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意境
处 添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大雁
黄花
梧桐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声声慢》ppt课件19张

《声声慢》ppt课件19张
--曹操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课文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 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 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 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 价李清照:
作品有《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辑有 《漱玉集》《漱玉词》。今 有《李清照集》辑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白居易《凉风叹》

《声声慢》ppt课件44张

《声声慢》ppt课件44张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愁什么?

怎样写愁?

词人围绕词眼,都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杨柳岸晓风残月。
秋风渲染愁情
——柳永《雨霖铃》

词人围绕词眼,都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
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
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
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
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
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导 入
】 】 】 】


目录











《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描绘唐明皇思念死去的杨贵妃而不得,凝视秋雨敲打梧桐叶落而触景伤情,是一种生死离别的情感。借用此典故,表达她夫死神伤的感情。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整首词是围绕那个字来写的?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雁过也,正伤心,
借景抒情
二、间接写愁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与寻觅的区别是什么?
寻觅是寻找的意思。寻寻是写诗人不停地找寻,希望找到点什么。觅觅是找寻不后更为细致的寻找。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1126年靖康之变(南渡前后)————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忽冷忽寒的时候,最难调养休息。(那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秋天的早晨:朝阳出生曰乍暖,晓寒犹重曰还寒。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可知,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为什么不说暴雨?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闲愁离愁)
阴》 《一剪梅》
哀婉凄清、苍凉悲楚 《声声慢》《永遇
(浓愁哀愁)
乐》《菩萨蛮》
1103,与赵 明诚结婚
1129,丈夫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32,再嫁张汝 舟(渣男),离 婚,被判刑两年
1084 出生书 香门第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
什么可采摘的?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 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呢?
9/4/2023
鉴赏探讨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 流南方不能如愿的句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3.《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几?句,由景 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菊花当中,只能看着花 瓣枯萎凋零,联想自身,不禁黯然神伤。
• 4. 《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无奈、孤独、 纷繁不尽的思绪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深思愁情 ——愁的内涵:
1129,丈夫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51,孑然一 身,悲苦离世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未来之忧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颠沛流离之苦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柳永《雨霖铃》(离愁)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15
问: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 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 “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 凄凉惨淡。
16
5、总结归纳
❖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来品读 ❖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 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
4
一、说教材
3、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分析抒情语句来理解 作者的情感。 (2)通过分析重要意象来领悟 作者的情感。
难点:挖掘词中主要意象的丰富而又复 杂的内涵。
5
二、说学情
17
五、说课综述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 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发 散思维能力、运用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 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8
李清照是北宋最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 的代表,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声声 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有着很高的 文学欣赏价值。
3
一、说教材
2、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前后期作品的不 同特点。
(2)抓抒情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3)抓主要意象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12
巧用叠词,写出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寻寻觅觅
国破、家败、人亡, 特定环境
孤苦空虚,欲寻寄托、 中的特定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男女殉情而死后)两家求 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 松柏,左右种梧桐。
离情别绪 孤独忧愁 愁思纷乱
忠贞爱情
赏析诗歌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诗歌鉴赏方法: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 握诗歌情感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环境
冷冷清清
冷清凄凉
感情
凄凄惨惨戚戚
郁郁寡欢 惨然不乐
• 1.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2.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梁衡评价: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 ,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无常,心绪难平
声声慢
酒、风、雁、黄花、 窗儿、梧桐细雨
《 寄一锦书剪寻来梅寻?》雁:觅字“觅回云,时中冷,谁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月时满西候楼,。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索然无味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惶然无助
声凄厉,象征哀思;传书信,思念亡夫;北人南渡,漂泊异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窗儿 梧桐细雨
间接抒情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赏析诗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知人论世析愁情:
痛 家人离散
悲 夫死无子
伤 半壁江山
恨 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隅
苦 形影相吊
愁 漫漫余生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话愁
以水喻愁,思绪万千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 ——取水源源不断,极言愁长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 春》 ——取水承载力,言愁之重
话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写出了“愁”之广、 “愁”之多、“愁”之密
感悟:雁是离情别恨的寄托,思念音信的企盼。
意象分析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词人憔悴瘦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花衰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 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经繁华、中遭丧乱、晚历凄凉
代表人物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
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诵读提示: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和缓的语速
任务二:研读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清 照
声 声 慢
一、走入新课,明确目标:
1、加强诵读,通过对作品的把握, 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 2、借助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分析作 者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感受李清照哀婉凄凉的内心世 界,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 趣。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花魂有 初阳瑞 瘦,暗 透,脑 。帘香东 。玉销 薄 卷盈篱 枕金 雾 西袖把 纱兽 浓 风。酒 厨, 云 ,莫黄 ,佳 愁 人道昏 半节 永 似不后 夜又 昼 黄消, 凉重 ,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 寂落寞、悲凉愁苦的 心绪。
半 世 漂 泊 感 生 平
七、效果检测: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寂寞 忧郁
八、课后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柳永、李 清照两位词作家表现“愁绪”的作 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合作探究:
A:找出全词的“词眼” B: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场景 C: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读这首词
五、移情入境,研读探讨:
合作探究:
A:怎样写愁: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 B:怎样入愁:词人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 C:缘何生愁:本词中的愁是怎么的愁呢?
效果展示
一、直接写愁
直抒胸臆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运用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思考: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若有所失 寻寻觅觅 动作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感受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大雁:象征愁情
诗句: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
黄花:喻指女子的容颜
诗句: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 风 , 人比黄花瘦
梧桐:引发愁情 细雨:象征愁情
诗句: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 声,空阶滴到明。
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声 声 慢 分角色合读:
李清照
女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女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女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 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 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 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 作品之一。
四、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三、走进作者,知识积累
1、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南 宋女词人,作品集《漱玉集》。词 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2、词人生平: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意境 情感
冷清、凄婉、愁苦之境
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感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愁
沦落之苦
寻寻觅觅, 叠词运用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秋风 借 淡酒 景 过雁 抒 黄花 情 梧桐 细雨
六、总结全文,提升感悟
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首 尾 呼 应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抒胸臆
表现了愁情之浓之深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叠词的作用: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 朗朗上口。 2. 起强调作用。(结合诗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意象 秋风:渲染愁情
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淡酒:象征愁情
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