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过程
银行派生货币原理

信用货币创造和派生的原理对银行创造信用货币,可以从一个最简单的现象说起:钱对人们来说,要么就是以现金形式存在,要么就是以账户里的电子数据形式存在。
当需要现金时,便从账户里取出存款,获得现金。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钱包里的现金和银行账户里的电子账目是完全等同的。
从购买力上讲,它们是一样的。
但从货币的本质上来讲,纸币和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完全两回事。
如果打开钱包,抽出一张纸币,会看到上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它们说明这张钞票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而银行账户里的钱,即以电子账目存在的货币,则是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它们是在央行发行的纸币的基础上而派生出来的。
人们通常认为它们相等,是因为当人们去取款的时候,央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两者间可以自由、等价的兑换。
但是,等价兑换掩饰了两者在本质上的不同。
本文抛砖引玉,参考美联储1994年出版的这本册子《Modern Money Mechanics》,简介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以及派生派生和货币乘数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货币银行学的基础教材里都会有相关介绍,但笔者匆匆翻过,似乎没有哪一本国内教材像美联储的这本手册那样,把货币本质说的那么透彻。
(当然国内有很多不错的民间著作,其中推荐《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
)了解货币创造过程,需要先了解存款和贷款的本质。
存款,对银行来言是负债。
笼统点说,银行的短期债务就是储户的活期存款,因为银行要支付利息,而且储户随时可能把钱取走,因此是短期负债。
贷款,对银行而言是资产,因为它能够生产利息,按照国家规定,银行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
那么,在大部分人看来,存款和贷款间的关系是,银行拿存款去放贷,但其实不然。
贷款资产被通称为信用货币,但它的本质不是货币,而且是银行创造出来的一种权利,在短期内借给了借款人。
为了解这个本质,请看以下的一个例子:甲拿着100元人民币纸币,存入A银行,A银行的负债增加100元。
这时,按照国家规定,A银行要上交25%的存款准备金(假设准备金率为25%),A银行的存款便被分成:存款准备金25元、一般活期存款75元。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1)

货币银行学一、单项选择题1.信用货币是建立在货币的( B )职能上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2.劣币驱逐良币发生在( B )货币制度条件下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汇兑本位制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4.短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是(),其他短期借贷利率通常比照此利率A.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D.国债利率5.一般是由集团公司成立发起设立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集团企业的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为(C)A.信用合作社B.社区银行C.财务公司D.信托投资公司6.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包括: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D)A.抵押贷款 B.质押贷款 C.贴现贷款 D.损失贷款7.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民间组织确定的利率,称为( C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C.公定利率 D.浮动利率8.现代商业银行区别与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特点是( )A.支付中介 B.信用中介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中介9.某企业将一张面额10,000元的3个月后到期的商业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当时年贴现率为12%,该企业可取得现金()元A.9640 B.8800 C.9700 D.1030010.花旗银行放款利率在1970年12月8日高达20%(一年期贷款),而当时年通货膨胀率为12%,花旗银行放款的实际利率为( )A.12.32%B.11.46%C.11.24% D 8%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是:()、流动性和盈利性A.危机性 B.投资性 C.安全性 D.保值性12.在货币层次的划分中被称为狭义货币的是( )A.M0B. M1C. M2D. M31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A.独占货币发行权 B.充当最后贷款人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D.制定执行货币政策14.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1、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吸收到的存款,并
不需要为此保留等额的现金,而是按存款的一定
比例保留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 款,其余部分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并由此形成 多倍的存款创造。
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2、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是在银行活期存款基础上,通过签发 支票使活期存款转移,完成货币的支付。
存款创造的原理
在转帐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 款中的超额准备金用于贷放,客户在取得借款后, 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家企业的存款帐户, 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 增加了存款准备金,它在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准 备金后,继续将超额准备部分用于贷放。这样, 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 创造出大量存款。
二、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
1、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 金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扩张和 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 2、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转账结算方式发放 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 原始存款的发生只改变货币的存在形式,而不改 变货币的总量。 派生存款的发生意味着货币总量的增加。
2 3 n 1
而贷款总和是:
80 64 51.2 100(0.8 0.8 0.8 0.8 )
2 3 n
400(万美元)
从以上例子可知,存款总和(用D表示)同这笔原 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金率(用 rd表示) 之间的关系为:D 1 R rd 1 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rd
二、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
(3)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占该 银行吸收存款总额的比率叫做法定存款准
金融学—派生存款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所谓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用公式表示即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1)。
派生存款的创造必须具备两大基本条件:①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
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
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
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从微观角度看,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宏观角度看,信用货币=现金+存款,其中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主体。
在美国,99%以上的信用货币是存款货币,现金不足1%;在我国,存款货币也占到货币总量的90%以上。
因此,流通中货币过多或不足,主要是存款货币过多或不足。
进一步分析,存款货币中最主要的存款是派生存款;要调控存款货币,就应当调控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既然是由商业银行通过放款创造出来的,要调控派生存款理所当然应当调控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所有经营活期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银行的支票清算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
各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称为准备金存款。
中央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按法定的比率将存款总额中的一部分上缴到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叫作法定存款准备率。
金融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绪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Ch1 对货币的初步认识重要概念货币货币制度本位币格雷欣法则流动性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5、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Ch2章信用与利息重要概念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工具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简答题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h3 金融市场重要概念直接金融间接金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同业拆借回购交易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市场?它包括哪些子市场?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其特点是什么?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普通定期存单有哪些区别?一,有规定的面额,面额一般很大,而普通的定期存款数额由存款人决定。
二,可以再二级市场转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普通定期只能在到期后提取,提前支取需要支付一定的罚息。
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且有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按照浮动利率计息。
四,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货币中心银行才能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4、比较: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一级和二级市场股票和债券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论述题1、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功能。
(1)聚敛功能。
是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小额分散资金,汇聚成能够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聚集功能。
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不同经济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总是对称的,一些部门可能会存在闲置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可能会有融资缺口。
金融市场为两者的相互融通提供了便利。
因此这个功能又称融通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融通资金的场所;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也是金融市场的初始功能。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章节题库-第14章 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第14章 货币供给过程一、概念题1.原始存款答: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
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
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
前一部分属法定准备金,后一部分属超额准备金。
2.派生存款答: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称为衍生存款。
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基础上产生。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派生存款的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地在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最终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因此,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3.货币供给答: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
这种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而言是一种负债,但对非银行经济主体来说则是一种资产。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银行系统——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前者创造基础货币,后者创造存款货币。
这就构成了货币供给过程的两个环节。
其中,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中居于核心地位。
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M s=B·M,它揭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要素:基础货币(B)及货币乘数(M)。
二、选择题1.假设一个经济中流通中现金有20亿元,存款有100亿元,准备金有3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0.2,那么经济中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乘数分别是( )。
14-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1/rd是一个大于1的数,称为简单存款 倍数。 • 原始存款。
• 派生存款,等于ΔD-ΔR。
经济学院
四、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
你可以自己学习!
YOU CAN IF YOU WANT!
货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币
银
行
学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存款创造的条件 •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 •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 •另外,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 整体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家银行创 造的
经济学院
货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币
银
行
学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2)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单模型 假定: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 行构成。 –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 –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 既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这种非 交易性存款的转化。 –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贷款,即银行并不保 留超额准备金; –借款人不提取现金,即没有贷款以现金形式流出 银行系统;
乙银行
资产 准备金:+800 负债 支票存款:+800
经济学院
货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币
银
行
学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同样,根据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160元 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贷款。
• 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D企业把 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为:
货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Nhomakorabea币
银
行
学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
A.流动性 B。
安全性 C.效益性 D。
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
A。
狭义货币供应量 B。
广义货币供应量C。
准货币 D。
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
A。
75美元 B。
375美元 C.575美元 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
A。
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
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
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
A.M0B.M1C.M2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 D。
不确定8.如果(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A。
e>0 B.e〈0 C。
e=0 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A.2B.3 C。
4 D。
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
A。
20万 B.13万 C。
7万 D。
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 B。
10% C.15% D.20%12.内生变量是由()。
A。
政策因素决定 B.经济因素决定C。
非经济因素决定 D。
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
A。
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
通货+存款准备金 D。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rdR
存款 10000 8000 6400 … 50000
准备存款 2000 1600 1280 … 10000
贷款 8000 6400 5120 … 40000
B C …
1 D R rd
其中,△D代表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 △R代
表初始存款准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二) 支付中介
1.概念: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 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 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2.作用:
(1)最大限度地节约现金的使用、降低流通费用;
(2)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
(三)
信用创造
1.概念:指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利用其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时,不以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银行的起源
“银行”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意
思是货币兑换商借以办理业务的板凳。商业银行
是由最初的货币经营业,逐渐演变发展为现代银
行业的。其产生大致是沿循了以下轨迹:
货币兑换业务——收取手续费 货币保管业务——收取保管费 货币支付业务——银行支票产生 货币汇兑业务——银行汇票产生 货币贷放业务——收取高额利息 信用创造功能——现代商业银行产生
100000 50000 0
5864.7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现金 存款货币
(四 )
金融服务
1.概念: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
的特殊地位及其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
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进行加工提
第 五 章 商 业 银 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工行建行中行市值全球银行排行前三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日前报道,金融危机严 重打乱了世界大银行的市值排名,花旗银行、美国 银行和瑞士银行等从前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排名纷 纷下滑,而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则进一步提升了它 们的榜上位置。
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前10名银行依次是: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英国汇 丰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富国银行、西班 牙国际银行、日本三菱银行、美国高盛公司、中国 交通银行。
2、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转账方式来发放
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
(二)商业信用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又称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一 定数量的存款来说,准备比例越大,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 金就越少;准备比例越小,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就越多。 2.转账结算制度,又称非现金结算制度。如果不存在非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经营目标,
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服务的
金融企业。
性
质
商业银行是企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
信用中介
1.概念: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在借贷活动中 充当中间媒介。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 职能。 2.作用: (1)积累资金,继短为长 (2)化消费为投资 (3)优化资源配置
炼,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2.作用: (1)商业银行扩大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服务市 场的份额; (2)银行可以取得服务费用收入,同时还加快了 信息传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信息
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本概念 1、原始存款:就是以现金存入的存款,以中央银行付款 的支票存入,视同现金。原始存款的根本来源是中央银行 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
于1587年在意大利建立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英格兰银行 于1694年在英国成立 我国的银行出现较晚——中国通商银行 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模式:
1.由旧的高利贷性质的早期银行逐渐适应新
的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 2.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新的股份制 银行。
r
预算赤字 外汇市场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社会公众
公开市 场业务
贴现 贷款
法定准 备金率
超额准 备金率
现金与活期 存款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 期存款比率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 货币供给
1993-2002年中国货币形式结构图 单位:亿元
200000
158301.9 185007
150000
104498.5
134610.3 119897.9 90995.3 76094.9 46923.5 60750.5 34879.8 7288.6 8802 11204.2 14652.7 17287
现金形式或不完全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客户,而只
是把贷款转到客户的存款账户上,这样就增加了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
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2.重要意义: (1)促进闲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推动经济增长。
(2)便于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过程
例:A银行获得10000元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
现金结算,银行不能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一切贷款都必
须付现,也就没有派生存款。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数量
的大小;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 △D=△R×1/rd 式中: △D——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量; △R——增加的原始存款数量;
r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用K代表存款乘数,则K=1/rd,K表示单位原始存 款可能引起的存款总额扩大扩张倍数。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 形式,又称为商业银行制度。 从全球来看,主要有:
单一银行制 总分行制 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一)单一银行制
1.概念:单一银行制又叫独家银行制,是指 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营业机构来办理,不设立 和不被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2. 单一制银行的特点
优点:
有利于竞争 有利于与地方政府的配
不足:
业务发展创新受到限制 风险集中 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合
经营灵活 便于集中管理和控制
美国银行的数量(200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