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末整合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章末综合提升
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题型探究
类型1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1.本章主要学习了指数幂的运算、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其中指 数与对数的互化、应用相应运算性质化简、求值是考查的重点. 2.指数式的运算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 化为分数指数幂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 达到约分的目的.对数运算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 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法则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 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常用的技巧.

类型4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函数的零点就是相应方程的根,是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 标.因此,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常转化为方程根的求解或两函 数图象交点个数问题.零点存在定理是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的一 种方式,注意其使用条件:(1)连续性;(2)异号性.
类型5 函数的实际应用 本章主要学习了两类函数模型:一类是指数型函数模型,通常可表 示为y=a(1+p)x(其中a为原来的基数,p为增长率,x为时间);另一 类是对数型函数模型,通常可表示为y=mlogax+n(m,n,a为常数, a>0,a≠1,m≠0).解决的关键是依据实际情况所提供的数据求得 相应解析式,然后利用相应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
类型2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函数y=ax及y=logax(a>0,且a≠1)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前者 恒过(0,1)点,后者恒过(1,0)点,两函数的单调性均由底数a决 定.在解题中要注意由翻折、平移等变换得出的函数图象.


类型3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以函数的性质为依托,结合运算考查函数的图象性质,以及利用性 质进行大小比较、方程和不等式求解等.在解含对数式的方程或解 不等式时,不能忘记对数中真数大于0,以免出现增根或扩大范围.

章末归纳整合4

章末归纳整合4

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 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 制作陶瓷的原料是黏土。 普通玻璃的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普通玻璃的成分: 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制作水泥的原料:黏土和石灰石 氯元素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 水和盐矿中。
氮及其化合物: 放电 N2+O2=====2NO 3NO2+H2O===2HNO3+NO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2NH3 △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3)固+液――→气体,可制备 Cl2 等。 常见气体的制法
气体 NH3 反应原理 △ 2NH4Cl+Ca(OH)2=====CaCl2+ 2NH3↑+2H2O MnO2 2KClO3=====2KCl+3O2↑ △ O2 △ 2KMnO4=====K2MnO4+MnO2 +O2↑ O2↑ MnO2 2H2O2=====2H2O+ 排水法或 向上排空 气法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向下排 空气法
记住下列反应的方程式,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和性质。 硅及其化合物: SiO2+4HF===SiF4↑+2H2O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SiO3↓+2NaCl
氯及其化合物: 点燃 2Fe+3Cl2=====2FeCl3 Cl2+H2O HCl+HClO 光照 2HClO=====2HCl+O2↑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_气作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选修2170414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_气作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选修2170414

章末整合提升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______■教材P37“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首先,热带范围约跨47个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其次,该地所占面积及海洋面积最大;第三,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第四,该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水汽也丰富。

大气通过运动影响海洋。

2.20°N~40°N、40°N~60°N,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寒、暖流的影响。

______■教材P40“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0°N之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30°N~50°N之间热量收入基本等于支出;50°N~90°N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2.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高纬度海区热量亏损。

这种不平衡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低纬度海区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海区释放,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_____■教材P41“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沃克环流形式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气候以干旱为主,主要受下沉气流影响而成;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的气候以湿润为主,主要受上升气流影响而成。

2.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上空也会形成类似的沃克环流。

(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表层水温分布与太平洋相似,不过大西洋东西岸之间海水温差小于太平洋,海区面积也小于太平洋,形成的沃克环流不如太平洋上空的显著。

)______■ 教材P44“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出现旱灾加剧,主要受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而成;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会引发洪涝灾害,主要受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而成。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实数章末回顾与整合提升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实数章末回顾与整合提升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
概念3实数
6. [2024宿迁宿豫区期中]在实数-
中,无理数有(
B
B. 2个
C. 3个
D. 4个
2
3
4
5
6
, ,
)
A. 1个
1

,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2023苏州工业园区二模]下列四个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考点6 两种思想
思想1数形结合思想
18. [2024南京江宁区月考]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
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端
点或顶点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①中以点 A 为一个端点作线段 AB ,满足使 AB =
9. 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 x +3和 x -1,则这个

正数的立方根为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整合提升教学高一生物教学案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整合提升教学高一生物教学案

章末整合提升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因此属于被动运输。

2.借助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

3.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

需借助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叫作协助扩散。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既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借助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

4.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大分子由于分子太大,靠转运蛋白无法运输,它们进出细胞则通过胞吞或胞吐。

【典例1】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鱼藤酮对K+载体和Mg2+载体的生理功能都有抑制作用B.鱼藤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木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处理前细胞内K+和Mg2+的含量都比较高,而在用鱼藤酮处理后,K+和Mg2+的含量都减少了,说明鱼藤酮对K+载体和Mg2+载体的生理功能都有抑制作用;用乌木苷处理后,K+的含量减少,而Mg2+的含量保持不变,说明乌木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B【典例2】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部分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式1的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浓度差成正比B.模式2可表示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C.模式2的跨膜运输有最大运输速率D.与模式2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解析]模式1表示自由扩散,其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浓度差成正比,A正确;模式2表示协助扩散,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属于协助扩散,可用模式2表示,B正确;协助扩散存在最大运输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

《创新设计》2022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创新设计》2022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突破1“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a所示为“J”型曲线,b所示为“S”型曲线。

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J”型曲线是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抱负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连续增长。

“J”型增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

(2)“S”型曲线是由于环境条件有限,因此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一方面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相对稳定。

“S”型增长由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领先增加后削减。

所以,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头部分是“J”型曲线。

(3)分析“S”型曲线每一段时间变化缘由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除食物之外的非生物条件;食物因素;种内斗争(主要因争夺食物而引起的);种间斗争(主要是捕食者的数量增加)。

其中,后三种是主要因素。

2.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说明:图中A、B、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可见,K值时,诞生率=死亡率。

【突破体验】1.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争辩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1~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从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头下降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答案 D解析第1~5年间,λ值是大于1的且较为稳定,因此种群处于增长阶段。

第5~10年间λ值在渐渐减小,但是仍旧是大于1的,因此种群仍旧处于增长阶段。

第10~20年间λ值是小于1的,种群的数量在减小。

第20~30年间λ值为1,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突破2数量坐标曲线图所表示的种间关系推断表示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个体数量)属于何种种间关系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推断:在同一个变化周期内看是否同步、在同一个变化周期内看变化的方向是否相同、看结果是否表现为一方消亡。

《走向高考》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 章末整合4 44张

《走向高考》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 章末整合4 44张

(1)线的拉力大小; (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3)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大小及周期。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解析]
(1)小球受重力 mg 和线的拉力 F 作用, 如图所示,
这两个力的合力 Fn 提供向心力。
mg 线的拉力 F= cosα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走向高考· 物理
人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必考内容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A.在圆周Ⅰ上,空天飞机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 速度 B.在轨道Ⅲ上,空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地面重力加 速度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C.在圆周Ⅰ上,空天飞机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D.轨道Ⅲ越高,空天飞机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越大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1.(2012· 陕西西工大附中质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 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船沿渡河时间最短的路径渡河时 ( )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
必考内容 第四章 章末整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次函数章末整合练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次函数章末整合练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
一次函数
章末整合练
CONTENTS


01
知识梳理
02
核心考点巩固
考点1 函数的概念
1. 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A
B
1
2
3
C
4
5
6
7
C
)
D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已知函数 y =(1-3 m ) x + - m2是正比例函数,那么 m
的取值是(
B
解得 x =8;小轮从甲地返回后到追上小辅时,50 x -100=
150( x -10),解得 x =14.
所以小轮出发7 min,8 min或14 min,与小辅相距10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 BOE =∠ BEO ,∠ COF =∠ CFO .
所以 BO = BE , CO = CF .
所以△ ABC 的周长= AB + BO + OC + AC = AB + BE
+ CF + AC = AE + AF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因为△ AEF 的周长为8, EF = x ,△ ABC 的周长为 y ,
1
2
3
4
5
6
7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准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 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本性,还与离子的浓度、溶 液的酸碱性有关。 (1)阳离子放电顺序(从强到弱)
若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因金属失电子能力强,阳极反应是电极 材料本身失电子被氧化,而不是阴离子放电。
3.联系分析电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模式 (1)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哪些阴、阳离子(包括水电离出 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通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结合放电顺 序分析谁先放电。 (3)写电极反应,并结合题目要求分析电解结果,如两极现 象、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离子浓度的变化、pH的变化等。
4.判断电解后溶液pH变化的方法 根据原溶液的酸、碱性和电极产物即可对电解后溶液 pH的变 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方法如下: (1)若电极产物只有H2而无O2,则pH变大。 (2)若电极产物只有O2而无H2,则pH变小。 (3)若电极产物既有O2又有H2,原溶液呈酸性则pH变小,原溶 液呈碱性则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
章末整合提升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原电池 将化学能 定义 转变成电 能的装置
电解池 将电能转 变成化学 能的装置
电镀池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 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 他金属的装置
装 置 举 例
形 成 条 件
①活泼性不同 的两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④自发的氧化还 原反应
①两电极接直流电 源 ②两电极插入电解 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同电解池
带电 粒子 的移 动 是否 自发 自发 不自发 不自发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同电解池
主要 应用
①金属的电化学 腐蚀 ②制造化学电源
①氯碱工业② ①增强金属抗腐蚀 电冶金③精炼 能力②增加美观和 铜 表面硬度
实质
联系
均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电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阳极:必须是镀 层金属
阴极:镀件
阳极:氧化反
负极:氧化反 应,金属失电子 应、溶液中的阴 离子失电子,或 阳极:金属 电极失电子
电极反应 正极:还原反
应,溶液中的 阳离子得电子
电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 应,溶液中的阳
阴极:电镀
液中阳离子 得电子
离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
导线 负极― ― → 正极
导线 电源负极― ― →阴极 导线 电源正极― ― → 阳极
原电池可以作为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源
有关电解问题的解题步骤
1.明确电极反应规律 (1)阴极:得电子,还原反应 ①(一般)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②一定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 “争”得电子。 (2)阳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①若为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参加反应;②若为惰性电极, 则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而被氧化。
①镀层金属接电源 正极,待镀金属接 电源负极 ②电镀液必须含有 镀层金属的离子
装置 特征
无电源,一般
两极材料活动
性不同 负极:较活泼
有电源,两极材 料可同可不同
同电解池
电极 名称
金属 正极:较不活 泼金属(或能导 电的非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 极相连的极 阴极:与电源负 极相连的极
名称同电解池,
Hale Waihona Puke 但有限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