?5 . How to calculate WACC/ Cost of Capital?6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FO and LIFO ?7 . Compare with P/E ratioP/BV ratioand P/S ratio.8 . What is the current ratio/ quick ratio/ …………?9 . What is NPV/ IRR/ …………?10 . What is the DCF Model/ DDM Model…………?以上只是随意列了几个投行常见的问题,不能穷尽投行所有的专业面试题目。
近年来,各华尔街投资银行除了投资银行部以外,其它部门也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开展业务,比如固定收益部( FID )、资本市场部( CMD )等,这些部门可能更侧重一些别的知识,比如:1 . FuturesOp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s(经典教材: John Hull )2 . Market Sense/ Financial Market (要求跟踪市场)3 . Macro-Economy Status (宏观经济状况)4 . Fixed Ine Securities这些部门可能会常问以下一些问题:1 . What is Forward/ Swap/ Future/ Call Option/ Put Option…………?2 . What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lack-Scholes Model?3 . What is Yield Curve/ Term Structure………..?4 . What is Duration/ Convexity…………?5 . What is the interest rate of the 10-year Treasury Notes in America at present?6 . How to value a bond?7 . What is yesterday's DJIA/ S&P500 / Nasdaq/ …………?8 . What are the effects if FED raises basis interest rates?这些专业知识如何可以速成或者短期内巩固呢?我个人推荐 CFA一级的 Study Notes ,一来熟悉一些财经词汇的英文表达,二来那些 Notes 言简意赅,比较实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摩根大通面试经历_面试经历
让我们先自我介绍一下。
在高年级和大学四年的成绩中,几所大学的概率统计系的毕业目标有点复杂:一定要在高年级寒假前出国,然后改变主意,在一周内去工作。
在工作面试之前,没有实习经验,也没有俱乐部活动经验。
从头到尾只有两次采访。
第一个被拒绝,第二个被提供。
鉴于我复杂的志向,我想先介绍出国工作的想法。
像所有其他出国的学生一样,我读了《新东方》,拿了两个G,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申请过程.过去,包括我在内,没有人想找工作。
与他人的唯一不同是,当别人还在为申请感到困惑时,我仍然有闲暇去组织招聘会,比如在摩根士丹利和CICC的网页上张贴简历。
当时,我只是觉得有趣,想积累一些采访经验。
当摩根大通的出价到手时,我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目前,有两种方法: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一名教师,或者工作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成为一名行政人员。
尽管走另一条路而不走一条路是不可能的,但毕竟需要——年的博士学位。
当我曾经崇拜的师姐告诉我她对美国的失望时,我决定选择后者。
因为恐怕我没有成为教员的激情。
我喜欢美国,但我不喜欢它到我不得不去的地步。
此外,所有关于美国的梦可能只是我自己的一个例证。
当海外的资深兄弟姐妹告诉我们美国校园只是一些美丽的乡村时,这种幻觉就不复存在了。
尽管很难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但我们不能让沉没成本阻碍我们的决定。
第一次面试:
言归正传,采访经历。
我遇到的第一家公司是CICC,招聘程序是:简历——团体面试——笔试——一对一面试。
简历无话可说,只需在网站上填写中英文表格。
它很长,你必须有耐心。
然后去清华集团面试。
这是我第一次去清华经济技术学院。
我迟到了。
当我到达时,我发现面试官比我晚。
看着周围人的衣服,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折回去:其他人都穿着乌鸦的衣服,而我穿着一件红色的毛衣和一件白色的外套,这让我很显眼。
不管怎样,我来这里是为了好玩,我想,所以我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群体面试意味着两个面试者向大约8名候选人介绍自己。
每个人都尽力表现自己。
我认为我是最谦虚的一个。
然后,给出一个争论的话题:北京是否应该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并将申请人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有一男一女特别好斗且好争吵。
我只是在河的另一边看着大火,偶尔说一两句话,因为真的没什么可说的。
最后,每个人都用英语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英语是我的强项,面试官似乎对我印象深刻。
一周后,我收到了一份书面通知。
笔试的具体内容不应该在论坛上陈述(以免CICC说我侵犯了版权J并对私人交流有兴趣)。
然而,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和基本的会计知识是必需的。
总之,作为几所大学的学生,我没有回答一个数学问题。
我瞎了。
笔试结束后,我想如果CICC继续让我面试,他们的人力资源可能会有问题。
两周后,我收到了面试通知。
我仍然穿着我的幸运衣——红色毛衣和白色外套。
有两轮面试。
第一个采访者是一个非常英俊的gg,
但是非常酷。
问我为什么要来CICC,你对股票市场的方向有什么看法(回答:由于利率上升,股票市场将会下跌),我是否关心股票市场(回答:有一点,事实上,我一点也不关心),股票市场今天开盘多少(太离谱了!只能说我不知道)。
醒来花了半年时间。
当时,还不到9点钟,股票市场还没有开门。
因此,面试时诚实第一。
第二个是一个中年面试官,他给了我一份英文报纸,但我读了。
我太紧张了,以至于我只能用文字来阅读。
然后他问报纸上说了什么。
别说我不知道技术术语。
即使我读了,我也不会注意我读的东西。
就这样,我对CICC的采访结束了。
总而言之:
不要想赢得第一次面试,要想我是来学习的。
事实是这是真的。
我们应该用敏锐的眼睛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人是如何做事的(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管理精英,我们有很多东西要学),包括着装、商务礼仪(不习惯第一次握手)和咄咄逼人的态度。
谦虚?最重要的是善于模仿。
(2)小组访谈不应该过于激进,而应该是合作和建设性的。
自从笔试后,我就没见过那两个争吵的同志。
笔试注重速度。
尽管有字数限制,我还是忽略了它,把每个问题都写了下来。
一些学生只看了单词的数量,没有完成。
(3)诚实。
(4)提前做好准备!
复试:
摩根大通.我在CCER的网站上看到了摩根大通的招聘广告。
那
时,已经是二月了,我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仍然本着放眼世界的精神,我提交了我的简历。
简历基本上就是我发给美国大学的那份。
一周之内,一名香港gg要求用英语面试。
问这个问题很正常:你为什么想在投资银行工作?你为什么想去摩根大通?我也问了一些我的兴趣,我告诉他我在钢琴俱乐部。
仅此而已。
打完电话后,室友对我的英语赞不绝口。
(有那么好吗?)
几个星期后,我认为这是一个死胡同。
我没想到会再次打电话告诉我去CCER面试。
这一次是真正的面对面采访。
我很快去动物园买了一套便宜的西装(采访CICC的结果),晚上看了摩根大通的网页,记下了投资银行的要点,并记住了它们。
有两轮面试,每轮有两到三个面试者,一个是我,还有所有来自上海和香港的英语官员。
问题包括:作为几所大学的学生,你为什么想去投资银行?你认为你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是摩根大通的员工,你如何向客户介绍摩根大通?(幸运的是,我前天晚上才知道)如果你必须同时处理多份工作,你会怎么做?最大的问题是,告诉我们你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他们显然在取笑我们。
总体感觉是:
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是他们的语言。
(2)只要你能及时承认错误,回答错误的问题并不重要。
(3)他们更重视个人能力而不是专业背景。
试着写下他们的名字来展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5)不要害怕!
第三步是会见四名公司高级官员。
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或助理,第三阶段是副总裁兼执行董事。
在这个阶段,只有两个受访者,——我和另一个来自清华的女孩。
面试地点是公司。
此时,我觉得他们不会再给我们制造麻烦了。
他们会向我们介绍公司的文化和业务,看看我们是否能与他们相处融洽。
一半的公司是外国人,所以英语口语非常重要。
( )
运气对于这次获得摩根的报价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更加珍惜这次机会的原因。
此外,面试真的能训练人:他们善于向他人学习,表现出成熟,在做决定前三思而后行。
我希望用我的经验证明,除了出国留学,还有其他同样吸引几所大学学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