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主要包括三课内容:教案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案2《公民的义务》,教案3《学会依法办事》。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法律的意义,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办事,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作用;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办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办事的方法。

2.难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法治观念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实践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法办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案例材料: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法律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办事的方法等,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基础。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增强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识。

2、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公民人身权方面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增强识别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权的行为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自主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运用课前时间,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尝试解决下列问题,如有疑惑,可填写在后面的【问题反馈】栏。

1、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2、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自己的、、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健康所有的权利,包括、和。

3、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4、谈一谈今后在维护生命健康权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搜集材料】在你的生活中中,遇到过哪些侵犯生命健康权的事?【问题反馈】课堂探究案第一关:快乐学习情境活动一:新闻回放2011年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包车迎面相撞,校车司机与4名幼儿当场死亡,多名幼儿重伤。

15人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至此,事故遇难人数达20人,其中包括18名幼儿以及校车司机及1名教师。

2、事例中孩子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3、归纳概括什么是生命健康权?情景活动二:校园直击针对一系列校车事件,我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目的是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

思考:1、国家为什么特别要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2、展示自己收集的我们身边存在的侵害生命健康权的事例,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情境活动三:畅所欲言1、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校车,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畅所欲言。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教学设计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主要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但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初中生权利意识较差,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应享有的权利。

因此,此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必要让学生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2.能力目标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3.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体会法律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2.教学难点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的规定,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还是未成年人,为下面学习未成年人需要保护做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吗?你们属于未成年人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补充: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七年级学生还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保护和关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环节二】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难点:司法保护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本框题重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维权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加深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

采用事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注重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阅两部专门法律的相关内容,搜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事例,准备材料,制作课件。

2.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及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学生准备: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搜集我们受到保护的事例及侵犯我们合法权利的事例、图片。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可可小爱法制公益剧》老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为我们保驾护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法律与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有关吗?生:……老师:我国专门制定了两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你知道是哪两部吗?生:……老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主题是“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以“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通过前面对法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难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运用。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和资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的道具和材料,用于实践教学环节。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护航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下已经学习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法律与自己权益保护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保护自己权益方面的作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3.法律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与生活的关系。

2.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3.小组合作:分组完成法律知识小测验,巩固所学内容。

4.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准备法律知识小测验题目,用于小组合作环节。

4.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播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

家庭的温馨、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呵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但是面对繁杂的社会我们难免受到伤害,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学生:法律老师:由此导出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共同体验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原因1、法律小讲堂:老师: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学生:未成年人老师:为什么是未成年人而不是青少年?青少年与未成年的区别是什么?学生: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而青少年是十一二至二十几岁的人。

幻灯片展示: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身边的故事:视频播放《溺水事件新闻报道》老师:首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析溺水事件的原因、面对溺水事件时该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学生:从个人方面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出现问题;二是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老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很全面,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但辨别能力、自保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所以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故事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体会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自身的原因,容易收到伤害的原因,说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4.视频播放:《少年中国说》老师:感受少年与国家的关系,学生展示。

学生:从国家方面说: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未成年人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总结我们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自身因素、国家因素。

(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6、幻灯片展示:考考你你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7、展示课件:法律小讲堂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知道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觉遵纪守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教学难点:法律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挑选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法律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案例可以包括交通事故、消费维权等方面。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

家庭的温馨、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呵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但是面对繁杂的社会我们难免受到伤害,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
学生:法律
老师:由此导出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共同体验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原因
1、法律小讲堂:
老师: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学生:未成年人
老师:为什么是未成年人而不是青少年?青少年与未成年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而青少年是十一二至二十几岁的人。

幻灯片展示: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身边的故事:视频播放《溺水事件新闻报道》
老师:首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析溺水事件的原因、面对溺水事件时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学生:从个人方面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出现问题;二是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老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很全面,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但辨别能力、自保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所以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故事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体会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自身的原因,容易收到伤害的原因,说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4.视频播放:《少年中国说》
老师:感受少年与国家的关系,学生展示。

学生:从国家方面说: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未成年人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总结我们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自身因素、国家因素。

(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6、幻灯片展示:考考你
你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
7、展示课件:法律小讲堂
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学生:自学课本67 页四大保护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又制定了两部专门
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两部法律必须让学生明确了解四个方面的保护。

8、展示图片:三毛的自白
剧情:同学们,你们一定生活得很幸福吧?可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爸爸整天喝
酒、赌博,还说:“能喝酒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劝我跟他一起喝。

妈妈整天跟爸爸吵架。

最后他们离婚了,可他们谁也不管我。

我去找妈妈,妈妈说:“别来找我,找你爸去!”我又
去找爸爸,爸爸说:“别来烦我,找你妈去!”天哪!我想有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可我没
有。

于是,迟到、旷课、完不成作业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老师经常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

说我是个懒学生。

再不好好学,就开除我。

同学们也嘲笑我。

看来,学校我也呆不下去了。

去流浪吧!后来因犯偷窃罪
被警方带走!
小组合作:
1.在“三毛”流浪的过程中,哪些人的哪些做法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2.“三毛”在社会上的这些经历说明他没有得到哪一方面的保护?
3.“三毛”被警察带走后,还是得到了一些保护,你能具体说说他得到了哪些保护吗?
(结合67 页相关链接部分掌握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职责)
【设计意图】用一个完整的案例《三毛流浪记》,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四个方面连在
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三)我的收获:汇总所学知识。

(四)板书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原因:自身因素
国家因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发罪犯》
措施: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五)当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