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132电池后盖毕业设计
手机电池盖模具设计经验总结

此处胶厚保证 最小有1.0厚
胶厚1.2
产品胶厚大于1.2厚 的情况下进胶点位 置做凸点偷胶 胶厚小于1.2厚不做 凸点偷胶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改善表面气纹实际案例
进胶点处明显气纹
进胶点改为冲骨位侧壁,不对着产品外观面注塑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改善表面拉凹气纹实际案例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3、PL与段差设计
红色线为PL线
模号:R8154
此处蓝色面为R角过渡,如果无法分前模, 故可以使用左图方式拉PL面。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3、PL与段差设计
红色面为弧面,在设计时应注意PL面的制作,不能直接从边缘直接拉平直的PL面 .应该沿弧面延伸一段自由曲面出来后再做平直分型面.
直身面3~5mm
靠破台阶 靠破宽度为:1.5~3mm
此侧面需做 出模斜度2~3°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4、顶出设计之斜顶设计
当斜顶托胶顶出时应注意,斜顶托胶侧面不能 跟弧,斜顶两侧面应偏移0.1mm,在两点之间拉 直线。以保证制模简单和产品的质量。
C--C
模号:R8254
梅花头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2、排位设计 下图为电池盖常用的库存标准模仁料,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当实际排位需要改动时应保证各项 技术要求。
螺丝与防水圈的边缘距离必需≥3 避免加工误差而导致漏水。
排位胶位尺寸范围:A=45~55 B=80-90 对应模胚:DCI2535 A60 B90 中托司∅16 2支 B240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改善骨位印实际案例
问题点:图示骨位有落差 的成型后全部有骨位印, 喷高光油漆盖不住. 原因:胶位落差导至
改善方案:与客户沟通结构后,如图示, 将所有有落差的胶位全部加胶或减胶 做平接顺. 改善结果:试模OK
电池后盖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1.1 课题内容设计一套能够高效率生产的高质量电池后盖注射模。
1.2 课题背景由于塑料材料具有许多优点,目前正逐渐成为金属材料的良好代用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
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
随着塑料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以及塑料制品在结构、外观上要求的日益提高,使产品的设计和模具设计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传统的模具设计是在二维环境下采用手工绘图的方式进行的,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
过去模具设计工作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模具的加工制造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者的操作技能,因此存在模具设计水平低、加工质量差、生产周期长、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注塑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塑料产品开发和模具加工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强有力地推动了模具工业的发展。
一些大型的商品化CAD/CAM 软件,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 II、Cimatron、MoldFlow等,都已开发出专门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功能模块,为模具设计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工具。
有资料统计表明,采用CAD技术可以使模具设计时间缩短50%。
在欧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CAD/CAM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
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三维CAD软件的企业已经接近90%。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应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UG、MoldFlow等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成功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制品几何造型、分型面的创建、模具的结构设计,都是基于同一数据库进行的,既方便,又易保证制品的精度。
1.3 课题的来源及要求本课题来源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方案

产品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3、PL与段差设计
产品
红色线为PL线
当产品扣位有高低差,无法平直拉PL面时, 可按此图类型做枕位.
模号:R8188
模仁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3、PL与段差设计
当客户允许的条件下,后模可 以减胶0.03mm,做后模段差 如下图所示
D
D
此面不做 出模斜度
D--D
红色线为PL线
此处蓝色面为R角过渡,如果分在前模 就会产生倒勾,且不能反拔模至前模。故 此类产品R角过渡处需直接从边界面拉PL面。
模号:R8437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3、PL与段差设计
产品热熔柱孔应尽量留在 前模,防止装饰件电渡 后热熔柱电镀覆盖层在底部 形成R角影响装配。
为了不影响外观和出模时 产品粘前模,故电池盖端面的PL应 出在前后模。其中后模占大部分。
红色线为PL线
前模面不能拔模,以免 配合间隙过大而影响外观
模仁
模号:R8432
正确
延伸弧面
直面
错误
直接从产品边缘拉平直的PL面,会在 产品边缘出现弧面与直面的转折边, 制模时很难控制,容易跑披锋影响 产品外观.且后期改模困难.
模号:R8139
手机模具设计之电池盖
4、顶出设计之流道顶出
点胶口流道顶出设计
蕉形流道下的顶针应保证流道顶出平衡
避免因顶出不平衡而造成流道过度变形或 断裂.同时为了防止弹胶,冷料井下的顶针 需要做拉胶处理.(如右图所示)
2、排位设计
下图为电池盖常用的排位方式之一, 产品横向排位。设计时候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当使用大水口模胚,入水方式为蕉形 入水时,应注意产品边缘到模仁边缘的 尺寸A ≥18,以保证蕉形入水的设计和顶 出;20≤B≤40 2:当使用细水口模胚,进胶点在产品的 表面,且产品宽度方向尺寸较大时,产品 可以向模具中心偏移,尺寸A ≥10 ; 20≤B≤40。
手机电池后盖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池后盖毕业设计论⽂《⼿机电池后盖模具设计书》设计课题⼿机电池后盖毕业设计(论⽂)原创性声明和使⽤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是我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外,不包含其他⼈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使⽤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或集体,均已在⽂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了谢意。
作者签名:⽇期:指导教师签名:⽇期:使⽤授权说明本⼈完全了解⼤学关于收集、保存、使⽤毕业设计(论⽂)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并提供⽬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段保存论⽂;在不以赢利为⽬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期: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期:年⽉⽇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涉密论⽂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期:年⽉⽇导师签名:⽇期:年⽉⽇注意事项1.设计(论⽂)的内容包括:1)封⾯(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摘要、关键词5)⽬次页(附件不统⼀编⼊)6)论⽂主体部分:引⾔(或绪论)、正⽂、结论7)参考⽂献8)致谢9)附录(对论⽂⽀持必要时)2.论⽂字数要求:理⼯类设计(论⽂)正⽂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科类论⽂正⽂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手机电池盖模具设计经验总结

在牛角胶口的附近增加一支 顶针,拉凹现象改善。
改善表面拉凹气纹实际案例
电池盖产品进胶点经常有气纹、 产品拉凹、少数进胶点处有脱层现象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此处胶厚保证
最小有1.0厚
胶厚1.2
产品胶厚大于1.2厚 的情况下进胶点位 置做凸点偷胶 胶厚小于1.2厚不做 凸点偷胶
改善表面气纹实际案例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改善光影实际案例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在产品胶厚比较薄时,大于D3.0 的圆顶针有出现光影的风险,, 可以用D5或者D6,在旁边切一个 小平位,产品就不会有光影,原 因是在注塑时可以防止在左右方 向晃动
改善光影实际案例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径向 扭动 变形
顶针光影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1:顶针在受到注塑机的注塑压 力时弹性弯曲后退(如有图1所 示),保压完成后弹回。造成此顶 针区域局部高应力表现为光影。 有时显得有些略微顶高。 解决办法:尽可能的采用直径较 大顶针 选用硬度HRC58-60度 的全硬顶针。如高速钢材质顶针。 2:曲面上的圆顶针即是使用全 硬顶针有时也会出现光影。原因 是曲面上的顶针即使我们杯头定 图一 位做的非常准确它受压时一样会 径向扭动变形(如图2所示), 保压完成后依然弹回形成光影。 解决办法:使用全硬顶针同时在 模仁上面做D字形定位防止扭动 变形(如右图3所示),这样就 可以彻底防止顶针光影。
改善表面困气实际案例
产生熔接痕的原因
走胶末端困气,图示结合线明显 改善前:图示横 向加开排气,结 合线在非排气区 域 总结:结合线要与排气镶件垂直或形成夹角,不能与排 气片平行,才能有效排气 改善后:图示红 色区域竖向加开 排气,结合线去 除
改善表面困气实际案例
外观面免喷涂件有亮印
电池盖塑料模具的毕业设计

-3-
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 率达 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 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 10%,与国外的 50~80%相比,差距较大。
二、我国国内塑料模具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出于塑料模具成形的制品日益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的要求,和为适应高生产率而 发展的一模多腔的原因,重点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平及比例。
(二)在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CAD/CAM技术 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随着CAD/CAM软件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塑 料制作及模具的三维设计与成形过程的模拟分析将在我国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注射成型中应用多的是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则次之,且从经济、环保角度出发,本 设计塑件材料从热塑性材料中选取。
电池盖的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3)引言 (4)1 概论 (6)1.1 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1.2 模具设计流程 (7)2 塑件工艺分析及结构分析 (7)2.1 材料的分析选择 (7)2.1.1塑件材料分析 (7)2.1.2材料工艺参数 (8)2.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8)2.2.1塑件的结构分析 (8)2.2.2尺寸精度分析 (9)2.2.3表面质量分析 (10)3 确定成型设备选择与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10)3.1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10)3.1.1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0)3.2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10)4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10)4.1分型面选择 (10)4.2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 (11)4.3浇注系统设计 (11)4.3.1主流道的设计 (11)4.3.2浇口套的设计 (12)4.3.3分流道设计 (12)4.3.4浇口的设计 (13)4.4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3)4.4.1 凸模的结构设计 (13)4.4.2凹模结构设计 (14)4.5模架的选择确定 (14)5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4)5.1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5)5.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 (15)6 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 (16)7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以及模具的安装要求 (16)7.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 (16)7.2模具的安装要求 (17)8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 (17)9 注射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24)9.1上凹模镶块 (25)9.2 下模固定板 (26)10注射模的安装与试模 (27)10.1模具的安装 (27)10.2试模 (28)结束语 (29)参考文献 (29)附件. (30)电话机电池盖子的设计机电工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 XX摘要:塑料模具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手机、电脑、饮料、台灯、水笔、水盆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
注射成形是成形热塑件的主要方法,因此应用范围很广。
(完整版)手机电池盖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手机电池盖产品造型与模具设计院(部):现代制造学院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07模具设计(2)班学员姓名:杨学、周小龙、叶凌威、谢涛涛、孔丽冰指导教师:李海林完成时间: 2010年摘要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新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模具工业已被我国正式确定为基础产业。
并在“十五”计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为断发展,促使模具技术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 M 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 M 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
本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对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重大考核,意义非常重大。
该毕业设计的对象是“手机电池盖”。
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有:①手机电池盖的模具设计;②手机电池盖的造型设计;③塑件设计的分析等。
而且本次的毕业设计广大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由于实践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所限,设计中难免出现了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加指点,以便修正,以臻完善,不胜感激。
关键词:手机电池盖、ABS、注射模具结构、侧向抽芯、成型零件工艺、装配目录第一节塑料模具的分类。
第二节毕业设计目标。
第三节产品的工艺分析。
3.1 材料的选择。
3.2 主要用途。
3.3 成型特点。
3.4 ABS注射参数。
第四节模具的设计过程。
4.1 模具的结构设计。
4.2 型腔数量以及排列形式。
4.3 注射机的选定。
4.4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4.5 浇注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4.5.1 主流道..................................................4.5.2 分流道..................................................4.5.3 浇口的设计..............................................4.6 排气系统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GM-QR-03-077-A/1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 Commerce毕业综合实践报告Graduation synthesis practice report题目:电池后盖毕业设计(in English)系别:机械工程系班级:09模具一班学生姓名:h t t p://w w w.t u o m a o g o.c o m完成日期:2012.4.29绪论1.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利用模具成型零件,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
采用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模具在现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如机械、电子、轻工、交通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例如:70%以上的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零件,80%以上的塑料制品,70%以上的日用五金及耐用消费品零件,都采用模具来生产。
由此可见,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我国将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制造业的“加速器”。
从另一方面来看,机床、刀具工业素有“工业之母”之称,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
这一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争夺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工业产品质量上不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老产品更新速度慢,能源消耗指标高,材料消耗量大,这都与我国模具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先进的模具工业密切相关。
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尽快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惟一的出路就是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
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
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
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
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
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
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
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
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3.模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理论研究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 2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高效率、自动化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
高速自动化的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3)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由于产品应用的扩大,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
(4)革新模具制造工艺在模具制造工艺上,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减少钳工的工作量,在模具加工工艺上作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异形型腔的加工,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机床,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比重,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
(5)标准化开展标准化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模具的效率,而且改善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二、毕业设计任务说明2.1毕业设计基本内容观察电池后盖塑件实物,首先设计该注塑件结构。
为满足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为该塑件设计注塑模具。
基本内容:塑件尺寸测量、塑件建模、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抽芯机构设计、模具结构件设计、零部件加工工艺制订、注射设备选择、绘制模具设计图纸。
2.2电池后盖塑件注射模具的设计流程(1)、塑件尺寸测量,用测量仪器对塑件进行尺寸的测量,(2)、塑件建模,利用软件PRO/E进行塑件的立体建模。
(3)、注塑设备选择,确定塑件的型腔数,并计算塑件的投影面积,通过注射量的校核、注射力的校核、锁模力的校核、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开模行程的校核、顶出装置的校核,结合注塑设备的资料确定注塑设备的型号。
(4)、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首先由塑件性能的要求等,确定塑件的塑料,通过查资料确定塑件的收缩率。
根据电池后盖塑件的工艺及结构特点,确定具体的分形面,大致应为电池后盖底面。
(5)、模架设计,通过塑件的大小及型腔数、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排气槽等的初步估算,确定使用模架的型号。
(6)、浇注系统设计,本塑件使用的是冷流道浇注系统,在浇注系统设计中,包括流道的设计、喷嘴的选择、主流道衬套的选择等,还必须研究一模四腔浇注系统的平衡性设计。
(7)、成型件(模腔、模芯)设计,确定型腔数和分型面。
(8)、顶出机构的设计,根据电池后盖塑件的结构特点,设计顶出机构。
(9)、冷却系统设计,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还针对型腔与型芯冷却回路的形式进行设计。
(10)、零部件加工工艺制定,结合现代加工手段,利用数控CNC,电火花,线切割等方法,制定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加工工艺。
(11)、完成整套模具的三维立体图和二维工程图的绘制。
3.塑件材料分析和工艺性分析3.1 材料分析该产品的成型材料是ABS,该材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
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主要用途:ABS广泛用于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等;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比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口对流道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C,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用时,应控制在60~80°C。
3.2 工艺分析1)该塑件尺寸不大,一般精度等级。
属于一般难度的塑料模具。
2)为满足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侧浇口。
3)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要有足够的脱模斜度4、防止顶角;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ABS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要注意浇口位置防止和减少熔接痕;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
模具温度应控制在60°~80°。
第4章拟定的成型工艺4.1 制件的成型方法热塑性塑料指定采用注射成型,本设计选用热塑性塑料ABS,可用注射成型。
4.2 制件的成型参数根据制品结构特点及选定的原料ABS,查手册和书得:塑料名称:ABS密度(g/cm):1.02~1.05计算收缩率(%):0.5模具温度(℃):50~60注射压力(MPa):60~100成型时间(s):注射时间15~60;加压时间0~3;冷却时间20~90;总周期50~160适应注射机类型:柱塞式4.3 确定型腔数目(1)计算制品的体积和重量通过PRO/E软件测量得: 单件塑件面积S=2.6492744e+03毫米^2单件塑件体积V=1.8005555e+03毫米^3查有关资料可知ABS 的密度为 1.02~1.05g/cm3 ,则单件塑件重量m=1.8g(2)型腔数目的确定主要参考以下几点来确定1)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和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略准备时间试生产原材料费用仅考虑模具加工费和塑件成型加工费2)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当成型大型平板制件时常用这种方法3 )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根据经验每加一个型腔制品尺寸精度要降低。
(3)根据本产品的生产批量及尺寸精度要求采用一模四腔由于多型腔模具在满足塑料制件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性好,成型工艺条件容易控制条件下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塑件的整体成本。
并结合电池后盖的质量要求,所以采用4型腔模具5.浇注系统的设计5.1 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1)型腔的布置主要考虑制件在分型后能保留在动模上以便脱模,并结合制件的结构特征应将型腔设置在定模侧,型芯设置在动模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