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学习计划
小学24式太极拳学习计划

小学24式太极拳学习计划第一节:入门篇一、学生背景1. 学生姓名:小明2. 学生年龄:10岁3. 学生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无明显的身体问题4. 学生体育素质: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二、学习目标1. 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2. 感悟太极拳的太极哲学和意义3. 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三、学习内容1. 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2. 学习24式太极拳的具体动作和技巧3. 培养太极拳的自我修养四、学习方法1. 观摩学习: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和视频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2.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太极拳的动作,逐步熟练掌握3. 参与实践:通过参与太极拳的练习和活动,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和体验五、学习计划1. 第一周- 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如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一段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2. 第二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二段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 感悟太极拳的太极哲学和意义,如阴阳、动静、刚柔等概念3. 第三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三段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如站桩、起势、单鞭等动作4. 第四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四段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 进行太极拳的整体练习和串讲,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和体验六、教学过程1. 第一周- 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观看学习-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一段动作,进行反复练习2. 第二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二段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感悟太极拳的太极哲学和意义,通过老师引导和小组讨论学习3. 第三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三段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通过老师示范和学生模仿学习4. 第四周- 学习24式太极拳的第四段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进行太极拳的整体练习和串讲,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和体验七、教学评估1. 制定学生自我评价表,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2. 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观摩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和姿势3. 老师组织太极拳的小组练习和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八、学习成果1. 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学生理解太极拳的太极哲学和意义3. 学生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九、学习反思1. 学生自我评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不足,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2. 老师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成果和教学不足,进行教学改进和提高在这个学习计划中,我们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让小明和其他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感悟太极拳的太极哲学和意义,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太极的学习计划和建议

太极的学习计划和建议一、学习计划1. 制定学习目标首先,要想学好太极,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太极,可以有多种目标,比如身体健康、提升自我修养、学习一套武术技法等。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2. 学习基本理论学习太极,首先需要了解太极的基本理论,包括太极的概念、起源、内涵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太极的基本原理,比如阴阳调和、动静结合、以柔克刚等。
3. 学习基本功除了了解理论知识外,学习者还需要掌握太极的基本功,比如站桩、松身、沉肩坠肘、虚领顶劲等。
这些基本功是太极练习的基础,必须扎实掌握。
4. 学习套路学习者需要学习太极的套路,也就是太极拳的拳术表演。
太极拳有多种套路,如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
5. 练习太极推手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训练方法,也是太极武术中的一种对练形式。
学习者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推手,加深对太极拳理论的理解,提高应用太极拳的能力。
6. 练习养生功法除了武术技法外,学习者还可以学习太极的养生功法,如太极气功、太极八段锦、太极五禽戏等。
这些养生功法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7. 掌握自我调理方法学习者可以通过太极的学习,了解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如气功调理、精神调理、饮食调理等。
这些调理方法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二、学习建议1. 坚持练习学习太极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练习。
不论是学习太极的理论知识、基本功、套路还是养生功法,都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
2. 正确认识太极太极是一门深奥的武术,学习者要正确理解太极的内涵,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可自视过高,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 找好老师学习太极,最好是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
老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供专业的指导。
4. 注重身体锻炼学习者要注重身体锻炼,要通过练习太极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受伤。
太极拳训练计划

太极拳训练计划太极拳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武术,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内外兼修,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特点而闻名。
太极拳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修养。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太极拳的训练计划。
一、基础功法训练。
1.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法之一,通过站桩可以调整呼吸,平衡身体,培养内力。
每天早晚各练习30分钟,保持呼吸均匀,全身放松。
2.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起始动作,要求动作缓慢、流畅,重心稳定。
每天练习50次,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3.单式练习,包括推手、单鞭、提手、肘锤等单式练习,要求动作标准、连贯。
每天练习30分钟,注重动作的力度和节奏。
二、套路训练。
1.基本套路,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如陈式、杨式、武式等,每天练习1-2个套路,注重动作的标准和连贯性。
2.太极剑,太极剑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太极剑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每天练习太极剑套路30分钟,注重剑法的精准和流畅。
三、对练和实战训练。
1.推手,推手是太极拳的特色训练方法,通过对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每天练习推手对练20分钟,注重与对手的配合和反应。
2.实战演练,太极拳虽然以柔克刚,但也需要实战演练来检验自己的技能。
每周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注重技术的实际运用和对抗能力的提高。
四、心理调适和养生保健。
1.冥想,太极拳强调心静如水,通过冥想可以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和。
每天进行冥想练习20分钟,注重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2.养生保健,太极拳训练过程中要注重饮食和作息的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以上就是太极拳训练计划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太极拳的训练,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修养。
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太极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太极拳学习训练计划

太极拳学习训练计划第一阶段:基础训练1.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以及太极拳的基本理论。
了解太极拳的理论基础,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套路。
2.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包括站桩、起势、合势、撤势、回势、坐步、开步、练步、转身、坐腿、抱势等。
通过日常坚持练习,可以逐渐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
3.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单式和套路两种。
单式动作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通过练习单式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套路是太极拳的综合表演,通过练习套路可以体会到太极拳的舒展和灵活。
4. 注重呼吸和意志贯通。
学习太极拳不仅要注重动作的正确性,更要注重呼吸和意志的贯通。
只有做到呼吸和意志贯通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最大效果。
第二阶段:进阶训练1. 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太极拳的表现,逐渐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进一步提升太极拳的技艺水平。
2. 学习太极拳的高级动作,包括招式和步法等。
通过学习高级动作,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并且进一步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3. 增加太极拳的练习时间和频率,通过日常坚持的练习,巩固基础动作,提高技巧水平,锻炼出更加精湛的太极拳技艺。
第三阶段:高级训练1. 学习太极拳的深层次理论和内功,包括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道家文化内涵。
深入理解太极拳的内涵,能更好地激发出练习者的内在力量和潜能。
2. 学习太极拳的高级套路和技法,通过学习高级套路和技法,可以提升太极拳的表演水平和观赏价值。
3. 学习太极拳的应用技巧和实战技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逐步提升太极拳的战斗力和实用性。
总结:太极拳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学习太极拳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计划,从基础训练到进阶训练再到高级训练,逐步提升技艺水平。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动作相结合,才能够学有所成。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以上的学习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的精髓,从而达到健身修身的目的。
太极学习计划书

太极学习计划书第一阶段:初学者阶段时间:1个月目标:1. 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理论;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 培养正确的呼吸习惯和姿势;4. 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学习内容:1. 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基本理论: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传承,理解太极哲学的基本原理;2. 学习基本姿势和动作: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步法,如“起势”、“单鞭”、“白鹤亮翅”等;3. 呼吸控制和身体柔韧性的训练:通过呼吸练习和简单的舒展体操,培养正确的呼吸习惯和提升身体的柔韧性;4. 平衡感的训练:练习站桩和单腿站立等训练平衡感的动作。
第二阶段:进阶练习时间:3个月目标:1. 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2.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3. 加深对太极拳理论的理解;4. 开始感受太极拳的内在气质。
学习内容:1. 太极拳套路的练习:逐步学习太极拳的整套套路,包括“太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一路”等;2. 身体力量和灵活性的提升: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3. 深入理解太极拳哲学: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与老师探讨,加深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4. 开始练习“内功”:练习太极拳的内功修炼,包括小周天、大周天的练习和感受体内气场的变化。
第三阶段:深入修炼时间:半年目标:1. 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和应用;2. 深入修炼太极拳的内功;3. 提高对太极拳内在境界的感悟;4. 可以进行一定水平的太极拳教学和传授。
学习内容:1. 太极拳各种招式和应用的练习:加强每个招式的训练,掌握太极拳的精髓;2. 深入修炼内功:练习太极拳的内功,包括“合气”、“磁劲”等内功的修炼;3. 深入感悟太极拳的内在境界:通过定力、静坐等修炼,提高对太极拳内在境界的感悟;4. 开始进行太极拳的教学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水平的太极拳教学和传授。
第四阶段:成为太极拳师时间:一年目标:1. 提高太极拳的修炼水平;2. 深入研究太极拳的理论;3. 可以独立开展太极拳教学;4. 培养太极拳传承人。
太极学习计划怎么写

太极学习计划怎么写第一部分:学习目标设定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注重修身养性、增强体质、调整气血、增进健康。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身体、调节情绪、降低压力等。
因此,我希望通过太极拳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
具体目标设定如下:1.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并能够熟练进行练习;3. 提高自身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达到能够自如地运用太极拳技艺;4. 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减少疲劳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安排1. 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学习太极拳之前,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包括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等。
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进行学习,了解太极拳的传统观念、气功理论和武术技击等内容。
2. 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观看视频、参加培训班或寻求拳师指导,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复杂度,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套路。
3. 身体素质提高太极拳的练习需要较高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身体素质提高训练。
可以通过瑜伽、拉筋、站桩等方式进行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4.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除了学习太极拳的技艺,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科学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锻炼等方面。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太极拳的效果,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
第三部分:学习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了解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传统观念。
了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并练习一些简单的动作。
2. 第二周至第四周继续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套路。
逐步提升练习的难度和复杂度,提高太极拳的练习水平。
3. 第五周至第八周进行身体素质提高训练,包括瑜伽、拉筋、站桩等方式进行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太极拳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素养,本学期特开设太极拳课程。
课程目标如下:1. 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武术道德和传统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太极拳基本理论讲解与入门(1)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流派介绍;(2)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功法及养生功效;(3)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及站桩要领;(4)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讲解。
2. 第二阶段(第5-8周):太极拳初级套路学习(1)太极拳初级套路动作分解讲解;(2)跟随教练练习初级套路,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3)太极拳初级套路动作连贯练习。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太极拳中级套路学习(1)太极拳中级套路动作分解讲解;(2)跟随教练练习中级套路,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3)太极拳中级套路动作连贯练习。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太极拳实践与提高(1)太极拳套路实战演练;(2)太极拳套路表演与交流;(3)太极拳养生功法练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及养生功效。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太极拳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练练习太极拳,反复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 比赛法:组织太极拳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练习态度等。
2. 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学生太极拳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套路熟练程度:学生太极拳套路的熟练度和表演水平。
4. 养生功效体现:学生通过太极拳练习,身体素质和养生效果的变化。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太极拳基本理论讲解与入门第5-8周:太极拳初级套路学习第9-12周:太极拳中级套路学习第13-16周:太极拳实践与提高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课程,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素质,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教学计划三篇

太极拳教学计划三篇篇一:太极拳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项目,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健康第一”观,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原则,基于“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理念,形成与学校传统中医文化相融合的体育教学特色,从而与终身体育和大众体育接轨,不断地完善和实施“简化太极拳”课程建设工作。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习武术兴趣,积极参加武术锻炼;2、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套路练习,发展体能;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武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4、运用武术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2、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套路动作技术,并运用其锻炼,增进健康。
四、教学进度:篇二:24式太极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24式太极拳套路教学时间:本计划设置成一个模块。
教学任务:1.学习太极拳相关的理论知识,认识太极拳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作用。
2.学习24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方法、口令、手法、步法、示范位置、攻防含义、注意点。
3.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运行规律,发展学生的动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力量、平衡柔韧等身体素质,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心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教学说明:1.太极拳在本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涉及,学生很陌生,教学的进度必须放慢。
一般情况每次课只安排新授一到两式动作方法,其余时间以复习为主,每节课在新授内容完成后,大部分时间应安排给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另外,上课时候抓一些时间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次课:(一)任务与要求:1.了解太极拳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初步了解武术健身推手运动的基本技术。
3.提高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
4.学习并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1-2式。
(二)重点:收脚抱球。
(三)难点:手型变化。
(四)手段与方法1.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太极拳学习计划
篇一:太极拳教学计划
太极拳教学计划
黄山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项目,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健康第一”观,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原则,基于“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理念,形成与学校传统中医文化相融合的体育教学特色,从而与终身体育和大众体育接轨,不断地完善和实施“简化太极拳”课程建设工作。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武术兴趣,积极参加武术锻炼;
2、掌握太
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套路练习,发展体能;
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武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运用武术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2、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套路动作技术,并运用其锻炼,增进健康。
四、教学进度:
百官小学24式太极拳教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结合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指导特制定本活动方案,本方案以太极拳教学为主。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其动作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起来绵绵不断。
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医疗体育手段,对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强身健体有良好的作用。
本次太极拳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杨式24式太极为主二、活动安排
篇二:太极学习计划方案
区旅游局“太极拳”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