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城东新区城市设计
城市新区中的市民公园规划——以芜湖市城东新区中央公园建设为例

1 目背 景 . 项
在 城东新 区的总体规 划阶段 ,位于 新区 的中心部位 规划预 留了一
条 贯穿新 区东 西 的带状 城市 公 园。公 园长 30 M ,宽 10 ,东连 扁 板 、 自然 面石材 、生态草 沟 、草坡 入水等 ,特别 是石笼驳 岸、卵 石平 20 8M 担 河水系 ,西 抵面 积35 亩 的神 山森林 公 园 ,总 占地面 积8 4 。现 铺 河床 的运用 ,即解决 了淤泥质 河岸 的护坡 问题 ,又保持 了很好 的生 70 6亩
第三 是大 胆 地采 用西 式 园林 设计 手 法 。河流 、岸线 、道 路 、栈
桥 、大 地 台阶等 运用 折线 型设计 ( 图3 ,勾 勒 出公 园内部强 烈的 见 )
几何线形 , 人 以视 觉观感上 的冲击 。 给 第 四是大 量运用 生态 园林 设计手法 。清水 混凝土建 筑 、天然 青石
2设计理念 与方法 .
市 民的 日常锻 炼 、黄 昏散 步 、夏 晚纳 凉 、周末 休 闲都 需要 休 闲
城 市公 园规划设 计中注重 将城市 的文化 内涵和 自 环境 的场所精 场所 ,建设大 面积 的城市市 民公 园,为市 民创 造开放 的活动 、休 闲场 然 所 ,搭建和谐 城市文 明交流 空间 。经多年观 察 ,位于 芜湖市市 中心 , 神融入其 中 ,为城市绿 地增添精 神 的内涵 ,提升新 区 的城市 品位 。 在规 划 阶段 ,设 计 师将 长达 三 千二 百多 米 的带 状公 园 ,构 思 立 对市 民开放 的鸠兹广 场、赭 山公 园、九莲塘 公园是市 民到达频 率最高 意为 城市 中舞 动的 绿飘 带 ( 图 1 见 )。设 计意在 以穿 梭于 山水 间 的公 共空 间。早 晨矫 健 的晨 练身姿 、白天大 树下棋者 的落子声 声 、晚 的 绿飘 带 为背景 。 现天人 合一 、 回归 自然、大地 艺术 、人文展 餐后 的翩翩起舞 ,构筑成一 幅最人文 、最和谐 的交流空 间。 体 2 )以生态规划 为本 ,坚持 可持续发展 道路 台的大型 都市 空间 ,将生 态与人 文交相 辉映 ,同时塑造 大地 艺术和地
空间负荷密度法在县域产业新区远景饱和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空间负荷密度法在县域产业新区远景饱和负荷预测中的应用将芜湖县城东产业新区(以下简称城东新区)作为负荷预测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空间负荷密度的远景饱和负荷预测法,结合产业新区发展特点,参考和对比国内发达地区类似规划区负荷密度指标,综合分析得出产业新区各功能地块的负荷密度指标参考值,运用已建立的空间饱和负荷预测模型,充分考虑相关需用系数,预测出产业新区远景饱和负荷。
标签:空间负荷密度远景饱和负荷预测0引言城东新区经济社会和电力发展等历史数据、变化因素不具参用价值,若采用常规方法预测负荷,其结果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与未来电网建设不相适应。
采用基于空间负荷密度的负荷预测法预测负荷变化和负荷增长位置分布情况,采信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料中的控制性指标,消除不确定性,进而得到比常规方法更好、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其负荷大小和负荷空间分布均能为后期电网建设提供依据。
1建立空间远景饱和负荷模型空间负荷预测法是一种新发展并逐渐成熟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对未来负荷变化规律、负荷空间分布情况做出预测。
空间负荷密度是其关键因素,与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类型等信息和控制指标相关。
综合考虑,建立以空间负荷密度为主的规划区负荷预测数学模型,如下:(1)式中:S表示负荷;ks表示不同地块负荷间同时率;i表示某个片区;n表示片区的个数;j表示某类功能地块;m表示某类功能地块个数;Aij表示第i片区第j类功能地块使用面积;σij表示第i片区第j类功能地块负荷密度;μij表示第i片区第j类功能地块需用系数。
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东新区的电力负荷需求经历充分发展后,进入低速平缓增长阶段并趋于饱和,此时功能地块上单位面积的负荷密度也趋于饱和,将上式中的σij 取值为饱和负荷密度值,则可得出规划区的饱和负荷Sl。
2预测空间负荷2.1规划定位及现状特征城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69.4公顷,根据城东新区规划,其功能定位是集行政办公、居住、经济商务、文化、工业为一体的综合新区,规划核心区居住人口数约为7.5-8.5万人。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0508

住宅区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全市常住人口22631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211542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7702人,增长6.98%,年平均增长0.68%。全市 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230763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 加137464人,增长6.33%,年平均增长0.62%。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737139户,家庭户人口2025125人;平均每个家庭 户的人口2.7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6人。
18 3
47 2 56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1.基地的优劣势 (1)基地的优势
周边有神山 公园,赭山公园,保兴垾生态公园等, 因此景观休闲娱乐资源比较丰富。周边还有芜湖东 南站及芜湖站,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芜湖城市候机楼, 所以交通比较快捷便利。
(2)基地的机遇
由于周边环境并没有同样级别的商业和住宅区,因 此此区域中的很多资源是可以为我们所优先利用的。
(3)基地的劣势
基地周边有铁路和高架,因此噪音比较大。基地较 为分散,因此日照状况比较复杂。基地周边的发展 状况想对比较落后,缺乏相应的学校、超市等设施。
(4)基地的威胁
暂时没有同级别的项目有竞争关系的会对本项目有 所威胁。
基地分析-区位及城市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商圈模式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市国土空间规划文本

《芜湖市空间规划(2016-2030年)》主要内容简介一、总则1、规划目的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芜湖市空间规划(2016-2030年)》。
2、规划年限本次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3、规划范围本规划分为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
市域:即芜湖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南陵县,总面积约6026.05平方公里。
市区:即芜湖市辖区范围,包括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及三山区的行政区范围,面积1495平方公里。
二、市域规划1、市域发展定位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和科技教育卫生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2、市域主要城市职能芜湖市及所辖县的主要职能依据各市县至 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而确定。
芜湖市城市职能: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和科技教育卫生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无为县城市职能:皖江北岸区域次中心城市、沿江产业基地、交通物流中心、宜居宜业的生态滨江新城。
繁昌县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镇,沿江客货集散与交通物流的重要廊道;以循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物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基地;具有多元文化和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
芜湖县城市职能:皖江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芜马城市组群东部门户交通枢纽;芜湖市域综合功能完备的宜居城市。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一、引言近年来,芜湖市三山地区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芜湖市政府制定了近期规划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芜湖市政府制定的近期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以三山地区为核心,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
通过规划,希望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城市建设及规划1. 交通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新建高速公路、扩建机场和火车站,提升交通运输便利性,方便游客前来三山地区。
2. 市容环境建设:加强市区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四、景区规划1. 南山景区:加强南山景区的开发和建设,提升山势特色,修建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加强景区管理,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登山胜地。
2. 灵岩山景区:重点开发灵岩山景区,依托山体地形特点,开展峡谷漂流等刺激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芜湖湖景区:整治芜湖湖周边环境,提升湖景观赏价值,修建湖岸步行街和观光码头,推动芜湖湖的发展成为一处休闲娱乐的热门景点。
五、旅游服务设施建设1. 酒店建设:加强酒店建设,提高酒店的档次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 餐饮设施建设:加强餐饮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种特色美食,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3. 旅游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设施的建设,如儿童游乐场、购物中心等,提升游客的娱乐和购物体验。
六、宣传推广1. 建立宣传平台: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三山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
2. 举办活动: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登山比赛、文化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3.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拓展市场。
七、总结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的制定将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发展潜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轻轨芜湖规划方案

2.减缓措施: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噪音、振动影响,实施绿化遮挡等措施。
3.补偿措施: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升环境质量。
九、实施策略与保障
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轻轨建设合法合规。
2.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市场融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2.停车场:设置4处停车场,满足线路运营需求。
3.控制中心:建立1处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轻轨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七、运营组织
1.运营计划:根据客流需求,制定分时段的运营计划,高峰期加密班次。
2.车辆配置:结合线路特征和客流预测,合理配置车辆。
3.票务政策:设计多元化票价体系,兼顾不同乘客需求。
八、环境影响评估与措施
3.技术保障:引进先进与轻轨建设,形成合力。
本方案旨在为芜湖市轻轨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2篇
轻轨芜湖规划方案
一、前言
芜湖市位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迫切需求。本规划方案旨在构建高效、环保、人性化的轻轨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质量。
八、环境影响评估
1.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轻轨建设对沿线环境、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2.减缓措施:采取绿化、隔声、振动控制等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补偿措施: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补偿。
九、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轻轨建设顺利进行。
2.资金筹措: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投资需求。
芜湖城市概况

芜湖市
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一、城市概况
1.2 面积、人口及行政区划 ——芜湖市
总面积:5988平方公里
总人口:384.21万人 四市辖区:鸠江区、镜湖 区、弋江区、三山区; 四县:芜湖县、繁昌县、 南陵县、无为县。 乡(镇):4个乡、40个 镇、19个街道办事处、12 个大社区 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1 个省级开发区。
2.2业工程施工面积1249.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
其中,新开工面积374.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所占比重为30.0%,同比提高
4.7个百分点。 同期,产值构成中,建筑工程61.33元,同比增长16.2%,占全部产值比重 86.3%,增长贡献率77.6%;安装工程5.82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部产值比重 8.2%,增长贡献率11.5%。 截至3月份,芜湖建筑业竣工面积182.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6%;房屋竣 工价值212.98亿元,同比增长42.7%。
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二、城市经济——芜湖08-12年住宅指标(补2013数据)
芜湖2008-2012计划供地总量18000亩,普通商品房年供应量超过200万㎡
2008-2012指标 廉租房 保障性住 房 经济适用房 拆迁安臵房 小计 套数 1982 31453 33333 66768 面积 (万M2) 9.91 254.4 300 564.31 套均建筑面积(M2/ 套) 50 72.5 90 80.6 3585 居住用地(亩) 135 3450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2013年上半年开建),
芜湖长江三桥商杭铁路公铁大桥(2013年底开建), 芜湖长江四桥泰山路长江大桥(2014年底开建)
地铁规划图
芜湖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基本情况—城市规划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布局
“一心四区”城市总体空间结构
中部城市核心区 该区为市级商业、金融设施所在地和城市行政管理中 心、文化、体育中心所在地,积极发展区域服务性商 贸金融业和文体娱乐业。 北部产业区 该区以工业用地为主体,适度配置居住、商业金融用 地。该区内的凤鸣湖生态保护区为城市主要的文化休 闲和观光旅游生态绿地。 东部产业拓展区 该区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工业和大型物流用地为主 体,适度配置居住、商业金融、科技研发用地。 城南高教、高新技术区 该区位于城南纬五路以南,由高教园区与高新技术开 发区组成,适当发展生活居住用地。 西部(江北)产业拓展区 该区位于长江对岸,目前仅有裕溪口约2平方公里属 芜湖市辖区,其余均属巢湖市无为县辖区,从城市跨 江发展的必然趋势考虑,将该片纳入城市发展利用空 间,规划以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发展方向。
50000
20.00%
300 250 200 150 18.00% 100 50 0 17.00% 16.00% 20.00%
40000 15.00% 30000
19.00%
10.00% 20000 5.00%
10000
0
0.0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增幅
2008年
2009年
人均GDP (单位: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08年
2009年
地方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2010年
2011年
增幅
450 400 350
08-11年 芜湖市社会消费品总额及增速
23.00% 22.00% 21.00%
60000
08-11年 芜湖市人均GDP及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