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ppt模板共22页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7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时代
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
婚姻生活 “词女之夫”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公元1127年夏五月,北宋亡。李清照夫 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公 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当时李清 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清照把丈夫安葬以 后,开始逃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 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 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 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 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结论:酒,愁的象征。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 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秋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秋风秋雨愁煞人。
结论:秋风砭骨,天凉心冷。 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菊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结论:黄花喻女子憔悴的 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结论: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时代
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
婚姻生活 “词女之夫”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少女时代 婚姻生活 凄凉晚年
公元1127年夏五月,北宋亡。李清照夫 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公 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当时李清 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清照把丈夫安葬以 后,开始逃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 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 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 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 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结论:酒,愁的象征。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 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秋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秋风秋雨愁煞人。
结论:秋风砭骨,天凉心冷。 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菊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结论:黄花喻女子憔悴的 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结论: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结论: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
意象分析 雨打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细雨是离别愁情,伤心断肠的象征
意象分析
既然是细雨,为何作者听得那么清楚?
以动衬静,写出来环境之寂静,作者愁思不断,夜 不能眠的情状,听了一晚的夜打梧桐的声音,更生 悲凉。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ト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淡
急
酒
风
过 雁
梧桐
黄
花
细雨
意象分析
酒
三杯两盏淡酒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意象分析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 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意象阔大,胸 怀宽阔,气魄 豪放,意境恢 宏壮阔。
铺陈直叙 夸张、对 比、比喻
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个人理想抱 负的实现。
婉约词
男女恋情、 离别相思、 伤春感时。
意象细小,细 含蓄委婉、 节居多,柔美、比兴的手 细腻,表现诗 法为主
儿女之情、 离别之思
人的婉含蓄。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意象分析 雨打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细雨是离别愁情,伤心断肠的象征
意象分析
既然是细雨,为何作者听得那么清楚?
以动衬静,写出来环境之寂静,作者愁思不断,夜 不能眠的情状,听了一晚的夜打梧桐的声音,更生 悲凉。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ト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淡
急
酒
风
过 雁
梧桐
黄
花
细雨
意象分析
酒
三杯两盏淡酒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意象分析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 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意象阔大,胸 怀宽阔,气魄 豪放,意境恢 宏壮阔。
铺陈直叙 夸张、对 比、比喻
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个人理想抱 负的实现。
婉约词
男女恋情、 离别相思、 伤春感时。
意象细小,细 含蓄委婉、 节居多,柔美、比兴的手 细腻,表现诗 法为主
儿女之情、 离别之思
人的婉含蓄。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2024)

莱宫会见唐玄宗使者的情形。
20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 方女性文学形象比 较
2024/1/26
21
中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概述
中国女性文学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 造为婉约、柔美、含蓄内敛的。她们多 愁善感,情感丰富,但又受到封建礼教 的束缚和压迫。
VS
西方女性文学形象
相比之下,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更为多元和 开放。她们可以是独立自主、勇敢追求自 我价值的现代女性,也可以是充满反叛精 神、挑战社会规范的“新女性”。
2024/1/26
4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
•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 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 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 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 慢》。有人则认为此词是别后相思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文学传统差异
中西方文学传统对于女性形象的 塑造也有不同的偏好和倾向。中 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多具有一种 悲剧色彩,而西方文学则更注重 展现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 。
2024/1/26
24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5
学生朗读、背诵比赛
学生自愿报名或老师指定,进行《声 声慢(寻寻觅觅)》的朗读或背诵比赛 。
的氛围。
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加
深对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2024/1/26
28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 置
2024/1/26
29
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声声慢的词牌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0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 方女性文学形象比 较
2024/1/26
21
中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概述
中国女性文学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 造为婉约、柔美、含蓄内敛的。她们多 愁善感,情感丰富,但又受到封建礼教 的束缚和压迫。
VS
西方女性文学形象
相比之下,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更为多元和 开放。她们可以是独立自主、勇敢追求自 我价值的现代女性,也可以是充满反叛精 神、挑战社会规范的“新女性”。
2024/1/26
4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
•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 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 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 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 慢》。有人则认为此词是别后相思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文学传统差异
中西方文学传统对于女性形象的 塑造也有不同的偏好和倾向。中 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多具有一种 悲剧色彩,而西方文学则更注重 展现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 。
2024/1/26
24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5
学生朗读、背诵比赛
学生自愿报名或老师指定,进行《声 声慢(寻寻觅觅)》的朗读或背诵比赛 。
的氛围。
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加
深对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2024/1/26
28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 置
2024/1/26
29
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声声慢的词牌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 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季 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 怎么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 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 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 人怎么能捱到天黑?更加上细雨落在 梧桐叶上,到黄昏还点点滴滴不停息。 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过雁
触景生情
秋风 交
淡酒
凄凉惨淡
情 梧桐
愁融
景 黄花
细雨
寄情于景
《声声慢》一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有哪些妙处?
(1)词人直抒胸臆:这情形光景,一个“愁”字怎么 能概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2)“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 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 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引人深思。除了悲 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 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 痛。 (3)这个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 又把词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 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整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感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作者简介
南 渡 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此时李清照44岁,夫妻二人被迫 逃离故乡,仓皇南渡。二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 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始终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描绘唐明皇思念死去的杨贵妃而不得,凝视秋雨敲打梧桐叶落而触景伤情,是一种生死离别的情感。借用此典故,表达她夫死神伤的感情。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整首词是围绕那个字来写的?
愁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雁过也,正伤心,
借景抒情
二、间接写愁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与寻觅的区别是什么?
寻觅是寻找的意思。寻寻是写诗人不停地找寻,希望找到点什么。觅觅是找寻不后更为细致的寻找。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1126年靖康之变(南渡前后)————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忽冷忽寒的时候,最难调养休息。(那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秋天的早晨:朝阳出生曰乍暖,晓寒犹重曰还寒。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可知,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为什么不说暴雨?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2张

柒 布置作业
作业
1.积累写愁情的名句和相关意象。 2.课外搜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把它们抄写在读书笔记 本上,进行比较探究。
谢谢!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则是词人后 期生活的写照。
叁 朗读体味,以声传情
朗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比较鉴赏
相同之处:
共有意象 酒 风 黄昏 黄花
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
帘卷西风 东篱把酒黄昏后
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三杯两盏淡酒
晚来风急 到黄昏、点点滴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比较鉴赏
不同之处:
《醉花阴》之“愁”:百无聊赖的闲愁 重阳独酌的清愁 与丈夫 的离愁。
《声声慢》之“愁”:孀居之悲 年迈之叹 飘零之苦 亡国之痛。
陆 课堂小结
小结
作为一个女子,李清照的遭遇是不幸的;作为词人,她 又是幸运的、伟大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 工。”苦难造就了李清照的艺术灵魂,她以女性特有的艺术 感受,使两宋以来的婉约雅词的题材、意境更加深化和细腻, 将婉约词推向了新的高峰。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 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辞章,常相唱和。靖康之变后, 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国破家亡, 李清照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4张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 落之苦
触景生情,寄情于景
过雁
秋风 情 梧桐
交 愁融
淡酒 景 细雨 凄凉惨淡黄花
思考:你觉得 哪个意象最能 触发词人的 “愁情”?它 在古典诗词中 有什么特殊涵 义?
酒
象 征
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走进诗风词韵
满却雁怎三最乍凄冷寻声
地是过敌杯难暖凄冷寻声
黄 花
旧 时
也 正
他 晚
两 盏
将 息
还 寒
惨 惨
清 清
觅 觅
慢
堆相伤来淡
时戚
李
积识心风酒
候戚
清
急
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橱,半夜凉初透。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离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为何说是“淡酒”?
其词自成一家,被 称为“易安体”。
其作品散失很多, 今有词集《漱玉词》传 世。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