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 第四课第二节

合集下载

第四课知识点(2)

第四课知识点(2)

政治八下第四课知识点4.1公民的基本义务9.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0.遵守宪法法律的重要性?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11.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12.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样做?)①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13.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4.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意义?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5.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16.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17.依法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8.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2依法履行义务19.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政治第四课

政治第四课

政治第四课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引进来: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5.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
的东西。

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7.人口现状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人口现状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9.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11.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1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

《政治常识》第四课第二节教学例选三则

《政治常识》第四课第二节教学例选三则
正式 公布 实施 , 执行 死刑 采 用枪 决 、 射等 方法用 将 注 法 律条 文规 定 下 来 ,这在 法 律上 确定 了 采 用注 射方 法 执行死 刑 的合 法性 地位 。 19 9 7年 3月 2 8日,昆明 市 中级 人 民 法 院 首 次 采 用药 物 注 射 的 方 法执 行 死
在 严 厉打 击刑 事犯 罪 的同 时 , 重人 权 、 导 文明执 尊 倡
法 的 精 神 。 符 合 当今 文 明 司 法 、 也 人道 司 法 的 世 界 潮
流 。
维普资讯
政 治 教 育
・教 学 参 考
J OXU CA 、( O E IIA 『
刑 。如 今 , 国 已有 昆 明 、 都 、 中 成 长沙 、 京 等地方 法 北
院成 功地 实施 了注 射方式 执行 死刑 。 点评 :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的社 会主 义 , 坚持依 法 要
治 国和 以 德 治 国 的 统 一 。 执 行 死 刑 的 方 式 从 枪 决 向 执 行 注 射 死 刑 过 渡 , 是 依 法 治 国 的 需要 , 是 以 德 既 也 治 国 的 需 要 。这 不 仅 是 一 种 执 行 方 法 的 改 变 , 时 也 同
中亚 、 亚和 南 亚商 路 的一个 重要 交通 枢纽 , 西 也是 著 名 的佛 教 圣地 。 今天 的 巴米扬 成 为 阿富 汗 境 内一 个 普通 的 小城 市 ,人们 对它 的 印 象也 只剩 下 其郊 外 的 两 尊千 年 大佛 。 已经 被联 合 国列 人 人类 文 化遗 产 名 录 的这 两尊大 佛 , 建于 公元 5世纪 。 今 已经 10 距 5 0多 年 了 。这 两尊 佛 像傍 山而 凿 ,气 势宏 伟 ,一尊 高 5 3 米 , 上红 漆 , 漆 另一尊 高 3 米 , 上蓝 漆 , 7 漆 两佛 像手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第4课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第4课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第4课
政治知识点第4课
一、民族关系是什么?
民族关系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等内容。

二、我国宪法对民族关系的要求
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维护各民族团结的统一和民族地区的统一和平,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轻视。


三、宪法如何保障民族关系?
1.平等待遇。

我国政府对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待遇。

任何民族都不得补助或者压迫其他的民族。

2.民族自治。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的地区都实行了自治的政策。

少数民族可以根据自己的习俗完成他们的自治,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3.多个民族的和谐共处。

各种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帮助。

彼此之间应该和平相处。

四、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民族关系?
1.了解各民族文化。

了解、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尊重其习俗风尚和文化传统。

这样能够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感。

2.加强民族团结。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做起,比如通过鼓励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强化教育的民族性等等,都是可以帮助加强民族团结的手段。

3.宣传民族政策。

我们应该把民族政策宣传到以及其他地方,在宣传中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保护各民族的权益,倡导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等。

五、小结
民族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但它对于国家和谐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要珍惜和维护我国的多元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让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

军校考试政治知识点归纳

军校考试政治知识点归纳

军校考试政治《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含义(1)国家的构成要素: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这些要素构成的。

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结合第五课)。

(2)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4)国家还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3)分类: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4)判断标准: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1)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专政: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实行民主制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4、国家职能(1)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2)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国家职能的分类及内容: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①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②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知识点归纳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遵守宪法法律①原因: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②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 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③怎样做: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共同营造,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程序规定, 同时, 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做到依法办事。

3.维护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①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 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②我国兵役制度: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5.依法纳税①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②违法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 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怎样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知识点概述

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知识点概述

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知识点概述
本文档将概述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概念和内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第三课: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概念和内涵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形成过程和重要里程碑-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关键措施
第四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概念和内涵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以上是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3)“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这 说明道德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答案]道德起着教化作用,法律起着规范作用。
(4)为什么不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
[答案]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 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 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画中有话
思考:漫画揭示了什么道理? 解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不得滥 用权力。
课内总结
凝聚法治 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政府的作用
含义 按照法促进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
要求
提高政府公信力
原因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
——《人民日报》
材料二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二者分别用“依”和“以 ”,用语准确,不能换位。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我们应当 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在社会主义 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以形成强大合力,释放强大正能 量。争论哪个更重要,实在没有必要。相反,如果将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则是有害的。
(3)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①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 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 政府依法行政。
探究点二 厉行法治
情境链接
材料一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 靠法。”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采访,刚出成都双流机场,道路两旁 的法治宣传标语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近年来,四川省委提出“ 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 面,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47年11月,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 民主分子的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 次代表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 员会(民联和民促仍继续存在)。 •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 立,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 务委员,并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 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 1928 年,谭平山、章伯钧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并 开始发展成员,开展活动。 1930 年 8 月,召开第一 次全国干部会议,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告成 立,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 ( 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 。 1935 年 12 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 年 2 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 简称农工党 ) 。章 伯钧任主席。 • 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农工党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 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 • 目前,农工民主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 组织,有成员99000多人中国农工民主党 ( 亦称第三 党 )。
• 这些爱国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 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先后响应中国共产 党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 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 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各民主党 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 活动,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在一起
中共代表与民盟负责人在南京梅园新村
•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 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 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 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 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 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 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 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 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 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 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 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 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 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民主党派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 展
•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 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 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 基础上的联合, 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 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中国的政 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 量。
各民主党派人数(至2013年8月):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8 万人 •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8万人 •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0万人 •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0万人 •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9万人 •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2万人 • 九三学社:10万人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0.21 万人 • 共计:67.21万
•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 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 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 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 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在国 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 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 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 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 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 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 1945年12月16日,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 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 • 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 民建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黄炎培、胡厥文、孙 起孟、成思危。 • 目前,民建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 了组织,现有成员108000多人。
黄炎培
• 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 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 • 1948年,民建响应中国共产党5月1 日关于召 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派代表赴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 • 1949年9月民建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作出了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 合作
•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 台上比较活跃。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 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 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 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 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
中 国 民 主 促 进 会 1945 年 成 立 大 会 会 址 叶圣陶
• 第一届理事会(1946.1-1947.2) 理事、候 补理事: 郑振铎、周建人、柯灵、许广平、傅雷 • 第三届中央理事会(1950.4-1956.8) 秘书长:许广平 1954年12月增选周建人为副主席 •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979.10-1983.11) 主席:周建人 叶圣陶 副主席:叶圣陶、冰心 • 七届五中全会(1987.6)推举叶圣陶为名誉主 席,选举雷洁琼为主席,增选叶至善为副主席。 •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988.11-1992.12) 名誉主席:冰心
加入民革的条件:
• 同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关 系的人士、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的人士以及其 它有关人士,并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人士 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 申请入党,须有党员二人的介绍,填写入党申 请表,由支部和所属地方组织考察合格后,经 支部大会通过,所属地方组织审核,报省辖市 级组织(省直属支部报省级组织)批准,层报 中央组织部备查,并书面通知本人及所在工作 单位。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民盟前领 导人张澜
老一代民盟领导人
张澜
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
• 1941年,他发起 组织中国民主政团 同盟,团结了主张 抗日的各民主党派。 抗战胜利后,代表 民盟主席政治协商 会议,反对国民党 独裁,内战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历 任中央人民政府副 主席,民盟中央主 席、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全国政协副 主席等职。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 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 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为纪念1945年9月3日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 三学社。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召开九三学社成 立大会。 • 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九三学社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 • 目前,九三学社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 织,现有成员105000多人。 •
• 中国民主同盟 ( 简称民盟 ) 。 1941 年 3 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黄炎培 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不久,改由 张澜为主席。民盟由 6 个组织联合组成。它 们是: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 亦称第三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 、 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青年党 和国家社会党 ( 后改称民主社会党 ) 。为便 于更多的民主人士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民 主政团同盟于 1944 年 9 月更名为中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 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 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 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 的政党。 •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 致公党历任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 罗豪才。 • 目前,致公党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 了组织,有党员28000多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 在台湾人民“二· 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 国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 立。 • 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 克辉。1987年至1992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实 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 年)、蔡子民(1988-1992年)。 • 目前,台盟在13个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 2100多人。
一、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 情况
• 1、中国民主党派是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统称。 中国大陆目前存在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 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 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 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 治同盟。
• 2、民主党派的成员:民主党派 有规定,不在在校学生中发展成 员。民主党派主要吸收具有高等 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 并符合该党派其它条件的人。
国府路300号,民盟总部旧 址
• 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 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 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 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民盟历届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 轩、史良、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 • 民盟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 现有盟员181000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