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君羊 国际金融学

合集下载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国际收支1.1 复习笔记一、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含义①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②国际收支是指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清算、结算或支付的情况。

(2)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差异①国际收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

②国际收支表示的是一定时段;国际借贷表示的是某个时点。

③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

④国际收支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2.国际收支的重要性由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愈益显现。

同时,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1.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

它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的。

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号表示;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号表示。

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称之为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差额为负,称之为逆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支四个项目。

①贸易收支。

贸易收支(或称有形贸易收支)指货物的进出口。

按国际收支的记账原理,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②服务收支。

服务收支(或称无形贸易收支)主要包括:a.运输;b.旅游;c.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d.军事支出;e.政府往来;f.其他服务收支。

金融学考研各院校参考书目汇总

金融学考研各院校参考书目汇总

上财金融的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政治、数学和金融学基础。

其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数一还是数三;“金融学基础”包括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上财金融以前是参加全国金融联考的,但是现在不再举行,上财去年的招简里给出了金融考试大纲(可以去上财网下载),但没有给出参考书目。

根据往年经验,给出以下参考: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北大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考研出现重大变革,专业课初试报考科目更正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及《公司理财》,由于该院校从来不指定任何参考书,根据跨考考研论坛网友的备考经验,考研网为大家推荐以下书目,仅供参考。

初试教材:《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罗斯等著;《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博迪著;《国际金融》,中国发展出版社,吕随启等著;《货币银行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刘宇飞著;《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古扎拉蒂等著。

复试教材:《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元鹏著《宏观中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延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崔建华,聂志红著《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刘伟著人大一、人大金融学考研考什么?据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金融学无研究方向,初试科目为:(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复试笔试科目为: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外语。

431考研 教材

431考研 教材

431考研教材
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的教材因目标院校而异,但有一些通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黄达、张杰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第十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胡乃红《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郭丽红《公司金融学》、金德环《投资学教程》、张亦春《金融市场学》、奚君羊《国际金融学》。

上财431金融专硕一本通(包括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

此外,根据考试大纲,考生需要重点看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中涉及到考试大纲内容的考点,具体为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0 1政治经济学:①《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②《西方经济学》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③《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月④《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月⑤《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⑥《国际经济学》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0 2经济思想史:同0 1专业0 3经济史:同0 1专业0 4西方经济学:同0 1专业0 5世界经济:同0 1专业0 0发展经济学:同0 1专业0 1欧盟经济:同0 1专业020201国民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2区域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3财政学:同0 1专业020204金融学:①至⑤同0 1专业①至⑤⑥《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⑦《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三版)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⑧《投资学》(第二版)刘红忠高等教育出版社020206国际贸易学:同0 1专业020207劳动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9数量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21产业组织学:同0 1专业025100(专业学位)金融硕士:待教育部考试大纲公布后,再确定参考书目。

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考试大纲为: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八、外部性与公共品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二、IS-LM模型1、收入与支出2、IS-LM模型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三、总供给与总需求1、总供给与总需求2、失业与通货膨胀四、经济增长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五、消费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六、投资1、基本投资理论2、投资的Q理论七、经济周期1、价格错觉模型2、实际经济周期模型3、粘性价格模型八、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积极与消极政策2、政策时滞与政策效应3、规则与相机抉择国际金融部分:一、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6、中国的国际收支二、外汇、汇率及汇率制度1、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2、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4、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5、最优货币区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难题、外汇干预6、中国的汇率制度三、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2、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3、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4、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四、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2、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3、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4、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5、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货币银行部分:一、货币、信用与利息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层次2、信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各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的作用3、利息与利率:利息本质的理论、利率的种类、利率的作用、利率的决定、利率的结构二、金融市场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创新2、货币市场:特征、主要工具3、资本市场:特征、主要工具4、其它金融市场与工具:金融衍生产品及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三、金融机构体系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经营管理、巴塞尔协议2、投资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3、其它金融机构:存款型、契约型、投资型、政策型4、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性质与地位、职能与作用5、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表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四、货币理论与政策1、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乔顿模型、内生性与外生性2、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现代货币数量说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度量、成因与治理、通货紧缩5、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抑制、金融发展投资学部分:一、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1、基本概念、证券市场的要素及运行(1)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2)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市场中介(3)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和运行规则2、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1)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种类(2)各种收益率的计算(3)投资风险的衡量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多样化与组合构成(1)有效集及无差异曲线(2)最佳资产组合的选择和投资分散化2、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有效市场理论(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因素模型(2)套利定价理论4、资产配置三、投资工具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估1、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股票定价模型与股票投资分析(2)债券定价分析与债券组合管理(3)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期权和期货(1)期权和期货的原理、功能及品种(2)期权定价模型与期货价格决定(3)期权和期货的交易机制、交易策略3、投资绩效评估公司金融部分:一、公司概论与资本预算1、公司概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公司目标、净营运资本、财务现金流量。

金融学基础(代码812)考试大纲

金融学基础(代码812)考试大纲

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考试大纲为: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八、外部性与公共品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二、IS-LM模型1、收入与支出2、IS-LM模型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三、总供给与总需求1、总供给与总需求2、失业与通货膨胀四、经济增长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五、消费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六、投资1、基本投资理论2、投资的Q理论七、经济周期1、价格错觉模型2、实际经济周期模型3、粘性价格模型八、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积极与消极政策2、政策时滞与政策效应3、规则与相机抉择国际金融部分:一、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6、中国的国际收支二、外汇、汇率及汇率制度1、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2、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4、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5、最优货币区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难题、外汇干预6、中国的汇率制度三、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2、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3、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4、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四、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2、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3、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4、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5、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货币银行部分:一、货币、信用与利息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层次2、信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各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的作用3、利息与利率:利息本质的理论、利率的种类、利率的作用、利率的决定、利率的结构二、金融市场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创新2、货币市场:特征、主要工具3、资本市场:特征、主要工具4、其他金融市场与工具:金融衍生产品及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三、金融机构体系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经营管理、巴塞尔协议2、投资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3、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型、契约型、投资型、政策型4、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性质与地位、职能与作用5、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表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四、货币理论与政策1、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乔顿模型、内生性与外生性2、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现代货币数量说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度量、成因与治理、通货紧缩5、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抑制、金融发展投资学部分:一、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1、基本概念、证券市场的要素及运行(1)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2)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市场中介(3)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和运行规则2、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1)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种类(2)各种收益率的计算(3)投资风险的衡量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多样化与组合构成(1)有效集及无差异曲线(2)最佳资产组合的选择和投资分散化2、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有效市场理论(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因素模型(2)套利定价理论4、资产配置三、投资工具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估1、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股票定价模型与股票投资分析(2)债券定价分析与债券组合管理(3)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期权和期货(1)期权和期货的原理、功能及品种(2)期权定价模型与期货价格决定(3)期权和期货的交易机制、交易策略3、投资绩效评估公司金融部分:一、公司概论与资本预算1、公司概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公司目标、净营运资本、财务现金流量2、资本预算:净现值、股利折现模型、NPVGO模型、投资回收期、内部报酬率、盈利指数、约当成本法3、风险分析与资本预算:决策树、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实物期权二、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1、资本结构:MM定理1、MM定理2、有税收的MM定理、财务困境成本、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米勒模型2、杠杆企业的估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APV估值模型、FTE估值模型、W ACC估值模型3、股利政策:股利无关理论、股票回购4、长期融资:IPO折价之谜、私募股权资本、长期负债发行、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三、短期财务规划、现金管理与信用管理1、短期财务规划:经营周期、现金周期、可持续的增长率2、现金管理与信用管理:鲍莫尔模型、米勒-奥尔模型、最优信用政策、平均收款期四、企业并购、破产与重组收购兼并、协同效应、购买法、和解与破产、破产概率的Z值模型。

国际金融学讲义奚君羊

国际金融学讲义奚君羊

国际金融学讲义奚君羊国际金融学讲义引言: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经济体系中货币、资本和投资流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

本讲义将介绍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并深入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

一、国际货币体系1、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其货币汇率基本保持不变。

例如,欧元区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其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自由浮动。

例如,美国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是联合国下属的国际金融机构,旨在促进全球货币合作、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协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IMF的职能包括监督成员国的汇率政策、提供贷款和 technical assistance(技术援助)等。

3、特别提款权(SDR)SDR是IMF创设的一种记账单位,用于反映成员国在IMF中所占的份额。

SDR可以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和官方储备管理等。

二、国际资本流动1、长期资本流动(1)直接投资:投资者在东道国直接建立企业或收购已有企业,并拥有企业一定的股权和经营管理权。

(2)证券投资:投资者通过购买东道国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获取投资收益。

2、短期资本流动(1)贸易资本流动:与贸易相关的资金流动,如进口和出口贸易结算等。

(2)金融资本流动:投资者利用金融市场进行短期套利或避险。

三、国际金融市场1、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专门为非居民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和亚洲美元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不受国内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资金来源和运用广泛、利率自由浮动等。

2、在岸金融市场在岸金融市场是指为本国居民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市场,如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岸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受国内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与国内经济联系紧密、受到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约等。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金融市场)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金融市场)

第九章国际金融市场9.1 复习笔记一、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分类国际金融市场是不同国家居民之间相互融通资金和进行金融交易的组织结构、交易设施和制度规则的总和。

按照不同的属性,可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资金融通的期限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①国际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资金交易市场。

资金融通的目的是平衡货币头寸的需要。

②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或无期限限制的资金交易市场。

长期资金主要用于本金的长期增值和获取收益。

(2)按交易的对象和客体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国际资金借贷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及国际证券市场。

(3)按受管制的程度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离岸国际金融市场和传统国际金融市场。

①离岸市场是非居民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市场,资金的供应方和需求方均为该地区的非居民,当地居民不能参与。

由于该市场的金融活动不受政府管制,因而称为离岸市场。

②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本源是一国的国内市场,当非居民也开始进入该市场后,就转化为了国际金融市场。

该市场的交易既可以在本地居民之间,也可以在本地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

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往往受到所在地政府的管制,因此称为在岸市场。

(4)国际金融市场按参与者的广度可分为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和区域性的金融市场。

①全球性的金融市场是世界各国居民广泛参与的市场。

②区域性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所在地的周边地区居民参与的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的历史演变(1)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已成为头号世界强国。

英镑成为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从而使伦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2)纽约、苏黎世与伦敦并列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纽约金融市场乘机崛起,美元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和重要的国际结算工具。

在这一阶段,纽约、伦敦和苏黎世成为西方世界的三大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课件1

国际金融课件1

举 例
(1)中国向泰国提供100万美元的10年期 贷款,泰国存入中国银行。 (2)上海某厂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到泰国, 2 100 泰用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3)一对中国夫妇到泰国旅游花了1万美 元,用中国银行的支票支付。 (4)美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0万美元, 用花旗银行的支票支付。
记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货物 旅游 经常转移 +10(4) 经常帐户 其他投资 (短期负债) +1(3) +100(1) 其他投资 (长期贷款) 资本与金融帐户 总额 211万 贷方(+) +100(2) 借方(-) -1(3) +109 -100(2) -10(4) -100(1) -109 211万 净额
4、分析 • 贸易差额 • 经常项目差额 •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 长期资本项目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项目 • 官方结算差额(Official settlement balance) 官方结算差额( )
(2)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机制
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
利率 提高 资本流 入增加 金融收 支改善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储 备减少
货币供应 量减少
改善国际 收支逆差
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
投资 减少
国民收 入下降
公众支 出减少
进口需 求减少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需求 大于供给
– 经常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0
– 人为添加的项目使国际收支帐户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的详细分类
一.经常帐户
1.货物和服务 (1)货物 一般商品 用于加工的货物 货物修理 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 非货币黄金 (2)服务 运输 旅游 通讯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其他商业服务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别处未提及到的政府服务 2.收入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入 直接投资收入 证券投资收入、其他投资收入 3.经常转移 (1)各级政府 (2)其他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主要 记录表现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 况,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两大类。
(三)平衡或结算项目 平衡或结算项目由官方储备和误差与 遗漏两个部分组成。
1. 官方储备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其对外 收入大于支出,这部分差额就会转化为官 方的储备资产;而在逆差时,由于收入小 于支出,政府就必须动用相应数量的官方 储备对外支付,导致官方储备的减少。可 见,官方储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平衡国 际收支。官方储备的增减是国际收支数量 变化的结果。
100
-15 -5 0
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官方储备属于资产项目,因而其增加 用负号(-)表示,而减少则以正号 (+)表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比较各成员国的国 际收支状况,专门出版了《国际收支手 册》,要求成员国按统一的统计口径和格 式报送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3年出版了《国际 收支手册》(第五版),重新对各个项目 的分类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如下:
按交易性质判断国际收支性质上是否 平衡固然具有理论上的精确性,但在实际 上有时却很难区分不同的交易。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取的一种粗略 的方法,即按不同类别的国际经济交易自 主性程度的四个口径来考察国际收支性质 上是否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考察口径
贸易收支 ─────────────→贸易差额 劳务收支 Trade Balance 单边转移 ────────────→经常项目差额 长期资本往来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基本差额 私人短期资本往来 Basic Balance ────────────→官方结算差额 官方短期借贷 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 官方储备
2.误差与遗漏
误差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是 一个人为的平衡项目,用于轧平国际收支 平衡表中的借贷两方的总额。
借方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平衡项目 官方储备 误差与遗漏
贷方
差额 -80 100
-15 ?
借方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平衡项目 官方储备 误差与遗漏 合 计
贷方
差额 -80
货币供应减少 资金流 利率提高 入增加
减少国 内支出 价格 下降 收入减 少、进 口减少 出口增 加、进 口减少
货币供应增加
资金流 利率降低 出增加 收入增 加、进 口增加 出口减 少、进 口增加 增加国 内支出
价格 上升
(二)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
1、支出转移政策 2、支出增减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总需求下降 价格水平下降 利率上升 资本流入
课程成绩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30%~40%):根据出 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确定。 2.期末考试成绩(60%~70%)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网站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站 中国海关统计网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所谓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 (例如,某年某月某日,一般为年底) 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例如,一国居民出口一批商品,由 此就获得了一笔对外债权,而进口一 批商品则会发生一笔对外债务。在国 际金融学中,我们对这种国际间的债 权债务关系用国际借贷(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这一术 语予以表示。
国际收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也可自某 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的对外 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因此,国际借贷 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国际借贷的 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区别 时期 流量 a period of flow time 时点 存量 a point of stock time
第三节 汇率变动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利率 (二)国际收支 (三)价格水平 (四)货币当局的直接干预 (五)经济增长状况 (六)政局变动 二、本币贬值的“恶性循环”效应
恶性循环(vicious circle): 本币贬值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本币贬值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价格上升
国际 结 收支 果 国际 原 借贷 因
除了国际借贷以外,单边转移行为也 会导致国际收支(支付)现象,但并 未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而不包括在 国际借贷范围之内。所以,国际收支 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 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 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 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 经常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1)商品;(2)服务; (3)收益;(4)经常转移。 2. 资本与金融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1)资本项目(资本转 移和非生产性、非金融性资产收买和放弃); (2)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 资和储备资产)。 3. 误差与遗漏项目
这种分类方法把官方的储备资产与非 官方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经济交 易合在一起,统称资本与金融项目, 不利于区别和分析这两种不同性质的 现象。因此,国际学术界在对国际收 支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往往把储备资产 从资本与金融项目中剔除,形成狭义 的资本与金融项目,而且仍然简称为 资本项目。
二、外汇的特征
第二节 汇率
一、汇率的概念与标价 (一)直接标价法 (二)间接标价法
二、汇率的种类 (一)按汇率允许波动的程度分类 (二)按汇率确定的方式分类
套算汇率的应用 设美元为一国的关键货币,可按下 式套算本币与英镑的汇率:
(本币/英镑) =(本币/美元)×(美元/英镑)
已知基本汇率为7.40,国际外汇市场 上美元对英镑的汇率为 1英镑=1.90美元,则本币对英镑的 汇率便可通过上述公式套算而得,
第四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含义 二、外汇管制的内容
(一)经常项目交易的外汇管制 (二)资本管制 (三)汇率管制
1973年智利曾实行的 混合复汇率制度
进口汇率
机械品
出口汇率
矿产品
非贸易汇率
外交使团 旅游 赡家汇款 投资收入
非必需品
高级消费品
农牧工业品
铜制品Biblioteka 三、外汇管制的利弊• 有利方面 • (1)改善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 • 效果比较明显; • (2)能充分利用供求价格弹性; • (3)保护本国婴幼行业“Infant Industry”
货币供 应下降
价格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国际收 支顺差
价格 上升
货币供 应上升
黄金 内流
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外流
货币供应量减少
价格下跌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经常项目改善
利率上升 投资需求和 消费需求下降
经常项目改善
资本流入
资本项目改善
逆差 外汇储备减少
顺差 外汇储备增加 利率效应: 改善资本项 目 收入效应: 改善经常项 目 相对价格效 应:改善经 常项目
二、国际收支的重要性 国际收支概念从仅仅指简单的贸易 收支发展到把全部国际经济交易都包 括在内,充分说明了国际收支的重要 性与日俱增。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 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或一 月)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 来的一种统计表。所以,国际收支平衡 表实际上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即 7.40×1.90=14.06 即1英镑折合14.06个单位的本币。
(三)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类 (四)按外汇的到账速度分类 (五)按外汇交割的时间分类 (六)按政府在汇率确定中的作用 分类 (七)按汇率的统一性分类 (八)按外汇买卖成交的时间分类
(九)按经济含义分类
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双边实际汇率 (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BRER) 可以下式表示:
不利方面 (1)汇率、税收和补贴的最优值难以 确定; (2)形成额外的行政管理费用; (3)容易产生腐败、滥用权利和不负 责任等官僚主义; (4)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 (5)市场机制扭曲; (6)不公平竞争。
第五节 外汇风险管理 一、外汇风险概述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 (二)外汇风险的类型
二、外汇风险的管理 (一)交易风险的管理 (二)营运风险管理 (三)折算风险管理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按交易 性质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 项目三大类,每一大项目可再分为一 些分支项目(sub-accounts)。
(一)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是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 项目,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劳务的 国际交易。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 支、劳务收支和转移收支三个项目。
P* e = E ── P 其中, e:实际汇率; E:名义汇率; P*:外国的价格(指数); P:本国的价格(指数)。 由于价格数据无法获得,因此实际计算时通 常使用价格指数。
有效汇率: 加权平均的多边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 不考虑价格对比的多边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纳入了相对价格变动因素 综合衡量一国货币汇率的指标是实际 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 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做详尽的笔记; 3. 事先预习和课后复习; 4.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第一章
第一节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基本涵义
一、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个与国际经济交易密切 相关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国际经济交 易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种债权债务 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支付。
第三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 一、外汇市场的类型 二、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三、外汇市场的交易模式 四、外汇市场的交易程序 五、外汇市场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