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家乡变化 -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对全国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我所在的家乡为例,调查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同时,家乡的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建的工厂和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家乡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
三、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道路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公路的硬化率大幅提高,城市道路也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电力供应和通信网络的普及率也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此外,家乡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供水问题。
四、教育和医疗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了整个家乡的人力资源素质。
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医院和诊所的数量增加,医疗设施和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五、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成为了家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大量的绿化工程和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了实施,家乡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明显改善。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家乡的生态环境。
六、文化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文化传承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同时,家乡也积极引进和推广其他地区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艺术、音乐、电影等文化产品在家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七、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社会风气更加文明。
家乡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
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
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
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
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
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
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本报告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家乡的变化,并表达我的看法和思考。
二、改革开放成就概述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与世界的联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家乡变化的具体例子1. 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的家乡开始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和大型商场,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2.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开始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公园等建设越来越好。
同时,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3. 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的家乡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现在,我的家乡拥有多所知名大学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家乡还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思考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这些变化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的努力。
同时,家乡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未来,我相信我的家乡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五、结论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更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方面。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3篇_作文精华版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作文(一):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处在农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
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
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
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
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
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
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
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变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
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
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
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
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作文(二):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大我的故乡在临沭,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0篇_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一):我的家乡,她蓬勃而又不张扬,恬淡而又不失朝气。
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很多个地方。
下面是我的总结:一、科技之光大放异彩,经济增长势不可挡如果说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门户,那么合肥我认为就是中国的科技门户。
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中国科技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
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
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
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
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户,百亿元以上10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户已到达500亿元。
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
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元。
二、高楼林立,东西南北高架搭起明天的彩虹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
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
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
改革开放对家乡的改变

改革开放对家乡的改变1. 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改变。
2. 经济方面的改变2.1 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前,我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小县城。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新建了许多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住宅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来到我家乡工作和生活。
2.2 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下。
但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引进,农业现代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我家乡的农民通过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站等形式合作经营土地,种植规模扩大,并且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外资引进和开放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资企业的引进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我家乡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3. 社会方面的改变3.1 教育水平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家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学校数量增加,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水平。
现在,我家乡的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2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改革开放以前,我家乡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医疗资源不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改善。
医院数量增加,医疗设备更新,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现在,我家乡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3 生活水平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家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居住条件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现在,我家乡有了更多的娱乐设施和购物中心,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4. 文化方面的改变4.1 文化交流与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5篇

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5篇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北京的农村到各地的农村,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农村在我国的新时代发展中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所以时刻关注农村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户的家庭经济和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完善农户档案,推进新农村信用建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更好地为新农村经济发展而服务。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家乡的发展状况来了解家乡的变化及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从中感受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带给中国农民的好处。
三、调查方法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对比目前的家乡,找出两者的区别,分析原因。
2、走访老人,询问他们对家乡这几十年变化的经历及感受。
3、各处走走,比较家乡与自己记忆里的区别。
4、到家乡周围调查,看看家乡周围的变化。
四、调查结果1、经济发展我的家乡在XXXXXXXX,村民努力勤奋,朴实待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
耕地不再是农民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务工、个体私营、公司、合作社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并且它们已经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农民工日益崛起。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此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目前,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以务工收入为主、种地为辅。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农村农业经济也在大力发展。
人民生活条件正在逐渐提升至新的层次。
2、村容村貌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村级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村级公路的修建,由乡里统一出资修建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柏油路,并通上了公交客车,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几里路才能坐车了,村内的道路由村里出资也由原来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了。
房屋的更新,俗话说:“看一个村子的穷富关键看房屋”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16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混建筑,两幢土坯草房于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里彻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五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五篇第一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村子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好处,他们给村子换了新衣,他们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他们还让村里的男女老少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身在振太镇介牌村习兔河小组,几年前,柏油路铺到了村里,赶牛的老大爷呟喝着说:“这下,我放牛,就不怕被黄沙追捕啦!呵——呵——呵——”含着棒棒糖的小妹妹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说:“这个糖好吃极了!是不是以后坐车就不用疼屁股了呀”在场的人们都张开大嘴巴开怀大笑……记忆难却的是今年的一个下雨天,为脱贫攻坚“站岗”的罗支书、夏阿姨……淋着冰凉的大雨来到了我家,我急忙请他们坐下,给他们洗水果、倒水……爸爸对他们说:“这么大的雨,还这么冷,辛苦你们了。
”他们一阵谈笑后就是谈一些家庭了解,我坐在一旁,也不敢出声,屏息倾听着,爸爸不慌不忙地跟他们谈起我们家茶树的问题……提起茶树,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采茶时,从茶树上掉下的那一回,我为我那时的笨拙而想笑,又为我那个很久才能消失的伤痕而想哭。
那棵古老的茶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慈祥。
但那时,有的人毫无条件地说,那棵茶树不是我家的了,妈妈知道后火气冲天……我什么也不说,嘟着嘴巴,一到伤心的时候就去摸摸那棵老茶树健壮而青绿的枝干,扶着她倾诉衷肠,用她的慈祥为我解愁。
一个星期五,罗支书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抽出时间来小组解决了我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
当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说出茶树物归原主时,我的心情像“锦上添花”一般。
不过那时他们已经走了,我那颗炽热的心又被泼了一盆“冰水”,我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此事过了许多天,我又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上学,路上,我又看到了他们为解决村民的一些问题而奔波的身影,我抽动了嘴角,笑了。
是他们给了村里“和平”,是他们让我的心不再凄凉,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关心着村子里的每家每户。
我想对他们说:“罗支书、夏阿姨……您们啊多像路边的那几盏灯啊!在路边不论春夏,不论风雨,不论寒热,不论昼夜,一直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别人做出贡献,我真为您们感到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的深圳
深圳前身是宝安县管辖的一个小镇,由 于当时大陆与香港不能直接贸易往来,经 济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当时的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 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 小。”这首民谣,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的真实写照。当时,深圳没有大学,没有 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仅有的文化设 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五十年代盖的剧 院。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只是一个边陲小镇。 房屋结构形式基本上只有两种,即纵向式 屋和齐头大屋。建材多以三合土(黄泥, 沙,石灰)砌墙,房顶盖瓦,光线极暗。 渔民一般一船为家,船少人多者,则在 沿海较高处搭茅棚栖身。建以竹木为框架, 茅草做墙和房顶,只能勉强遮风避雨,极 易受台风摧毁。
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2)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村民委员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1)1984年以后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负盈 亏、自主经营;所有制上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 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 (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1985年开放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九十年代基本形成了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 开放城镇、内地生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5)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视频:《百年潮· 中国梦》央视首播 深圳莲花山见证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谢谢观赏
视频: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
为何需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 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不完善到 比较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 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从实 践上来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获得新生。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 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的成就
1、经济持续抉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明显增强 4、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5、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6、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7、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与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 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 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 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时,深圳经济总量大概是内陆第一大城市经 济体上海的一半,经过12年的追赶,2016年达到 了上海的71%。
感谢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首 的国家领导人长期探索出 得伟大创举。实践证明, 它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向万象更新的春天
视频:七旬老人用镜头讲述深圳改革开放35年巨变
现在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拥有43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中国大陆城市的前4名,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位,已初步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法制健全、环境 优美、生态优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 实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 新时期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大步发展的进程。其中深圳金融仍将充分发挥经 济特区的新时期“带头”作用,在金融体制、机制、组织结构、技术和产品创新 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持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使深 圳金融成为全国最有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准最高、开放度最大市场。
视频:细数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
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 谋子不谋势和不注重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等问题 : 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当中出现了企业大量破产和管理人员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部分国有 企业被管理者收购,从而导致大量工人下岗。 教育改革 1998年大学扩招后,因为中国处于第二产业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市场 需求大量工人,而不是大学生、技工,从而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失业。另外改革 开放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弱,导致优秀师资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 区。 住房改革 90年代中期福利分房的取消,中国商品房市场开始高速发展。伴随1993年税 制改革,中央将地方70%的税收收取,但义务教育、基建、医疗的支出还在地方, 地方只能靠大量拍卖土地填补财政不足。在土地财政、银行资金大举涌入等因素 下,房价暴涨。 贫富差距 根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基尼系数2012年已达到0.474, 而2008年是0.49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工资占GDP比 重不停下降,从1985年56.18%降到2007年43.12%,连续22年下跌。因为贫富 差距导致众多群体性事件,例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州织里事件。
深圳的世界地位
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的《中国宜 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宜居指数在中国40个 城市中排名第九。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 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 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 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 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 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视频:郑浩 改革开放前 中国计划经济无活力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 思想,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明确指 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 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建设成就。
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 地处广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面积1948.69平方公里。 1978年,深圳与珠海、汕头、厦门一起设立为经济特区(十一 届三中全会)。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 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 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 “创客之城”等美誉。 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边 境口岸城市,皇岗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 深圳历来是移民之地,深圳人历来是迁徙之民。 深圳是广东第二大城市,也是大陆四个一线城市之一,广东最 大的经济特区,与广州并称"南粤双雄"被公认为与上海,北京 并列的国内三大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