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第三章一、温度计-同步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37.2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正常(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用℉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

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 99.0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每空2分]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图16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28 ℃。

[每空2分]3.有一种温度计叫干湿温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围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支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小(选填“大”或“小”)。

在相同的室温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越干澡(选填“干燥”或“潮湿”)。

[每空2分]4.殷彤彤同学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均匀,分度值是1℃,用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示数是2℃, 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示数是98℃,用该不准确温度计测得室温为26℃时,实际室温是 25 ℃;当实际温度是 50 ℃时,该不准确温度计示数与测量的实际温度相同.[每空2分]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左(左/右)移动.[每空2分]6.下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

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A 方向观察(填“A”、“B”或“C”)。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第十讲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提示: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主要是冰、碘、樟脑、干冰这几种物质的升华。

小提示: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霜、冰晶、冰花、雾凇。

【例题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水“开了”C、春天,冰雪化了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变细【例题2】夏天,我们看到冰棍儿周围有“白气”,冰棍儿包装外面有“白气”,这是因为()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白气”水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白气”水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升华吸热的应用(1)人工降雨:通常人工降雨采用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直接升华成气体进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为小水滴或直接凝华为小冰晶,这样就可以实现人工降雨。

(2)舞台上的云雾效果:常利用干冰在升华时吸收大量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可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形成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例题3】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棱C、夏天湿衣服晒干D、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针对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3、(2020巴中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 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凝华现象C. 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加快4、(2020淮安)2.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2020自贡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6、(2020丹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 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 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液态、固态8、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变小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代数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冀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代数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冀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代数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冀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圆的周长为x ,这个圆的半径为 ( ) A.2x π B.x πC.2πxD.πx 2.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具有一般意义的,请仔细分析下列赋予3a 实际意义的例子中不正确的是( )A.若葡萄的价格是3元/千克,则3a 表示买a 千克葡萄的金额B.若a 表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则3a 表示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C.将一个小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3表示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a 表示桌面受到的压强,则3a 表示小木块对桌面的压力D.若3和a 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中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则3a 表示这个两位数3.某商品原价为a 元,因需求量大,经营者连续两次提价,每次提价10%,后因市场物价调整,又一次降价20%,降价后这种商品的价格是 ( )A.1.08a 元B.0.88a 元C.0.968a 元D.a 元4.双十一期间,某网店对一品牌服装进行优惠促销,将原价a 元的服装以(a ﹣20)元售出,则以下四种说法中可以准确表达该商店促销方法的是( )A.将原价降低20元之后,再打8折B.将原价打8折之后,再降低20元C.将原价降低20元之后,再打2折D.将原价打2折之后,再降低20元5.关于代数式a 2﹣1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比a 的平方少1的数B.a 与1的差的平方C.a 、1两数的平方差D.a 的平方与1的差6.对下列代数式作出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a ﹣b :今年小明b 岁,小明的爸爸a 岁,小明比他爸爸小(a ﹣b )岁B.a﹣b:今年小明b岁,小明的爸爸a岁,则小明出生时,他爸爸为(a﹣b)岁C.ab:长方形的长为acm,宽为bcm,长方形的面积为abcm2D.ab: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cm,这边上的高为bcm,此三角形的面积为abcm27.x是一个两位数,y是一个—位数,如果把y放在x的左边,那么所组成的三位数表示为( )A.yxB.y+xC.10y+xD.100y+x8.某县计划在一定时间造林m公顷,原计划每月造林a公顷,现每月多造林b公顷则可比原计划少用几个月 ( )A.ma b+B.m ma a b-+C.mbD.m ma b a-+二、填空题9.铅笔每支m元,小明用10元钱买了n支铅笔后,还剩下元.10.某校七年级(1)班有a个男生,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1.5倍的少5人,则该七年级1班共有人(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11.某4名工人3月份完成的总工作量比此月人均定额的4倍多15件,如果设此月人均定额是x件,那么这4名工人此月实际人均..工作量为件.(用含x的式子表示)12.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信公司的手机市话费标准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a元后再次下调了20%,现在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是________元.13.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如果按标价的8折出售,那么这件羊毛衫的售价为______元.如果按8折的售价是a元,那么这件羊毛衫的原价是_________元.14.根据排列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代数式:x,3x2,5x3,______,9x5,….三、解答题15.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6.列式表示(1)比a的一半大3的数;(2)a与b的差的c倍;(3)a与b的倒数的和;(4)a与b的和的平方的相反数.17.某水果市场规定:苹果批发价为每千克2.5元.小王携带现金3000元到这个市场采购苹果,并以批发价买进,如果购买了苹果x kg,用x表示小王付款后的剩余现金.18.某商场销售一种大米售价每斤2元钱,如果买50斤以上,超过50斤的部分售价每斤1.8元,小王买这种大米a斤.(1)小王应付款多少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小王付款118元,求a的值.19.如图,某窗框上半部分为半圆形,下半部分为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为am,宽为bm.问这个窗户的透光面积是多少?这个窗框需要材料多少m?2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A城市制定了新的居民用水标准,规定每家每月的用水量若不超过5m3,则按每立方米1.5元收费;若超过5m3,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1)若小明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4m3,则应付多少元?若小英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7m3,则应付多少元?(2)若小刚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x(m3)(x≤5),则应付多少元?若小红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x(m3)(x>5),则应付多少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A2.D3.C4.B5.B6.D7.D8.B9.答案为:(10-mn) ;10.答案为:2.5a ﹣5.11.答案为:x+3.75;12.答案为:a +1.25b13.答案为:0.8a 54a14.答案为:7x 415.解:(1)ab-bx (2)16.答案为:(1)32a +;(2)()a b c -;(3)1a b+;(4)()2a b -+. 17.答案为:3000-2.5x18.解:(1)当a ≤50时,应付2a 元,当a>50时,应付100+1.8(a -50)元.(2)a =6019.解:(18πb 2+ab)m 2 (12πb +2a +b)m 20.解:(1)小明家应付4×1.5=6(元).小英家应付5×1.5+2×(7-5)=7.5+4=11.5(元).(2)小刚家应付1.5x 元.小红家应付5×1.5+2(x -5)=(2x -2.5)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解析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 阳光、土地、水、草原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答案】C【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A、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中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正确。

D、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该题从实际例子中考查了学生对自然资源分类的掌握情况。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关于人与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A. 在生活中我们可多一次性的使用可再生资源B. 人类为了避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应禁止使用C. 在生活中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D.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资源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人类不必为资源减少而担忧【答案】C【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地理与日常生活【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它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一次性的使用可再生资源,A错;人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我们要合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为了避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就绝对禁止对自然资源的使用,B错;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

它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所以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D错,故本题选C。

3.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答案】B【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不足,故正确;B、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阳光、空气、水等属于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C、自然资源非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空气、水等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正确;D、自然资源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所以应注意节约和保护,故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

温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0.8mB.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7℃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是10m/sD.学生用笔直径约4dm2.如图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示数,下列操作及示数合理的是()A.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B.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C.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D.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3.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飞船顺利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入驻天和核心舱感觉很舒适,舱内温度最接近()A.0℃B.10℃C.23℃D.35℃4.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km/h C.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5.在生活中经常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合理的是()A.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约为18km/h B.八年级女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80cm C.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D.正常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80次6.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左右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D.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7.小洋将量程为-30℃~50℃的寒暑表放在窗台外测气温。

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B.该寒暑表无法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当时的气温为11℃D.寒暑表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o C。

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

分度值是______,若用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温度为37℃和39℃的两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小彬是学校的篮球队长,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他一人得了25分,其中罚球得了5分,他投进的2分球比3分球多5个,则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解方程3-=1,在下列去分母运算中,正确的是()A. 3-(x+2)=3B. 9-x-2=1C. 9-(x+2)=3D. 9-x+2=33.若a、b互为相反数,则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是()A.x=1B.x= 1C.x=1或x= 1D.不能确定4.方程3x=-6的解是()A.x=-2B.x=-6C.x=2D.x=-125.如果用“a=b”表示一个等式,c表示一个整式,d表示一个数,那么等式的第一条性质就可以表示为“a±c=b±c”,以下借助符号正确的表示出等式的第二条性质的是()A.a•c=b•d,a÷c=b÷dB.a•d=b÷d,a÷d=b•dC.a•d=b•d,a÷d=b÷dD.a•d=b•d,a÷d=b÷d(d≠0)6.某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3天,乙再参加合做,求完成这项工程共用的时间.若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天,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7.希望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9人,当该班少一名男生时,男生的人数恰好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设该班有男生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2(x-1)+x=49B. 2(x+1)+x=49C.x-1+2x=49D.x+1+2x=498.方程去分母后可得()A. 3x-3=1+2xB. 3x-9=1+2xC. 3x-3=2+2xD. 3x-12=2+4x二、填空题9.当m=时,关于x的方程(m3)x22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10.一通信商场今年2月份销售国产手机--努比亚Z5Mini的价格为每台1880元,共售出600台.3月份,由于该型号手机价格上涨10%,使销售量下降了30%.3月底,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在德国访问时使用该型号手机的照片在新闻中播出后,极大地影响了4月份国货的销售,进入4月份,商场也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国货,在3月份销售价格的基础上实行九折优惠,使该型号手机销售量增加,预计4月份,该商场此型号手机的销售额比2月份增加15.5%,则预计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台.11.古代有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起走路,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什么?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负担的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试问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是多少袋?设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为x袋,可列出方程为.12.方程2x=10的解是.1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如果把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子对调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13,设原数的个位数为x,则列方程为.14.甲仓库的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2倍,从甲仓库调5吨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剩余的货物恰好比乙仓库的一半多1吨,设乙仓库原有x吨,则可列方程为.15.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16.在一场NBA篮球比赛中,姚明共投中a个2分球,b个3分球,还通过罚球得到9分.在这场比赛中,他一共得了分.三、解答题17.2015-2016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激战正酣,浙江广厦队表现不俗,暂居榜首,马布里领衔的卫冕冠军北京首钢队战绩不佳,截止12月23日,在前21轮比赛中,积35分位列第七位,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那么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多少场?18.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x33x2+kx+5=0的解,求2k3+k25k8的值.19.甲、乙两家电器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电器,但各自推出的优惠方案不同,甲商场规定:凡超过4000元的电器,超出的金额按80%收取;乙商场规定:凡超过3000元的电器,超出的金额按90%收取,某顾客购买的电器价格是x(x>4000)元.(1)分别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电器所付的费用;(2)当x=6000时,该顾客应选择哪一家商场购买更优惠?说明理由.(3)当x为何值时,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所付的费用相同?20.当x为何值时,2x-5与-3x的值相等.21.已知方程(m3)4=m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1)m的值;(2)写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设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x个,根据题意得5+2(x+5)+3x=25,解得x=2.故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2个.故选B.2.【答案】C【解析】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9-(x+2)=3,故选择C.3.【答案】A【解析】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在关于x的方程ax+b=0(a≠0)中,当x=1时,ax+b=a+b=0,则方程的解是:x=1.故选A.4.【答案】A【解析】3x=-6两边同时除以3,得x=-2故选A.5.【答案】D【解析】等式的第二条性质的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其符号表达式:a•d=b•d,a÷d=b÷d(d≠0).故选D.6.【答案】D【解析】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天,根据题意得:,故选D.7.【答案】A【解析】设男生人数为x人,则女生为2(x-1),根据题意得:2(x-1)+x=49,故选A.8.【答案】B【解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3x-9=1+2x,所以B选项正确.9.【答案】3【解析】由关于x的方程(m3)x22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得m3=0.解得m=3.故答案为:3.10.【答案】280【解析】设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的百分率为x,依题意有[1880×(1+10%)×0.9]×[600×(1-30%)(1+x)]=1880×600×(1+15.5%),解得x=,600×(1-30%)×=600×0.7×=280(台).答: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280台.故答案为:280.11.【答案】x+1=2(x1) 2【解析】设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为x袋,由题意,得x+1=2(x1) 2.12.【答案】x=5【解析】方程2x=10,解得:x=5,故答案为:x=513.【答案】10(x+2)+x-[10x+(x+2)]=13【解析】设原数的个位数为x,则十位数为(x+2),根据题意得:10(x+2)+x-[10x+(x+2)]=13,14.【答案】2x-5=(x+5)+1【解析】首先设乙仓库原有x吨,则甲仓库的货物有2x吨,从甲仓库调5吨到乙仓库后甲仓库有(2x-5)吨,乙仓库有(x+5)吨,根据关键语句“甲仓库剩余的货物恰好比乙仓库的一半多1吨,”可得方程2x-5=(x+5)+1.15.【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0,直接解出a的值,即可解题.解:根据相反数和为0得:+=0,去分母得:a+3+2a-7=0,合并同类项得:3a-4=0,移项得:3a=4,系数化为1得a=.故答案为.16.【答案】2a+3b+9【解析】2×a+3×b+9=2a+3b+9(分).答:他一共得了(2a+3b+9)分.故答案为:2a+3b+9.17.【答案】解:设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x场,则负了(21-x)场,由题意得2x+(21-x)=35,解得x=14.答: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14场.【解析】设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x场,则负了(21-x)场,再根据共得35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8.【答案】解:把x=1代入方程3x33x2+kx+5=0,得,解得k=.则2k3+k25k8==16.【解析】19.【答案】解:(1)甲商场的费用为:4000+(x-4000)80%=0.8x+800(元);乙商场的费用为:3000+(x-3000)90%=0.9x+300(元).(2)当x=6000时,甲商场的费用为:0.8+800=5600(元);当x=6000时,乙商场的费用为:0.9+300=5700(元).由5600,所以在甲商场购买更优惠.(3)由题意得0.8x+800=0.9x+300,解得x=5000.答:当x为5000元时,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所付的费用相同.【解析】(1)甲商场的费用为:4000+超过4000元部分80%;乙商场的费用为:3000+超过3000元部分90%.(2)当x=6000时,分别计算出在甲、乙两商场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两商场的费用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0.【答案】解:∵2x-5与-3x的值相等,∴2x-5=-3x,移项得,2x+3x=5,合并同类项得,5x=5,把x的系数化为1得,x=1.【解析】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21.【答案】解:(1)由方程(m3)4=m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得,m30,解得m=.(2)当m=时,方程为.【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的确定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的确定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练习题一、填空题1、已知点是第二象限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3、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爬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爬2个单位长度后,它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_.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1)一定在第__________象限.5、点和点关于轴对称,而点与点C(2,3)关于轴对称,那么_______ ,_______ ,点和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6、已知是整数,点在第二象限,则_____.7、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的坐标为(-1,1),平行于轴,则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二、选择题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3),则点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9、如图,、、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A.、、 B.、 C.、 D.10、如图,长方形的各边分别平行于轴或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2,0)同时出发,沿长方形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 012次相遇点的坐标是()A.(2,0)B.(-1,1)C.(-2,1)D.(-1,-1)11、已知点的坐标为,且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的坐标是()A.(3,3) B.(3,-3) C.(6,-6) D.(3,3)或(6,-6)12、设点在轴上,且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为一切数 B., C.为一切数,D.,13、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长度C.图案向上平移了个单位长度D.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长度,并且向上平移了个单位长度14、已知点,在轴上有一点点与点的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为()A.(6,0)B.(0,1)C.(0,-8)D.(6,0)或(0,0)15、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4,3)B.(4,3)C.(-2,6)[ D.(-2,3)16、若点在第二象限,那么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7、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轴、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4,O )B .(5,0)C .(0,5)D .(5,5)三、简答题18、已知点和不重合. (1)当点关于_______对称时,(2)当点关于原点对称时,=________,=________.19、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A (1,2)、B (4,3)、C (3,1). 把三角形A 1B 1C 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三角形ABC ,试写出三角形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20、如图,在平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线段CD 是线段AB 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2)线段AC 是线段BD 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21、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线段顺次连接点A(,0),B(0,3),C(3,3),D(4,0).(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2)求出它的面积;(3)求出它的周长.22、如图,点用表示,点用表示.若用→→→→表示由到的一种走法,并规定从到只能向上或向右走(一步可走多格),用上述表示法写出另两种走法,并判断这几种走法的路程是否相等.23、如图,已知A(-1,0),B(1,1),把线段AB平移,使点B移动到点D(3,4)处,这时点A移动到点C处.(1)画出平移后的线段CD,并写出点C的坐标;(2)如果平移时只能左右或者上下移动,叙述线段AB是怎样移到CD的.24、如图所示.(1)写出三角形③的顶点坐标. (2)通过平移由③能得到④吗?(3)根据对称性由三角形③可得三角形①、②,顶点坐标各是什么?25、有一张图纸被损坏,但上面有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点A (-3,1),B(-3,-3)可认,而主要建筑C(3,2)破损,请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找到图中C点的位置.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解析:因为点是第二象限的点,所以解得.2、3 -4 解析:因为点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所以3、(3,2)解析: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0,4),再向右爬3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3,4),再向下爬2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3,2),所以它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2).4、一解析:因为≥0,1>0,所以纵坐标+1>0.因为点的横坐标2>0,所以点一定在第一象限.5、关于原点对称解析:因为点A(a,b)和点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a,-b);因为点与点C(2,3)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2,3),所以a=-2,b=-3,点和点关于原点对称.6、-1 解析:因为点A在第二象限,所以,所以.又因为是整数,所以.7、(3,5)解析: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的坐标为(-1,1),所以点的横坐标为4-1=3,点的纵坐标为4+1=5,所以点的坐标为(3,5).二、选择题8、D 解析:因为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所以点(2,-3)在第四象限,故选D.9、D 解析:由题图可知,点在第二象限,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在第二象限内的点只有,故选D.10、D 解析:长方形的边长为4和2,因为物体乙的速度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 =8,在BC边相遇;②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16,在边相遇;③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4,在点相遇;…此时甲、乙回到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两点回到出发点.因为2 012÷3=670……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 012次相遇点与第二次相遇点为同一点,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16,在DE边相遇;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1),故选D.11、D 解析:因为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所以a=-1或a=-4.当a=-1时,点P的坐标为(3,3);当a=-4时,点P的坐标为(6,-6).12、D 解析:因为点在轴上,所以纵坐标是0,即.又因为点位于原点的左侧,所以横坐标小于0,即,所以,故选D.13、D14、D 解析:过点作⊥轴于点,则点的坐标为(3,0).因为点到轴的距离为4,所以.又因为,所以由勾股定理得,所以点的坐标为(6,0)或(0,0),故选D.15、A 解析:点变化前的坐标为(-4,6),将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3),故选A.16、A 解析:因为点在第二象限,所以所以︱︱>0,因此点在第一象限.17、B三、简答题18、(1)x轴;(2)-2 1 解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9、解:设△A1B1C1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将它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此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由题意可得=2,x2+4=4,y2-3=3,x3+4=3,y3-3=1,所以A1(-3,5),B1(0,6),.20、解:(1)将线段向右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4个小格),再向下平移4个小格(向右平移3个小格),得线段.(2)将线段向左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向左平移3个小格),得到线段.21、解:(1)因为(0,3)和(3,3)的纵坐标相同,的纵坐标也相同,因而BC∥AD,因为,故四边形是梯形.作出图形如图所示.(2)因为,,高,故梯形的面积是.(3)在Rt△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同理可得,因而梯形的周长是.22、解:走法一:;走法二:;答案不唯一.路程相等.23、解:(1)因为点(1,1)移动到点(3,4)处,如图,所以点的坐标为(1,3);(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24、分析:(1)根据坐标的确定方法,读出各点的横、纵坐标,即可得出各个顶点的坐标;(2)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④不能由③通过平移得到;(3)根据对称性,即可得到①、②三角形顶点坐标.解:(1)(-1,-1),(-4,-4),(-3,-5).(2)不能.(3)三角形②的顶点坐标为(-1,1),(-4,4),(-3,5)(三角形②与三角形③关于轴对称);三角形①的顶点坐标为(1,1),(4,4),(3,5)(由③与①关于原点对称可得①的顶点坐标).25、分析:先根据点A(-3,1),B(-3,-3)的坐标,确定出x轴和y轴,再根据C点的坐标(3,2),即可确定C点的位置.解:点C的位置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效用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无差异曲线;4.消费者均衡;
5.收入—消费曲线;
6.预算线
二、选择题
1.TU=4x-3x2,TU为总效用函数,x为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总效用极大化的x消费量为( )。

A.x=1/4; B. X=2/3; C=3/4; D=2/5。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无法确定。

3.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A.正值
B.负值;
C. 零;
D.不确定。

4.如果MRS
XY <P

/P
Yy
,则()。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
C.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
D.应该调整X和Y的价格。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之一是()。

A.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
B.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
C.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每一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D.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全部效用都为最大。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

A.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同时使总效用保持不变的比率;
A.一种商品的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效用的比率;
B.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

7.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趣味和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和支付能力;
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8.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dy/dx=-2,说明:()。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0.5单位的x;
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0.5单位的x;
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0.5个单位的y换取2单位的x;
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4单位的x。

9.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

A.这种商品是正常商品;
B.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但不是吉芬商
品; C.这种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 D.难以确定。

10.MRS
xy 递减,MU
x
和 MU
y
必定()。

A. 递增;
B.递减;
C. MU
x 递减,而MU
y
递增; D. MU
x
递增,而MU
y
递减。

11.需求曲线可以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值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
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三、讨论分析题
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解释。

2.典型的无差异曲线为什么是凸向原点?
3.假定一个消费者对荤的食品一点也不感兴趣,而对素食特别喜欢,用无差异曲线表示他对这两种商品的偏好,并表示他的不同满足程度。

4.试比较低档物品与吉芬物品的不同。

四、计算题
1.若消费者甲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
斜率为dy/dx= -20/y的点上实现均衡。

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x =2,p
y
=5,
那么此时甲将消费x和y各多少?
2.若甲的效用函数是由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成,其方程式为TU=18x-2x2+15y-0.5y2-xy。

试问:甲要消费多少x和多少y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最大满足的效用量为多少?
3.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
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 P
2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
1
X
2
2 ,该
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效用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