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六章 系统评价39页PPT
合集下载
系统评价ppt课件

14
4 评价函数的确定
评价函数是一个数学模型 评价函数是多属性、多目标的 不同的评价问题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函数 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评价函数
15
5 评价值的计算
权重的确定的意义 权重确定的方法 计算
16
6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作用 综合评价的途径
17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理论 效用理论 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性理论 模糊集理论 最优化理论
B=(0.25, 0.42, 0.17, 0.17) 所以综合而言,电视机还是比较好的比重大。
37
习题2:
用于教师讲课质量的评估 设讲课评价因素集U,评语等级集V U={清楚易懂u1,教材熟炼u2,生动有趣u3,板书整洁u4} V={很好v1,较好v2,一般v3,不好v4}
R是从U到V的模糊关系,它的元素rij表示从第i个因素着眼, 对被评教师讲课作出第j 种评语的可能程度。设对李老师就“清 楚易懂”这个因素考虑,全班有40%的人说“很好”,50%的人说 “较好”,10%的人说“一般”,便认为李老师讲课若从“清楚 易懂”方面考虑,应得的评价向量为(0.4,0.5,0.1,0)。
0.3 0.3
0.5 0.4
0.5 0.5
0.3 0.8
0.7 0.7
0.5 0.4
0.5 0.7
24
二、模糊综合评价
设对一个评价问题有:评判因素集U={u1,…,un};评价集 V= {v1, …,vn};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1,W2,…,Wn。 则综合评价问题可描述为计算模糊乘积U·V。
25
例题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新产品进行综合模糊评价
例:某服装厂对一新产品进行评判:
4 评价函数的确定
评价函数是一个数学模型 评价函数是多属性、多目标的 不同的评价问题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函数 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评价函数
15
5 评价值的计算
权重的确定的意义 权重确定的方法 计算
16
6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作用 综合评价的途径
17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理论 效用理论 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性理论 模糊集理论 最优化理论
B=(0.25, 0.42, 0.17, 0.17) 所以综合而言,电视机还是比较好的比重大。
37
习题2:
用于教师讲课质量的评估 设讲课评价因素集U,评语等级集V U={清楚易懂u1,教材熟炼u2,生动有趣u3,板书整洁u4} V={很好v1,较好v2,一般v3,不好v4}
R是从U到V的模糊关系,它的元素rij表示从第i个因素着眼, 对被评教师讲课作出第j 种评语的可能程度。设对李老师就“清 楚易懂”这个因素考虑,全班有40%的人说“很好”,50%的人说 “较好”,10%的人说“一般”,便认为李老师讲课若从“清楚 易懂”方面考虑,应得的评价向量为(0.4,0.5,0.1,0)。
0.3 0.3
0.5 0.4
0.5 0.5
0.3 0.8
0.7 0.7
0.5 0.4
0.5 0.7
24
二、模糊综合评价
设对一个评价问题有:评判因素集U={u1,…,un};评价集 V= {v1, …,vn};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1,W2,…,Wn。 则综合评价问题可描述为计算模糊乘积U·V。
25
例题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新产品进行综合模糊评价
例:某服装厂对一新产品进行评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六章系统评价

政
技
经
社
资
策
术
济
会
源
性
性
性
性
性
指
指
指
指
指
标
标
标
标Leabharlann 标方 政法政 针 策令策
性 能
寿 命
可 靠 性
安 全 性
方案成本、利 润、税金、投 资额、流动资 金、回收期及 建设周期,地 方性间接受益
…
社会福利、社 会节约、综合 发展、就业机 会、生态环境
…
物资、人力、 能源、水源、
土地条件
…
时 间 性 指 标
工程进 度
❖ 对于某些有因果关系的指标,理论上取某一方 面指标。或者在设计模型时考虑指标存在相关的问 题,采用某些算法剔除相关关系。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六讲 运输系统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问题】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求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合理、实 用。
❖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通常使用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方法 (Delphi Methods)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即 经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反复交换信息,统计处理和归纳综 合,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更能充分反映上述要求。
❖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 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化的因素定量 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情况进行综合评 价的一种方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六讲 运输系统评价
6.3 模糊综合评判法
二、基本步骤
❖ 模糊综合评判的过程是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 多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因素集u);再设定这 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 合(评判集v),分别求出某一方案各单一因素 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模糊矩阵);然后 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 算(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该方案评价的定量解 值;通过对不同方案值的比较,得出方案的优劣。
《交通运输系统管理》PPT课件

1 hour.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utomatic processor can
process as many applications as needed. 25
2021/4/19
Auto Loan Case
• After processing, the results are reviewed by a l oan officer who will write either an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document. This task usually takes 7 minutes, but can require anywhere from 5 to 1 0 minutes to complete.
要素 目标
排队系统 服务台、顾客 提高服务台的效率
库存系统
订货、需求
保证供应情况下,降低 库存
系统主要性能 排队长度、平均等待时间、平均 订货费、月平均存储费、
指标
滞留时间、平均滞留实体数
月平均货损费
输出评价指标 效率指标(时间)
23 效益指标(费用)2021/4/19
离散系统仿真算法
• 事件调度法
• 临时实体:货物、零件
15
2021/4/19
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要素
• 属性 • 几何、物理属性(尺寸、颜色、质量、含水率、存储温度范围) • 时间属性(到达时间间隔、平均加工时间、加工时间概率分布、标准差、提前订 货期) • 成本属性(存储成本、搬运成本、货损、运输成本)
• 状态:在某个时段(时间区间),对实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
50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代码rd任务前导工序正常持续时间赶工持续时间unif612unif310tria8910tria678unif58unif45tria4812tria369unif57unif3551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方案在100天内完成的概?压缩项目工期分析52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53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542166amend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55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entity复制与合并记录相关数据562166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basicprocess572166separateentity复制与合并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advancedtransfer582166route?同?程之间连接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指标数值产品研发失败比例24515成功方案赶工比例15313成功方案工期的期望值268812成功方案工期的标准差22905成功方案在100天内完成比例90210592166计划实施评价指标物流新设备e1计划模拟缩短工期分析602166fh
第六章 运输系统综合评价

12 0.48 6 0.24 0.318 81.43
2 0.08
2 0.08 2 0.08 0.044
• 应用要点:
(1)评价项目权系数的确定:两两比较法、加权平均 法、主成分分析法、AHP法 (2)评价基准的确定:先调研,后定等级;可定性、 可定量表示。 (3)评价结果的表达:易懂,可接受 练习题: 1、P149第六题。 2、今有一项目建设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如下的层次 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试用AHP法确定五个方案的优先 顺序。
• 年值法
首先将方案的各项投资和运转费用换算成现值,然后 用资金回收基金的换算方式换算成年值,进行方案比 选,年值最少的方案便是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 例6-12
• 回收率法(了解)
现值计算法和年值计算法
第三节
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
一、单项评价法 利用经济理论和技术水平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 出定量评价的方法。
2.教材及参考资料状况(0.10)
3.教师教学态度及责任心(0.15)
4.教师讲解能力(0.10)
5.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程度(0.10) 6. 理论联系实际程度及教学案例使用情 况(0.10)
2 0.08 5 0.20
11 0.44 14 0.56
12 0.48 6 0.24
0 0.00 0 0.00
• 注意事项:
1)正确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2)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P143<0.1一致性可接受。
2、模糊综合评判法:AHP+Fuzzy
实施步骤:
确定系统评价项目的评审要素集合; 确定各评审要素的权系数行向量; 确定评价基准及相应的价值量“ 计算系统各评价项目的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对该矩阵进行加权,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计算各评价项目的可行度; 比较个项目的可行度,按可行度大小进行排序。
2 0.08
2 0.08 2 0.08 0.044
• 应用要点:
(1)评价项目权系数的确定:两两比较法、加权平均 法、主成分分析法、AHP法 (2)评价基准的确定:先调研,后定等级;可定性、 可定量表示。 (3)评价结果的表达:易懂,可接受 练习题: 1、P149第六题。 2、今有一项目建设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如下的层次 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试用AHP法确定五个方案的优先 顺序。
• 年值法
首先将方案的各项投资和运转费用换算成现值,然后 用资金回收基金的换算方式换算成年值,进行方案比 选,年值最少的方案便是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 例6-12
• 回收率法(了解)
现值计算法和年值计算法
第三节
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
一、单项评价法 利用经济理论和技术水平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 出定量评价的方法。
2.教材及参考资料状况(0.10)
3.教师教学态度及责任心(0.15)
4.教师讲解能力(0.10)
5.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程度(0.10) 6. 理论联系实际程度及教学案例使用情 况(0.10)
2 0.08 5 0.20
11 0.44 14 0.56
12 0.48 6 0.24
0 0.00 0 0.00
• 注意事项:
1)正确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2)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P143<0.1一致性可接受。
2、模糊综合评判法:AHP+Fuzzy
实施步骤:
确定系统评价项目的评审要素集合; 确定各评审要素的权系数行向量; 确定评价基准及相应的价值量“ 计算系统各评价项目的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对该矩阵进行加权,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计算各评价项目的可行度; 比较个项目的可行度,按可行度大小进行排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六章系统评价

❖ 2、实施步骤
第三步: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上层
要素的相对权重
。
❖方根法——几何平均值法; ❖和积法——算数平均值法。
判断矩阵的处理
(方根法)
•1)方根法 •a.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 积
•b. 计算Mi的n次方根
•c.对向量
•归一化
•即为相对权重向量。
判断矩阵的处理
(和积法)
•2)和积法
•安全性 •可靠性
•寿命 •性能
•政策 •法令 •政策 •方针
•方案成本、利 润、税金、投 资额、流动资 金、回收期及 建设周期,地 方性间接受益
•…
•社会福利、社 会节约、综合 发展、就业机 会、生态环境
•…
•物资、人力 、能源、水 源、土地条
件
•…
•工程 进度
•试制 周期 •…
【大类指标和分类指标数量问题】
定的评价标准下,相对上一层某一要素而言,下一层各要素之间进
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得到
下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权重,最后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
排序。
•目标
•(目标层 )
•指标1
•指标2
•指标3
•(准则层 )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层 )
• 6.2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1)关联矩阵法 —— (2)层次分析法 —— (3)模糊综合评判法
• 6.2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一、层次分析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 1、基本思想
第六章 系统评价

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决策,就是让 自己和他人能更好地领会和认识某种人类 行为的手段。 评价系统范围的界定主要是确定系统
的边界,范围不应过大,以免使评价问题
过分复杂,也不应过小,以免忽略重要的
影响因素而失系统性。
9
一、系统评价要素
评价时期主要是确定评价处于系统开发全
过程的哪个阶段,以新产品开发为例,评价时
18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
评价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反映
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 评价指标尽可能的少,以降低评价负担。
19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可以分为定性指 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用定性语言作为 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用数据作为指标值。 从指标值的变换对评价目标的影响来看, 可以将指标分为极大型指标(又称效益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 表所示,
评价 指标 x1 x2 x3 x4 x5 比较次数 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1 1 1 0 3 0 1 1 0 2 0 0 0 0 0 0 1 0 1 1 1 0 1 1 4 权 重 0.3 0.2 0 0.1 0.4
方案 准则 主体 选择评价 方法、建立 评价模型
分析、 计算 评价 值
综合 决 策 分析
16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资料收集
这一过程主要是对评价系统的功能、
费用、时间及使用寿命等进行预测和估计,
为设定评价尺度、建立评价函数等收集评 价所需的相关资料。
17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系统的评价指标是对系统进行评价的基 本依据。任何一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系统的 一个方面 。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评价目标与实际情况 共同决定的,具体选择是要注意: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评估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 评估
• 3.按评价的内容分类 • (1)技术评价:技术评价是围绕系统功能来
进行的,评定系统方案能否实现所需的功能及 实现的程度。 •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围绕系统的经济效 益来进行的,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以成本为中心 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围绕系统给社会带 来的利益或影响而进行的评价。 • (4)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在上述三个方面评 价的基础上,对系统方案价值的大小所做的综 合评价。
• (2)规划评价:在着手设计系统之前,对系统 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系统 开发计划。
• (3)方案评价: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比较, 选择最优系统方案。
• (4)设计评价: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的核心问 题,所以,系统设计评价,主要是评价系统的特 性。包括系统设计适合目标的情况以及系统功能 或性能的评价。
其价值是不同的。
●现值P指资金现在的价值。 ●终值F指资金在将来某一时期的价值。
F
P 单利法:F=P(1+ni) 复利法:F=P(1+i)n
P—现值; F—终值; n—周期数; i —规定周期的利率。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 评估
例6-7 某港口向银行借款60万元,用于港口装卸设备 更新,年利为9%, 借期为十年, 试问十年后,该单 位应向银行还多少钱? 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 解: 单利法:F=60 ×(1+10×0.09)=114(万元) 复利法:F=60 ×(1+0.09)10 =142(万元) 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两者之差越大。 在资金投资或贷款计算中,一般都采用复利法。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 评估
• 六、系统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价的步骤
• 3.按评价的内容分类 • (1)技术评价:技术评价是围绕系统功能来
进行的,评定系统方案能否实现所需的功能及 实现的程度。 •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围绕系统的经济效 益来进行的,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以成本为中心 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围绕系统给社会带 来的利益或影响而进行的评价。 • (4)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在上述三个方面评 价的基础上,对系统方案价值的大小所做的综 合评价。
• (2)规划评价:在着手设计系统之前,对系统 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系统 开发计划。
• (3)方案评价: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比较, 选择最优系统方案。
• (4)设计评价: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的核心问 题,所以,系统设计评价,主要是评价系统的特 性。包括系统设计适合目标的情况以及系统功能 或性能的评价。
其价值是不同的。
●现值P指资金现在的价值。 ●终值F指资金在将来某一时期的价值。
F
P 单利法:F=P(1+ni) 复利法:F=P(1+i)n
P—现值; F—终值; n—周期数; i —规定周期的利率。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 评估
例6-7 某港口向银行借款60万元,用于港口装卸设备 更新,年利为9%, 借期为十年, 试问十年后,该单 位应向银行还多少钱? 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 解: 单利法:F=60 ×(1+10×0.09)=114(万元) 复利法:F=60 ×(1+0.09)10 =142(万元) 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两者之差越大。 在资金投资或贷款计算中,一般都采用复利法。
第六章运输系统系统综合 评估
• 六、系统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价的步骤
系统工程导论ppt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课件

• 2、系统的客观效用是对系统外部环境的全部目的, 而主观效用是某些人们特定的目的而言的。目的 不同,同一人群的主观效用也不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 评价结果的近似性。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系统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降低其近似性,在系统评价的工作中可采用增加评价者的 数量和和提高评价者的素质的方法。即有足够的数量专家 参加评价工作,以反映社会代表性,一般应超过30人;其 次,要求参加系统评价的专家要客观、公正,且具有渊博 的知识,对被评价系统有较深的了解。
• 评价结果的近似性。
• 原因:由于事物客观效用是客观存在的,而评价得到的结 果是评价者的主观效用; 其次参加系统评价工作者只是 社会的某一部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他们的主观欲望与 整个社会的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用评价者主观 欲望来代替客观效用、用少部分人的主观欲望来代替整个 社会的要求必然是一种近似。
• 选优提交决策。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中的不可能 包含系统所有东西,其次系统环境变化、决策者的生存环 境和心态的变化,导致最优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 所以应对评价对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提供正确的 决策依据。提交的报告除提供最优方案外,还应提出相应 的实施条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 评价结果的近似性。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系统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降低其近似性,在系统评价的工作中可采用增加评价者的 数量和和提高评价者的素质的方法。即有足够的数量专家 参加评价工作,以反映社会代表性,一般应超过30人;其 次,要求参加系统评价的专家要客观、公正,且具有渊博 的知识,对被评价系统有较深的了解。
• 评价结果的近似性。
• 原因:由于事物客观效用是客观存在的,而评价得到的结 果是评价者的主观效用; 其次参加系统评价工作者只是 社会的某一部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他们的主观欲望与 整个社会的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用评价者主观 欲望来代替客观效用、用少部分人的主观欲望来代替整个 社会的要求必然是一种近似。
• 选优提交决策。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中的不可能 包含系统所有东西,其次系统环境变化、决策者的生存环 境和心态的变化,导致最优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 所以应对评价对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提供正确的 决策依据。提交的报告除提供最优方案外,还应提出相应 的实施条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