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间知识详解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年月日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记忆大小月:一是拳头记忆法。

(利用拳头关节的凹凸,边指着拳头边练)。

二是记忆大小月的歌谣: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4、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每四年相差近一天,把这一天加在2月份里,这一年有366,叫做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事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二、应用和方法1、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

、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3、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5、通常每4年里有(1 )个闰年,(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可借助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一、认识年份:1.年份由4个数字组成,表示从公元纪年法开始计算的年数。

2.用数字表示年份时,前两位数表示世纪,后两位数表示年份。

3.前两位数以19开头的是20世纪,以20开头的是21世纪。

二、认识月份:1.一年分为12个月份,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2.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和11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3.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例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三、认识日期:1.每个月的日期从1号开始,最大日期根据月份不同而变化。

2.表示日期时,通常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上英文缩写的月份。

3.日期可以简写为“年-月-日”的形式,例如2023年11月13日可以写作2023-11-13。

四、年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年份之间的年数时,只需将两个年份相减即可。

2.计算年份之间的差距时,需要考虑是否跨越了一个世纪。

如果是在同一个世纪内,则直接相减;如果跨越了一个世纪,还需要考虑闰年的影响。

五、月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月份之间的月数时,只需将后面的月份减去前面的月份即可。

2.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则需要将结果加上12,表示跨越了一年。

六、日期的计算:1.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时,可以使用日历或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计算。

2.借助计算机工具时,只需将后面的日期减去前面的日期即可。

七、常见的节日和纪念日:1.元旦: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的新年。

3.妇女节:每年的3月8日,庆祝妇女权益和社会地位。

4.劳动节:每年的5月1日,庆祝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5.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庆祝儿童的节日。

6.国庆节:每年的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摘要: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1.年、月、日的定义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2.节日、纪念日的时间3.时间的规划与管理四、总结与拓展1.年月日的学习意义2.年月日的实际应用场景3.培养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正文: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它们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公历年为单位。

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农历月为单位。

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24 小时为单位。

在我国,我们通常使用公历来进行日常生活的时间管理,但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农历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公历与农历进行转换。

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我们需要知道农历的具体日期。

同时,在一些黄历、八字命理等方面,也需要对农历进行了解。

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为了弥补地球公转与历法时间的误差,人们在公历中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闰年是指公历年份可以被4 整除但不能被100 整除的年份,或者是可以被400 整除的年份。

闰年的2 月有29 天,而平年的2 月只有28 天。

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在我国的公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并不相同。

大月有31 天,小月有30 天。

通过记忆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大月和小月。

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具体的日子,还需要知道星期几以及农历的日期。

通过日历或者电子设备,我们可以轻松地查询到这些信息。

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时间。

例如,约会、上课、下班等场景。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归纳

年、月、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时间单位。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年、月、日的读写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首先,我们来学习年的知识点。

年是时间的最大单位,表示一年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四位数表示一个年份,比如2024年。

年份的读法是按位数读,百位和千位为数字,十位和个位为后面两个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二"和"零"。

例如,2024年可以读作"二零二二年"或者简化为"二零二二"。

接下来,我们学习月的知识点。

月是时间的中等单位,表示一个月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两位数表示一个月份,比如1月、2月等。

月份的读法是按位数读,十位和个位为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零"。

例如,1月可以读作"一月"或者简化为"一"。

在学习月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年有几个月。

一年有12个月,按照顺序依次是1月、2月、3月......直到12月。

在读写月份时,可以通过顺序或者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月份。

例如,"十月"或者"十月份"可以表示10月。

最后,我们学习日的知识点。

日是时间的最小单位,表示一天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两位数表示一个日期,比如1日、2日等。

日期的读法是按位数读,十位和个位为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零"。

例如,1日可以读作"一日"或者简化为"一"。

在学习日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月有几天。

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通常有28、29、30和31天。

其中,2月最少,有28或者29天,其他月份通常有30或者31天。

在读写日期时,可以加上"号"或者"日"来表示。

例如,"一号"或者"一日"可以表示1日。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一:与“年”相关的知识:1、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2、判断平年、闰年: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又如:(2可以被43例如:例如:2012-1、大月小月2(1(234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三:与“日”相关的知识:1、重要节日:元旦(1月1日)春节(1~2月)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党的生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2、会看日历。

3、推算日期。

(1)数数、写数。

例如:9月的倒数第4天是?30日、29日、28日、27日。

答:9月的倒数第4天应该是9月27日。

(2)末尾数-初始数﹢1=天数例如:9月的倒数第4天是?30-4+1=27答:9月的倒数第4天应该是9月27日。

4、推算星期。

(1)写日历。

例如:2011年12月1日是星期四,12月24日是星期几?同是周四的天数依次加7,如1,1+7=8,8+7=15,15+7=22,22日已经接近24日,所以往后写到24。

(224-1、12(2211时60分-8时30分3时30分答:经过3时30分。

注意:(1)时间的算式,不论横式,还是竖式都不能写电子表表示形式,要用文字来写。

(2)如果计算上午某时到下午某时的经过时间,一定要先把下午的时间转换为24时计时法后,再进行计算。

例如:上午9:00到下午6:50,经过多长时间?下午6:50=18:5018时50分-9时=9时50分答:经过9时50分。

三年级奥数第十讲年月日

三年级奥数第十讲年月日

第十讲年月日知识要点1、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每四年相差近一天,把这一天加在2月份里,这一年有366,叫做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4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

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芝麻开门今年是2019年,小强的爷爷在过2016年生日时对小强说:“我只过了18个生日。

”那么爷爷今年多大?生日是什么几月几日?怎样才能正确算出爷爷的今年多大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年月日的变化规律。

经典范例例1 从2019年5月8日到2020年4月13日,共有多少天?思路解析:由于经过的天数比较多,还不在同一年份,我们可以分时间段来算。

解:第一段:从2019年5月8日至2019年5月31日。

共31-8+1=24(天)第二段:2019年6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

共30+31+31+30+31+30+31+31+29+31=305(天)第三段:2020年4月1日到2020年4月1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间知识详解
(一)年、月、日部分
1、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腊,即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冬,即11月),只有二月有变化。

2、熟记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3、知道1、2、3月是第一季度,
4、
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4、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6、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7、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8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

小华今年12岁,他是(2001年)出生的。

8、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会计算到今年(或任一年)建国多少周年。

如:到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到今年10月1日是建国(60周年)。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

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三)常见计算题精讲
1、计算经过天数
按算法分为三种情况。

(1)算头不算尾,例如:学校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这个暑假有多少天?
分析:“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假期包括7月4日,不包括9月1日。

计算时要吧7月4日算进去,9月1日不算进去。

7月放假天数:31-3=28(天)
总天数:28+31=59(天)
(2)两头算,例如:妈妈5月4日到5月27日要出差,妈妈一共要出差多少天?
分析:妈妈出差的天数应该同时包括5月4日和5月27日,头尾两天都要算进去。

27-3=24(天)
(3)算尾不算头,例如:3月21日是星期二,5月15日是星期几?
分析:从星期二开始往后再数7天,还是星期二。

每往后数几天,就是星期二再加几天。

我们可以从3月21日后面一天算起,算到5月15日,看经过了多少天,再按周期计算。

3月经过天数:31-21=10(天)
总天数:10+30+15=50(天)
50÷7=7(周)……1(天)
所以,5月15日是星期三。

小结:计算经过天数,一定要先弄清题意,确定题目应该按那种方法计算,然后再逐月计算。

2、多个月天数的计算
(1)在计算多个月天数时,常常用连加的方法,加数太多,计算量比较大,可以简算:把每个月都看成30天,用乘法计算求出总天数,再用总天数加上其中几个大月多出的天数,减去平月不够的天数,就可以了。

例如:1、求第二季度(一个大月,没有平月)共多少天?
30×3+1=91(天)
(2)、求平年上半年(3个大月,二月28天)共多少天?
30×6+3-2=181(天)
(3)求闰年(7个大月,二月29天)一年有多少天?
30×12+7-1=366(天)
3、闰年算法
判断非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末尾的两位数除以4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24年,24÷4=6,所以1924年是闰年;
1914年,14÷4=3……2,所以1914年是平年。

原理:100是4的倍数,所以任何整百数都是4的倍数。

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只需看后两个数字即可,不需要考虑前面的整百数。

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的前两位数(千位和百位)除以4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00年,19÷4=4……3,所以1900年是平年;
2000年,20÷4=5,所以2000年是闰年。

原理:商不变的性质。

4、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口诀
二十四是一天,时针刚好转两圈。

一天中的上半天,不会大于十二点,
两种计时都一样,有无文字是关键。

一天汇总的下半天,加减十二真简单。

比如: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
8时35分上午8时35分
15时20分下午3时20分(15-12=3)
21时07分晚上9时07分(21-12=9)
4时14分凌晨4时14分
5、计算经历时间
计算时长有技巧,竖式计算打草稿,
若是写在卷面上,格式一定要记牢。

例如:1、从8时17分到13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13时20分-8时17分=5时03分
2、从14时45分经过了2小时51分,这时是几时几分?
3、14时45分+2小时51分=17时36分(满60分向前一位进一,96分-60分=3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