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dfd1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6.png)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摘要:本文对纳西族东巴文的字典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对于东巴文字字典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标准、字典的使用频率和字典的内容及编纂体例不一致,为今后东巴文字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巴文字典研究现状令世人着迷的东巴文字散发着古远的味道,承载着纳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学者。
东巴文字典是研究东巴文的工具书,学者们利用字典中的材料对东巴文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对现有东巴文字典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可以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的东巴文字典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东巴文字典的研究现状1.东巴文字典的编纂内容。
纳西族学者杨仲鸿的《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编纂于1933年,是国内最早的东巴文和哥巴文字典。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此稿并未刊行,因而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方国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全书将东巴文按义类分为:天象、地理、植物、飞禽、走兽、虫鱼、人称、人事、形体、服饰、饮食、居住、器用、行止、形状、数名、宗教、传说古人名号。
“简谱”中排列东巴文字头1340个,各字条后列异体字和附收字,计1840字。
每个东巴文字形之后用国际音标注音,汉文释义,并且简要分析字形结构。
本书不仅是解释纳西东巴文字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之一,而且也是学者研究东巴文字和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必备参考资料。
李霖灿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1943年由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一家民族石印馆印刷出版。
字典的主体部分是“字典本文”,分天文、地理、人文、人体、鸟、兽、植物、用具、饮食、衣饰、武器、建筑数目动作等若喀字、古宗音字、宗教、鬼怪、多巴龙王、神,共十八类,收东巴字2120个。
闻宥《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于概述李霖灿字典内容之后,着重评价李书不足之处有二:其一,“每类下所收之字,恒与其标目不符”;其二,“每一字下之诠释,大体虽类详备,然亦尚有可补苴者”{1}。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研究

[ 关键 词 ] 东巴象形 文字 ; 字体 构造 ; 明喻 ; 暗喻 ; 借喻 ; 讽喻
[ 中图分类号] J 2 9 2 . 1 4
[ 文献标志码 ]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3 7 2 9 . 2 0 1 3 . 0 2 . 0 2 0
年, 法 国
一
次从 云南 把 搜 集 到 的东 巴经 摹 本 《 高勒 趣 赎 魂 》
寄回法 国巴黎家 中。其后数年 间, 英 国的吉尔上尉 和梅斯 内在 丽江 旅居 时搜 集 到 3本 东 巴经 书 , 其 中
一
形文字字体构造的划分方法 。因为许多语言文字都 是在 以象喻物的过程中产生的 , 所 以, 使用修辞手法
在1 9 8 0 年代我国学者和志斌认为 : “ 纳西象形 文字既不是仍处于 图画记事发展 阶段的图画字 , 也 还 没有 发展 到 能 比较 准 确地 代 表 语 言 的一 种 完整 、 系统的表意文字符号体系, 而是一种介乎 图画字和 表意文字之 间的象形文字符号体系。 ” _ 1 法 国哲学 家保罗 ・ 利科在《 活的隐喻》 一书 中有这样一句话 : “ 辞学的其他领域分为五类 : 表达式 的修辞格、 句法 结构的修辞格 、 口头表达的修辞格和风格的修辞格 、
2 . 昆明理 工大 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 5 0 0 9 3 ;
3 . 贵 州 师范大 学 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 5 0 0 0 1 ;
4 . 云 南 民族大 学 职业技 术 学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0 9 3 )
[ 摘
要] 从许慎的“ 六书说” 、 方 国瑜的“ 十书说 ” 、 王元鹿的“ 五 书说 ” 、 郑飞洲的“ 字素组合说 ” 到
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 (1)

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摘要】:本论文以《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为材料,选取其中图画、准文字、单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非单字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将非单字结构从类型学上划分为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四种,分别从四种结构的构件、读音以及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考察。
除了附录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1、在介绍了目前东巴文研究领域中被忽略的一些文字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题缘由。
2、从东巴文的性质、造字方法、前辈学者对非单字结构的研究三个方面追溯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3、介绍了目前可以看到的东巴文研究材料,在提出本文选择取舍材料标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本论文要使用的三部研究材料《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
第二章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的含义及其相关术语1、东巴文单字的判定。
东巴文里的单字是指可以用六书理论分析的字形。
2、东巴文里除了单字,还有图画和准文字。
我们将单字、图画、准文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组合称为非单字结构。
3、介绍汉字构形学中构形、构件、构件功能这三个术语的含义;说明如何将这三个术语应用于非单字结构的研究领域。
第三章纳西东巴文合文的研究1、合文的判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组合在一起像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词、词组,每个单字都被读出并且没有其他读音,我们将这样的组合命名为合文。
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合文分为二字合文、三字合文、四字合文、五字合文。
二字合文160个,占到合文总数的88.4%。
这说明从构成合文的构件数量看,二字合文是主要类别。
3、《纳西象形文字谱》共有2288个字形,其中二字合文160个,三字合文15个,四字合文4个,五字合文2个,共计181个,占到字形总数的7.9%。
4、从构成合文的单字结构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义借字均可作为合文的构件。
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

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摘要】:纳西东巴文字是通行于纳西族西部方言区的一种较为古老的文字样品。
二十世纪初东巴文字的发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学者们对此种文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均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取得了不少成果。
对于东巴文字的研究经历了从记音和翻译到东巴文字字典和辞书的编纂、从对东巴文字的收录到东巴文字自身状况的研究(特别是对东巴文字性质的研究)、从对东巴文字自身特点的理论总结到东巴文字的比较研究的过程。
这些成果作为东巴文字研究发展的见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本文运用文字学字素理论和电脑信息处理技术,从对《字谱》所记录的每一个字进行字素拆分入手对东巴文字进行微观描写,以此达到对这个文字系统总体规律的把握。
本文围绕字素从静态和动态两条线索对东巴文字各个方面展开描写和论述。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追溯纳西文字起源和东巴文字的研究历史,并在了解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缘由及内容。
第一章从字素的静态分析入手,在正确界定东巴文字字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字素的平面拆分,总结东巴文字字素的类型及特点:1.字素类型多。
除基本字素外,还有变形字素和加缀字素,其中具独立造字功能的字素763个,准字素43个。
字素总量806个,是已作过字素分析的同类文字中最多的,但字素的构字能力却是最低的。
2.字素具有明显的图画性特征,表义丰富,音节数量多,存在大量的变体和同形现象。
字缀灵活多变,具漫画风格。
字素和字缀一起共同反映了东巴文字原始的一个侧面。
第二章从字素的动态视角分析东巴文字的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重点分析两种字素表示音义功能的特点及活性字素的结构层次特点:1.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在参与构字时分别承担字形的表音或表义职能,在上位层面呈显性或隐性状态,或是同处显性状态下呈主次的差别。
更多情况下两种字素是通过后一种方式实现其功能,即在构字中同时表示音义。
2.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除表音和表义外,还具有替代功能。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创新设计

鲜锋发现008设计:陈立民 黄静瑶中国省份的创新东巴文字
丽江古城的创新导视图标丽江古城地图(图标应用)纳西族东巴文字的创新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NAXI DONGBA CHARACTERS
文_Text_ 图_Photo_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陈立民 黄静瑶
由于东巴文字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文字无法在现代生活中合理使用。
本次将结合现代文化与东巴文字的造字方式,融入中国特色文化书法效果,创新出新的东巴文字,同时展现文字应用方式。
此次文字创新有两块内容,一是创新设计出了全国15个省份地名的东巴文字。
在东巴文中形容地名都是由文字 (地)加上地方特色元素组合而成,所以在设计各省份地名时,选用了各地的代表物同时根据东巴文字的象形造字方式,创新出了新的文字;二是针对旅游产业做了一套具有东巴文字特色的导视图标。
其设计方式是寻找能够表达相同含义的东巴文字进行改变或根据现代文化和造字方式进行创新。
例如图标 (超市),因为超市也代表一个物资丰富的仓库,所以将东巴文字 (富)和 (仓)加上能够代表超市的手推车元素组合而成;
在应用方面,将创新的导视图标应用在了导视系统的地图中,地图选用了手绘的形式贴合文字手写风格,同时图标使用蓝底白字也为了增加对比,强调重要信息。
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精品文档

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精品文档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东巴文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文字特征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相契合,为东巴文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丽江市个别幼儿园开展的东巴文教学活动调查,分析其东巴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东巴文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丽江市的纳西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其语言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瑰宝――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从东巴文的特点来看,东巴文“象形文字”的特点与学前儿童的以具体象形思维为主的认知方式有了一个相契合的联系点。
因此,将东巴文的学习与学前儿童的教育相结合,从而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引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了现今丽江地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特色,本文基于对丽江市个别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东巴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其教学现状。
二、对研究问题的分析(一)师资力量的欠缺。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中,许多教师对东巴文的了解程度都普遍较低。
师资水平的欠缺有进一步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尚未形成专门的对东巴文字学习的课程。
幼儿园对东巴文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对其他课程,如在美术、数学等活动中进行一些东巴文的穿插,并不把学习东巴文作为其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社会各界特别是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持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压力下,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园应提早为以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态度使这些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看似与以后的小学学习无关的学科变得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还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这样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了幼儿园对东巴文教学的开展。
三、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一)研究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纳西东巴文字研究概况

的《 西藏境内及周围的文字起源》 一文。第一个比较完 整地写出一本关于纳西东巴文字专著的是法国人巴克 (.a t, JBc )他在 11 年出版了《 o 93 么些研究》 一书, 全书 约6 万字。在书中介绍了他于 1 7 9 年和 1 9年两次 0 9 0 考察纳西 族地区时所 见到 的 30多个东 巴文字 。对纳 7
21 年第 c 期 00 l 4
第2 6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NSLTLTE J I 'L I OF 心 ' PROVI NCE
No 0 2 1 . 4, 0 0 VO 6 L2 To a t lNo 2 2 . 3
( 22期 ) 总 3
“ 巴文 ” 东 。这 种 文 字 大 约 产 生 于 公 元 1 1世 纪 以 前 , 一种 十分原 始 的图 画东 巴文字 , 是 从文字形 态发
展角度 看 , 比甲骨文 还要原 始 , 于文字起 源 的早 它 属 期 形态 , 最早 是写 画在 木头 和石头上 的符号 图象 , 后
来 发 明 了纸 , 把这些 符号 图象写 在纸上 , 为东 巴 才 成 文经典 。随着纳 西族社 会发 展和 民族文化 的相互影
就, 在美国、 意大利 、 瑞士等 国家先后 出版 、 发表 了《 纳
响 , 明末 清 初 , 江 的 一些 东 巴 , 在 丽 创造 了格 巴文 。 格 巴是 弟子 的意 思 , 巴文 的意思 是 东 巴什 罗后 代 格 弟 子创 造 的文字 , 巴文 是对东 巴文 的改造 和发展 。 格
作者简介 : 和秀梅 (9 5 ) 女 。 1 7一 . 云南丽江人 , r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 院. 讲师。研究方向 : 心理学。
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

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摘要】:云南纳西族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文字——东巴文,这种文字主要在纳西族的祭师——东巴之间使用。
纳西族至今仍留下许多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文献,这些文献犹如生动形象的连环画,记载着纳西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东巴文是一种不成熟的意音文字,在发展阶段上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还要原始。
东巴文是现存的仍在使用的古老原始文字之一,生动地展现了原始文字的风貌,被称为原始文字的“活化石”。
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填补原始文字研究的一些空白,对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很早就开始了东巴文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东巴文的奥秘。
但这些研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东巴文的研究往往脱离文献,脱离语言环境,使得东巴文的研究变得孤立而又不可信。
本文从文献入手,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东巴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情况。
论文有细致的文献用字的描写,也有深入的分析;有微观的较为详尽的举例,也有宏观的统计分析。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东巴文记录语言单位的研究。
该部分包含东巴文与语言单位对应的各种类型、各种语言单位的记录情况及其分析统计等。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通过全面考察东巴文记录语言单位的规律来分析东巴文的性质,展现原始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状况及其规律。
二、东巴文记录语言方式的研究。
该部分分析了东巴文在文献中记录语言的各种结构形式。
有成熟的记录方式,也有原始的记录方式,并对各种记录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加深了解东巴文的文字类型和发展阶段,同时也让我们深入了解原始文字的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三、东巴文符号体态和字序的研究。
该部分在于分析东巴文在文献中的外部特征。
其中符号体态一章,较为细致地描写了东巴文在文献中的形态,从构字的线条到整体构成分别进行说明。
字序一章列举了文献中存在的各种字序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
这一部分从文字的外部形态展示了东巴文的特点和发展阶段。
四、《崇搬图》与《古事记》的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为材料,选取其中图画、准文字、单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非单字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将非单字结构从类型学上划分为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四种,分别从四种结构的构件、读音以及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考察。
除了附录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1、在介绍了目前东巴文研究领域中被忽略的一些文字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题缘由。
2、从东巴文的性质、造字方法、前辈学者对非单字结构的研究三个方面追溯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3、介绍了目前可以看到的东巴文研究材料,在提出本文选择取舍材料标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本论文要使用的三部研究材料《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
第二章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的含义及其相关术语1、东巴文单字的判定。
东巴文里的单字是指可以用六书理论分析的字形。
2、东巴文里除了单字,还有图画和准文字。
我们将单字、图画、准文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组合称为非单字结构。
3、介绍汉字构形学中构形、构件、构件功能这三个术语的含义;说明如何将这三个术语应用于非单字结构的研究领域。
第三章纳西东巴文合文的研究1、合文的判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组合在一起像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词、词组,每个单字都被读出并且没有其他读音,我们将这样
的组合命名为合文。
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合文分为二字合文、三字合文、四字合文、五字合文。
二字合文160个,占到合文总数的88.4%。
这说明从构成合文的构件数量看,二字合文是主要类别。
3、《纳西象形文字谱》共有2288个字形,其中二字合文160个,三字合文15个,四字合文4个,五字合文2个,共计181个,占到字形总数的7.9%。
4、从构成合文的单字结构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义借字均可作为合文的构件。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构件都可与其他构件共同组成合文,但实际上从我们接触的材料看只有25种组合方式。
5、虽然合文与会意字、形声字在构件数量、组合方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我们认为合文与会意字、形声字是性质完全不一样的文字结构,必须加以严格区分。
6、通过东巴文合文与汉字合文的对比研究,证明了东巴文合文在形式和记录的内容上比汉字合文丰富得多,这是由东巴文在文字发展史上所处的阶段决定的。
第四章纳西东巴文字组与字段的研究(一)字组的考察1、字组的判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遵循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记录一句话、一段话,有部分读音没有文字记录,我们将这样的组合命名为字组。
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字组分为二字字组、三字字组、四字字组、五字字组、六字字组、七字字组、八字字组、十字字组。
在我们研究的材料里没有发现九字字组,构件最多的是十字字组。
3、字组的构件具有三种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音义功能。
4、根据字组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字组分为紧凑式字组和松散式字组。
5、根据字组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将字组分
为有理据字组和无理据字组。
6、根据构件在字组里是否全部读出,可将字组分为全读式字组和略读式字组。
7、根据构件在字组里被读出的频率,可将字组分为一字一读式字组和一字多读式字组。
8、根据字组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可将字组分为单句式字组、双句式字组和多句式字组。
(二)字段的研究1、字段的判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任意组合在一起,记录一句话、一段话,有部分读音没有文字记录,我们将这样的组合命名为字段。
2、根据构件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字段分为二字字段、三字字段、四字字段、五字字段、六字字段、七字字段、八字字段、九字字段、十一字字段。
在我们的研究材料里没有发现十字字段,构件最多的是十一字字段。
3、字段的构件具有三种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音义功能。
4、根据构件在字段里是否全部读出,可将字段分为全读式字段和略读式字段。
5、根据构件在字段里被读出的频率,可将字段分为一字一读式字段和一字多读式字段。
6、根据字段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可将字段分为单句式字段、双句式字段、多句式字段。
第五章纳西东巴文复合字形的研究1、复合字形的判定。
我们将东巴文里包含了图画或者准文字的组合命名为复合字形。
2、复合字形构件的种类包括了成字构件、非字构件和准字构件三种。
其中非字构件包括图画构件和符号构件两种。
复合字形对成字构件的有无没有要求,但必须具备非字构件或者准字构件。
3、根据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复合字形可以分为单体复合字形、复体复合字形和多体复合字形。
4、复合字形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构件反映实际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反映实际事物之间的
动作关系。
5、复合字形的构件具有五种功能:表形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标示功能、音义功能。
6、根据构件在复合字形里是否全部读出,可将复合字形分为全读式复合字形和略读式复合字形。
7、根据成字构件被读出的频率,可将复合字形分为一字一读式复合字形和一字多读式复合字形。
8、根据复合字形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可将复合字形分为单句式复合字形、双句式复合字形和多句式复合字形。
第六章结论1、非单字结构在构件、读音、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这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非单字结构产生的原因:一是原始图画的遗留,二是早期表词—意音文字特征的反映。
3、非单字结构的研究在东巴文自身、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附录《纳西象形文字谱》里所有的合文,并附读音和释义。
《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里所有的字组、字段、复合字形,并附读音、直译和意译。
作为一篇首次对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系统研究的论文,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首次对单字与非单字做了界定。
2、首次将非单字结构分为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四种不同的类型。
3、首次对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的构件、读音及其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4、首次对成字构件、非字构件、准字构件的成熟度做了排列和区分。
5、首次对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的成熟度做了排列和区分。
【关键词】: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合文字组字段复合字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257
【目录】:论文摘要6-10Abstract10-17第一章绪论17-42第一节选题的缘由17-24第二节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4-35第三节作为研究对象的材料35-42第二章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的含义及其相关术语42-52第一节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的含义42-46第二节分析非单字结构所采用的术语46-52第三章纳西东巴文合文的研究52-78第一节合文的判定52-56第二节合文的考察56-65第三节东巴文合文与会意字、形声字的比较65-71第四节东巴文合文与汉古文字合文的比较71-78第四章纳西东巴文字组与字段的研究78-146第一节字组的判定78-88第二节字组的考察88-112第三节字段的判定112-119第四节字段的考察119-146第五章纳西东巴文复合字形的研究146-176第一节复合字形的判定146-154第二节复合字形的构件154-169第三节复合字形的读音及其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169-176第六章结论176-189第一节非单字结构的构件、读音及其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176-182第二节非单字结构产生的原因及非单字结构研究的意义182-189附录一《纳西象形文字谱》中的合文189-199附录二《白蝙蝠取经记》中的字组199-211附录三《白蝙蝠取经记》中的字段211-252附录四《白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