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公园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风景区规划名词解释

风景区规划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

2、旅游景区:是一系列相对独立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观赏、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显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

3、自然类景区:山地类,森林类,水景类,洞穴类,综合类4、人文类景区: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建筑,古代寺庙,古代园林5、复合类景区:6、主题公园类景区:苏州乐园7、社会类景区:江西瑞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观光类景区: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厦门鼓浪屿,湖南张家界9、度假类景区:环境和生活配备设施齐全,夏威夷10、科考类景区:遗址11、游乐类景区:深圳欢乐谷12、风景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上,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地域。

13、旅游景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具有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部署和具体安排。

14、市场区位:企业组织可以盈利的空间市场范围。

15、交通区位:关于交通的位置。

通常在绝对区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16、地价区位:17、环境区位:18、定位:定位就是树立组织形象通过设立有价值的产品和行为,以便使细分市场上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企业组织与竞争者的关系。

19、竞争力:1、指一国或一公司在市场上均衡的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2、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及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20、巴特勒(Bulter)模型:探查、参与、发展、巩固、成熟、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

21、普罗格(Plog)模型:普罗格从旅游者的心理特性出发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心理图式假说”,即认为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与旅游者的行为有关。

按照心理类型,旅游者被划分为多中心型、近多中心型、中间型、近自我中心型和自我中心型五类。

城市公园绿地综合名词解释

城市公园绿地综合名词解释

城市公园绿地综合名词解释在城市中心区域或郊野公园之外的空旷地带,以一定规划设计而建成的供人们休息游玩的地方。

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两种。

( 1)综合公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各种专门类型的园林组成。

其主体是综合性较强的动物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区等。

( 2)专类公园由某一种园林功能(如名胜古迹、纪念性园林、风景游览区等)为主体所组成的公园。

专类公园面积大,有鲜明的主题,内容丰富,常布置在城市或郊区风景区范围内。

( 3)郊野公园位于城市与近郊风景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绿地,一般规模较小,地形开阔,建筑密度低,绿地率高,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

郊野公园应为居住区的外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措施。

( 4)社区公园城市中社会团体和个人利用适当的土地,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用来提供游憩、文娱、交往等各项设施及服务,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绿地。

按国家有关规定,公园绿地分为A、 B、 C三级: A级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规模较大,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休憩、游览、观赏、健身等活动场所,具有良好的植物景观和优美的景观特征,公园设计必须突出人性化特点。

B级公园绿地,是指主要为城市游人提供户外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同时满足部分使用要求的公园绿地。

C级公园绿地,是指主要为城市活动的特殊群体或为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等目的而设置的公园绿地。

根据规划区用地总体布局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历史和现状情况等自然、人文条件,充分考虑居民、游客等的使用需求,确定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把握公园绿地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区,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构建稳定的生态群落。

根据公园绿地的使用性质,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体现出不同的园林风格。

根据周边用地的性质,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确定其使用性质。

包括公园绿地的内容、位置、范围、规模、现状等级、基础设施条件、主要功能要求等。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1.混合式: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形式表现,且两种形势所占面积比例又相近。

2.景: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象。

3.境:是景观美感的统一表现,包括听觉,视觉,嗅觉等所有生理感知和心理感受。

包括物镜和意境。

4.物镜:指自然的山川,田野,建筑物,河流使人感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物镜又分为生境和花镜。

5.意境:指物镜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情感和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

6.视点:指观赏者的位置。

7.视距:指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8.视觉:是观赏者视线与景物在水平面上夹角和竖向的垂直夹角。

9.正常人视距为25m。

看清轮廓视距为250m-270m,若大于500m或视域范围超过60度,看到的景物模糊不清。

一般以30度以内的景物为主。

最佳:垂直视域的夹角控制在6度,视距相当于景物的10倍。

10.平视观赏:是人的实现与地平线平行而视,头部不必上仰或下附。

11.俯视观赏:景物处于视点下方,须低头观看,俯视观看有较强的消失感。

12.仰视观赏:景物位于视点上方,要中视线上移或者仰头。

13.静态观赏:即固定视点位置观赏景物.14.动态观赏:有步行,乘船等。

中小型园林以步行为主。

15.开敞空间:指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时所处的空间。

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视平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

16.开朗空间:指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属平视观赏,可使人心胸开朗,舒畅。

17.闭合空间:指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

闭合空间给人的感觉与人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8.闭锁空间:指闭合空间所呈现的景物,其近感越强,四周景物越清晰可见。

19.在闭合空间中,仰角小于6度是,景观空间有空旷感。

13度左右时,有亲近感,大于18度时有闭塞和压抑的感觉。

20.实分:运用山体建筑的实墙密林等完全遮住视线,两个被分开的空间完全隔开,互不联系,只有通过门口彼此相同。

21.虚分:运用道路花墙河流等,划分空间的所属关系,被分隔的两个空间,视线不受阻活部分受阻。

园林规划设计考纲及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考纲及复习题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第一章与第二章内容第一章与第二章内容由于是《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上的重要内容,内容重复,不作为该课程的主要考核内容,只作为知识扩展学习内容。

第三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以外,还具有以下哪种属性。

()A. 生态属性B. 文化属性C. 社会属性D.生产属性2、从生态学角度,城市园林绿化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和()。

A.降低噪音B.防风固沙C. 空气流通D.降低温度3、()是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成因在于人类对原有自然下垫面的人为改造。

A. 城市冷岛B.城市绿岛C. 城市热岛D.温室效应4、城市中的绿带是城市的通风渠道,如绿带与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称这种绿地为()A.防风林B.引风林C. 生产林D.生态林5、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创造城市景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还能()A. 增进社会和谐B.防灾避难C.增加经济效益D.提高生活质量二、多项选择题1、城市园林绿化具有()三大综合效益。

A. 生态效益B.社会效益C.文化效益D.经济效益2、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等。

A. 维持碳氧平衡B.调节温湿度C.净化空气D.防风通风3、城市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A.降低噪音B.美化城市环境C.提供休闲娱乐交往场所D.防灾避难4、不同类型绿地降温作用比较,哪些绿地降温效果较强()A.大型公园B.中型公园C.宅旁绿地D.小型公园5、城市园林绿化降低噪音中,哪些植物配置降噪效果好()A. 孤植树B.乔灌草混交C.灌木群D.自然式种植树群三、名词解释1、城市热岛:2、引风林3、社会交往空间4、城市园林绿化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社会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城市园林绿化在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园林绿化在促进通风,防风方面的主要原理,并附图解。

国开作业《绿地规划》 (17)

国开作业《绿地规划》 (17)

题目:一、名词解释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人们休息、交谈、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是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的较宽的园林绿地。

():是指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答案: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人们休息、交谈、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花园道路:是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的较宽的园林绿地。

道路花园带:是指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题目: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级公园两种。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道路花园带形式有设在街道中间的道路花园带和设在街道两侧的道路花园带两种形式。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浏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城市广场的类型有集会游行广场和纪念广场两类。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休闲娱乐广场具有参与性、生态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选项A:4km以上选项B:1~1.5km选项C:3~4km选项D:2~3km答案:2~3km题目: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场所的广场是()。

景观规划试题库

景观规划试题库

一、填空题1、按照人们对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角度来分析,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2、从国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 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美学; 2 环境生态绿化---景观生态学; 3 大众群体行为心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景观行为学。

3、奥地利城市规划师米罗.西特: 强调城市公园是能使城市保持卫生的绿地.公园是城市之肺。

城市公园可以对城市的健康卫生起到作用。

4、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认为城市的生长应该是有机的,一开始就应对人口、居住密度、城市面积等加以限制,配置足够的公园和私人园地,城市周围有一圈永久的农田绿地,形成城市和郊区的永久结合,使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协调、平衡、独立自主地发展。

5、奥姆斯特德被称作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倡导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与沃克斯共同完成在纽约中央公园。

6、园林地形地貌大体上可以分为平坦地貌、凹形地貌、凸形地貌、山脊地貌等7、按水系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自然式水系和规则式水系。

8、罗宾奈特(Gary O.Robynette)景观中植物的四大功能:建造功能、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9、“地”、“顶”、“墙”为(建筑)空间构成三大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

10、叠石也被称作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为独立的或者辅助性的造景装置。

叠石的手法有三种“特置、散置、群置”。

11、植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间范围、结构关系以及设计的构思布局。

一般可以将植物分为:大中型乔木、小乔木和装饰植物、高灌木、中灌木和地被植物。

12、植物的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伸展形、纺锤形、圆柱形、展开形、匍匐形、垂枝形等。

13、梅、兰、竹、菊比喻为花中“四君子”;14、空间的限定手法常见的有围合、覆盖、高差变化、地面材质变化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题型:1.名词解释,2某4;2.连线题,1某10;或者判断题2某5;3.填空题,0.5某(28—32);4.简答题;5.分析说明题。

一、名词解释。

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1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1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1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1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1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景观设计师考试答案三

景观设计师考试答案三

景观设计师考试答案三1、名词解释园林艺术正确答案: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2、判断题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整合的功能。

(江南博哥)正确答案:对3、单选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作用的是()。

A、增强企业的凝聚力B、增强企业的离心力C、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D、增强企业员工的独立性正确答案:A4、问答题纪念性公园的有哪些类型?正确答案:有重大意义历史事件、革命伟人、革命烈士三类纪念性公园。

5、问答题公园主要出入口的设计内容有哪些?正确答案: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售票处、围墙等。

在内外集散广场也可设立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宣传牌、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6、填空题地形的表现方式有: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正确答案:蓑状线表示法7、多选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

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

D、大自然的风云雨雪,虫鱼鸟兽,晦明阴晴,晨昏昼夜等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 B, C, D8、多选按绿篱的高度可分为()A、绿墙。

B、高绿篱。

C、中绿篱。

D、矮绿篱。

正确答案:A, B, C, D9、填空题根据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分为城市主干道、()、专用道。

正确答案:市区支道10、判断题荷花浮水而生,睡莲挺出水面。

正确答案:错11、问答题公园园路分类?正确答案:主路、次路、小路。

12、填空题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正确答案:组织园景13、单选AutoCAD与Photoshop、3Dmax的工作界面的共同点在于都有()。

A、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控制面板B、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状态栏C、命令面板、工具栏、菜单栏、状态栏D、命令面板、工具栏、菜单栏、控制面板正确答案:B14、问答题工矿企业绿化有哪些特点?正确答案:(1)环境恶劣;(2)用地紧凑;(3)保证生产安全;(4)服务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综合公园的魅力
综合公园是指集合了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综合公园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环境、促进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

首先,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生活空间的压缩使得城市的绿地面积被不断减少。

而综合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肺”,能够提供宽阔的空间供人们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大自然。

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吸收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

综合公园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更是为了让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宜居。

其次,综合公园也承担着文化教育的功能。

在综合公园中,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

公园内的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的机会。

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也在综合公园中举行,使得市民们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文化盛宴。

综合公园成为了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综合公园也是社交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公园中结识新朋友,建立社交关系。

公园内的运动场地、游乐设施、休闲区等各种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场所。

在公园中,人们可以一起健身锻炼、举办集体活动、参加社区组织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增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社区的发展。

综合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环境、促进文化教育、社交交流等多种功能。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娱乐和休闲的场所,更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