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公园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综合性大型公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综合性大型公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综合性大型公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综合性大型公园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旨在提供优质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性大型公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项目概述综合性大型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0公顷。

公园设计包括景观绿化、游乐设施、步行道、自行车道、运动场地等多个功能区域。

本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和组织设计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目标和原则- 目标: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综合性大型公园的施工工作。

- 原则: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友好、按时完成。

2. 施工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景观绿化区域的施工- 第二阶段:游乐设施和运动场地的施工- 第三阶段: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道路系统的施工3. 施工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 施工队伍:包括建造工人、园林工人、电气工人等,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求进行组织。

4. 施工计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每一个阶段的施工时间、工序安排、人员配备等。

-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个施工区域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5. 施工过程管理-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

-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 进行进度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6. 施工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

- 确保施工材料的供应,及时补充不足的材料。

- 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7. 施工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粉尘等污染的控制。

-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垃圾和废弃物。

8. 施工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设置等。

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设计

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设计
花园山丘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在花园山丘中,水景元素被一条忽隐忽现的“河流”串联起来,从山脚流向大海,如同真正的河流一般,越来越宽。
花园山丘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探索山丘是专属于儿童的玩乐天地,滑梯、音乐墙、游戏设施、水景和小城堡在成荫的茂盛绿树中若隐若现,激发着 孩子们探索、游戏的兴致。
探索山丘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瞭望山丘高达18英尺,由小桥串联起的瞭望台是眺望美丽海景和相邻街区的最佳地点,而公共卫生间则巧妙地隐藏在 山丘的下方。
瞭望山丘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聚会山丘拥有一个被阶梯状座椅区环绕的巨大多功能草坪,以及野餐区,是好友聚会、放松的不二之选。
聚会山丘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河流恢复设计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微型栖息地,不仅增加了生态多样性,同时也提升了公园内生态物种的弹性,提高 了其长期存活的能力。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 此外,公园中还新建了两个游戏场地、餐厅以及地标性观景台 。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案例
纽约,中央公园
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
• 中央公园为市民提供了约341hm2的广袤绿地,公园内还设有文化及科普的内容,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中央公园动物园等。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特点
纽约,中央公园
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
• 功能丰富,为居民提供多种游憩活动; • 综合性公园因其较大的规模,可以提供尺度广阔的绿色空间,美化城市景 观并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综合性公园中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为城 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满足城市居民多元的休闲游憩需求。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

公园设计相关规范公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公园设计相关的规范及要求。

1.土地选址规范: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势平坦等因素,不宜位于居民密集区附近,应尽量避免噪音和污染源的影响。

2.绿地面积和比例规范:公园建设项目中,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绿地面积的保护应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3.植被配置规范:公园设计中,应合理配置各类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等。

植被的选择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确保植被能够适应当地环境,达到美化和生态效果。

4.绿地设施配置规范:公园的绿地设施包括有座椅、垃圾桶、供水设施、公共厕所等。

这些设施的布置应合理、统一,便于使用和管理。

5.游乐场配置规范:公园设计中的游乐设施应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来选择和配置。

儿童游乐场的设施应考虑安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不合理的布局。

6.项目周边交通规范:公园周边的道路和交通设施应满足游客和服务人员的需求,包括公交车站、停车场等。

同时,也要考虑减少交通对公园环境的影响,保持绿地的安静和干净。

7.公园的环境保护规范:公园设计中,应加强对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保护,避免建设和运营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公园周边的垃圾处理和绿地养护也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8.公园文化和历史保护规范:如有必要,公园设计需考虑对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避免破坏原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同时,也可以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展览和教育设施,展示当地特色和文化。

9.防火和防灾规范:公园设计中,应考虑防范火灾和自然灾害的规划和措施,确保公园及周边的安全。

10.公园使用管理规范:公园的使用和管理应明确责任主体,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公园的开放时间、使用费用、服务设施等也需要扎实的规范。

综上所述,公园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土地选址、绿地面积、植被配置、设施配置、交通规范、环境保护、文化保护、防火防灾、使用管理等。

公园设计规范【完整版】

公园设计规范【完整版】

公园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全面地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各类公园设计。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附属绿地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公园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应正确处理公园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1.0.4条公园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第2.1.1条公园的用地范围和性质,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第2.1.2条市、区级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第2.1.3条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该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迳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

第2.1.4条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第2.1.5条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第2.1.6条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的用地不应按公园设计。

公园用地与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相邻处,应有明显界限。

第2.1.7条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以外的其他架空线和市政管线不宜通过公园,特殊情况时过境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选线符合公园总体设计要求;二、通过乔、灌木种植区的地下管线与树木的水平距离符合附录二的规定;三、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1.5m,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3m。

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四、通过乔木林的架空线,提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措施。

第二节内容和规模第2.2.1条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

综合性公园选址及园内设置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选址及园内设置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选址及园内设置规划设计摘要阐述了综合性公园的分类与功能,总结了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位置及园内设置的规划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选址;园内设置;规划设计综合性公园是城乡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乡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1-4]。

1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与功能1.1 综合性公园分类一是全市性公园。

全市性公园是为全市居民服务,是全市公共绿地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较完善的绿地。

用地面积因全市居民总人数不同而异,其服务半径为2~3 km,步行30~50 min可达。

二是区级公园。

区级公园为行政区的居民服务。

其面积按该区居民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和设施。

其服务半径为1.0~1.5 km,步行15~25 min可达。

1.2 综合性公园功能综合性公园对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承担着重要任务。

一是游乐休憩方面。

为增强人民的身心健康,设置游览、娱乐、休息的设施,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年龄、性别、职业、习惯等人群的不同要求,尽可能使来到综合性公园的游人能各得其所。

二是政治文化方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节日游园活动、国际友好活动,为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活动提供场所。

三是科普教育方面。

宣传科技新成就,普及工农生产与军事国防知识,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2 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和位置规划设计2.1 面积规划设计按综合性公园的任务需有较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故用地需要有较大的面积,一般不少于10 hm2。

在假日和节日里,游人的容纳量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每个游人在公园占有的平均面积为60 m2。

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应容纳全市居民中10%的人同时游园。

综合性公园面积的确定,还应全面考虑与城乡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及公园在城乡中位置与作用等因素。

2.2 位置规划设计在选址时应考虑:一是综合性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并与城乡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

不同类型公园规划设计

不同类型公园规划设计

道路与游线组织
• 公园道路功能一是为解决交通,二是为组织游 人游览路线,体验景观空间变化。
• 主要游线穿过整个公园,游人能游览到公园的 每个景点和景区,并少走回头路。
• 一般有环状+环状、环状+枝状、环状+环状+枝 状等形式。将景点串联
• 大型公园可设置几条环线,小型公园设置一条 环线
• 线路形式一般选用曲线而少用直线
• 色彩、造型、质地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 理及行为特征;
• 考虑家长需要,设置休息座椅与服务设 施。
管理区
• 按内容可分为办公、仓库、苗木生产、 生活区等,可集中也可分散;
• 位置尽量隐蔽,避免游人误入;便于园 内管理,同时交通方便。
服务设施
• 按公园规模设置,大的可设服务中心, 另外设服务点;
• 休息座椅、路牌、垃Biblioteka 箱、厕所等分散 布置于园内适当位置
用果 皮 箱● ● ● ● ● ●
设饮 水 站○ ○ ○ ○ ○ ○
施 路标、导游牌 ○ ○ ● ● ● ●
停 车 场- ○ ○ ○ ○ ●
自行车存车处 ○ ○ ● ● ● ●
设“ ● ” 表 示 应 设 ; “ ○ ” 表 示 可
管理办公室 ○ ● ● ● ● ●
治安机构 - - ○ ● ● ●
车库
---○○●
景区划分
• 景区的划分与功能区的划分既相互关联,又不 完全一致。
• 功能分区突出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景区的划 分则根据各区的不同景观主题形成。
• 不同的景区应有不同的景观特色,通过植物配 置、建筑小品设计和水体等组合形成不同的景 观特色。
• 各景区应在公园整体风格的统一的前提下,突 出各景区的特色,同时考虑景观序列的安排, 通过合理的游览线路组织景观序列。

三级综合公园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公园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公园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公园是以自然风貌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主体的城市公园。

为确保公园的建设达到预期效果,制定一系列标准及指导意见。


下是三级综合公园的基本标准:
一、公园总体要求
1. 公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00公顷,绿化率不低于40%。

2. 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优化生态系统。

3. 设计要注重多功能性,可以设置娱乐、文化、运动等多种活
动设施。

二、景观要求
1. 注重景观的自然、文化和历史价值,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

2. 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的大局以及场地的局部细节,保持空间
的连续性。

3. 横向和纵向的景观组合要有机结合,色彩搭配要和谐。

三、设施要求
1. 基础设施建设要够完善,包括停车场、公共厕所、储物柜、消防等设施。

2. 公园内的游乐设施和文化设施要保证安全性和适用性。

3. 设施建设要注重花园式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尽量避免大型混凝土建筑。

以上是三级综合公园基本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公园建设有所帮助。

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

综合设计论文——《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东北农业大学风景1102班A02110037姚苗苗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一、综合公园的定义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二、综合公园功能综合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方面更加突出。

1、政治文化方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游园活动,为集体活动,尤其少年、青年以及老年人组织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

2、娱乐游憩方面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好、习惯等的不同要求,设置游览、娱乐、休息设施,摄影人们的游乐、休憩需要。

3、科普教育方面宣传科学教育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及生物知识,通过公园中个组成要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游人,寓教于游,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综合公园设计原则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该综合公园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市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人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居所和学习工作中度过的,所以公园应致力于创造出有自身风格,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环境,而不单单是钢筋水泥的简单组合。

融入很多的人文色彩,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公园
一、综合性公园的定义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分类
根据我国的分类标准,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两类:
(一)、市级公园
服务对象是全市居民,是全市公园绿地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丰富和设施最完善的园地。

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人数的多少而不同,在中、小城市社一到两处,其服务半径约2-3公里,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约10-20分钟可达。

(二)、区级公园
在较大的城市中,服务对象是一个行政区的居民,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园绿地的一部分。

区级公园的面积按该区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应有较丰富的内容和设施。

其服务半径约1-1.5公里,步行约10-15分钟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约10-15分钟可达。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综合性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功能更为突出。

(一)、政治文化方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节日游园活动,为集体活动尤其少年、青年及老年人组织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

(二)、游乐休憩方面
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好、习惯等的不同要求,设置游览、娱乐、休息设施,适应人们的游乐、休憩需要。

(三)、科普教育方面
宣传科学教育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及生物知识,通过公园中各组成要素潜移默化地影响游人,寓教于游,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与位置
(一)、面积
按综合性公园的任务需要有较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故用地需要有较大的面积,一般不少于10 ha,在节日和假日里,游人的容量约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每个游人在公园中的活动面积约为10-15平方米。

综合性公园的面积还和城市的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及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全面考虑来确定。

(二)、位置
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应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

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河湖系统、道路系统及生活居住地的规划综合考虑。

五、综合性公园的分区分类
公园分区各国的情况都不一样,出发点也不相同,有的按游人的年龄(儿童、青少年、中、老年),有的按不同的植物分类(温室区、丛林区、草坪区),有的按功能分区。

通常多以功能分区为主,结合游人的年龄及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区规划。

(一)、文化娱乐区
次区主要通过游玩的方式进行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因此,可设置展览馆、漏天剧场、阅览室、茶座等。

(二)、观赏游览区
本区以观赏、游览参观为主,在区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是游人喜欢的区域,
要求游人的分布密度较小。

如专类园、盆景园、纪念区等。

(三)、安静休息区
供人在此安静休息、散步、打拳、练气功和欣赏自然风景。

(四)、水上活动区
此区内容很多,如划船、游泳、垂钓、溜冰(冬天)等。

(五)、儿童活动区
(六)、老人活动区
(七)、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八)、体育活动
(九)、服务设施
(十)、园务管理区
六、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1 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有公共交爱的地方,同时要使出入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

2 入要出入口: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3 专用出入口:设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

(二)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1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 便于公园的管理
(三)公园出入口设计
1 欲杨先抑
2 开门见山
3 外场内院
4 “T”字形障景
八、公园的游人容量
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按以下公式计算:C=A/Am
C=公园游人容量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
总结:一般来说,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见国家公园)两大类,一般使用“公园”
一词,仅指城市公园而言。

各国国情不同,城市公园的分类颇有差异。

中国的城市公园分为:
1、综合公园: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
2、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交通公园、陵园等;
3、花园:综合性花园、专类花园(如牡丹园、兰圃)等。

其中,综合公园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具有措施建设和区域划分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

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和服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