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说“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选自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第12课的内容。
(二)说“本课地位”
这两次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一次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另一次则使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祸 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积贫积弱。促成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革命出现。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 要的铺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 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
巩固提高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A)
A、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C)
①法国 ②俄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的背景
甲 午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日 战 争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 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 的弱点;没有把外来文明与帝国主义侵略区别开来, 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这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八国联军司令西摩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1901年) 危害
C
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进步性
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 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具有爱国 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已成为主要矛盾。

“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对于动 员和吸引部分官军参加义和团运动有一定的积
限 极作用,却放松了农民群众对清政府的警惕。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二、战争的经过
仓促应战
丰岛海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
政 希望停战 黄海战役 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
山东宁阳一中历史组 王洪波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二页,共41页。
第十三页,共41页。
【图示解读】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制定的以侵略中 国为中心的“大陆(dàlù)政策”。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 要瓜分中国。 (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从列强侵华来看:首先,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主。其次,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战 后日本势力增强,后来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从中华民族的危机来看:战前列强主要侵略中国沿海和边疆地区, 战后进一步深入到内地,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kuánɡ cháo),民族危 机加剧。
第十六页,共41页。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tóu zī)在10 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32家 降 19家 序
16家 排 39家 列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共计
113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第十七页,共41页。
东交民巷(dōnɡ
巨额赔款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 强控制
在北j京iā_o__m_ín__x_i_à_n设ɡ)立“使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 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
住,各国驻兵保护
中国的大本营
第八页,共41页。
内容
大沽 拆毁北京至_____的炮台,准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口号:扶清灭洋 3、性质:民间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扶清灭洋”口号
积极性: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 矛盾。 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 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 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新允的设阶厂段。资动本力输,出阻,碍中进国一民步族掠资夺本中主国义的的原发料展和。劳
免内地税
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
4 甲午战争的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 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 济上便利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政治上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中国人民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近代化速度加快。 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 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经济上,办工厂振兴实业运 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从学习技术到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 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 涉政策。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 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 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 反帝爱国运动.
原因:
口号: “扶清灭洋”
前提测评:义和团的兴起
原名: 义和拳 地区: 山东、河南、直隶 成员: 贫苦农民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 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 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 反帝爱国运动.
分析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 的帝国,不顾时势,仍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于 世界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援,因为竭力以天朝的 尽善尽关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 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马克思 说一说:结合史实论证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 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提示:国家要发展、人类要前进,就不能 固步自封。今天,我们已经打开国门,拥抱世 界。强国之梦,腾飞中华,已在我们这一代中 变成现实!
3、侵华过程:
天津
乘火车 狼狈逃回
北京
(统率:西摩尔) 攻陷大沽炮台 (统率:瓦德西)
攻占天津
攻占北京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 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势力.
义 和 团 廊 坊 大 捷 图 廊坊阻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 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4、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罪行
二、《辛丑条约》的签定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 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税收做担保;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 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
2、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违者处死) 3、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4、外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 兵防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内容
影响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 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
9.8亿两
了中国税收
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国驻兵保护
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
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之下
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 义的工具 六部之首
2、战争的经过
邓 世 昌
日军进军路线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政府腐败落后;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 资本主义。 3、从这两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能从中 得到哪些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亡国
及时训练
1、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平等条约签订顺序是: 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上述三个条约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土地②开埠通商③损害中国主权④经济掠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背景:
中国: 涨
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旗号:“扶清灭洋”)
国际: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各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 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2、经过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天津
廊坊
北京 (瓦德西)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8、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9、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 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3、在马关条约中,反映列强资本输出要求的是
A、赔款
B、割地
C、设厂
D、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4.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2)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4)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123 B、134 C、234 D、1234
(1)《马关条约》
割地
台湾……
赔款
2亿两(加重人民负担)
通商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深入内地)
设厂 (资本输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免税
巧记方法:一厂二亿三地四口
(2)影响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
度大大加深了。
探究问题二:
八国联军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对中 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探究问题一: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 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怎 样的影响?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 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 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
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思考:
1、19世纪末列强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2、这两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以中国战败而告 终。 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6、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原因是
A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B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袁世凯疯狂镇压
D 清政府安抚政策
7、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
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 “贺礼” 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0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
是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11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 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 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 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建立司令部)
3、结果和影响 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 钱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半 殖 民
②划使馆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地


③拆炮驻兵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④严禁反帝 官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原因 根本: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对外扩张 直接: 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
2、战争经过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3、结果及影响
C、中国的国门此刻基本上已完全打开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
本输出的反应
14、《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
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
A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15、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 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 愁》: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社 会 完
⑤设外务部 外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 的外交政策。
全 形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 成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
D 分割世界要求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3、《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已无要求开放通
商口岸的现象,这实际上说明
A、列强在是否要继续开通商口岸上有争议
C B、中国已无适合列强需要的口岸可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