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
介绍泰顺廊桥的作文

介绍泰顺廊桥的作文在浙江的南端,有一个叫泰顺的地方。
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座座充满韵味的廊桥。
说起廊桥,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
廊桥可不是普通的桥,它是一种有屋檐的桥,既可以供人通行,又能为行人遮风挡雨。
在泰顺,廊桥就像是散落在山间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第一次见到泰顺廊桥,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时候,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叫声。
突然,一座廊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宛如一道彩虹横跨在溪流之上。
那一刻,我被它的美丽和独特所震撼。
这座廊桥叫北涧桥,它建于清康熙十三年,桥长 51.87 米,宽 5.39 米,净跨 29 米。
桥的东首被当地人称为“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 16 级;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 26 级。
整座桥看起来就像一个优雅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走近北涧桥,我发现它的构造十分精巧。
桥身的木头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却异常坚固。
桥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桥的下面是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踏上北涧桥,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历史。
桥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板凳,供人们休息。
我坐在板凳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听着溪水流动的声音,心里感到无比的宁静。
桥的两边有很多小贩,他们在售卖着当地的特产。
有香甜的猕猴桃,有鲜嫩的竹笋,还有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被一个卖竹编的小摊吸引住了,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的手艺非常精湛,只见他的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竹篮就编好了。
我忍不住买了一个,拿在手里,心里充满了喜悦。
在北涧桥的不远处,还有一座姐妹桥——溪东桥。
溪东桥的造型和北涧桥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它的屋檐更加陡峭,桥身上的雕刻也更加繁复。
站在两座桥之间,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古人在这里来来往往的身影。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概述泰顺廊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也是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泰顺廊桥起到了连接两岸并便利人们出行的作用。
本文将对泰顺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和总结。
历史泰顺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
根据史书记载,泰顺廊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廊桥最初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后来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采用了更为坚固的石材建造。
这座廊桥见证了泰顺县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但仍然屹立不倒。
结构泰顺廊桥位于泰顺县境内一条河流上方,总长约100米,宽度适中。
廊桥主体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分为多个桥墩和桥板。
桥墩高耸,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
桥板则铺设在桥墩上方,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廊桥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文化价值泰顺廊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廊桥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泰顺县的发展和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廊桥的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对后人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廊桥还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泰顺廊桥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廊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基本的结构安全和完好。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人们对廊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措施,泰顺廊桥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当地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廊桥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廊桥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观赏体验,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一、前言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位于美丽的浙江温州市泰顺县,以其独特的氡泉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为了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游客体验,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二、入园须知1. 游客进入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前需购买门票,持有效身份证件检票入园。
2. 游客进入旅游度假区后,需遵守园区的各项规定,如不得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植被等。
三、安全措施1. 旅游度假区设有专业的安保人员,24小时巡逻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园区内设有急救站和医疗团队,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并提供医疗救助。
3.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得攀爬危险地形,遵守游玩指引和提示。
四、环境保护1. 为了保护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环境,游客不得乱扔垃圾,应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垃圾桶内。
2. 游客在游览度假区时,要注意保护植被,不得随意采摘花草和破坏自然景观。
3. 严禁在氡泉区域内倒排污物,保持泉水的洁净和水质的稳定。
五、文明游客1. 游客在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内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大声喧哗、吸烟等行为。
2. 游客要尊重工作人员和其他游客,不得恶意损坏或干扰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六、消费告知1. 游客在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内消费应注意自主选择,不受强制消费和不合理收费的影响。
2. 游客在购买景区内的特产、纪念品等商品时,应谨慎选择,避免受骗。
3. 游客有权享受合理的售后服务,对于游客的经济权益,景区将保护至最大。
七、总结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的建立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旅游环境。
游客在游览度假区时,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与工作人员共同维护旅游区的和谐与秩序。
相信在这样的制度下,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游泰顺廊桥句子

游泰顺廊桥句子泰顺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城南,是一座古老的石板桥,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跨越泰顺溪,全长约300米,宽4米,由21个拱桥组成。
这座廊桥是泰顺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走在泰顺廊桥上,除了欣赏美景,还能发现许多有趣的句子。
“桥上风吹柳,桥下水流花。
”这是泰顺廊桥最经典的句子之一。
这句诗意盎然的句子,将桥、风、柳、水、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桥梁的优美与自然的和谐。
在古代,桥是连接两岸的重要建筑,也是人们交流往来的必要通道。
泰顺廊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更是一座艺术品,它将建筑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桥头人如画,桥下水如诗。
”这句话描绘了泰顺廊桥两侧的美景。
桥头人如画,意味着桥头美景宜人,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桥下水如诗,意味着桥下水流潺潺,如同一首诗一般优美动人。
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泰顺廊桥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桥上踏石声,桥下流水声。
”这句话通过声音的描述,表现了泰顺廊桥的生动形象。
桥上踏石声,意味着桥面由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成,踏上去发出清脆的声音,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桥下流水声,意味着桥下的河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令人感到清新和舒畅。
这句话通过声音的描绘,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泰顺廊桥的美丽和生动。
“桥上花团锦簇,桥下鱼翻浪起。
”这句话表现了泰顺廊桥两侧的不同景象。
桥上花团锦簇,意味着桥上的花草树木繁茂,花团锦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桥下鱼翻浪起,意味着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嬉戏,翻起层层涟漪,令人心旷神怡。
这句话通过对比桥上和桥下的景象,展示了泰顺廊桥两侧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桥上游人如织,桥下渔舟相对。
”这句话表现了泰顺廊桥的生活气息。
桥上游人如织,意味着桥上有许多游客前来观赏美景,形成了热闹的场面;桥下渔舟相对,意味着桥下有许多渔民在河上捕鱼,形成了生活的场景。
廊桥百科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
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
文 村,横跨玉溪之上,全 兴 桥长40.2米,宽5米, 桥 单孔净垮29.6米,距水
面11.5米,为叠梁式木 拱廊桥。
仙居桥
在浙江泰顺县城东7.5公里。也是虹桥式的 拱桥。始建于明,清康熙十二年重建。桥上建 有廊屋。该桥凌空高架 Nhomakorabea结构精巧。
仙居桥历史上曾多次毁于水患,并多次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 建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2年3月,仙居桥维修工程正式启动,经过 四个多月地修复,工程顺利完工,为了防洪,修复后的仙居桥还抬高了1.5米。 修复后的仙居桥显得气势恢宏、风格古朴,重现往昔神韵。
廊桥知识
北涧桥
北涧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泰顺廊桥之一,位于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为“姐妹桥”之一,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什么是廊桥?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 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 的房间。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 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 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 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 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 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 到风雨亭的作用。
北涧桥 ,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
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 修。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 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 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 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
泰顺廊桥

文心桥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 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 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文兴桥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 保存完好,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结构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 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请难为徒。造桥时 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 向倾斜。
溪东桥
2.廊桥的结构
现存木拱廊桥的结构, 桥身采用的往往是 “蜈蚣结构”。该结 构由五六十根二十几 米长的圆杉木作为纵 梁,十来根横串梁木 结构架成八字形拱桥, 另外用八根梁木来固 定桥梁。随后在桥拱 上方横铺杉木板作为 桥面,并盖上穿斗式 构架的桥屋。
廊桥结构 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 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 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 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 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 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 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 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 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根据桥头纪录民 众捐资的情况,在道光年间重修共用去约一百万文,这个造价在当时 相对较低。“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 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 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 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 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泰顺廊桥景点介绍

泰顺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四代的古廊桥有30余座。
这些廊桥的建造工艺独特,桥梁造型精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其中,木拱廊桥是泰顺廊桥的主要类型之一,其木拱架为单孔八字形,比较适用于山区溪流经常暴涨的实际情况。
这种结构的最大跨径可达34.50米。
此外,还有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平梁廊桥和石拱木廊桥等多种类型。
这些廊桥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
其建造工艺非常精细,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智慧。
泰顺廊桥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使其在世界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这些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25日,泰顺廊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游客可以免费参观泰顺廊桥,但在出行时应注意避开雨期。
游玩时长建议为1至2小时,在此期间,您可以充分欣赏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廊桥,感受其独特的美感和历史韵味。
泰顺廊桥 疑是飞虹落人间

,• >■^?雜:少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的浙江泰顺,境内保存有30余座唐、宋、明、清四代的占廊桥。
泰顺廊桥建造工艺之独特,桥梁造嘲之精巧,为世界桥梁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清明上河图》中汴水虹桥的再现”。
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出了风格各异的桥梁。
泰 顺廊桥作为中国桥梁中独具特色的一脉,散落在浙闽 交界的一隅山地上,它们或雄伟壮观,或精致小巧,但都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南重要的生态 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因境内河流众多,且村落分散,村民们在河上架起桥梁,在桥上修风雨亭,供行人歇 脚,渐渐地便形成了独特的泰顺廊桥。
泰顺廊桥造型 古朴,廊屋是其一大特点,复杂多变的屋脊结构,飞 扬流畅的线条,轻盈灵动的檐角,形成了别具一格的 美。
而在泰顺的众多廊桥中,一些代表性廊桥又颇具 特色。
左右页图:廊桥又叫作“虹桥”“蜈蚣桥”等,是一种有顶盖的 桥,可以保护桥梁,同时也能遮阳避雨、供人休憩聚会。
位于闽浙 边界山区的泰顺,因廊桥众多、造型别致,被称为“中国廊桥之 乡”。
北涧桥:“中国最美廊桥”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的北涧桥,被誉为“中国最美廊桥”。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嘉庆/V年(1803年)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
51.7米的拱形长桥横跨于北溪之上,净跨29米,上有廊屋29间。
我站在溪滩上仰望北涧桥,朱红色的桥体倒影在溪上,形成上、下两道长弧。
桥正中有一座重檐歇山顶廊屋,正脊反曲,产生大幅度的凹面,垂脊高高翘起,形如大鹏展翅,充满了张力之美。
屋脊上还塑着一对浑雄苍健的青龙,双龙神态灵动,栩栩如生,眼珠格外清亮,须发一毫不乱,鱗甲细腻真切,一副跃跃欲飞的模样。
两侧廊屋则大幅度倾斜,呈现出饱满的几何形状,气贯■^41。
088泰顺廊桥的廊屋内部多设有神龛,用以供奉神明,如观音菩萨、平水大王、土地神、文昌君等。
每逢祭祀,廊桥人往,格外热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泰顺廊桥
中文1202 丁舒婷201208580206 摘要:
泰顺被称为“世界廊桥之乡”,在这里,廊桥保存的最为完整,也最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廊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泰顺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俗色彩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泰顺廊桥民俗色彩
泰顺位于浙南边陋,东北接文成,西北接景宁,南邻福建;洞庭山脉和南雁荡山脉双脉交叉,形成“浙南屋脊”,索有“九山半田半溪水”之称。
此处群山叠加,沟壑纵横、山清水秀、水系资源丰富,山和水的自然地理位置因素决定该区域内以山径和桥梁为主要交通道路形式。
正因如此,泰顺人自古以来执着于修建桥梁。
泰顺廊桥的形态艺术不仅仅呈现的是桥本身单纯的“过渡”功能,其造型和纹样还隐含着深刻的泰顺当地文化与人文精神。
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也闪烁着人民的智慧结晶。
无论是从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是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
一、廊桥的历史
廊是中国建筑组成部分之一,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通常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挡阳光、躲避雨水、休息嬉戏等功能。
它既是古代建筑外观特征的一种外在形式,也是用来区分空间区域的重要设计手段。
在园景布局中,廊的设计会让人产生曲径通幽的空间延伸,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廊桥作为一种桥梁形态类型,本身的直接作用是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但它与一般的桥梁差异性在于廊桥的艺术形态是桥身建有桥顶,除了方便人们通行外,其间接作用是能够提供给路人遮阳避雨、供人休憩等作用。
廊桥除了自身的“渡人”作用外,还兼具房屋建筑的作用,能够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
廊桥根据其材质和造型特点可分为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泰顺境内现有200余座廊桥,被当之无愧的誉为中国“廊桥之乡”。
其中木质廊桥是泰顺廊桥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艺术形态。
虽然世界各地都存有廊
桥,但它们风格迥异,每座廊桥的形态艺术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文化,其价值都来自于古人的劳动成果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
在岁月流逝中,很多的廊桥不复存在,但仍有许多设计巧妙、构造坚固,造型优美的廊桥经过岁月洗礼,依然伫立在溪水河流之上诉说着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廊桥的建筑形态设计
泰顺因地理位置特殊,千百年来一直都受着闽越文化与瓯越文化的双重影响。
这种影响,在廊桥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尤其廊桥的拱形桥身、廊屋和廊檐建造做工讲究,科学合理。
1、拱形桥身。
人们对木拱廊桥最感兴趣的也许就在于奇妙的拱架结构。
木拱廊桥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而呈“井”字形。
由于桥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就会越压越紧。
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
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
两端拱趾各自支架在两侧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砌叠在两边山崖之上,桥的两头拱架还撑扦着二角形木架以加强横向力的作用。
这种极其精细巧妙的构造,桥梁专家经考察后认为在诸多木梁中就找不到一根虚设的,每根都有自已的作用,不禁让人心生感叹。
廊桥最具代表的,就是位于泅溪镇的北涧桥和溪东桥。
因为这两座桥的外形体态和内部结构都非常相似,形同姐妹相处在一起,故美名日:姐妹桥。
“姐姐”溪东桥距今有439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为“世界桥梁之典范”,而“妹妹”也有334“岁”了,被誉为“世界最美之廊桥”。
这两座桥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侵蚀,就算猛烈的台风都无法把它们摧毁。
由此司一见,它们的选址精道,其建造赋予科学性、艺术性,堪称世上独一无_。
2、廊屋。
廊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有优美的廊屋,廊屋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加重桥身重量,稳固自身,起到挡风阻雨的作用。
而瓦制的廊屋能保证雨水往桥下排,以保护桥身小受到雨水的侵蚀。
由桥身加盖廊屋这项技术重现了古代屋檐建筑的革新。
泰顺廊桥有的廊屋不采取封闭的做法,或开窗,或设栏杆。
“开窗”是泰顺廊桥普遍采用的做法,人行廊屋中,或体憩于廊屋的木凳上,视线穿过透空的廊屋,窗架将桥外的风光分割成若干部分,窗外的山光、水色、云烟、
竹影,使真实的风景产生图画一样的效果而更具观赏价值,这种开窗的做法与古代园林的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廊屋两旁的风雨板(挡风板)改为栏杆的做法,可起到虚实相间的效果,洲岭的毓文桥便采用这种构造。
秋日山乡的早晨,薄雾笼罩。
在轻纱般的晨雾的隐退中,毓文桥渐渐显露出优美的身姿来。
此时的她,最是让人迷恋。
廊屋中透空的木栏杆,可以让人产生微妙的意境感。
有的廊屋如果不采取多层风雨板,廊屋则显得比较空漏,不利于封锁水日。
泰顺的木拱廊桥大多在风雨板上刷红漆,而其他类型的廊桥则十之八九索素面朝天,不施颜色,显得很古朴。
3、屋檐。
木拱廊桥的屋檐一般设两层,翼角飞挑,似盘龙卧虎,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屋脊平缓有序,转折处弯曲有度。
翼角稍稍伸出后,微微起翘,远看给屋顶增添了一份动感,近观有飞扬之势。
三、廊桥的民俗色彩
泰顺廊桥除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外,其当地廊桥文化也值得人们去挖掘和发现。
泰顺廊桥不仅是过河的建筑工具,也是当地人们休息、交流的场所。
以前常有民间木偶戏或表演在廊桥上表演,供人欣赏,俨然是一派热闹场景。
泰顺廊桥的建造非常讲究,最初的木材选择是要当地最好的“净木”,所谓“净木”是指木头不能采自于坟墓或寺庙旁边;建造廊桥的日子要非常讲究而慎重,当地需举行隆重的仪式;泰顺廊桥的建造还讲究地理风水;泰顺廊桥的桥身上都建有祭祀用的神龛,用于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纳福保平安,深刻体现了人文主义传统文化。
泰顺廊桥是当地民间祭祀的独特场所,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在廊桥木头上贴上手写的书法对联,表达喜庆祈福之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泰顺廊桥文化的地方色彩浓郁,人文思想活跃,民俗文化对廊桥建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泰顺廊桥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座座桥梁,它承载着更多的是当地的人文精神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四、结语
泰顺廊桥集山、水、屋、桥于一体,既美观实用又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渊源,是产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历史产物。
每一座廊桥都拥有一个优美而动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与廊桥共同锤炼而成的廊桥文化,奠定了泰顺廊桥人文价值的基石,同样的,对于廊桥的保护,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龚士玲,泰顺廊桥的人文价值探析[J],史耕研究,2010.
【2】张俊,泰顺木拱廊桥发展历史探讨[M],史耕研究,2008.
【3】薛一泉,解读廊桥[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4】刘杰,沈为平,泰顺廊桥[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杨立成,速写泰顺[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6】戴志坚,中国廊桥[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7】陈圣格,行走泰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