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衔接班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测试题含答案

暑期小升初衔接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欣.然(xīn)婉.转(wăn)嫩.叶(nè )B.烘.托(hōng)卖弄.(lòng )嘹.亮(liáo )C.黄晕.(yùn )稀疏.(shū)鸟巢.(cháo )D.抖擞.(lŏu )朗润.(rùn )仿佛.(fú)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2分)A. 伊索,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
B.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明代著名的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D.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
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4分)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看车辆的颠敛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为:。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3)《论语》中阐述我们应奉行的正确学习态度是,。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
5.仿照下面的示例,用一句话点评课文。
(4分)(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虚荣,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小丑。
小学衔接初中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língqiǎo)漫步(mànbù)悬崖(xuányá)B. 灵巧(língqiào)漫步(mànbó)悬崖(xuányá)C. 灵巧(língqiáo)漫步(mànbù)悬崖(xuányá)D. 灵巧(língqiǎo)漫步(mànbó)悬崖(xuányá)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学。
B.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C.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包括《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3.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jǔshìwénmíng)B. 名扬四海(míngyángsìhǎi)C. 美中不足(měizhōngbùzú)D. 轻而易举(qīng'éryìjǔ)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犹如一颗流星划过。
B.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C.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位巨人站在那里。
D. 那条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镜子。
5. 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茂盛(màoshèng):形容植物生长得茂密旺盛。
B. 喜悦(xǐyuè):形容心情非常愉快。
C. 坚强(jiānqiáng):形容意志坚定,不怕困难。
D. 勇敢(yǒnggǎn):形容做事有勇气,不怕危险。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小升初过渡衔接语文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赋税(fù shuì)玫瑰(méi guī)囫囵(hú lún)B. 赋税(fù shuǐ)玫瑰(méi guī)囫囵(hú lún)C. 赋税(fù shuǐ)玫瑰(méi guǐ)囫囵(hú lún)D. 赋税(fù shuì)玫瑰(méi guǐ)囫囵(hú lún)2.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依次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柠檬(níng méng)镊子(niè zi)魁梧(kuí wū)B. 柠檬(níng méng)镊子(niè zi)魁梧(kuí wú)C. 柠檬(níng méng)镊子(niè zǐ)魁梧(kuí wú)D. 柠檬(níng méng)镊子(niè zǐ)魁梧(kuí wū)3.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依次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B.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C.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D.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小学初中衔接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B. 呼啸山庄(hū xiào shān zhuāng)C.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D.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书店买了一本《西游记》。
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次了,但是还是觉得很好看。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D. 小明喜欢吃辣,所以他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
3. 下列词语中,与“丰收”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收获B. 荣获C. 丰硕D. 荣耀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
B.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D. 这本书的内容像流水账一样平淡。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C.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
6. 下列词语中,与“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故事B. 俗语C. 谚语D. 诗句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小草发芽了。
B. 那个男孩聪明、勇敢、善良。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有趣、引人入胜。
D. 那座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飞得非常高。
B. 那座山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C. 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那本书的内容丰富得让人无法想象。
9. 下列词语中,与“节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节气B. 节庆C. 节令D. 节日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男孩是谁?B. 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C. 今天天气怎么样?D. 你喜欢读书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济宁市 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一)一、选择题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医务工作人员奔赴武,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真有“。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C.祖宗国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诗句是()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3.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
”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
C.“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
D.“《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温柔得像绵羊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诗句中能说明“角度不同,所见不同”这一哲理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二、填空题5.比一比,再组词。
园(_____)孩(_____)娃(_____)跳(_____)做(_____)圆(_____)该(_____)桂(_____)挑(_____)作(_____)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左(____)右(____)(____)(____)不解若(____)所(____)铁面(____)(____)深(____)简(____)斩(____)截(____)(____)(____)高远(____)(____)报国(____)(____)不阿(1)母亲在岳飞背上刻了“(________)”四个大字。
(2)包拯(________),深受百姓爱戴。
(3)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
7.根据语境写词语。
(1)一只小麻雀从niǎo cháo(_______)里掉下来,在无可nài hé(_______)地拍打着小翅膀。
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爆怒B. 报怨C. 辩驳D. 辩别答案:C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晚上我有事情,你呢?B.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住在哪里?C. 这个书包是红色的,那个是蓝色的。
D. 老师问:“你明白了吗?”答案:D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左传》C. 《尚书》D. 《礼记》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学习。
D.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7. 成语“掩耳盗铃”原指________,现在常用来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
答案: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韩愈的《________》。
答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出自《________》,是孔子的名言。
答案:《论语》10.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规则、标准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假设是一篇关于诚实的故事)11. 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主题的故事?(3分)答案:诚实的重要性。
12. 主人公在故事中面临了什么困难?(3分)答案:主人公面临了是否要说出真相的道德困境。
13. 主人公最终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个决定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4分)答案: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坦白真相。
小升初衔接班语文阶段测试卷

小升初衔接班语文阶段测试卷小升初衔接班语文阶段测试卷尊敬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小升初衔接班语文阶段测试卷。
本测试卷旨在帮助大家巩固和提升语文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做好准备。
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问题,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诚实、独立地完成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 角色(jué) B. 友谊(yí) C. 挣钱(zhēng) D. 欺侮(wǔ)2、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的是哪一项? A. 千姿百态 B. 欢心鼓舞 C. 坚持不懈 D. 不可思议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A. 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B. “老师,他请假了,”小明回答道。
C. 这次考试,我们班级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感到非常自豪! D. 这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山川、平原、河流和大海。
4、下列四篇课文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哪一篇?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风筝》 C. 《二十四孝图》 D. 《父亲的病》5、下列诗词中,作者不是杜甫的是哪一首? A. 《登高》 B. 《春望》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赋得古原草送别》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 陆游 B. 杨慎 C. 于谦 D. 王安石7、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BRICS)? A. 巴西 B. 中国 C. 南非 D. 澳大利亚8、下列哪个年代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A. 商朝 B. 周朝 C. 晋朝 D. 隋朝9、下列哪一部小说不是马克·吐温的作品? A. 《汤姆·索亚历险记》 B. 《百万英镑》 C.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D. 《雾都孤儿》10、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联盟(EU)成员国? A. 法国 B. 德国C. 英国D. 意大利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1、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小学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兴高彩烈B. 喜出望外C. 张冠李戴D. 走头无路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
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
A. 路B. 桥C. 河D. 树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的诗句。
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
A. 狡猾B. 机智C. 奸诈D. 虚伪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8.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A. 春B. 夏C. 秋D. 冬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 王之涣B. 王勃C. 杜甫D. 李白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观点?()B. 孟子C. 荀子D. 墨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春夜喜雨》。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1-15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争先恐后地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小河里的水开始欢快地流淌,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小升初语文测试卷班级:姓名:总分: 100分分数: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模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B.蒙méng 蒙哄蒙骗蒙混蒙昧C.禁jìn 禁令禁锢禁忌禁受D.尽jǐn 尽管尽先尽量尽快2、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 )A.一瞬(sùn)间嶙峋(lín xún)啜(chuò))泣连亘(ɡěi)B.小憩(qì)喑(yīn)哑忍俊不禁(jīn)唳(lì)C.小姊(zǐ)妹酝酿(yùn liànɡ)悄(qiǎo)然窖(jiào)D.三省(shěnɡ)竦峙(sǒnɡ sì)匀称(chēn)寥(liáo)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B.以致胁彩付C.以至胁彩副D.以致协采付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虽然不但更B.然而尽管既也C.但是特别不仅还D.虽然尤其既就5、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
(设问)B.大约只有二十几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夸张)C.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
(比喻)D.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穂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拟人)6、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
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7、仿写句子。
(3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8、扩句。
(3分)①天空飘着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太阳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燕子飞过田野。
9、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三句)(3分)(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阅读理解。
(共20分)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
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
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
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
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
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③"狮仔,念念!"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
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
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
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
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
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0、第一段写出了"我"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5、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23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惧狼→()→()17、理解默写。
(5分)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18、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0分)敌: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盖以诱敌()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19、写出三个带“狼”字的成语。
说说看,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5分)四、20.作文(30分)请发挥想象的翅膀,以“假如我”为标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字数500字左右。
300字400字500字560字参考答案:1-6 DBCCBB7-8 略9、答案:(1)百年树人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粉骨碎身全(浑)不怕10、答案:①"情不由衷"改作"情不自禁";②"功课一定很累"改作"功课一定很重":③"百忙中"改作"紧张的复习中";④"暗下决心"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上引号",迄"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后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下引号";⑥最后一句(即"爸爸那……")提至"暗下决心"之前。
11、答案: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
12、答案:怕父亲的严厉,怕打手心。
13、答案这里是"无可奈何"之意,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的畏惧心理:14、答案: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甚至出声叫好。
15、答案:末句16.(遇狼)→惧狼→(御狼)→(杀狼)17.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敌:①恐前后受其攻(胁迫,攻击,动词。
)②盖以诱敌(敌人,名词。
)止:①一狼得骨止(停止,动词。
)②止增笑耳(通“只”,只有,副词。
)意:①目似瞑,意暇甚(态度,神情,名词。
)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打算,动词。
)前:①恐前后受其攻(前面,名词。
)②狼不敢前(上前,动词。
)乃①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②乃悟前狼假寐(才)19、写出三个带“狼”字的成语。
说说看,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引狼入室狼心狗肺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的态度。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