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
介绍泰顺廊桥的作文

介绍泰顺廊桥的作文在浙江的南端,有一个叫泰顺的地方。
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座座充满韵味的廊桥。
说起廊桥,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
廊桥可不是普通的桥,它是一种有屋檐的桥,既可以供人通行,又能为行人遮风挡雨。
在泰顺,廊桥就像是散落在山间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第一次见到泰顺廊桥,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时候,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叫声。
突然,一座廊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宛如一道彩虹横跨在溪流之上。
那一刻,我被它的美丽和独特所震撼。
这座廊桥叫北涧桥,它建于清康熙十三年,桥长 51.87 米,宽 5.39 米,净跨 29 米。
桥的东首被当地人称为“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 16 级;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 26 级。
整座桥看起来就像一个优雅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走近北涧桥,我发现它的构造十分精巧。
桥身的木头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却异常坚固。
桥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桥的下面是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踏上北涧桥,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历史。
桥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板凳,供人们休息。
我坐在板凳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听着溪水流动的声音,心里感到无比的宁静。
桥的两边有很多小贩,他们在售卖着当地的特产。
有香甜的猕猴桃,有鲜嫩的竹笋,还有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被一个卖竹编的小摊吸引住了,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的手艺非常精湛,只见他的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竹篮就编好了。
我忍不住买了一个,拿在手里,心里充满了喜悦。
在北涧桥的不远处,还有一座姐妹桥——溪东桥。
溪东桥的造型和北涧桥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它的屋檐更加陡峭,桥身上的雕刻也更加繁复。
站在两座桥之间,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古人在这里来来往往的身影。
泰顺廊桥的作文

泰顺廊桥的作文The Taishun Covered Bridge, also known as the Longshan Bridge, is a historic landmark in Taishu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泰顺廊桥,又称龙山桥,是中国浙江省泰顺县的一个历史地标。
This iconic bridge has a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has been beautifully preserved for over eight centuries. 这座标志性的桥梁可以追溯到宋代,已经被精美地保留了八个多世纪。
It is a testament to the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al prowes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remains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to this day. 它证明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工程和建筑技术,至今仍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Taishun Covered Bridge holds immense significance as it represents the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of the Song Dynasty.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泰顺廊桥具有巨大的意义,因为它代表了宋代的建筑和工程成就。
During this period, covered bridges were commonly constructed to provide protection from the elements and to support a bustling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在这个时期,覆盖的桥梁通常被构建用来遮挡风雨,并支持繁忙的贸易和交通网络。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概述泰顺廊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也是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泰顺廊桥起到了连接两岸并便利人们出行的作用。
本文将对泰顺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和总结。
历史泰顺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
根据史书记载,泰顺廊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廊桥最初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后来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采用了更为坚固的石材建造。
这座廊桥见证了泰顺县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但仍然屹立不倒。
结构泰顺廊桥位于泰顺县境内一条河流上方,总长约100米,宽度适中。
廊桥主体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分为多个桥墩和桥板。
桥墩高耸,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
桥板则铺设在桥墩上方,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廊桥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文化价值泰顺廊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廊桥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泰顺县的发展和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廊桥的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对后人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廊桥还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泰顺廊桥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廊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基本的结构安全和完好。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人们对廊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措施,泰顺廊桥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当地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廊桥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廊桥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观赏体验,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一、前言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位于美丽的浙江温州市泰顺县,以其独特的氡泉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为了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游客体验,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二、入园须知1. 游客进入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前需购买门票,持有效身份证件检票入园。
2. 游客进入旅游度假区后,需遵守园区的各项规定,如不得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植被等。
三、安全措施1. 旅游度假区设有专业的安保人员,24小时巡逻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园区内设有急救站和医疗团队,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并提供医疗救助。
3.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得攀爬危险地形,遵守游玩指引和提示。
四、环境保护1. 为了保护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环境,游客不得乱扔垃圾,应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垃圾桶内。
2. 游客在游览度假区时,要注意保护植被,不得随意采摘花草和破坏自然景观。
3. 严禁在氡泉区域内倒排污物,保持泉水的洁净和水质的稳定。
五、文明游客1. 游客在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内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大声喧哗、吸烟等行为。
2. 游客要尊重工作人员和其他游客,不得恶意损坏或干扰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六、消费告知1. 游客在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内消费应注意自主选择,不受强制消费和不合理收费的影响。
2. 游客在购买景区内的特产、纪念品等商品时,应谨慎选择,避免受骗。
3. 游客有权享受合理的售后服务,对于游客的经济权益,景区将保护至最大。
七、总结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制度的建立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旅游环境。
游客在游览度假区时,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与工作人员共同维护旅游区的和谐与秩序。
相信在这样的制度下,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我的家乡泰顺廊桥作文

我的家乡泰顺廊桥作文我的家乡泰顺廊桥作文泰顺境内的廊桥很多,每一座桥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我的家乡泰顺廊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我的家乡泰顺廊桥作文【1】我的家乡在泰顺,那里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空气宜人,特别是每年放暑假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回泰顺避暑,晚上睡觉都不要开空调,可舒服了!说起泰顺最美的是我们泰顺的廊桥,具历史调查,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共有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的环境之和谐,在世界的桥史上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特色旅游的热潮。
我去过最多的就是泗溪廊桥,那里还有石头矴步,它可以浮在水面,这是过河的好工具,这也是我最喜欢廊桥的一部份。
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深不见底。
桥的旁边靠着一棵千年古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像草原哨兵一样。
那里可以买的到民间工艺品。
还有农家乐,农家土特产……大家有时间记的也去泰顺廊桥玩。
我的家乡泰顺廊桥作文【2】我的家乡在泰顺,那里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空气宜人。
每年放暑假,我都会像一只飞出鸟笼的鸟儿一样,扑扇翅膀,急急忙忙,离开蒸笼似的温州,飞回家乡泰顺避暑。
在泰顺,晚上睡觉都不要开空调,凉飕飕的,爽死了!不像温州,暑假,仿佛在烤箱里一样热得难受。
所以,如果不是每年九月开学,我都不想来温州。
说起泰顺,最美的是我们泰顺的廊桥。
据历史调查,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共有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的环境之和谐,在世界的桥史上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再现。
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特色旅游的热潮。
每到旅游旺季,大批的游客潮水般来到泰顺。
平时,来泰顺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在泰顺,我去过最多的就是泗溪廊桥。
那里最著名的桥有溪东桥和北涧桥。
廊桥百科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
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
文 村,横跨玉溪之上,全 兴 桥长40.2米,宽5米, 桥 单孔净垮29.6米,距水
面11.5米,为叠梁式木 拱廊桥。
仙居桥
在浙江泰顺县城东7.5公里。也是虹桥式的 拱桥。始建于明,清康熙十二年重建。桥上建 有廊屋。该桥凌空高架 Nhomakorabea结构精巧。
仙居桥历史上曾多次毁于水患,并多次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 建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2年3月,仙居桥维修工程正式启动,经过 四个多月地修复,工程顺利完工,为了防洪,修复后的仙居桥还抬高了1.5米。 修复后的仙居桥显得气势恢宏、风格古朴,重现往昔神韵。
廊桥知识
北涧桥
北涧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泰顺廊桥之一,位于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为“姐妹桥”之一,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什么是廊桥?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 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 的房间。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 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 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 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 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 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 到风雨亭的作用。
北涧桥 ,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
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 修。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 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 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 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
温州泰顺廊桥非遗作文

温州泰顺廊桥非遗作文
《温州泰顺廊桥非遗作文》
嘿呀,咱今天就来讲讲温州泰顺廊桥。
你们知道不,我之前有一次去泰顺玩呀,那可真叫一个难忘!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超级好的日子,我跟家人自驾到了泰顺。
一到那儿呀,我就被那古老又独特的廊桥给吸引住咯。
那廊桥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呢。
我们走近一看,哇塞,那廊桥的构造简直太精巧了。
木头的柱子呀,梁呀,看着就很有年代感。
我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柱子,仿佛能感觉到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心里就莫名涌起一种感动。
然后呢,我就在廊桥上慢悠悠地走着,脚下的木板还咯吱咯吱响呢,这声音听起来就很有故事。
我还看到廊桥两边有好多当地人摆的小摊,卖着各种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我在一个小摊前停了下来,东看看西瞧瞧,最后买了一个小小的木雕,我觉得那就是对这次廊桥之旅的一个很好的纪念呀。
在廊桥上走着走着,我突然就想到,这廊桥可是咱们的非遗呀,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呀。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更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呢。
后来我们离开了泰顺,但那廊桥的模样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
我觉得呀,这温州泰顺廊桥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珍惜和保护,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它的美,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呀!这就是我与温州泰顺廊桥的故事啦,嘿嘿。
专题:泰顺廊桥

专题:泰顺廊桥专题:泰顺廊桥大约在2000年吧,三联书店开始出版一套《乡土中国》的系列丛书。
当时,国内旅游指南书和互联网上的旅游信息还甚为匮乏,这套文图并茂、文化底蕴深厚的丛书经常被旅游爱好者捧着出行。
正是丛书中的《泰顺》篇让我初识藏于深闺的精美廊桥风貌,廊桥的印象也不再只是美国麦迪逊郡那对中年痴男怨女的催情之物。
泰顺位于浙闽交界处,山高水远,行走不易,“九山半田半溪水”,山溪纵横,成为孕育廊桥的良好土壤。
何谓廊桥?顾名思义,自然是桥面上有屋檐的桥,这种桥建筑优美,又能让行人歇脚遮阳挡雨。
事实上,廊桥在中国并不是泰顺所在的浙南、闽北等地区所独有,譬如江西婺源清华镇上有座彩虹廊桥,非常漂亮,还有广西侗寨程阳风雨桥,也是名闻遐迩。
而泰顺,廊桥数量众多,全县明清建造的各种类型廊桥有30多座,其中尤以当地人称之为“蜈蚣桥”的6 座编木木拱廊桥,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最为重要。
“姐妹桥”并非是一座桥的名谓,而是指泗溪镇上相隔百余米的北涧桥、溪东桥两座桥。
据说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为徒弟主事,两者造型相似,如出同一娘胎的姐妹,故而喻之。
溪东桥前有石碑一座,说明了它的前世今生:始建于明隆庆间,重表于清乾隆期,又于道光二十九年集资重建。
掐指算来,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
溪东桥桥身通体刷成红色,虽略有斑驳,通体看来仍颇有雍容华贵感,桥身中央建着灰瓦铺就宫殿式的飞檐翘角,顶上还有“唐僧取经”等塑像。
在溪东桥上游20米处,架有一座坚固的公路石桥,系泗溪的交通要道,溪东桥事实上已失去了便利交通上的意义,成为一座架在河上的工艺品。
沿下游走数分钟,即到了师傅所建的北涧桥。
初看之下,它和溪东桥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样是红色桥身,桥中部也有宫殿式重檐,两相比较,溪东桥的重檐比北涧桥更高挑,因此就显得更雄伟一点。
不过,北涧桥由于两岸之间地势有高低,在设计上显然考虑到了和河边建筑的结合,在桥头可以直接连接到河边的店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桥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 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 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文兴桥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 保存完好,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结构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 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请难为徒。造桥时 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 向倾斜。
溪东桥
2.廊桥的结构
现存木拱廊桥的结构, 桥身采用的往往是 “蜈蚣结构”。该结 构由五六十根二十几 米长的圆杉木作为纵 梁,十来根横串梁木 结构架成八字形拱桥, 另外用八根梁木来固 定桥梁。随后在桥拱 上方横铺杉木板作为 桥面,并盖上穿斗式 构架的桥屋。
廊桥结构 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 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 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 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 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 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 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 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 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根据桥头纪录民 众捐资的情况,在道光年间重修共用去约一百万文,这个造价在当时 相对较低。“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 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 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 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 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桥屋的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木拱廊桥是村民 物流、经商、外出读书等的必经之路,也是民众 集市聚会、宗教礼仪、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廊桥是当地乡民休息,交 流交易的场所。如北涧桥 上一个个分割均匀的摊位, 可想当年如温州五马街般 繁荣的景象。桥头形成一 条小小的店铺街,底层当 店铺,二层供主人居住, 必定足租金最贵的地方。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以前 常常在北涧桥的桥头上演 木偶戏,而另一头聚集上 千观众。廊桥中一般都设 有神龛供乡民祭祀。
三条桥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 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拱式木廊桥。 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 座。该桥起源较早,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是本 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作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宣传,显示了我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 成就。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桥梁专家矛以升先生,组织科学家对浙南叠梁木拱桥进行 实地考察与比较研究,确定大量留存于浙南山区的叠梁木拱桥就是北宋时期盛行 于中原的虹桥结构,在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记载泰顺木拱桥 4座。泰顺廊桥闻名于世,因其结构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 桥极为相似,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故名虹桥。在中国桥梁史 上,它的地位很高,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即赵州桥)、泉州万安桥、潮洲海阳 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中三座桥至今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只留 在画中,如今在泰顺发现以虹桥类似结构的廊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薛宅桥
三魁镇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内村,建于咸丰六年(1856年),叠梁拱式木廊桥, 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建桥屋十五间,桥头坡度30米, 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朴独特,气势雄伟壮观,载入《中国桥梁史话》。1986年浙 江省文物局拨款和群众集资重修。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
1.廊桥介绍 2.廊桥的结构 3.泰顺廊桥欣赏 4.泰顺廊桥的地位
泰顺的地理位置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 山区县,东北接文成, 西北接景宁,南与福建 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 方公里,素有"九山半 水半分田"之称。境内 山高路远,群峰叠翠, 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179座,平均海拔490余 米。历史上,许多名人 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 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 人迹罕至的“世外桃 源”,创造了具有山区 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 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泰顺廊桥, 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பைடு நூலகம்
1.廊桥介绍
“廊桥”顾名思义, 就是有屋檐的桥。历史 上的泰顺,村落分散, 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 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 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 “交通规划”,在相隔 一定里程的大路边上, 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 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 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 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 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 雨亭的作用。
廊桥的特点是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它不仅起到了渡河 的功效,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如置景、游览、避雨、纳凉等。在我国 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对此也有颇多运用和借鉴,就如很多的江南古典私家 园林的水景营建。它给我们更多的是美的享受。毫不夸张得说,“廊桥” 是古代建筑景观设计史上的瑰宝。而泰顺能够被世界桥梁专家们誉为 “世界廊桥之乡”,就是因为此地古廊桥无论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 历史、艺术价值都堪称世界之最。 泰顺廊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泰顺古代的廊桥工匠,他们“山 上伐巨木,山下造廊桥”,运用严谨的工艺和不凡的智慧进行大胆创新,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终于创造出飞桥无柱的编梁式木拱廊桥,改变 了“ 临川病涉”的窘境,为人们增添了一份跨越河道时气定神闲的自信。 2006年05月25日,泰顺廊桥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9年闽东、浙南一带的木拱廊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遗产。木拱廊桥是我国古代桥 梁建筑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木构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结构形 式,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珍品。
3.著名廊桥赏析
北涧桥
北涧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 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桥长51.7米,宽5.37米,净跨29米。横跨北 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 桥下二水交汇。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其他
4.泰顺廊桥的地位
泰顺廊桥不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艺术的的角度看都堪 称一流,它的坚固使其数百年来稳居江面,它的美妙使无 数游人为之倾倒。 以著名的泗溪姐妹桥为例,溪东桥始建距今434年,北涧 桥也有329年,两桥距离仅仅一华里。虽然相差百年,相传 都是景宁县上标张氏师徒所建。两座桥都是用两层拱架, (上层拱架用“节方形拱骨,下层用园形九节拱骨)以贯穿、 搭置、别、撑、顶、压的力学原理构架成稳固的桥体,两 端拱趾各自支架在两侧桥台上桥台用花岗砌叠在两边山崖 之上,桥的两头拱架还撑扦着三角形木架以加强横向力的 作用.为了防止风雨侵蚀,桥身两侧都用红色油漆的木板 遮盖。这种极其精细巧妙的构造,桥梁专家考察后认为在 诸多木梁中就找不出一根虚设的木料,每根都有它的作用。 古人用这种三角力学的原理建造廊桥,所以它的主体部分 不用钉子,也不用榫铆,看来很简单,可她们经受过三, 四百年的台风、山洪的考验至今还安然无恙,这就是最大 的科学所在。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 构类型多种多样。据《泰顺 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 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 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 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 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 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 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 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 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 筱村文兴桥、三条桥。 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 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 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 人惊叹!
溪东桥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 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处在 “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 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