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表格教案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一、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在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设计中,了解并强调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定义与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参与公共活动时,人们应遵循的规范和约定,这些规范和约定保障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生活和公共场合中,学生们必须理解和遵守的规则都源自公共秩序的要求。
社会意义: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良好的公共秩序能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此外它也能提高社会效率,使人们的出行、交往更加顺畅。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开始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理解为何需要遵守这些规则,并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实际案例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例如公共交通的排队上车、红绿灯规则保证了道路交通的安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等则是文明行为的体现。
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公共秩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将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接下来我们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维护并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在进入公共场所时,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公共场所的特性和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所共同营造的。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这些规范。
公共场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学校、公园、博物馆还是电影院等,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场所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秩序,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遵守和维护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保障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尊重他人权利,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友善待人;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穿行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精品教案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2.通过搜集公共标志,知道不同公共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重点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教学难点理解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授课环节新课导入:秩序小游戏游戏准备:1.制作3至5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
2.将制作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中,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游戏要求:1.与家人合作进行游戏。
2.看看如何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的小球。
说一说:游戏感受1.我在家是和弟弟妹妹们一起进行这个游戏的。
一开始大家都很着急,一心想着先把自己的小球拽出来,结果小球总是堵在瓶口。
我发现在进行这个游戏时,大家千万不能着急,应该懂得相互礼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的小球。
2.我们家在进行游戏之前,先了解了游戏的规则,还仔细观察了瓶子的特点。
决定先安排好每个人取出小球的先后顺序,再开始游戏。
结果不到3秒钟就取出了所有的小球。
我感受到,在这个游戏中,规则很重要,需要提前确定取球的先后顺序。
思考: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说一说:公共生活中的秩序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等秩序要求。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到排队等候不插队、先下后上依次上车、礼让他人不争抢座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等要求。
知识点1: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知识点2: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优质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知道不同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树立公众意识,做文明学生。
【教学重点】•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其实,为了维护人们的公共生活,在公共场所就逐步形成了大家都需要遵守的公共秩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公共秩序。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当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三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和行人走斑马线的公共交]|通秩序。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先下后上、不在车闹内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秩序。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不拥挤,不打闹,按照顺序来坐好,爱护场地好卫生,文明观看安全保。
>【观看视频】公共生活处处有秩序,了解公共生活中的秩序。
>【知识窗】公共生活处处有秩序•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二)良好公共秩序的作用>【想一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公共生活没有秩序,公共生活将会非常糟糕。
公共场所将会变得非常混乱,非常中取出,才不会出现5个小球卡在瓶口的情况。
•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秩序,这进一步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秩序非常重要。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才更加祥和、安宁、平静,而没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是混乱、糟糕和危险的。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5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 治部编版教案第二单元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两个板块:“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和“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公共场合需要遵守的秩序,体会良好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重要性,理解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常见的公共标志,增强增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建设有序公共生活的方法;能够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公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认识到构建有序的公共生活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法律保障。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他们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公共秩序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他们知道要遵守公共秩序,但不一定能自觉遵守,也不够理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于如何建设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方法和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律就更陌生了。
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体会其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树立规则意识,激发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感,为第二课时“如何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作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规则意识。
2.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的公共标志,增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懂得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养成守规则、讲秩序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提升文明素养,做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遵守公共秩序。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理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收集公共标志。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公共场合需要遵守的秩序及其作用;了解公共标志。
(一)视频导入1.视频引入:播放关于公共场合排队的视频,提问“在很多公共场合中我们都需要排队,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大家都不排队会发生什么事?”出示课题: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走近新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二)遵守秩序1.活动园:通过完成活动园的练习,了解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秩序。
(1)出示教材第28页的图片,提问“在以下公共场合中,我们需要遵守怎样的公共秩序呢?”①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不拥挤、不争先恐后……②参加社区活动时:不追逐、不起哄、不乱扔垃圾……③乘坐公共交通时:不大声喧哗、不占座、不推挤……(2)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清单吧!表格内容包括:公共场合、需遵循的秩序、作用2.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2020年春季,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时: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2.通过搜集公共标志,了解不同公共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在图书馆里,如果所有人都不保持安静,会怎么样?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所有人都不遵守公共秩序闯红灯,那么一天又会发生多少车祸呢?如果所有人都不遵守公共秩序,那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新课环节:活动一:文明行为大讨论1.学生分享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他们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深刻的印象。
2.观看视频《文明行为大讨论》,听听大家的说法,了解不文明行为。
3.分析视频中人们都提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
活动二:公共生活秩序单1.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和视频中提到的,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需要注意。
观看视频听别人说了解更多不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
2.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为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到优异的社会秩序服务。
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3.大屏幕展示学生设计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
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有人都要维护秩序。
通过游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公共秩序的理解和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惯。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内容,询问他们对公共秩序的理解和体会。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一些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3.提问: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公共秩序?有哪些具体的行为表现?讲授与练1.讲授:在不同场合应该怎样做根据不同场合的特点和要求,讲解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公共秩序,如在公园、商场、公交车等场合的行为准则。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提出的两个问题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
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5.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
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在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
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监管、惩罚措施。每个驾驶员要形成“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的观念,自觉让路于生命救援,保持“生命通道”的畅通。
3.提出思考问题(活动园):怎样才能快速地取出瓶中的小球呢?你们小组的妙计是什么?
(避免争抢,按先后顺序顺次取出,这样才能快速的将小球取出。这也说明社会需要讲秩序,遵守秩序是人们正常高效地生活的必要条件。)
4.提出问题: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从这个小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如果有秩序的取出小球,就能又快又顺利地将小球取出,但如果大家没有秩序地取小球,就会在瓶颈处堵住,谁也出不来。这充分说明秩序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了解创建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
2.通过为争创文明社区建言献策,尝试多角度分析问题,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3.感受有序的公共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树立规则意识和公共意识。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单元研究目标二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知识目标: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公共生活秩序,学会遵守公共秩序。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重点认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难点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视频《关注校门通乱象》问:(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讲授新课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问: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设想一下,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材料一: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XXX伤人变乱材料二:重庆公交车坠江:你错过了一站,14人错过了一生材料三:跳广场舞声太大,老年人与住户起冲突一片混乱,120现场待命总结:不守秩序的后果: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
遵守秩序的意义将会引发混乱、无序、障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总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为了构建更加有序的公共生活,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当我们乘坐大众交通工具时: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出示两组图片见课件问:你更喜欢哪种状况?为什么?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通过系列材料。
让学心理解不守秩序的后果以及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有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秩序小实验: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
瓶口宽度职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分组进行试验,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
感悟:有秩序的公共生活还可以提高生活的效率,节省人们的时间,使生活更加便利。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读一读:P29 阅读角,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
5.小结:只有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秩片才能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6.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吗? 这些现象提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
2.阅读P31页的图,说说每幅图中的不文明行为,如来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想会带来哪些结果?
2.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此,微笑多一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公共场合怎么做
1.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凑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1)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2)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
(3)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和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
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的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活动一 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
1.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
当我们过马路时,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2.交流
五、总结谈话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聚社会力量
国家支持、法律保护
前置预习
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教学过程
五环节(引入-合作-运用-提升-拓展)
学 法 指 导
一、激情导入
我们大家都喜欢文明人,喜欢和讲文明人交往,看见不文明的现象会很讨厌。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是让人不舒服,还破坏了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
西里镇柳枝峪小学备课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序号:03
课题
2、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2、通过搜集公共标志,知道不同公共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 国家文明的体现。
四、拓展提高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教后记
西里镇柳枝峪小学备课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序号:04
课题
2、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道在不同场合应该怎样做。
1、播放视频《在国外“中国大妈”的不文明行为》
2、看了视频后说说你的感受。
3、师:国外不少景点景区,甚至都针对国人做起了汉语警示牌,让很多国人看到了很不舒服,确实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你是中国人出国旅行,往小来说就是代表你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旅行人,往大的说你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国外旅游,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1、看图,说说每幅图中的不文明行为。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
3、我们不但自己要做个文明人,也有责任劝阻 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做一个监督者,敢于对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提出批评制止。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中国人在国外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应,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教学重点
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教学难点
理解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法学法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2、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
公共秩序
自觉遵守 自觉遵守
前置预习
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
教学过程
五环节(引入-合作-运用-提升-拓展)
2、明白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破坏交通秩序、阻碍治安管理是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3、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难点
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教法学法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2、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活动三:汇聚社会力量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光靠我们公民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会单位和组织共同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汇报。
3、师总结:我们国家的社会管理体系正在改进和创新,越来越细化,一定能创建更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五:公共标志我知道
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在公共场所设置了公共标志。
1、根据大家课前搜集的公共标志,完成10页学习单。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会自居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
三、运用提升
人人都喜欢舒适、文明的公共生活,都希望别人不要破坏公共秩序,那就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行为的践行者。
活动三:秩序小实验
找五个一端有长线的小球同放入一个瓶颈较 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1、分组进行试验,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的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2、最快的和最慢的都说一说原因。
活动四:阅读角
阅读书中P9页《应急车道就是生命车道》大了,“应急车道就是生命车道”,同学们假如我们的亲人开车时占用了应急车道,我们一定要提醒亲人,制止他们的行为。
2、下面我们就来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为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到优异的社会秩序服务。
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3、大屏幕展示学生设计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一下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会有怎样的后果?
4、师总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里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3、视频中人们都提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
活动二:公共生活秩序单
1、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和视频中提到的,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愿意坦诚的说一说自己犯过的错误?
师:有时候我们是不经意的犯了错误,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不过今天同学们既然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活动四:国家支持、法制保障
在任何国家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播放视频《女子火车站妨碍公共秩序》
2、谈感受。
3、出示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活动二:规范自己行为
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 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那么,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
1、填表格。
2、汇报。
3、师总结:维护社会秩序,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把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形成我们自身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身心舒畅的社会环境。
学 法 指 导
一、激情导入
在图书馆里,如果所有人都不保持安静,会怎么样?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所有人都闯灯,那么一天又会发生多少车祸呢?如果所有人都不不遵守公共秩序,那么这个社会就乱了。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文明行为大讨论
1、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
2、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听听大家的说法。播放视频《文明行为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