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
光学设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光学设计基础知识点汇总光学设计是光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光的传播、聚焦和分析等过程,以满足特定的设计需求。
本文将对光学设计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光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光的传播与折射在光学设计中,光的传播和折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即光线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光的反射和镜面成像反射是光学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根据菲涅尔反射定律,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基于反射原理,可对镜面成像进行分析。
当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或凹透镜上时,可利用薄透镜公式计算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
三、透镜和光的成像透镜是光学设计中常用的元件,它可以实现对光的聚焦和分散作用。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向主光轴聚焦,有收敛作用;凹透镜则使光线远离主光轴,具有发散作用。
通过透镜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成像大小等参数。
四、光的色散和光谱分析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受到的折射程度不同,使得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获得物质的特征光谱,进而对物质进行分析和识别。
光学设计中经常利用色散现象实现对光的分析和处理。
五、光学元件的设计与优化在光学设计中,为了满足特定的设计需求,需要设计和优化各种光学元件。
光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元件的形状、材料和参数等因素,使得光线能够达到预定的聚焦效果或光谱分析要求。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几何光学方法、光线追迹法以及优化算法等。
光学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学科,需要深入了解光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数学物理知识。
通过对光的传播、折射、反射、成像、色散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不断提升光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有效运用光学元件,可以实现各种光学设备和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

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几何光学是以光线为研究对象的光学学科,它使用光线传播的简化模型来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根据光的传播特性,几何光学假设光是直线传播的,而不考虑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更多关注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线的反射、折射、散射等规律。
几何光学主要应用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光学系统的布局,如透镜、反射镜、光纤等,常用于成像系统、光通信和光计算等领域。
而光学设计则是基于几何光学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来实现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光学设计涉及到光学元件的选材、形状和排列等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和光学软件的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满足特定需求的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从成本、性能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力求使光学系统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和低畸变等特点。
光学设计常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摄像头等光学仪器的设计与改进。
在光学设计中,通常会采用追迹法进行光线的追踪和模拟传播。
通过确定光线的路径和传播过程,可以得到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参数,如入射角、入射位置、发散角等。
通过光线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可以优化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如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形状和材料等,以达到预期的成像效果或光场分布。
此外,光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光学元件的制造和装配等实际问题。
光学元件的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光学材料的限制、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镀膜的特性等因素。
因此,光学设计师需要在光学参数的计算和光学元件的实际制造之间进行平衡,以便实现最佳的光学性能和制造工艺。
总之,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作为光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
几何光学提供了光的传播基本规律和光线追踪的方法,为光学设计奠定了基础;而光学设计则通过光线追踪和优化计算,实现了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为光学应用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未来,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将继续在光学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光学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光学设计常用知识点汇总

光学设计常用知识点汇总光学设计是光学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到光学器件和系统的设计、性能分析和优化。
在光学设计中,有一些常用的知识点是设计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本文将对这些光学设计的常用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设计。
1. 光学系统的基本构成光学系统是由多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常见的光学元件包括透镜、棱镜、反射镜等。
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棱镜可以对光线进行偏折,反射镜则利用反射原理来改变光线的方向。
了解不同光学元件的特点和功能对光学设计非常重要。
2. 光学元件的参数与特性在光学设计中,光学元件的参数与特性是进行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的关键。
透镜的参数包括焦距、孔径、形状等,而反射镜则需要考虑反射率、反射面形状等。
此外,光学元件的光学材料也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和透射率,需要根据系统要求进行选择。
3. 光学成像理论在光学设计中,成像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成像理论研究光线在光学系统中传播、折射和反射时的规律,了解成像理论可以帮助设计者预测和优化系统的成像质量。
常见的成像理论包括几何光学理论、物理光学理论等。
4. 光束传输与衍射在光学系统中,光束传输和衍射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光束传输指的是光线在系统中的传输过程,设计者需要考虑光线的损耗和色散问题。
而衍射则是光线通过物体边缘或孔径时发生的现象,设计者需要了解衍射的特性并进行分析。
5. 光学设计软件与工具在光学设计中,使用光学设计软件和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常见的光学设计软件包括Zemax、Code V、FRED等,它们可以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
此外,还有一些用于光学元件制造和测试的工具,如等离子刻蚀机、显微镜等。
6. 光学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际的光学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像差、散射、干涉等。
了解这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光学设计师非常有帮助。
例如,通过合适的像差理论和校正方法可以减小像差,通过适当的光束整形技术可以降低散射等。
光学设计常用知识点

光学设计常用知识点在光学设计领域中,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点对于设计出高品质的光学系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光学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光学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光学设计的基础概念光学设计是指利用光学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满足特定要求的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由透镜、反射镜、光学涂层等元件组成,用于收集、聚焦、调制和处理光信号。
常见的光学系统包括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
2. 光学设计中的光学元件光学元件是光学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常见的光学元件包括透镜、反射镜和光学涂层。
透镜是一种用来聚焦光线的光学元件,根据形状和折射率的不同可分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等。
反射镜利用反射原理来聚焦光线,常见的反射镜有平面镜、球面镜和抛物面镜等。
光学涂层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常用的涂层有单层膜、多层膜和增透膜等。
3. 光学设计中的光学参数光学设计中常用的光学参数包括焦距、视场角、像差和分辨率等。
焦距是指透镜或者光学系统的聚焦能力,是透镜的重要参数之一。
视场角表示光学系统可覆盖的视场范围,较大的视场角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
像差是指由于透镜或者光学系统制造或组装不完美而引起的图像畸变,包括球差、色差和像散等。
分辨率是评价光学系统分辨细节能力的参数,表示光学系统可以分辨出的最小间距。
4. 光学设计中的光路模拟光路模拟是光学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传播和聚焦效果,帮助设计师优化光学系统。
常见的光路模拟软件有Zemax、Code V等。
光路模拟可以预测光学系统的性能、优化透镜的形状和参数、研究光学系统的散射和散焦效应。
5. 光学设计中的热点问题在光学设计领域,一些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例如,如何设计出更小巧轻便的光学系统,满足便携性要求;如何降低光学系统的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如何应对特殊环境下的光学设计需求,例如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的光学系统。
总结:光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光学理论、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光学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光学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光学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学基本原理,了解光学元件的功能与应用,掌握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光学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光学软件进行光学系统模拟与仿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光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光学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使其认识到光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能够:1. 掌握光学基本原理,具备分析光学现象的能力;2. 学会使用光学软件进行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3.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光学系统设计能力;4. 提高学术素养,认识到光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光学设计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系统讲解:1. 光学基本原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2. 光学元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棱镜等的功能、特性及应用;3. 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光学系统组成、设计原理、光学系统优化方法;4. 光学设计软件应用:介绍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Code V等,并教授基本操作;5. 光学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光学系统案例,如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6. 课程实践:设计简单光学系统,进行光学系统模拟与仿真。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1. 光学基本原理(2课时)2. 光学元件(2课时)3. 光学系统设计方法(3课时)4. 光学设计软件应用(3课时)5. 光学系统实例分析(2课时)6. 课程实践(4课时)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1. 第六章 光的传播与光学元件2. 第七章 光学系统设计原理3. 第八章 光学设计软件及其应用4. 第九章 光学系统实例分析及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学实际,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学设计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什么是光的光学仪器和光学设计

光学仪器是用于检测、测量和操作光的设备和工具,它们基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光学设计则是通过优化光学系统的构成和参数,以实现特定的光学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仪器和光学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分类:光学仪器是利用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来检测、测量和操作光的设备和工具。
它们基于光的特性和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光栅等,实现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光学仪器包括以下几种:1. 显微镜:利用透镜和光学系统来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和对焦距离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2. 望远镜:利用反射镜或透镜等光学元件来放大远处物体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来观察远处天体或景物。
3. 光谱仪:用于测量和分析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光栅、棱镜或干涉仪等光学元件对光进行分散、分光和检测。
4.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厚度或折射率等参数的设备。
常见的干涉仪包括白光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弗罗格干涉仪等。
5. 激光器:产生激光光束的设备。
它利用光的受激辐射和放大过程来产生一束高强度、单色和相干性很好的光。
二、光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光学设计是通过优化光学系统的构成和参数,以实现特定的光学性能和功能。
它基于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利用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的特性和参数,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常见的光学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几何光学设计:基于几何光学原理,通过光的传播和物体的几何形状来设计光学系统。
例如,通过选择适当的光学元件和调整其参数,以实现特定的光学成像、放大或聚焦等功能。
2. 光线追迹法:通过追踪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相互作用,以预测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性能。
它可以用于设计光学系统的光路、像差校正和光源布局等。
3. 波前传播法:通过模拟光的波前传播和相位变化,以预测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像差。
它可以用于设计光学系统的透镜曲率、光阑尺寸和光学元件的位置等。
光学设计与光学工艺

光学设计与光学工艺光学设计和光学工艺是光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光学技术的核心内容。
光学设计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光学原理和光学元件设计实现一定功能的光学系统,而光学工艺则关注如何通过加工、组装和测试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光学元件和系统。
光学设计是光学工艺的基础和指导性工作。
光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要求的光学参数和功能,选择适当的光学元件并确定其位置和特性,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光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学元件的材料特性、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因素,以及光学系统的光学成像质量、色散、畸变等性能指标。
光学设计通常是基于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的,通过光线追迹和光学仿真分析,可以预测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性能。
在光学设计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光学工艺的制造过程。
光学工艺主要包括光学元件的加工、组装和测试。
光学元件的加工涉及到对材料进行切削、研磨和抛光等工艺,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表面形状和质量。
光学元件的组装包括将多个光学元件按照设计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光学系统。
组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元件间的相对位置、角度和精度,并进行调试和校正。
光学元件的测试则是为了验证光学系统的性能,包括光学成像质量、色散和畸变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光学设计和光学工艺的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一方面,光学设计的优化可以指导光学工艺的制造和测试工作。
通过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光学元件的制造可行性和组装、测试难度,可以减少后期工作的复杂度和成本。
光学工艺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光学设计提供有效指导,通过制造和测试的结果,可以优化设计中的参数和布局,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
另一方面,光学工艺的进步也促进了光学设计的发展。
随着光学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例如超精密加工和高精度测量技术的进步,使得光学设计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和复杂度,拓展了光学系统的应用领域。
总之,光学设计和光学工艺是光学技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光学设计关注的是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而光学工艺关注的是光学元件的制造和测试。
光学设计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光学设计软件的使用,如ZEMAX。
3. 学会光学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1. ZEMAX软件2. 相关实验指导书3. 物镜镜头文件4. 目镜镜头文件5. 光学系统镜头文件三、实验原理光学系统设计是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成像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包括物镜、目镜和光学系统的设计。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物镜(1)打开ZEMAX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光学设计项目。
(2)选择物镜类型,如球面镜、抛物面镜等。
(3)设置物镜的几何参数,如半径、厚度等。
(4)优化物镜参数,以满足成像要求。
2. 设计目镜(1)在ZEMAX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光学设计项目。
(2)选择目镜类型,如球面镜、复合透镜等。
(3)设置目镜的几何参数,如半径、厚度等。
(4)优化目镜参数,以满足成像要求。
3. 设计光学系统(1)将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文件导入ZEMAX软件。
(2)设置光学系统的其他参数,如视场大小、放大率等。
(3)优化光学系统参数,以满足成像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镜设计结果通过优化,物镜的焦距为100mm,半视场角为10°,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
2. 目镜设计结果通过优化,目镜的焦距为50mm,半视场角为10°,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
3. 光学系统设计结果通过优化,光学系统的焦距为150mm,半视场角为20°,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了使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系统设计。
3. 加深了对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4. 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为今后从事光学系统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本实验报告仅为示例,具体实验内容和结果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伍征义 学号:20100030333软件课程设计题目:定焦镜头的技术指标:焦距:28f mm '=,相对孔径/1/3.5D f '=,图像传感器为CCD ,像素为1200×960,像元为3.8 3.8m m μμ⨯。
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 、F 、C 三种色光,d 为主波长)。
设计要求:镜片数小于10片,焦距280.2f mm mm '=±,中心相对照度大于65%,轴上点100/lp mm 的MTF 值在0.3以上,轴外0.707视场100/lp mm 的MTF 值在0.15以上,最大畸变<3.5%。
1. 透镜结构参数,视场、孔径等光学特性参数: System/Prescription DataGENERAL LENS DATA:Surfaces : 12Stop : 6系统光圈 : 入瞳直径 = 8Glass Catalogs : SCHOTTRay Aiming : Off变迹 : 均衡,统一的, 因子 = 0.00000E+000有效的焦点长度 : 27.99988 (系统温度和压力在空气中)有效的焦点长度 : 27.99988 (在像空间)Back Focal Length : 17.50113统计轨迹 : 40.24图像空间F/# : 3.499984离轴工作面F/# : 3.499984工作面F/# : 3.498717Image Space NA : 0.141422物空间 NA : 4e-010光阑半径 : 2.446456离轴像高 : 2.923143近轴放大率 : 0入瞳直径 : 8入瞳区域 : 17.94058入瞳直径 : 9.552972入瞳直径区域 : -33.40412Field Type : Angle in degrees最大视场 : 5.96主光波长 : 0.5875618镜头单位 : 毫米角度放大率 : 0.8374358Fields : 7Field Type: Angle in degrees# X-Value Y-Value Weight1 0.000000 0.000000 1.0000002 0.000000 3.440000 1.0000003 0.000000 4.860000 1.0000004 0.000000 5.960000 1.0000005 0.000000 -5.960000 1.0000006 0.000000 -4.860000 1.0000007 0.000000 -3.440000 1.000000Vignetting Factors# VDX VDY VCX VCY VAN1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2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3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4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5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6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7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Wavelengths : 3Units: 祄# Value Weight1 0.486133 1.0000002 0.587562 1.0000003 0.656273 1.000000SURFACE DATA SUMMARY:Surf Type Comment Radius Thickness Glass Diameter Conic OBJ STANDARD 无限远无限远 0 01 STANDARD 17.413 2.21 SSK4A 11.54051 02 STANDARD 44.806 0.54 10.92801 03 STANDARD 10.871 5.05 N-SK16 10.21077 04 STANDARD 无限远 0.87 F14 7.583946 05 STANDAR 6.248 4.05 6.356988 0 STO STANDARD 无限远 3.71 4.934923 07 STANDARD -6.576 0.84 F14 5.641263 08 STANDARD 无限远 2.78 N-SK16 6.386971 09 STANDAR -8.484 0.54 7.365901 010 STANDARD 40.194 2.18 N-SK16 7.73375 011 STANDARD -22.428 17.47 7.845816 0 IMA STANDARD 无限远 5.838666 0 PHYSICAL OPTICS PROPAGATION SETTINGS SUMMARY:OBJ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1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2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3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4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5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STO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7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8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9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10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11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IMA STANDARDUse Rays To Propagate To Next Surface : OffRecompute Pilot Beam : OffDo Not Rescale Beam Size Using Ray Data: OffUse Angular Spectrum Propagator : OffUse Parallel Probing Rays : OffReference Radius : Best Fit EDGE THICKNESS DATA:Surf Edge1 1.5605532 1.4790033 3.7765874 1.7389035 3.181097STO 3.0743557 1.4756458 1.9389149 1.56752610 1.64781611 17.815745IMA 0.000000INDEX OF REFRACTION DATA:Surf Glass Temp Pres 0.486133 0.587562 0.6562730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1 SSK4A 20.00 1.00 1.62546752 1.61764975 1.614266422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3 N-SK16 20.00 1.00 1.62755635 1.62040997 1.617271664 F14 20.00 1.00 1.61249349 1.60140055 1.596763175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6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7 F14 20.00 1.00 1.61249349 1.60140055 1.596763178 N-SK16 20.00 1.00 1.62755635 1.62040997 1.617271669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10 N-SK16 20.00 1.00 1.62755635 1.62040997 1.6172716611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12 20.00 1.00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0THERMAL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 DATA:Surf Glass TCE *10E-60 0.000000001 SSK4A 6.100000002 0.000000003 N-SK16 6.300000004 F14 7.900000005 0.000000006 0.000000007 F14 7.900000008 N-SK16 6.300000009 0.0000000010 N-SK16 6.3000000011 0.0000000012 0.00000000F/# DATA:F/# calculations consider vignetting factors and ignore surface apertures.Wavelength: 0.486133 0.587562 0.656273 # Field Tan Sag Tan Sag Tan Sag1 0.0000 deg: 3.4999 3.4999 3.4987 3.4987 3.5003 3.50032 3.4400 deg: 3.5059 3.5034 3.5047 3.5022 3.5063 3.50383 4.8600 deg: 3.5115 3.5068 3.5104 3.5056 3.5121 3.50714 5.9600 deg: 3.5169 3.5102 3.5160 3.5090 3.5176 3.51055 -5.9600 deg: 3.5169 3.5102 3.5160 3.5090 3.5176 3.51056 -4.8600 deg: 3.5115 3.5068 3.5104 3.5056 3.5121 3.50717 -3.4400 deg: 3.5059 3.5034 3.5047 3.5022 3.5063 3.5038 CARDINAL POINTS:Object space positions are 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surface 1.Image space positions are 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the image surface.The index in both the object space and image space is considered.Object Space Image SpaceW = 0.486133Focal Length : -28.009090 28.009090Focal Planes : -5.395856 0.040035Principal Planes : 22.613234 -27.969055Anti-Principal Planes : -33.404946 28.049125Nodal Planes : 22.613234 -27.969055Anti-Nodal Planes : -33.404946 28.049125W = 0.587562 (Primary)Focal Length : -27.999875 27.999875Focal Planes : -5.507513 0.031132Principal Planes : 22.492362 -27.968743Anti-Principal Planes : -33.507388 28.031007Nodal Planes : 22.492362 -27.968743Anti-Nodal Planes : -33.507388 28.031007W = 0.656273Focal Length : -28.011649 28.011649Focal Planes : -5.572360 0.046571Principal Planes : 22.439289 -27.965077Anti-Principal Planes : -33.584008 28.058220Nodal Planes : 22.439289 -27.965077Anti-Nodal Planes : -33.584008 28.0582202.像质指标:实际值 目标值mm f 9999.27' 28mm畸变:3.0% ﹤3.5%MTF :100 lp/mm41.36% >30%(中心)100lp/mm50.13% >15%(边缘)3.公差数据分析结果:Analysis of TolerancesParaxial Focus compensation is on. In this mode, allcompensators are ignored, except paraxial back focus change.WARNING: RAY AIMING IS OFF. Very loose tolerances may not be computed accurately.WARNING: Boundary constraints on compensators are ignored whenusing fast mode or user-defined merit functions.Criteria : RMS Spot Radius in 毫米Mode : SensitivitiesSampling : 3Nominal Criteria : 0.00279305Test Wavelength : 0.5876Fields: Y Symmetric Angle in degrees# X-Field Y-Field Weight VDX VDY VCX VCY1 0.000E+000 0.000E+000 2.000E+000 0.000 0.000 0.000 0.0002 0.000E+000 4.172E+000 1.000E+000 0.000 0.000 0.000 0.0003 0.000E+000 -4.172E+000 1.000E+000 0.000 0.000 0.000 0.0004 0.000E+000 5.960E+000 1.000E+000 0.000 0.000 0.000 0.0005 0.000E+000 -5.960E+000 1.000E+000 0.000 0.000 0.000 0.000Worst offenders:Type Value Criteria ChangeTIRY 7 -0.200000000 0.020648258 0.017855209TIRY 7 0.200000000 0.020648258 0.017855209TSDY 7 -0.200000000 0.017715670 0.014922620 TSDY 7 0.200000000 0.017715670 0.014922620 TIRX 7 -0.200000000 0.017673023 0.014879973 TIRX 7 0.200000000 0.017673023 0.014879973 TIRY 9 -0.200000000 0.016219483 0.013426433 TIRY 9 0.200000000 0.016219483 0.013426433 TSDX 7 -0.200000000 0.015158243 0.012365194 TSDX 7 0.200000000 0.015158243 0.012365194Estimated Performance Changes based upon Root-Sum-Square method: Nominal RMS Spot Radius : 0.002793Estimated change : 0.047942Estimated RMS Spot Radius: 0.050735Compensator Statistics:Change in back focus:Minimum : -1.006384Maximum : 1.112594Mean : 0.000982Standard Deviation : 0.183204Monte Carlo Analysis:Number of trials: 20Initial Statistics: Normal DistributionTrial Criteria Change1 0.037123033 0.0343299832 0.020444427 0.0176513773 0.022070168 0.0192771184 0.029305977 0.0265129285 0.012754876 0.0099618266 0.043038079 0.0402450297 0.027220445 0.0244273968 0.024651186 0.0218581379 0.034890607 0.03209755710 0.021699433 0.01890638311 0.049531026 0.04673797612 0.020417454 0.01762440513 0.018984986 0.01619193714 0.015730620 0.01293757015 0.043021224 0.04022817416 0.013961333 0.01116828317 0.018380679 0.01558762918 0.020617987 0.01782493719 0.057143584 0.05435053420 0.018697437 0.015904387Nominal 0.002793050Best 0.012754876 Trial 5Worst 0.057143584 Trial 19Mean 0.027484228Std Dev 0.012222813Compensator Statistics:Change in back focus:Minimum : -1.067454Maximum : 1.620487Mean : -0.028083Standard Deviation : 0.69876390% <= 0.04303807950% <= 0.02169943310% <= 0.013961333Tolerance Data SummaryRadius and Thickness data are in 毫米.Power and Irregularity are in double pass fringes at 0.5876 祄Only spherical and astigmatism irregularity tolerances are listed in the "SURFACE CENTERED TOLERANCES";Zernike irregularity tolerances are listed under "OTHER TOLERANCES".Surface Total Indicator Runout (TIR) are in 毫米.Index and Abbe tolerances are dimensionlessSurface and Element Decenters are in 毫米.Surface and Element Tilts are in degrees.SURFACE CENTERED TOLERANCES:Surf Radius Tol Min Tol Max Power Irreg Thickness Tol Min Tol Max1 17.413 -0.2 0.2 - 0.2 2.21 -0.2 0.22 44.806 -0.2 0.2 - 0.2 0.54 -0.2 0.23 10.871 -0.2 0.2 - 0.2 5.05 -0.2 0.24 Infinity - - 1 0.2 0.87 -0.2 0.25 6.248 -0.2 0.2 - 0.2 4.05 -0.2 0.26 Infinity - - - - 3.71 -0.2 0.27 -6.576 -0.2 0.2 - 0.2 0.84 -0.2 0.28 Infinity - - 1 0.2 2.78 -0.2 0.29 -8.484 - 0.2 0.2 - 0.2 0.54 -0.2 0.210 40.194 -0.2 0.2 - 0.2 2.18 -0.2 0.211 -22.428 - 0.2 0.2 - 0.2 17.47 - -12 Infinity - - - - 0 - - SURFACE DECENTER/TILT TOLERANCES:Surf Decenter X Decenter Y Tilt X Tilt Y TIR X TIR Y1 0.2 0.2 - - 0.2 0.22 0.2 0.2 - - 0.2 0.23 0.2 0.2 - - 0.2 0.24 0.2 0.2 - - 0.2 0.25 0.2 0.2 - - 0.2 0.26 - - - - - -7 0.2 0.2 - - 0.2 0.28 0.2 0.2 - - 0.2 0.29 0.2 0.2 - - 0.2 0.210 0.2 0.2 - - 0.2 0.211 0.2 0.2 - - 0.2 0.212 - - - - - - GLASS TOLERANCES:Surf Glass Index Tol Abbe Tol1 SSK4A 0.001 0.551423 N-SK16 0.001 0.603244 F14 0.001 0.382327 F14 0.001 0.382328 N-SK16 0.001 0.6032410 N-SK16 0.001 0.60324ELEMENT TOLERANCES:Ele# Srf1 Srf2 Decenter X Decenter Y Tilt X Tilt Y1 12 0.2 0.2 0.2 0.22 3 5 0.2 0.2 0.2 0.23 7 9 0.2 0.2 0.2 0.24 10 11 0.2 0.2 0.2 0.24.软件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光学软件课程设计就这样结束了,回想起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可以说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