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分类汇编—电学实验
高考电学实验知识点

高考电学实验知识点电学实验是高考物理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电学实验的知识点对于高考物理考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考电学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准备和复习。
一、电流的测量1. 伏安法测电流: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使用伏安表可以减小电路的影响,测量结果更准确。
2. 伏特法测电流:通过电压表和电阻表进行测量,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的大小。
3. 双脱臼法测电流:通过与标准电阻串联并接到电路中,利用标准电阻的阻值和电压的测量值,计算电流的大小。
二、电阻的测量1. 串联法测电阻:将电阻与标准电阻串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标准电阻,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2. 并联法测电阻: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并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标准电阻,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3. 恒流充放电法测电阻:利用待测电阻的充放电过程,测量时间和电容电压,计算电阻的大小。
三、电压的测量1. 直流电压的测量:使用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连接电压表的电路要正确,避免短路或过载。
2. 交流电压的测量:使用交流电压表进行测量,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防止电流表损坏或不准确。
四、电功率的测量1. 伏安法测功率: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根据功率的定义公式计算电功率的大小。
2. 瓦积定律测功率:利用电功率计测量电路中的功率,通过功率计的使用说明书来正确操作。
五、电路的搭建与分析1.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搭建:根据电路图,按照一定的连接方法将电源、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连接起来。
2. 电路参数的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等电路参数的数值。
3. 负载特性的研究:通过改变电路中的负载,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研究电路的负载特性。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用电:避免触碰导电物体,正确接地用电器,防止触电危险。
2. 工作台整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干净,避免电路短路和其他意外情况。
3. 仪器操作正确:使用仪器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仪器损坏和人身伤害。
高考电学实验必考知识点

高考电学实验必考知识点电学实验作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部分,是考察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考生来说,对电学实验的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将直接影响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
本文将按照实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详细介绍高考电学实验必考知识点。
一、静电实验静电实验是电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考察考生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和静电力学的应用。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带电物体的电荷分布、电场的建立和场强的测量等。
在带电物体的电荷分布实验中,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形状、不同电性质的物体带电能力的差别,并通过实验验证库仑定律。
此外,还需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二、电流实验电流实验是电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电流实验,考生需要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和电阻的测量方法,理解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并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在电流的测量实验中,考生需要了解两种测量电流的方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以及测量电阻和电动势的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还需了解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流动方向相反,同时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电动势实验电动势实验是电学实验中较为复杂的内容,考察考生对电池的特性和电动势的理解。
在电动势实验中,考生需要掌握电池的原理和特点,了解通过外电路的电流和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同时,电动势实验还需要考生掌握电池与电池串联或并联的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电池串联或并联后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开关的使用方法和电阻的串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四、磁学实验磁学实验是电学实验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考察考生对磁场的理解和磁感线的绘制。
在磁学实验中,考生需要了解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并通过实验验证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的作用。
此外,还需要掌握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导线长度和导线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实验计算出磁场的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总结起来,高考电学实验必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静电实验、电流实验、电动势实验和磁学实验。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同时也要理解实验原理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知识点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知识点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物理考试的常见考点。
通过电学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串联电阻的测量串联电阻的测量是电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实验装置一般包括串联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在电路的两端,保证正负极正确连接。
2.调节电源,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稳定。
3.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值。
这个实验主要考察同学们对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理解,以及对欧姆定律的运用能力。
二、并联电阻的测量并联电阻的测量也是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实验装置包括并联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在并联电路的两端,保证正负极正确连接。
2.调节电源,使电路中的电压保持稳定。
3.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值。
这个实验主要考察同学对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理解,以及对欧姆定律和电阻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实验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实验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实验,主要用于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导线和电流表。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中,保证正负极正确连接。
2.依次改变电阻的大小,记录电流表上的数值。
3.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个实验主要考察同学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以及对电阻与电流关系的掌握程度。
四、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实验,用于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导线和电压表。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压表连接在电路中,保证正负极正确连接。
2.依次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记录电压表上的数值。
3.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个实验也是考察同学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以及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掌握程度。
高考涉及之高中物理的四个电学实验

高中物理的四个电学实验一、高考涉及的四个电学实验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3: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二、电学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物理实验为高考必考内容,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实验的考查,尤其是除了对教材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增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
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完成新的实验目的的设计型实验将逐步取代对教材中原有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
高考中物理实验题类型大体有:⑴强调基本技能,熟识各种器材的特性。
像读数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等;选器材类:像选取什么量程的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等⑵重视实验原理,巧妙变换拓展。
像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变形和测量电阻的再造等。
源于课本不拘泥课本一直是高考命题与课标理念所倡导的,所以熟悉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原理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
⑶提倡分析讨论,讲究实验的品质,像近年高考中的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改良方案,甚至开放性实验等于课标的一标多本思路是交汇的。
⑷知识创新型实验。
像设计型、开放型、探讨型实验等都是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利用所学可以设计出很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
三、电学实验易错问题分析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5、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四、应试策略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必考知识点,整体分析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必考知识点整体分析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在高考中属于必考部分,分值往往占10分之多。
目前,相关资料《电学实验》考点的归纳与总结只是单纯地自教材中各个实验本身着手,并没有一个自电学整体的高度来加以综合概括分析。
本文力图将《电学实验》自四个方面加以整体分析描述,使教材中的各个实验相应的知识点连成线,便于高三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的掌握各个知识点,从而达到顺利解决高考中《电学实验》必考题的目的。
§§序言一、一切电学实验均可归总为伏安法测电阻;二、高中电学实验整体可分为四大部分:①测电阻②电表改装与校准③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④多用电表的使用§§第一部分:测电阻一、电路整体构成:1.控制电路2.测量电路二、电路整体要求:1、安全第一:①闭合控制开关前“限流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必须调到最大,以确保电路安全;②闭合控制开关前“分压式”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接入电阻必须调到最小,以确保电路安全。
2、精度第二:1以上,以减小读数时产生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应保证在3偶然误差。
3、在确保安全前提之下,为保证精度,电源电动势E应选大一些。
三、控制电路的整体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近似认为电源内阻为零)1、控制电路连接方式:2、控制范围:(近似认为电源内阻为零)①电流:X X xR E I R R E ≤≤+0 电压:E U R R ER X X X≤≤+0 ②电流:XX R EI ≤≤0 电压:E U X≤≤03、控制电路的选择:①用限流式时不能确保R x 的安全时必须采用分压式;②实验要求R x 两端电压要求自零开始连续变化(描绘伏安特性曲线)时必须采用分压式;③“小分压,大限流”,当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 0远小于被测电阻阻值R x ,若采用限流式,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电流影响不大,此时采用分压式,调节范围大,滑动时利用到滑动变阻器的大部分电阻线,手动操作方便。
高考物理 电学实验汇总及详细解答 新人教版

电学实验汇总1、伏安法测电阻为了测量一个“6.3V,1W〞的小电珠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给出以下器材:A.电流表〔3A,0.004Ω〕B.电流表〔0.6A,0.02Ω〕C.电压表〔10V,1kΩ〕D.电压表〔15V,15kΩ〕E.电源〔6V,2A〕F.电源〔9V,1A〕G.滑动变阻器〔0-20Ω,0.8W〕H.滑动变阻器〔0-50Ω,0.5W〕I.导线假设干,开关一个〔1〕为测量安全和尽量准确,应选用器材〔2〕画出电路图。
2、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测电阻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假设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假设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如此由量和测得量表示R x的公式为R x=3、用电流表替代电压表测电阻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假设干.(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
4、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消除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
按如下图所示的电路进展测量,可以消除Array这种系统误差。
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电键S1,将电键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R P和r,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量程,读出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必考知识点,整体分析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必考知识点,整体分析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这一高考必考知识点进行整体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从而在高考中顺利解决相关题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测电阻、电表改装与校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多用电表的使用。
第一部分:测电阻电学实验可以归总为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整体由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组成。
在进行实验时,安全第一,应将“限流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确保电路安全,并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在以上,以减小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在确保安全前提之下,为保证精度,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一些。
控制电路的连接方式有限流式和分压式两种,选择时需考虑实验要求和滑动变阻器的安全。
在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需确保其安全。
第二部分:电表改装与校准电表改装与校准是电学实验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电表改装时,需注意电表的量程、电流灵敏度和电阻灵敏度等因素,以确保改装后的电表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在进行电表校准时,需先进行零点校准,再进行量程校准。
校准时需使用标准电源和标准电阻,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电学实验的另一重要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需注意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内阻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伏安法和电桥法。
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即开路法、短路法和内阻法。
在进行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第四部分:多用电表的使用多用电表的使用是电学实验的最后一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表,并注意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电路的安全和精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分值较高。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知识点进行了整体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从而在高考中顺利解决相关题目。
和R1组成,满足小电阻的测量要求。
②“测大电阻”Ⅰ>电路示意图:IgrgGR2R1K2EK1Ⅱ>实验操作步骤:A.闭合K1断开K2调节R2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I gB.闭合K2保持R2不变,调节R1使电压表达到半偏1Ug2C.在R1R2时,可以认为rgR2Ⅲ>实验满足的条件分析:(认为干路电流近似不变)若rgR2则必定认为通过电阻箱R2的电流为Ig2,即当R2接入时,并联部分等效电阻认为几乎不变,干路电流才能近似不变。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题

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全国卷1)23.(16分)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mI 。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1A ,内阻1r =10.0Ω,量程标称为5.0mA ;标准电流表2A ,内阻2r =45.0Ω,量程1.0mA ;标准电阻1R ,阻值10.0Ω;滑动变阻器R ,总电阻为300.0Ω;电源E ,电动势3. 0V ,内阻不计;保护电阻2R ;开关S ;导线。
(1)在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 应滑动至 端。
(3)开关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1A 满偏;若此时电流表2A 的读数为2I ,则1A 的量程mI = 。
(4)若测量时,1A 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1A 的示数1I = ,2A 的示数2I =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mI = 。
(保留3位有效数字)(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
【答案】⑴如图 ⑵阻值最大⑶1212)(r r R I I m +=⑷6.05mA 【解析】⑵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中在接通开关前需要将滑动触头滑动到阻值最大端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表满偏,流过的电流为Im 。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1221R r I r I m +=得1212)(r r R I I m +=⑷待测表未满偏有)(12211R r I r I +=,将A2的示数0.66mA 和其他已知条件代入有63.310)4510(66.0)(12121=+⨯=+=r r R I I Ma 但图中A1的示数3.0mA 量程为5.0mA ,根据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准确量程为6.05mA (全国卷2)23.(13分)如图,一热敏电阻RT 放在控温容器M 内:○A 为毫安表,量程6mA ,内阻为数十欧姆;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 ,内阻很小;R 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 为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学实验1(2011北京)(1)用如图1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
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1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2将K旋转到电阻挡"×l00"的位置。
○3将插入"十"、"-"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_ (填"0刻线"或"∞刻线")。
○4将两表笔分别与侍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
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_的顺序避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K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恨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1〘答案〙①S ③T 0刻线④ADC〖解析〗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在测量之前就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若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用螺丝刀小心转动调零螺丝S,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然后转动选择开关K,选择量程,再将两表笔短接,调整调零电阻的旋钮T,使得指针对准满偏刻度(即电阻的0刻线),接下来才能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测量被测电阻的阻值.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表明被测的电阻阻值很大,这时要换用更高倍率的挡位,例如,本题就要从“×100”挡位更换到“x1K”的位置.2(2011江苏).(10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
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关系图象。
(2)用待测电阻R 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
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 X=_________ Ω。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
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2答案(1)见右图(3)偏小: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0V3.(2011安徽).(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k”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
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①;②;③;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所示。
图(b)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 ,电流表内阻约为5 。
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图(c)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
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当S旋到位置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时量程较大。
3答案:.(1)①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档:②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③再接入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
(2)如图所示(3)电阻 1、2 14.(2011全国卷1)(.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
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图l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_ (填“红”或“黑”)色;(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Ω:(3)将图l 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_mA ;(保留3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解析:(1)黑(2)14.0、53.0、4.6 (3)102 (4)1.54电表内阻r=15Ω,外阻为R=4.6Ω此时电流为:I=53mA,求出E=I(R+r)=1.54V ,从而求出短路电流:I ′=Er=102mA5(2011海南).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a 的量程为Ig=600A 内阻为Rg ,A 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60mA 。
完成下列填空。
(1) 图1中分流电阻Rp 的阻值为_______。
99gR(2)在电表改装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a 表的示数如图所是,由此读出流过a 电流表的电流为___ 49.5mA 。
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跑的电流为_______49.0mA (保留一位小数) 6(2011全国理综).(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图中A 0是标准电流表,R 0和R N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S 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 拨向接点1,接通S 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6解析:(1)R0、标准电流表A0;(2)R N,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3)平均值7(2011天津)(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 x,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为2 kΩ);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为300 Ω);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100 kΩ);D.电流表(量程50 V,内阻约为500 kΩ);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G.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 B ,电压表应选 C 。
(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7【解析】:电学实验选择仪器的一般步骤如下:①根据量程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超过表的量程,不能量程太大导致表的读数偏小;②根据题中关键语句,如精确测量,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等等选择分压电路亦或是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小阻值,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大阻值;③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一般的原则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也可以根据V x R R 与x A R 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当V x R R >x ARR 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反之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1)本题中,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约为25k Ω,直流电源电动势为20V ,经粗略计算电路中最大的电流约为max 320V 800μA 2510E I R ≈==⨯Ω,所以电流表选择B ;虽然电压表C 的量程不足,但是相比起来电压表D 的量程超过太多,读数偏小,所以电压表选择C 表。
(2)根据本题解析的第②、③两条原则可知电路图的问题为: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
8(2011浙江).(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 2的金属丝a 、b 、c 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 为金属丝c 的左端点,O 为金属丝a 的右端点,P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
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A I25.1=。
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1)绘出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
8.答案:(1)如图所示; (2)电阻率的允许范围:a ρ:m ⋅Ω⨯-61096.0~m ⋅Ω⨯-61010.1b ρ:m ⋅Ω⨯-6105.8~m ⋅Ω⨯-71010.1c ρ:m ⋅Ω⨯-61096.0~m ⋅Ω⨯-61010.1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 与c 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 的电阻率。
解析:(1)以OP 间距离x 为横轴,以电压表读数U 为纵轴,描点、连线绘出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变化的图线。
(2)根据电阻定律S l R ρ=可得lS I U l S R ⋅=⋅=ρ。
m m a ⋅Ω⨯=⋅Ω⨯-⨯⨯⨯-=---6361004.110)6001000(25.11020.0)9.35.6(ρ m m b ⋅Ω⨯=⋅Ω⨯-⨯⨯⨯-=---736106.910)10002000(25.11020.0)5.61.7(ρ m m c ⋅Ω⨯=⋅Ω⨯-⨯⨯⨯-=---6361004.110)20002400(25.11020.0)1.77.9(ρ 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 与c 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 的电阻率。
9(2011广东)(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 ,0.6W ),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x1”、“x10”或“x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16,结果为_____Ω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17完成实物图18中的连线。
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____端。
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 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
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 __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 ” “bc ” “cd ” “de ”或“ef ”)9解析:答案:(2)x1 7.5 左端 右端 ab ①电珠电阻较小,故选“x1”档 ②如右图③P 置左端电珠两端电压最小 ④ab 之间电流值相差太大10(2011上海).(9 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