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实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实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实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实数的定义与分类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系之一,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形式为a/b,其中a和b为整数,b不为零。

无理数则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形式,例如圆周率π和黄金比例φ。

1.1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分数则是整数的比值形式。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1.2 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常见的无理数有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数e等。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

二、实数的性质实数具有以下性质:- 封闭性: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为零)都是封闭的。

- 有序性:实数集是一个有序集,任何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

- 完备性:实数集中的任何有界数列都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也是实数集中的数。

三、实数的运算3.1 加法实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两个实数相加,和的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同号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2 减法实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 - b = a + (-b)。

减法的顺序改变会改变结果的符号。

3.3 乘法实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两个正实数相乘得正,两个负实数相乘得正,正实数与负实数相乘得负。

3.4 除法实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a ÷ b = a × (1/b)。

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相当于乘以它的倒数。

四、实数的比较实数的大小比较遵循以下规则:- 正实数都大于零。

- 零大于所有的负实数。

- 负实数都小于零。

- 两个负实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5.1 平方根实数a的平方根是一个数b,使得b² = a。

正实数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实数平方根。

5.2 立方根实数a的立方根是一个数b,使得b³ = a。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一、实数的基本概念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的集合,记作R。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无理数是那些无法写成有理数形式的数,如π和√2等。

实数的概念是对数的一个总称,它是数学研究和运用的基础。

2. 实数的表示实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循环小数。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通常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3. 实数的分布实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数轴上的点对应着实数。

实数在数轴上是连续的,任意两个实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实数。

这种连续的性质是实数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实数的性质1. 实数的比较实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可以用不等式表达实数的大小关系。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有a<b、a=b或a>b三种可能的关系。

2.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绝对值是这个实数到原点的距离,记作|a|,其中a是实数。

绝对值有以下性质:(1)若a>0,则|a|=a;(2)若a<0,则|a|=-a;(3)|a|=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

3. 实数的有序性实数集合是有序的,即实数集合中的每个实数都可以和实数集合中的其他实数相比较大小。

这种有序性是实数与数学中其他集合的一个重要区别。

4. 实数的密度实数在数轴上是连续分布的,任意两个实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实数。

这种性质体现了实数的密度,也是实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质之一。

三、实数的运算1. 实数的加法和减法实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可以利用数轴对实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2.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实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对实数进行组合和分解的运算,可以用数轴对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3. 实数的乘方和开方实数的乘方和开方是对实数进行多次相乘或多次开方的运算,可以用数轴对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4. 实数的混合运算实数的混合运算是实数运算的综合应用,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多种运算的组合和应用。

中考实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实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实数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实数的概念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指可以用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如π和√2等。

2. 实数的性质(1)实数具有传递性,即若a>b,b>c,则a>c。

(2)实数具有传递性,即若a>b,则a+c>b+c。

(3)实数具有传递性,即若a>b且c>0,则ac>bc。

3. 实数的分类(1)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

(2)无理数:不能表示为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

(3)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4)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二、实数的运算1. 实数的加法(1)同号实数相加,绝对值加起来,符号不变。

(2)异号实数相加,绝对值差,正负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2. 实数的减法(1)a-b = a+(-b)(2)减负得正,减正得负。

3. 实数的乘法(1)同号实数相乘,绝对值相乘,结果为正。

(2)异号实数相乘,绝对值相乘,结果为负。

4. 实数的除法(1)a÷b = a×(1/b)5. 实数的乘方(1)乘方运算:a的n次方 = a × a × ... × a (n个a相乘)(2)指数规律:a的m次方 × a的n次方 = a的m+n次方6. 实数的开方(1)开方运算:√a表示使得x²=a的数x。

(2)开方的性质:非负数的平方根是已知的,即√a²=|a|。

三、实数的表示1. 小数的表示(1)有限小数:十进制小数表示法中,小数部分有限位数的小数。

(2)无限循环小数:十进制小数表示法中,小数部分有限位数,但有循环节的小数。

2. 分数和百分数的表示(1)分数:a/b = a÷b(2)百分数:表示数或者分数乘以100后的结果。

3. 实数的化简(1)约分:将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正整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实数总结手写

初中数学知识点实数总结手写

初中数学知识点实数总结手写一、实数的定义与分类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系之一,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即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

实数具有完备性,即任何实数序列都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也是实数。

实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表示为a/b的形式,其中a和b都是整数,b≠0。

2.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数,如√2、π等。

3. 正实数:大于0的实数。

4. 负实数:小于0的实数。

5.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实数,用0表示。

二、实数的性质1. 有序性:实数具有大小顺序,可以比较大小。

2. 封闭性: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为零)都是封闭的,即运算结果仍然是实数。

3. 交换律:实数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4. 结合律:实数的加法和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5. 分配律:实数的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

三、实数的运算1. 加法:两个实数相加,和仍然是实数。

例如,3+4=7。

2. 减法:两个实数相减,差值是实数。

例如,7-4=3。

3. 乘法:两个实数相乘,积是实数。

例如,3*4=12。

4. 除法:实数相除,商是实数,但除数不能为零。

例如,12÷4=3。

5. 乘方:实数的乘方是将实数自身乘以指定次数。

例如,2的3次方是2*2*2=8。

6. 开方:求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或其它次方根。

例如,√9=3,因为3*3=9。

四、实数的比较1. 正实数大于零和所有负实数。

2. 零大于所有负实数。

3. 负实数小于零和所有正实数。

4. 两个负实数中,绝对值大的数实际上更小。

五、实数的应用实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价格、测量距离、统计数据等。

在数学的其他领域,如代数、几何、三角学和微积分中,实数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完整版)实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实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实数知识点总结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数的集合。

实数集包含有理数集和无理数集。

2. 有理数的性质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有理数的性质包括:-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性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有理数的分数形式,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小数,且小数可以是有限的或无限循环的。

3. 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无理数的性质包括:-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

- 无理数的十进制表示是无限不循环的。

- 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表示,但无法精确表示。

4. 实数的数轴表示实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

5. 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实数的运算满足以下性质:- 交换律:a + b = b + a,a * b = b * a。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

-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6. 绝对值绝对值是一个数离0的距离,可以用来表示数的大小。

绝对值的性质包括:- 绝对值非负:|a| >= 0。

- 非零数的绝对值大于0:|a| > 0。

- 绝对值的加法:|a + b| <= |a| + |b|。

7. 实数的比较实数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实数的比较满足以下性质:- 反身性:a = a。

- 对称性:如果a > b,则b < a。

- 传递性:如果a > b,b > c,则a > c。

8. 实数的区间实数可以按照大小关系分为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等。

区间的边界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无穷大。

9. 实数的近似值由于实数的无理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所以我们一般用近似值来表示实数。

10. 实数的应用实数在数学和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几何中表示线段长度、在物理中表示物体的质量等。

中考复习实数知识点总结

中考复习实数知识点总结

中考复习实数知识点总结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可以用小数表示的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实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无限小数。

2. 实数的分类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有限小数,无理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

3. 实数的性质(1)实数的四则运算实数的加减乘除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根据大小关系可以定义出实数的大小顺序。

(3)实数的绝对值实数a的绝对值,记作|a|,是a到原点的距离。

如果a≥0,则|a|=a;如果a<0,则|a|=-a。

4.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1)有理数的加减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相加,正负号和原数相同;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相减,正负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2)有理数的乘法同号两数相乘,结果为正;异号两数相乘,结果为负。

(3)有理数的除法两个非零有理数相除,可以化为乘法,即a÷b=a乘以1/b。

5. 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无理数的小数形式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样也满足交换律、结合法和分配律。

6. 实数的小数表示实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根据小数的循环性质,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位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无限循环。

7. 实数的应用实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金融、科学、工程等领域,实数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金融中,实数用来表示货币的价值;在科学中,实数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等等。

8. 实数的练习(1)计算:(-5)×(-3)、(-4)+5、(-3)-7;(2)判断:-2/3与2/3的大小关系;(3)简化:(-6)÷(-3);(4)解方程:x-12=20。

9. 实数的注意点(1)在计算实数的加减乘除时,要注意正负数的加减乘除规则;(2)对于无理数的计算,要注意小数的无限循环性质;(3)实数在应用中要注意单位的转换,比如货币的转换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实数 (6大知识点+例题) 新人教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实数 (6大知识点+例题) 新人教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实数 (6大知识点+例题) 新人教版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 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概念知识点总结

实数概念知识点总结

实数概念知识点总结一、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指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

实数包括了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是数轴上的所有点的集合。

实数的定义还可以从数轴的角度来理解。

数轴是一条无限长的直线,上面标记了所有的实数。

数轴上任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数轴上的点是有序的,也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按大小顺序排列。

这种对应关系使得我们可以将实数看做是一个有序的集合。

二、实数的性质1.实数的代数性质实数满足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以下代数性质成立:(1)交换律:a + b = b + a,ab = b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b)c = a(bc);(3)分配律:a(b + c) = ab + ac;(4)单位元素:存在0和1,使得a + 0 = a,a · 1 = a;(5)加法逆元:对于任意的实数a,存在一个数-b,使得a + (-b) = 0;(6)乘法逆元: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a,存在一个数1/a,使得a · (1/a) = 1。

2.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具有大小的比较关系。

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以下性质成立:(1)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 > 0,a = 0或a < 0;(2)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严格不等式a < b,a > b或者a = b。

3.实数的密度性质实数是一个稠密的集合,它意味着在数轴上,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都存在着无限多个实数。

这一性质对于实数的连续性和无限性具有重要意义。

4.实数的有理数与无理数性质(1)有理数的性质: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它们在数轴上是分散的、不连续的点。

有理数包括了整数和分数两种类型。

(2)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它们在数轴上是一些孤立的、不连续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 B.|﹣3|=3 C=± 2 D【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详解】解:A、C2=,故选项错误;B、|﹣3|=3,故选项正确;D、9开三次方不等于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注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2.把-( )A B.C.D【答案】A【解析】【分析】由二次根式-a是负数,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将a移到根号内是2a,再化简根号内的因式即可.【详解】∵1a-≥,且0a≠,∴a<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得到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x y 为实数且10x +=,则2012x y ⎛⎫ ⎪⎝⎭的值为( ) A .0B .1C .-1D .2012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y ,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1=0,y-1=0,解得:x=-1,y=1, 所以2012x y ⎛⎫ ⎪⎝⎭=(-1)2012=1,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六个数:01,,0.13π•-中,无理数出现的频数是( ) A .3 B .4 C .5 D .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找出无理数,根据频数的定义可得频数.【详解】因为六个数:01,,0.13π•-π 即:无理数出现的频数是3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无理数,频数.理解无理数,频数的定义是关键.5.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5B .5-C .-3.8D .1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解:因为5 2.2≈,所以P 点表示的数是5-.6.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 b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A .0b c +>B .2a c +>C .1b a <D .0abc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特殊值法即可判断.【详解】∵a<c<b ,||||a b <,∴0b c +>,故A 正确;若a<c<0,则2a c +>错误,故B 不成立; 若0<a<b ,且||||a b <,则1b a>,故C 不成立; 若a<c<0<b ,则abc<0,故D 不成立,故选:A.【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上点的正负,实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熟记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A .3B .3C .3D .3【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3OC 的长度,根据C 在原点的左侧,进而可求出C 的坐标.【详解】∵对称的两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CA=AB ,|-1|+|3|=1+3, ∴OC=2+3,而C 点在原点左侧,∴C 表示的数为:-2-3.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利用对称点的性质及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8.如图,数轴上表示实数3的点可能是( )A .点PB .点QC .点RD .点S【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判断出3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即可判断出数轴上表示实数3的点可能是哪个.【详解】∵1<3<2,∴数轴上表示实数3的点可能是点P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以及数轴的特征: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要熟练掌握.9.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x 、y 满足224(2)10x y -+--=,则第三边长为 ( ) A . B .13 C .5或13 D .51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x 2-4|≥02(2)1y --,∴x 2-4=0,2(2)1y --=0,∴x=2或-2(舍去),y=2或3,分3种情况解答:①当两直角边是2时,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当2,3=③当2为一直角边,3为斜边时,则第三边是直角,=.故选D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2.勾股定理.10.1的值在( )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答案.【详解】∵34,∴41<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34是解题的关键,又利用了不等式的性质.11.的值是在( )A .5和6之间B .6和7之间C .7和8之间D .8和9之间【答案】B【解析】解:由于16<19<25,所以4<5,因此6<7.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12.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已知点P 的坐标为(a ,b )(a >0),点Q 的坐标为(c ,3),且|a ﹣,将线段PQ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面积为20,那么a+b+c 的值为( )A .12B .15C .17D .20【答案】C【解析】【分析】由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 =c ,b =7,P (a ,7),故有PQ ∥y 轴,PQ =7-3=4,由于其扫过的图形是矩形可求得a ,代入即可求得结论.【详解】∵且|a -c =0,∴a =c ,b =7,∴P (a ,7),PQ ∥y 轴,∴PQ =7-3=4,∴将线段PQ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图形是边长为a 和4的矩形, ∴4a =20,∴a=5,∴c =5,∴a +b +c =5+7+5=1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的平移,矩形的性质,能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PQ ∥y 轴,进而求得PQ 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下列结论:①在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无理数;②任何一个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③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④有理数有无限个,无理数有有限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或有限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详解】解:①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故①错误;②任何一个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故②正确;③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③正确;④有理数有无限个,无理数有无限个,故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x 和y ,21x y a x ay =++☆(a 为常数),如:2223231231a a a a =⋅+⋅+=++☆.若123=☆,则48☆的值为( )A .7B .8C .9D .10 【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123=☆计算出a 的值,进而再计算48☆的值即可. 【详解】因为212a 2a 13=++=☆,所以2a 2a 2+=,则()224a 8a 14a 2a 1421948=++=++=⨯+=☆,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定义新运算以及代数式求值.熟练运用整体代入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16.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a b <C .0a b +>D .0a b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得a<0<b ,且a b >,再根据实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依次判断即可.【详解】由数轴得a<0<b ,且a b >,∴a+b<0,a-b<0,故A 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数轴,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绝对值的性质,加法法则,减法法则.17.在数轴上标注了四段范围,如图,则表示8的点落在( )A .段①B .段②C .段③D .段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62=6.76;2.72=7.29;2.82=7.84;2.92=8.41.∵ 7.84<8<8.41,∴2.82<8<2.92,∴2.88<2.9,8③段上.故选C考点:实数与数轴的关系18.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32=,乙173=,丙352=,则甲、乙、丙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丙<甲<乙C .乙<甲<丙D .甲<丙<乙【答案】C【解析】【分析】 由无理数的估算,得到3324<+<,11732<-<,43525<-<,然后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32<<,∴3324<+<,即3<甲<4,∵4175<<,∴11732<-<,即1<乙<2,∵6357<<,∴43525<-<,即4<丙<5,∴乙<甲<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以及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估算,以及比较大小的法则.19.如图,表示8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时,所在哪两个字母之间( )A .C 与DB .A 与BC .A 与CD .B 与C【答案】A【解析】【分析】确定出88的范围,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6.25<8<9,∴2.583<<8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时,所在C 和D 两个字母之间.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以及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20.下列五个命题: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正确;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③正确;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