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合集下载

1TPM酵母中海藻糖提取纯化工艺设计_生物工程设备与分离技术课程设计

1TPM酵母中海藻糖提取纯化工艺设计_生物工程设备与分离技术课程设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生物工程设备与分离技术班级:生物工程10411TPM酵母中海藻糖提取纯化工艺设计目录目录 (I)第一章项目总论 (1)1.1海藻糖概述 (1)1.1.1 海藻糖的性质 (1)1.1.2 海藻糖的生理功能 (1)1.1.3 海藻糖的应用前景 (2)1.2 海藻糖的生产工艺 (2)1.2.1 酵母中海藻糖的提取纯化工艺 (3)第二章技术方案 (5)2.1 产品方案 (5)2.2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5)2.3生产工艺过程说明 (6)2.3.1 乙醇提取 (6)2.3.2 冷却离心 (6)2.3.3 浓缩 (6)2.3.4 活性炭脱色脱蛋白 (6)2.3.5 离子交换 (6)2.3.6 浓缩结晶 (7)2.3.7 过滤干燥 (7)2.4 物料衡算 (7)2.4.1 技术参数 (7)2.4.2 计算 (7)第三章设备选型 (9)3.1 热回流提取罐 (9)3.2 离心机 (9)3.3 浓缩罐 (9)3.4 离子交换设备 (9)3.5 干燥机 (9)第四章防污措施 (11)4.1 车间环境卫生 (111)4.2 废水处理 (11)4.3 废渣处理 (11)第五章结语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项目总论1.1 海藻糖概述1.1.1 海藻糖的性质海藻糖叉名茧蜜糖,蘑菇糖,漏芦糖或蕈糖,是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种低聚糖。

它是由两分子的吡哺葡萄糖单体以a,a-1,1糖苷键连接而成,其化学式为a—D-吡喃葡萄糖基一a—D一吡喃葡萄糖苷,分子式为C12H22O11·H2O相对分子量为378.33。

其结构式如图1.1图1.1海藻糖是白色晶体,带有两分子结晶水,当加热到130"C时,海藻糖失去结品水,变成无水晶体。

海藻糖溶于水、冰醋酸和热乙醇中。

其水溶液性质稳定,无色无嗅,口感咯带甜昧,它不会焦化。

它对热、酸都十分稳定,是天然双糖中最稳定的糖质。

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

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

目录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 2 前言----------------------------------------------------------- 2 关键词--------------------------------------------------------- 21、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21.1密度----------------------------------------------------- 21.2熔点----------------------------------------------------- 21.3溶解热--------------------------------------------------- 21.4甜度----------------------------------------------------- 21.5溶解性、晶体析出性--------------------------------------- 21.6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31.7低吸湿性和保水性----------------------------------------- 31.8耐热、耐酸性--------------------------------------------- 31.9着色性--------------------------------------------------- 32、海藻糖的功效作用--------------------------------------------- 32.1保护功能------------------------------------------------- 32.2抑制淀粉老化--------------------------------------------- 42.3防止蛋白质变性------------------------------------------- 42.4抑制鱼腥味的产生----------------------------------------- 42.5抑制脂质氧化变质----------------------------------------- 52.6矫味作用------------------------------------------------- 53、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预判------------------------- 53.1提取分离原理--------------------------------------------- 53.2海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原理--------------------------------- 63.3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果的表征--------------------------- 73.4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效果的表征--------------------------- 73.5相关影响因素--------------------------------------------- 74、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实验设计------------------------------------ 84.1实验原料与器材------------------------------------------- 84.2海藻糖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94.2.1实验流程----------------------------------------------- 94.2.2相关因素对海藻糖提取效率的影响------------------------- 94.2.3相关因素对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率的影响-------------- 114.2.4相关因素对离子交换柱脱盐脱色效率的影响---------------- 155、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化学132牟丽慧1301020414前言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α,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广泛存在于海藻、酵母、霉菌、食用菌、虾、昆虫及生物体内,具有保湿性、抗寒抗旱性、耐热耐酸性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和生物体均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

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目录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 2 前言----------------------------------------------------------- 2 关键词--------------------------------------------------------- 21、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21.1密度----------------------------------------------------- 21.2熔点----------------------------------------------------- 21.3溶解热--------------------------------------------------- 21.4甜度----------------------------------------------------- 21.5溶解性、晶体析出性--------------------------------------- 21.6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31.7低吸湿性和保水性----------------------------------------- 31.8耐热、耐酸性--------------------------------------------- 31.9着色性--------------------------------------------------- 32、海藻糖的功效作用--------------------------------------------- 32.1保护功能------------------------------------------------- 32.2抑制淀粉老化--------------------------------------------- 42.3防止蛋白质变性------------------------------------------- 42.4抑制鱼腥味的产生----------------------------------------- 42.5抑制脂质氧化变质----------------------------------------- 52.6矫味作用------------------------------------------------- 53、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预判------------------------- 53.1提取分离原理--------------------------------------------- 53.2海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原理--------------------------------- 63.3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果的表征--------------------------- 73.4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效果的表征--------------------------- 73.5相关影响因素--------------------------------------------- 74、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实验设计------------------------------------ 84.1实验原料与器材------------------------------------------- 84.2海藻糖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94.2.1实验流程----------------------------------------------- 94.2.2相关因素对海藻糖提取效率的影响------------------------- 94.2.3相关因素对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率的影响-------------- 114.2.4相关因素对离子交换柱脱盐脱色效率的影响---------------- 155、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化学132牟丽慧1301020414前言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α,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广泛存在于海藻、酵母、霉菌、食用菌、虾、昆虫及生物体内,具有保湿性、抗寒抗旱性、耐热耐酸性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和生物体均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

海带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海带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海带多糖的提取及鉴定1、实验目的及原理海带是褐藻门植物,海带多糖是海带药用价值的最集中体现,海带多糖的种类很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海带多糖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对海带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碱提取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多糖中的己糖能与苯酚硫酸试剂发生显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己糖含量成正比。

颜色的深浅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因此,可建立不同浓度的标准己糖与吸光度间的呈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再从表中曲线中查到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2、实验基本内容和要求(1)掌握碱提取法提取海带多糖(2)掌握利用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测定多糖含量3、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和试剂(1)基本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2)实验材料及试剂:干海带1 %碳酸钠溶液:称取15 g无水碳酸钠加入1500 mL蒸馏水,95%乙醇溶液,氯化钙溶液(2g/100mL)4、实验步骤4.1 海带多糖的提取(1)购买海带后,用自来水将其洗净,晒干,研磨,过60目-80目的筛,收集备用。

称取制备好的2 g海带粉,置于烧杯中,加入28 mL 刚配好的碳酸钠溶液。

(2)在50℃水浴中水浴,趁热用棉纶网进行吊滤,并不断用热水冲洗保持温度,获得的吊滤液于5000 r/min 离心15 min,保留上清液。

上清液经减压浓缩(40℃)后,加入三倍体积95%乙醇,沉淀过夜。

离心后获得海带粗多糖。

二.鉴定Molisch反应(α-萘酚反应)此方法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它的原理是:糖类在浓酸作用下所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可以与α-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由于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红紫色的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α-萘酚也可用麝香草酚或其他的苯酚化合物代替,麝香草酚溶液比较稳定,其灵敏度与α-萘酚一样。

除了糖类之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都可以呈现近似的阳性反应。

三,硫酸-蒽酮法测定海带多糖含量1.配制硫酸-蒽酮试剂:取2 g蒽酮溶解于1000 mL浓H2SO4中,当日配制使用。

海藻糖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概述

海藻糖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概述

海藻糖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概述周培华,刘 兰,刘 赛*,侯文慧,周 颖,袁列江(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7)摘 要:海藻糖为一种性质稳定且不具有还原性的功能糖,具有保护生物活性物质的特殊功能,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和海藻糖的应用研究,探讨了海藻糖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海藻糖;功能糖;制备方法;应用研究Review 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rehalose ZHOU Peihua, LIU Lan, LIU Sai*, HOU Wenhui, ZHOU Ying, YUAN Liejiang(Hu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Product and Goods Quality Inspection, Changsha 410017, China) Abstract: Trehalose is a stable and non reducing functional sugar with special functions of protecting bioactive substances.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rehalo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ehalose were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rehalose were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by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trehalose; functional sugar; prepa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 research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性质很稳定,属于一种功能性糖,它具有保护生物活性物质的特殊功能,能很好地保护细胞和营养物质的结构,使生物体在极端异常情况下,仍能保持生命活力[1]。

藻类中多糖的提取

藻类中多糖的提取

,Ph=5.0,0.75L/min Ph=5.0,3h,
,L/S=45
L/S=45
SO42-
26.5%
20.8%
分离
分离海藻多糖比较好的方法是萃取法: ①与多糖相互作用时间有选择性,产 品纯度高 ②相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富集倍数 高 ③萃取剂用量少,可循环,成本低 ④易于工程放大,实现连续化,自动 化。
海带破碎浸提硫酸脂多糖
提取方法 提取条件
超声提取
传统100℃提 取
40℃,120W,25min 100 ℃,
,Ph=5.0,0.75L/min Ph=5.0,3h,
,L/S=45
L/S=45
提取率 1.82%
1.81%
提取方法 提取条件
超声提取
传统100℃提 取
40℃,120W,25min 100 ℃,
蒽酮比色法: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定 糖方法。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 糖中的已糖基、戊糖基及已糖醛酸起 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2、海带中提取岩藻聚糖的研究
海带除可食用外还可提取碘、甘露醇、 褐藻酸钠等。 采用0.1mol/L HCl为萃取液,用量为 藻体重量的8倍,萃取时间2h,并用 70% 饱和度乙醇沉淀精制,岩藻聚糖 的提取率约为原料的2.1%。
5、海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称取适量海藻,剪碎,加2倍体积蒸馏 水,60℃水浴提取8h,浸提3次,提取液 浓缩至1∕3体积,加3.5倍无水乙醇,在 冰箱中静置12h后离心,收集沉淀,冷冻 干燥得海藻粗多糖。
四、结论
破碎 破碎方法
优缺点
机械破碎
难以将细胞有效破碎
化学破碎(酶法破 有化学反应,容易造成
新月 60 240 10 1:25 藻

海藻糖提取工艺研究

海藻糖提取工艺研究

本 实验通过 葸酮一 硫 酸 法 测 定 海 藻 糖 的 量 。将 提 取
液 按 一定 比例稀 释后 与 蒽 酮硫 酸溶 液 以 1 : 4的 比例 混
合 反应 ,在 5 9 0 n m处测 吸光值 。所 得 的吸光值 即为稀
释 液 中 相 应 的 含 量 ,通 过 计 算 既 能 得 出 酵 母 中 海 藻 糖
表 1 海 藻 糖 标 准 液 的 配 制
有 “ 生 命 之 糖 ”称 号 的海 藻 糖 具 有 非 特 异 性 保 护 功 能 。它 不 仅 可 以作 为 生 物 体 内 的 能量 储 备 ,也 可 以保 护 体 内完 整 细 胞 免 受 外 界 恶 劣 条 件 的 侵 害 ,更 值 得 关 注 的
高 活 性 安 琪 酵母 ( 安琪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
1 . 2 实 验预 处 理
三 氯 乙 酸 、浓 硫 酸 、 乙 醇 、蒽 酮 、海 藻 糖 标 准 品 ( 上 海 恒 信 化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 。
1 . 3 实 验 仪 器
M ,温 度 为 9 0℃ ,用 量 为 1 2 0 mL,反 应 时 间 为 7 0 mi n,得 率 为 1 8 . 9 %。 关 键 词 :酵母 ;海 藻糖 ;提 取 工 艺 ;三 氯 乙酸 中图 分 类 号 :T S 2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 :1 0 . 1 9 5 4 1 / j . e n k i . i s s n l 0 0 4 — 4 1 0 8 . 2 0 1 7 . 0 3 . 0 2 5
取 一 定 量 的 酵 母 粉 平 铺 于 培 养 皿 中 ,0 . 5 m n l 左 右 的 厚 度 ,放 于 9 0℃的烘 箱 中处 理 6 ~ 8 h ,使 酵 母 的细 胞 壁 破 裂 , 以提 高 提 取 率 。

海藻糖实验初步方案-1

海藻糖实验初步方案-1

海藻糖实验初步工艺一、项目简介海藻糖(Trehalose)是由两分子葡萄糖通过α-1,1糖苷键结合的非还原性双糖,无毒无害,具有非着色性、耐酸、耐热、低吸湿性等特性,具有抗辐射、防止蛋白质变性、稳定组织细胞结构与保鲜效果、抗冷冻保护、稳定物料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诸多功能。

当生物细胞处于干燥、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海藻糖对生物和生物大分子有良好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在科学界素有“生命之糖”的美誉。

随着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质及功能的发现,海藻糖逐渐成为国际上研究热点。

二、海藻糖国内外市场概况海藻糖在食品工业、生命科学、医药、农业、化妆品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0年,美国FDA授予海藻糖GRAS(安全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确认对海藻糖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不需特别限制;2001年,欧盟批准海藻糖作为新型食品或食品添加剂进入其市场。

海藻糖由此成为热门的产品,掀起了应用研究的高潮,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连年剧增,至今已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上万种商品中。

估计今后几年,海藻糖国际市场的年需求量将达15万吨以上。

国际的海藻糖年产量约5万吨,经调研,国内的海藻糖年产量约4千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空缺。

海藻糖的市场前景较好。

三、实验材料1、菌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的海藻糖高产突变株A11:中国海洋大学实验室分离并保存。

2、培养基和试剂及仪器YPD (Yeast Polypepton Dextrose)培养基:1.0%(w/v)酵母膏,2.0%(w/v) 葡萄糖,2.0%(w/v)蛋白胨。

YPS (Yeast polypepton starch)培养基:1.0%(w/v)酵母膏,2.0%(w/v)可溶性淀粉,2.0%(w/v)蛋白胨。

黄豆饼粉水解液培养基:4.0%(w/v)黄豆饼粉水解液,1.0%(w/v)可溶性淀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 2 前言----------------------------------------------------------- 2 关键词--------------------------------------------------------- 21、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21.1密度----------------------------------------------------- 21.2熔点----------------------------------------------------- 21.3溶解热--------------------------------------------------- 21.4甜度----------------------------------------------------- 21.5溶解性、晶体析出性--------------------------------------- 21.6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31.7低吸湿性和保水性----------------------------------------- 31.8耐热、耐酸性--------------------------------------------- 31.9着色性--------------------------------------------------- 32、海藻糖的功效作用--------------------------------------------- 32.1保护功能------------------------------------------------- 32.2抑制淀粉老化--------------------------------------------- 42.3防止蛋白质变性------------------------------------------- 42.4抑制鱼腥味的产生----------------------------------------- 42.5抑制脂质氧化变质----------------------------------------- 52.6矫味作用------------------------------------------------- 53、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预判------------------------- 53.1提取分离原理--------------------------------------------- 53.2海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原理--------------------------------- 63.3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果的表征--------------------------- 73.4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效果的表征--------------------------- 73.5相关影响因素--------------------------------------------- 74、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实验设计------------------------------------ 84.1实验原料与器材------------------------------------------- 84.2海藻糖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94.2.1实验流程----------------------------------------------- 94.2.2相关因素对海藻糖提取效率的影响------------------------- 94.2.3相关因素对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蛋白效率的影响-------------- 114.2.4相关因素对离子交换柱脱盐脱色效率的影响---------------- 155、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化学132牟丽慧1301020414前言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α,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广泛存在于海藻、酵母、霉菌、食用菌、虾、昆虫及生物体内,具有保湿性、抗寒抗旱性、耐热耐酸性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和生物体均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

现如今,海藻糖已在生物制剂、化妆品、烘焙产品、水产畜产加工、米面制品、饮料和糖果以及农林种植等各个行业广泛使用。

因此对于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的研究格外重要,本文将介绍海藻糖的理化性质、功效作用以及应用现状,并阐述对酵母中海藻糖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的实验设计。

关键词酵母、海藻糖、性质、功能、提取分离1、海藻糖的理化性质1.1密度:结晶海藻糖1.512cm3/g。

1.2熔点:结晶海藻糖97℃,于130℃失水;无水海藻糖210.5℃。

1.3溶解热:结晶海藻糖57.8KJ/mol,无水海藻糖53.4KJ/mol。

1.4甜度:相当于蔗糖的45%,是一种甜味柔和的优质糖质。

其温和的甜味比砂糖更为持久,可改善高砂糖含量食品的甜腻感,与其他的甜味料配合,能将食品素材特有的味感提升出来。

1.5溶解性、晶体析出性:海藻糖易溶于水、热乙醇、冰醋酸,不溶于乙醚、丙酮。

海藻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为明显。

低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砂糖低,与麦芽糖相同。

此外,海藻糖易于结晶,结晶性能良好。

1.6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海藻糖具有双糖中最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15℃,因而把海藻糖加入到其他的食品中时,能有效地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更容易形成玻璃化状态,可以发挥保持玻璃化,保持新鲜度的作用。

1.7低吸湿性和保水性:二水结晶海藻糖在相对湿度92%以下无吸湿性,而无水海藻糖在相对湿度30%以上有吸湿性。

这一性质使其既具有低吸湿性,又具有高保湿性功能。

1.8耐热、耐酸性:于100℃加热24h海藻糖仍可保存99%以上。

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了海藻糖分子极强的稳定性,是天然二糖中最稳定的分子。

1.9着色性:海藻糖不会引起美拉德反应。

和甘氨酸于100℃反应90min不呈色,和聚蛋白胨120℃反应90min不呈色,有利于保持食品色泽,适合于须加热处理或高温保存的食品、饮料等[1]。

2、海藻糖的功效作用2.1保护功能海藻糖的功能最特别的地方是其生物学特性,在很多生物体内海藻糖不仅以游离糖的成分存在,还是各种糖脂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年生活热带沙漠中的一些植物和昆虫,在阳光暴晒之下几乎完全脱水,但是仍然保持着生物活性,以极低的新陈代谢长期保持生存状态,一旦遇水就能恢复正常生命活动,就是因为体内存在着较高浓度的海藻糖。

研究表明,许多物种在极端条件下,比如高温、高压、冷冻等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海藻糖来抵御外界的影响。

此外海藻糖还具有酒精耐受性,并具有较强的抗辐射的功效。

海藻糖除了具有出色的生活学功效之外,在食品应用中也具有众多的功效,比如抑制淀粉老化、防止蛋白质变性、抑制鱼腥味的产生、抑制脂质氧化变质、矫味作用等。

2.2抑制淀粉老化海藻糖在抑制淀粉老化方面比蔗糖以及麦芽糖等要有明显的优势。

研究发现在含有淀粉和白砂糖的溶液中,用海藻糖部分替代白砂糖,能有效延缓淀粉老化的进程。

2.3防止蛋白质变性牛奶、豆制品、蛋类以及鱼虾等海鲜类产品,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冷冻或者干燥等工序的影响,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产生沉淀现象,就是所谓的蛋白变性。

实验证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添加海藻糖之后,有明显的防止蛋白变性的效果。

2.4抑制鱼腥味的产生在鱼类食品加工过程,尤其是在加热处理时会产生三甲胺,这就是鱼类食品令人不快的腥味的主要成分,在加热前加入海藻糖能抑制三甲胺的生成,降低不快臭味的产生,添加海藻糖,也能减轻鸡、鸭、鹅肉等怪味。

2.5抑制脂质氧化变质脂类物质氧化会产生过氧化物和挥发性醛等,使食品风味变差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海藻糖对油脂构成成分中的脂肪酸分解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6矫味作用少量添加一些物质调整食品口味和香味,这种现象叫做矫味、矫香作用。

若把海藻糖少量添加在食品材料里,就可起到广泛的矫味、矫香作用。

3、海藻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预判3.1提取分离原理从活性干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原理是在高温和乙醇或水的共同作用下使酵母细胞破碎,海藻糖从破碎的细胞中释放出来。

同时,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色素等杂质也释放出来,分散在提取剂中,因此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脱色脱蛋白质处理。

本实验设计选用粉末活性炭直接处理提取液,脱色脱蛋白同步完成,操作条件水浴振荡。

pH、温度、活性炭用量、脱色脱蛋白时间、搅拌速度、是影响活性炭脱色脱蛋白质的因素。

经活性炭处理过后的海藻糖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的盐类及少量色素,因此可以用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处理以除去盐类及少量色素。

离子交换树脂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它能除去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杂质以及离子型的色素,尤其是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不但能吸附离子型的杂质,还能吸附各种非离子型杂质,因此本实验设计选用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并组成离子交换柱对海藻糖提取液进行脱盐脱色精制。

3.2海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原理[2]要想比较不同条件下海藻糖提取的效率,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测出海藻糖含量的方法,本实验设计引用蒽酮法和海藻糖标准曲线来测海藻糖含量。

(1)称取海藻糖标准样品l0mL,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到标准液。

分别取0.5mL,1mL,2mL,3mL,4mL,5mL, 6mL, 7mL, 8mL标准液置于己编号的l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

(2)称取葱酮固体25mg加50mL浓硫酸配制成硫酸蕙酮溶液置于烧杯中(用时配制)。

(3)分别从上述l0mL容量瓶中各取1mL海藻糖溶液置于编号的试管中,各加4mL蕙酮溶液,另外取一个试管加1mL蒸馏水和4mL蕙酮溶液作为参比液。

将它们混合均匀后放入冷水中,然后置于沸水浴中煮l0min后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等到各管溶液达室温后,用lcm厚度的比色皿,以参比液为空白,迅速测定其余各管的光吸收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