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分为综合公园

合集下载

分类规划_绿地分类标准

分类规划_绿地分类标准

分类规划绿地分类标准:按照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依次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和其他绿地G5。

1、公共绿地1.1、规划原则:(1)在普遍绿化基础上重点建设居住绿地;(2)公园类型尽量全面,布置新型、具有时代特色;(3)居住绿地与乡镇绿地结合;(4)突出沿街公共绿地(带状绿地)的景观特色;(5)大、中、小绿地形成体系,并以中、小型绿地为主。

1.2、各类绿地的规划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5大类。

(1)专类公园:利用其已有的地形、地貌、植被,采用自然与规则相结合多种组景和造景的设计手法,丰富其园林植物种类,布置相应的设施,即通过对坡地、水面、驳岸、植被、建筑、小品及娱乐设施的有机配置,创建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技术性、阶段性、持续性、安全性等特征。

体现城镇特色,四季有景,让游人有步移景异、赏心悦目、自然流畅的舒心体验。

区域性公园的绿地率≥75%。

规划区域性公园有一处,即植物园,总面积约为0.69平方公里。

(2)滨河公园:利用现有的东湖水系,规划改造其现有景观布局,使之成为两院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滨河景观公园。

各景区通过对坡地、水面、驳岸、植被、建筑、小品及娱乐设施的有机配置形成既有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人造景观,又有展现自然山水、人们活动的自然、人文景观。

园内建筑应以一层为主,采用现代风格,造型新颖别致,富于动感,色彩明快。

滨河绿地结合河流,充分利用其狭长地形,因地制宜,采取自然布局方式,沿河设置休闲、观赏设施,通过亭、榭、廊、座椅等小品的点缀,突出山水及环境的自然风貌、四季物象,形成临水风光带,滨河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易采用传统形式,应端庄、古朴、大方,与其环境相协调并融为一体,为沿河风光带添光加彩。

园区绿化应不小于75%。

规划面积约0.23平方公里。

城市绿地(1)

城市绿地(1)

城市绿地2、绿地类型(按照主要功能作为分类依据,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

⑴公共绿地:范围:市、区级综合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滨水带状公园(2)生产绿地范围:苗圃、花圃、草圃等(3)防护绿地范围:主要包括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

⑷居住区绿地:范围: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区内道路绿地等。

⑸附属绿地:范围: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6)城郊生态绿地:范围: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山体、林地等。

第三章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一、公共绿地规划范围公共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二、公共绿地定义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带状公园:沿城市主次干道、河流、旧城基等的狭长形绿地。

宽度应大于8米。

1、综合公园:市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区级公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

居住区级公园:为一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

2、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其它专类公园: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

如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3、带状公园①滨河花园带:依据原有城市水系。

略谈现代城市公园

略谈现代城市公园

略谈现代城市公园前言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

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

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一)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想,早在100多年前,他就与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共同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6)。

这一事件不仅开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

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二)国外城市公园的房展历史(三)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我国城市公园的由来可追溯至古代皇家园林,官宦、富商和士人的私家园林。

现代意义的公园则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当时殖民者在我国开设租界,为了满足殖民者少数人的游乐活动,把欧洲式的公园传到了我国。

最早的就是1868年在上海建造的“公花园"(黄浦公园)。

辛亥革命后,我国广州、南京、昆明、汉口、北平、长沙、厦门等主要大城市出现了一批公园,进入自主建设公园的第一个较快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公园大多数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有的本来就是原有的古典园林。

少数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的。

这都为以后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

13公园分类及特点

13公园分类及特点

• 其他功能
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
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 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 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 交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 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部分 详细分析
• 综合性公园 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户 外游憩活动内容和设施,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 的城市居民游赏活动,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 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上海长风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泉州西湖公园
• 区级公园:在面积,人口较大的城市中, 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公园面积按该
区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一般也有比较丰 富的内容和设施。如上海徐家汇公园。
上海徐家汇公园
• 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形式、有一定 游憩设施的绿地,以独特的专项内容为主 体,吸引人们参观游览。包括儿童公园, 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 园,游乐公园,岩石园,科技公园,艺术 公园,雕塑公园,体育公园,纪念公园, 自然生态公园,专类花园,药物园等等。
• 日本
•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 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 境界。日本公园大致有11类:儿童公园, 邻里公园,地区公园,综合公园,运动公
园,风景公园,动植物园,历史公园,区 域公园,游憩观光公园,国营公园。
第四部分 国家公园
郑成功公园 大坪山风景区
• 科技公园 • 以各种景观元素反映科技为主题的公园。
艺术公园
雕塑公园
• 小游园
供人们休息,交谈,锻炼及进行一些小型 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主要分布在居住区, 商业区,行政区等市民比较集中地区。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期末考试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期末考试

11级园林大三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城市绿地的分类?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2. 城市道路绿地主要有哪几类断面布置形式?分别论述各类断面的组成?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一板两带式: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带.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

两板三带式: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开。

三板四带式: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车道两侧式有两条行道树.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在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四板五带式。

3.试述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布局要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肯定的几何图形.(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若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换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则以规则式为主,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

②空间层次丰富。

③建筑小品以小取胜。

(4)植物配置。

①要与周围环境结合.②要体现地方风格。

③植物选择时要严格选择主调树种.④要注意时相、季相、景象的变化、统一.⑤要乔、灌、草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在道路设计时将通过绿地的穿行人流与使用绿地分割开来,采用脚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绿地的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要兼顾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采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硬质景观和利用绿地应与水体造型软质景观要兼顾,要按互补原则恰当处理.(7)动静分区。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4.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有哪些要求?1 树冠冠幅大,枝叶密、2耐贫薄土壤、3耐修剪、4扎根深、5病虫害少、6落果少,没有飞絮、7发芽早,落叶晚、8耐寒耐旱,9寿命长、10材质好5。

公园分类及特点

公园分类及特点
包括烈士陵园,纪念性公园,墓园等等。
• 规划设计特点:
(1)多以纪念性的雕塑或建筑为主景,渲 染主题。
(2)平面多规则式,中轴线明显对称,主 景物布置轴线端点或两侧。
• (3)地形多选山岗 丘陵地带,并要有 一定的平坦地面和 水面。
• 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 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 功能的绿地。
• 突出功能 政治文化方面:举办节日庆典活动,中外友好活 动等。并包含一定时事政治相关内容。
游乐休憩方面: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 好,习惯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科普教育方面:宣传科学技术新成果,普及生态及 生物知识,寓教于游。
• 功能分区
文化娱乐区:主要入口附近较平坦地势。
观赏游览区:占面积最大,有丰富的园林景观。
公园之 分类及特点
第一部分 我国公园分类系统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公园绿地按其 主要功能和内容,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 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个中 类。
• 综合性公园根据其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 分为两种
•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是全市公 共绿地中集中面积最大,活动内容和游憩 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如上海长风公园,天 津水上公园,泉州西湖公园。
• 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朝阳公园总体规 划综合方案》将朝阳公园划分为中心活动 区,体育健身区,生态科普区,园艺观赏 区,综合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和古建保护 区。
• 儿童公园
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 ,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包括综合性 儿童公园,特色性儿童公园和小型儿童公 园。
• 特色儿童公园以突 出某项活动内容或 活动方式为主,构 成比较系统又有特 色的儿童公园,如 哈尔滨儿童公园布 置了2KM的儿童小 火车。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公共绿地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公共绿地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它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 公园绿地:指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绿化及设施配套良好的公共绿地。

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等。

2.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 广场用地:指主要为满足人们的聚集、休憩、交流等户外需求而设置的相对开放的空间,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健身,或进行文娱、交通集散及举办各类宣传活动的开放型场地。

4. 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空间。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 其他绿地: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等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景观资源与生态价值的绿地。

总的来说,公共绿地是为了满足人们游憩和休憩的需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而设置的绿色空间,它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绿地分为综合公园、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市民中心公园介于带状公园与街旁绿地之间,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用园路分隔空间,再加上一些指示牌和卫生间、座椅、栏架等少数的基础设施,这种设计形式简单而是实用,完全符合现代公园的特点和作用。

毗邻大中华广场的市民公园,营造了高低起伏的坡地形式,穿梭其中充满乐趣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版块,在植物配置上应该满足人性化、保护性、生态性的原则,那么接下来看看市民中心公园设计形式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一、功能性原则城市公园发挥着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游憩场所、防灾避难等多种功能。

公园类型不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市民中心公园靠近深圳繁华的购物公园、会展中心、深圳书城,但是由于有深南大道相隔,来这里的大部分市民都是购物公园和大中华附近的上班族和居民,所以公园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够提供庇荫休息聚会和防灾避难的场所。

从以下图片来看基本满足了这样的条件。

高大的南洋楹不仅是公园的骨干树种,也能在夏日提供阵阵阴凉。

宽阔的草地是聚会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能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三米宽的步道两旁都是宽阔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能为运动健身的人提供洁净的空气和休息空间廊架下阴凉的环境是情侣们恋爱和聚会的理想场所二、人性化原则公园的规划中注重细节的设计,比如明确的标识系统,盲道的设计,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注重实用性和景观效果,比如不要再路边配置有毒有刺的植物等等。

用黑色钢化玻璃制作的指示牌,简单而明确,富有现代感公园地图标识牌用石头和铁架制作的形状现代感十足三、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植物选择和配置要在考虑工程可行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和其他功能效果。

同时也必须是的近期和远期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更高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

考虑植物的多样性、观赏性的需求。

道路旁镶边的路牙。

不仅有固土的效果,也有美观的作用石头和铁架做的固土装置,以防城市暴雨的侵蚀道路和坡地之间挖了一条沟槽,以防雨水的地表径流对道路的冲用石头围合的小型空间,生态性与艺术行完美结合四、特色性原则公园绿地不仅要继承传统园林的艺术精华,也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

比如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等等。

公园中贯穿中心的谷地,具有明显的特色,犹如穿梭于森林之中与深圳其他公园不同,场地群植了一排的水杉树,柔软而轻盈把芦苇植于城市山林之中,感觉回归山野,令人沉醉公园采用道路草坪坡地高大乔木的形式营造空间,充满趣味性五、保护性原则公园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设计理念。

比如对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等等。

六、生态性原则应该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植物,避免有害物种侵入。

设计复层植物是,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习性的要求,并应避免互相产生不良影响。

绿地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应符合当地有关植物种植的土壤标准。

石缝间野生的喇叭花自在的生长华南地区特有的植物第伦桃,由于叶大果子落下来会砸到人,所以一般都置于公园等地卵石野草芦苇河流不正是我们向往已久的自然山林吗?六、多样性原则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并注意植物的多样性。

应以乔木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

应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主景与配景及基调树种、季相变化等关系,充分利用植物的枝、花、叶、果等形态和色彩,合理配置植物,形成群落结构多种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

公园的配置由于深圳的地理关系,配置主要以常绿植物为主,由于要体现生态和自然,人工化痕迹尽量少,在乔木和灌木占多数,花都是野生种类。

上图是由地毯草,红花檵木,血桐,麻楝构成的小空间。

公园的层次关系很明确,分别由春羽、鸡蛋花、盆架子、楝树和南洋楹组成的乔灌草构成的空间落羽杉能形成黄绿的季相色彩八、远近结合原则公园绿地的使用时长期的,其中的植物也是持续生长变化的,所以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兼顾近远期不同的植物景观要求必须考虑到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空间。

纽约中央公园是有美国现代景观之父Frederick Law Olmsted主持设计的,中央公园坐落在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个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建立的公园。

当时的建造者就已经具有非常超前的眼光,他们保留下了这片巨大的城市森林,不仅为纽约周边提供了源源不断新鲜的氧气,以至于150年后,因为有中央公园的存在曼哈顿周边的地块升值了成百上千倍。

可以说中央公园是无价的,深圳市民公园的设计似乎也具有点中央公园的影子,只是面积和植物的多少比不上后者,但是所提供的功能确实相同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休憩集会运动等的多种需要,我相信在若干年后它的价值会日益的体现出来。

纽约文化艺术的中国式思考(上)(2007-02-01 13:55:41)转载▼分类:艺术艺术纽约文化艺术的中国式思考(上)纽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

从想象力、多样性、艺术宽容性和自由度来讲,纽约甚至超过了巴黎。

美国现代荒原画家尼尔·韦利弗的原野风景画《西山远眺》美国现代荒原画家尼尔韦利弗的原野风景画《艾尔登溪涧雪景》你在纽约地铁隧道口听到的小提琴声;你在纽约时报广场看到的街头画像艺人;你在纽约的各色各样的画廊、手工艺商店、古董店、拍卖行、歌剧院、百老汇看到的听到的作品的水平,往往是世界一流的;你在新泽西格林威治村遇到的艺术家、诗人、作家、画家、作曲家、歌手、乐队、演奏家,他们来自我们星球上不同的民族、种族和国家,他们的演奏、绘画、作曲、各种文学作品表现了极为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他们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创造出姹紫嫣红、灿烂如漫天繁星般的新作品。

第53大道的MOMA博物馆是全世界设计师和艺术家心想往知的地方。

在设计艺术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是里面也有两个精致的展览:一个是纺织品展览,一个是玻璃制品展览。

位于第6大道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艺术馆,它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各类专门艺术博物馆。

百老汇有一个接一个的剧院、剧场,演出厅和歌剧院。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整个的一座大厦,它的面积虽然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2倍。

整座的2500年前的埃及古墓就放在大厅里的专门的巨型玻璃罩中,令人叹为观止。

博物馆中仅画廊就200多个,藏有36.5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它比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馆藏还丰富。

显示了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是艺术收藏的基础。

在纽约洛克菲特中心还有大量的画廊、音乐厅、剧场、文化咖啡吧和博物馆。

纽约艺术博物馆它里面的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装1.5万件。

哥特式建筑的大都会博物馆,其规模可与法官卢浮宫和英国大英博物馆比肩。

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东方艺术、西欧艺术、伊斯兰艺术、美国艺术等部门都在博物馆中有专门的陈列厅。

它还附设有少年美术馆,在中国还没有一家专门为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纽约中央公园——喧嚣中的绿色心肺和中国园林的思纽约中央公园——喧嚣中的绿色心肺和中国园林的思考(下)宋宜昌中央公园面积是340万平方米(842英亩),93公里的步行道,9000张长椅,6000棵树木,每年吸引2500万人次免费游览。

奥尔姆斯泰德专门设计了运动场、网球场、美术馆、露天剧院和各种雕塑;中央公园里有小森林、庭院、溜冰场、回旋木马、两个小动物园和世界各地的花卉,许多电影、电视剧都用它作为背景。

当西方的设计师开始为普通大众设计公园时,东方的帝王依然在自己的皇家园林中作着千秋万代的统治梦。

看一看颐和园和圆明园的设计,就知道皇家园林和大众园林的根本区别了。

在中国新城镇的建设中,园林、园艺、景观设计都已经被规划在内。

然而,如何把西方的大众园林和中国的皇家园林的风格结合起来,的确破费思量。

北京的朝阳公园、龙潭湖公园、红领巾公园、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石景山游乐园、一些以水库为景观的公园,虽然面积不小,但是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精致的设计。

一个卧佛寺就足以把它们的魅力全部解消了。

恭亲王府后花园(又称和珅府)说到底,中国人还是喜欢带皇家、贵族、历史、文化和宗教气派的寺庙、楼宇和园林。

为新城镇设计规划的新园林,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个元素在纽约高楼耸立的曼哈顿中心,有一片开阔明亮的天空,那就是占地840英亩的纽约中央公园。

它长2.5英里、宽0.5英里,基本上是一个南北走向的长方形。

一百余年的历史证实了它深深地走进了纽约人的生活,是他们的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纽约中央公园,现从它的产生、发展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思潮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使纽约迅速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建筑业的兴起、能源的利用、交通的发达、贸易的开展使纽约人口大量聚集,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就在这新兴发达城市的另一面,笼罩着一片阴影。

那就是拥挤、嘈杂、喧哗无比的环境以及日益严重污染的的空气。

这一切使人们在心灵上具有压抑感。

他们想冲破这个令人困扰的、窒息的空间;同时,他们又迷恋着这里的物质文明和生活享受,梦想着有一个充满新鲜空气的、无拘无束的、乡野般的美好环境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

于是,一种追寻自然,崇尚自然的浪潮在纽约人中掀起。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画家、文人和风景园林设计师。

他们沿着哈德逊河漫游。

(Cdtskills和Adirondacks两地)奋力探索他们的大自然主题内容和寻求灵感;创作出不少动人的诗画。

这些被后人称之为哈德逊河学派的美术作品,至今仍收藏在纽约的许多画廊内。

其中特别令人注目的是一位风景园林设计师唐宁以设计农村庄园、房地产为实际任务来体现他的思想。

他出版了几本这方面的书籍,十分畅销,使人相信他随意的、如画般的设计才是纽约应有的园林风格。

就在这倾慕大自然的浪潮中,沿着哈德逊河旅游就成了风靡一时的时髦活动。

另一方面,一些从欧洲旅行回来的人也不断地宣扬伦敦、巴黎、德累斯顿、维也纳等皇家园林的美景与风格,这些皇家园林摆脱了长期私有的禁锢,已向公众开放。

那里人们享受绿色园林恩赐的喜悦心情深深地感染了纽约人。

在这种形势下,记者布来恩和唐宁一起积极要求市政府买地为公众建造一个大公园。

布来恩充分利用他编辑和出版的晚邮报来宣传推动此事,扩大影响。

因此,1850年,在纽约竞选市长的两位候选人也都积极表态支持城市需要建造大公园的主张。

他们的态度对纽约决定建造大公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

后来当选为市长的C·金斯兰先生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采取措施要求市议会制定法律保证大公园的建立,为纽约市增添荣誉和骄傲。

经过了几番周折,终于在1856年取得了为中央公园购地的许可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