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声声慢》李清照ppt

合集下载

李清照《声声慢》ppt课件(43页)

李清照《声声慢》ppt课件(43页)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
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凄苦、丧偶 细雨——与相思愁丝有关。
试赏析结句 “怎一个愁字 了得”。
本句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时候” 风来急”“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等这
•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是何其不幸;作为 一个此人,她又是何其伟大。正所谓”国 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之,苦难不 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 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他们 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 的灵魂飞得越高。
• 郭沫若评价: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 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颂千古是著 书。
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 情思 下联: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 描写对出下联。同桌可以相互交流。
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形容词
整体感知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 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
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 试找几例:
明确: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
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
10活还是夫妇分离的相思时刻直到凄凉孤苦的晚年欢乐时思愁时凄惨时她的一生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酒总结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一代词人中国的酒文化孕育了词人的才思正是酒和文学的不可分隔的渊源也是酒给予了词人以灵性和激情才使得后人能够有幸欣赏到词人情景交融血泪相连的经典作品

《声声慢》 李清照 课件(共15页PPT)

《声声慢》 李清照 课件(共15页PPT)
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
,用“_这___次___第____________,____怎___一___个___愁__字___了!得”代之。
课堂检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感谢聆听
THANK YOU
2.结合背景,讨论下,这些意象到底传递出怎样的愁 呢?


情愁:独居孤寂

国愁:亡国之恨
家愁:丧夫之痛
艺术手法
李清照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 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 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
第一句用了怎样的手法?
叠字开:头十四个叠字,极富音乐美。这七组叠词读起
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 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 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开口就有一种莫名的愁绪在 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整体感知
愁 1.这首词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词眼)
2.从哪些句子最能直观体现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3.13—1155.5.12),号易安居士,汉族, 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后嫁宰相之子赵明诚生 活幸福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其夫身亡,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南渡后)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在词中呈现方式
01
02
03
描绘相思之苦
词中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刻画了恋人之间深深的 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以景寄情
词人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 ,如黄花、秋风、细雨等 ,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使爱情主题更加鲜明。
抒发忠贞之情
词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坚定和执着,传达了对 忠贞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难。
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新知 识和新思考,以及这些发现对
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建议: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上 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将《声声慢》中的情感和意 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思考如何借鉴李清照的写作技巧,提 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东方女性形象
受传统文化影响,东方女性形象 多呈现为温柔贤淑、忍辱负重、 默默奉献的特点。
西方女性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形象更加独 立自主,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和自 由平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跨文化交流对女性文学创作启示
拓宽视野
01
通过跨文化交流,女性作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生
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从而拓宽创作视野。
借鉴经验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创作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创作
经验和艺术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促进融合
03
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女性文学作品具
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07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声声慢》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偏偏下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
洒落梧桐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
怎能说尽!
齐读本词,找出本词“词眼”
本词词眼是 词人为何而愁?
02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初步把握本词情感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号 “易安居士” ,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
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直接抒情
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着一个永 远回不来的人。一个“守”字和“独自”一 词,活画出一个发愣闷坐失意人的形象,突 出词人度日如年的凄戚心情。
“独自怎生得黑”,不知道怎样捱过一 天(凄凉,空虚,悲愁,痛苦)......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01. 品味意象,掌握词作的抒 情艺术。
02. 知人论世,理解词人“愁” 的内涵。
03. 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提高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学习流程
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词眼)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初步把握本词情感
抒情意象 把握本词的抒情方式,把握意象的内涵
拓展延伸
南渡
1129年 1129年 1131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内容:怀旧悼亡,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词风:凄婉哀怨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代表作:《声声慢》
1131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本词“愁”的内涵
亡国之恨
国愁
孤独之苦
家愁

《声声慢》ppt课件

《声声慢》ppt课件

花不再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代名词。
在她眼中,深秋的残菊朵朵凋零,堆积满地,一片破败凄凉之景。
由景及人,李清照不由得想到自己。她又何尝不是这凋零殆尽的
残菊?这次第,又怎不是她生命的晚秋、人生的晚秋?人老珠黄,
韶华已暮,何况李清照本就已经一无所有!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既是言花,亦是说人。感物伤我怀,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恍惚茫然 怅然若有所失 内心悲苦的无意识感(明白浓厚) 隐含微露的悲苦落到了实处
贰 如何写愁·愁来汹汹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本句一连用七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人什么时候会找寻?只有丢失了什么,才会寻寻觅觅,期望找回 遗失之物。那么李清照丢了什么呢?
国家、家庭、爱情、青春、心血
此时的李清照一无所有!
贰 如何写愁·愁来汹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如此悲苦,如此浓愁,李清照通过这千古名句,层层递进,写出了 愁的三种境界。我们仿佛能看到李清照满目茫然,一无所有、孑然一身 的她不禁想要找寻些什么?寻来觅去,却一无所获,周边冷冷清清,李 清照顿感心中冷冷清清。心中的悲苦再也掩盖不住了,喷涌而出,打破 了这个弱女子苦苦维持的平静。凄凄惨惨戚戚,悲苦实难自禁!由此也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2、读诗词,寻找本首词 的词眼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愁在何处 如何写愁 为何有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贰叁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最擅长的还是词,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 称为“易安体”。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亦称“一代 词 宗 ” 。 代表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 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点点滴滴”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 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 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此句以声衬情,梧桐滴雨 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悲剧色彩。这些点滴不是滴 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是对心灵 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
意象总结
淡酒 晚风 过雁
象征“愁”;酒淡反衬愁浓;表晚年凄凉惨淡; 渲染渲染悲凉愁情;表词人独居凄惨; 象征离愁、音信之盼、怀乡之思、悼亡之悲(夫/国);
赏析总结作用(表达效果):
(1)音韵上,运用叠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徘 徊婉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2)感情上,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增 强感情力度,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3)结构上,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词眼: 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01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准确性、创新性等方面,确保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02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8
2024/3/2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9
2024/3/23
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
2024/3/23
13
2024/3/23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词作,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词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
虽然时代变迁,但李清照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和人生智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这些词作可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提供情感寄托和人生指导。
启迪现代生活
14
2024/3/23
04
CHAPTER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
15
2024/3/23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游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分层次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声声慢》意境相符的小诗或散文等。
个性化设计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样化形式
27
2024/3/23

有效指导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声声慢》李清照ppt
走进文本、品读鉴赏
了滴桐着憔旧
得 ?
滴 。
更 兼窗 儿Fra bibliotek悴 损时 相

这细,,识过
次雨独如。也
第,自今满,
,到怎有地正
怎黄生谁黄伤
一昏得堪花心
个,黑摘堆,
愁点??积却
字点梧守,是
怎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最 难 将 息 。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凄 惨 惨 戚 戚 。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让我们走进李清照,你想对她 说什么?(致易安)
寻寻觅觅,往日如烟逝;冷冷清清,今日起愁绪。 我心如暮雨,淅淅沥沥,凄凄惨惨戚戚。 易安,淡酒怎消你愁思似海? 黄花怎解你愁眉依依? 舴艋舟怎载得动你愁重如山? 一江春水怎流得尽你愁
情悠悠? 易安,你用才情把苦难醉透, 否则,宋词的长河又怎能暗香浮动,婉约的琴弦又怎能
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
哪个字?
愁——“词眼”
赏析入愁
为何生愁?
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余音缭绕?
让我们齐声诵读《声声 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李 清照,向她坚韧、孤傲的 灵魂致敬!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阅读梁衡散 文《乱世中的美神》,写一篇 读书笔记,并交流阅读心得。
课堂小结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赏意象、品愁情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你从大事记中窥见词人,愁情的原因是什 么?
为何生愁?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有哪些方面 的内容?
怎样入愁?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 征。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悲凉凄婉
孤独冷寂
课堂练笔:仿写句子
原来愁情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