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的结构原理探析
非遗活化视角下廊桥价值重塑路径探究——_以温州泰顺为例

周键宇 ZHOU Jianyu 胡文超 HU Wenchao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Wenzhou University,325035 Wenzhou Zhejiang)19摘要: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面临着价值的重新诠释和传承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归纳总结,分析非遗廊桥的价值以及价值重塑的必要性,探讨传统廊桥价值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行设计实践。
研究表明,非遗廊桥价值重塑可以实现其在社会需求、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关键词: 非遗活化;廊桥价值;重塑路径Abstract: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covered bridge faces the problem of reinterpret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value.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vered bridges and the necessity of value reshaping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fi eld investigation, case studie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actice of combining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overed bridges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Studies show that the value reshap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vered bridges can realize its multiple values in social need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Key words: revit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value of covered bridges ; reshaping paths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4.01.019收稿日期:2023-09-03*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3NDJC282YB);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23R451045);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23WSK135YBM);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162023003081) 。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概述泰顺廊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也是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泰顺廊桥起到了连接两岸并便利人们出行的作用。
本文将对泰顺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和总结。
历史泰顺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
根据史书记载,泰顺廊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廊桥最初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后来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采用了更为坚固的石材建造。
这座廊桥见证了泰顺县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但仍然屹立不倒。
结构泰顺廊桥位于泰顺县境内一条河流上方,总长约100米,宽度适中。
廊桥主体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分为多个桥墩和桥板。
桥墩高耸,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
桥板则铺设在桥墩上方,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廊桥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文化价值泰顺廊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廊桥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泰顺县的发展和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廊桥的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对后人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廊桥还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泰顺廊桥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廊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基本的结构安全和完好。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人们对廊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措施,泰顺廊桥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当地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廊桥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廊桥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观赏体验,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浅析泰顺廊桥的艺术美

廊桥亦被 学者称 为“ 木拱 桥” , 在泰顺 境 内当地人 则称为 蜈蚣桥。对于木拱廊 桥的研究始于 2 0 世纪 中期 , 1 9 5 9 年 罗英 先生 出版《 中国桥梁史料 》 , 内收唐寰 澄先生研究 汴水 虹桥 的 文章 , 而 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虹桥技术 已失传 。 七 十年代末 人们 “ 发现” 了在浙南的木拱廊 桥。
2 0 1 3 一 O 2
文艺 生活 L I TE R A TU RE L I F E
民 间 奇 葩
浅析泰顺廊桥 的艺术美
赖春城
( 宁波大红鹰 学院, 浙江 宁波 3 1 5 1 7 5 )
摘 要: 泰顺境 内保存 完好的唐、 宋、 明、 清时期 的廊桥 多达 3 0余座 , 其造型之 美 , 工艺之巧 , 及周边环境的和谐 , 可 谓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的真 实体现 , 是世界上 少有的木拱桥之一。 泰顺廊桥 的艺术 关是 包容万家的, 如它的雕刻及绘 画装饰是受宗教建筑的影响 , 其构造之法又是传承于民间传统 工艺 因此不 同时期的廊桥可 以看 出不 同时期人们 审美的变化 , 它是历史的见证 , 是古代艺术美的传承之物 , 它见证 了中国桥 梁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 泰顺廊桥 ; 装饰 ; 构造 ; 艺术 美 中图分类号. J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o 5 — 0 1 6 9 - 0 1
、
廊桥的装饰之美
其美感更具特色。 泰顺县 内山水众 多 ,造桥 当然是为连接两山以便人们渡 佛教赋予纯洁之意后 , 河之用 , 因此泰顺的桥文化也相对久远 。 古代信仰宗教的人 民 十分多 , 泰顺人 民也不例外。受宗教信仰 的影响 , 人们不仅在 家 中物品刻上带有宗教性质 的装饰 ,还将这种装饰 之法应用 到廊桥的建筑之上。 1 . 廊桥装饰之美 的来 自于千年宗教的传承 。泰顺地区的 宗教发展与中国历史 同步进行 , 经历 了千年 的时 间, 装饰艺术 可谓是纷繁复杂。 在宗教 的深远影响下与人们 对其的信仰 , 廊 桥 内的装饰便与宗教息息相关。 宗教性质 的装饰庄重严肃 , 其 装饰艺术符合礼制人伦的要求 ,不论是雕刻还是绘画都十分
泰顺廊桥-文兴桥结构残损分析及修缮探讨

泰顺廊桥-文兴桥结构残损分析及修缮探讨
淳庆;胡石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1(042)006
【摘要】泰顺廊桥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特有形式,文兴桥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木拱廊桥.文兴桥木材构件的性能退化、强外力的作用、环境及人为因素的作用加速了桥体的损伤.通过对当地匠人的寻访,分析造桥工艺及细部构造,在准确测绘的基础上,建立了损坏前和损坏后的有限元模型,综合分析桥体的残损原因,提出了适用于文兴桥修缮加固的建议.
【总页数】4页(P495-498)
【作者】淳庆;胡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096,南京;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096,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6.3
【相关文献】
1.泰顺木拱廓桥发展历史探讨 [J], 张俊
2.故宫灵沼轩残损分析及结构性能研究 [J], 淳庆;张剑葳;赵鹏;韩宜丹;孟哲
3.强风作用下木拱廊桥的风振响应分析——以文兴桥为例 [J], 韩宜丹;淳庆
4.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分析及修缮探讨 [J], 李铁英;秦慧敏
5.故宫同道堂木结构的残损分析及保护建议 [J], 秦术杰;杨娜;曹宝珠;董金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浙江泰顺木拱廊桥建筑的实验性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研究】基于浙江泰顺木拱廊桥建筑的实验性设计研究◊孙文鑫施煜庭摘要:文章以编木拱梁结构的谱系发展为主线,分析存在于闽浙地区的木拱廊桥的建筑特色。
以泰顺县的北涧桥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功能、美学、形式、结构等因素探求古人是如何将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最终将现代设计理论结合传统木拱廊桥进行实验性设计,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激活当代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闽浙地区;木拱廊桥;北涧桥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693)研究成果。
一、木拱廊桥的来源与含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已有800余年,作品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市民彼时生动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刻画了虹桥上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虹桥下运输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不断往来的盛况”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对此桥的记录:“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賤,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1]这描述的就是它的结构逻辑”这些绘画和文字相互辅助,印证了这种历史桥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宋代之后,无论是在文字中还是图像中,这种桥梁都消失了”20世纪80年代,当史学家们得知闽浙山区至今仍存在不少此类木桥时,通过调研该地区中存在的木拱廊桥,揭开多年来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桥梁史学界著名学者唐寰澄先生曾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将北宋汴水虹桥一类命名为“叠梁木拱桥”,后来在所撰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更名为“贯木拱桥””上海交通大学的刘杰教授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撑架式、组合撑架式、编木拱式、编木拱梁式”这四种木拱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利用大小木编织、承压来形成跨度不同的木拱桥梁叫一般来说,现存的木拱桥上绝大多数都设有廊屋,而廊屋的形成又与古代人民的礼教、生活、娱乐等活动息息相关”二、浙江泰顺木拱廊桥的特征从历史文献和现代遗存来看,闽浙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曾广泛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木拱廊桥,而木拱廊桥更集中分布在各个市县乡镇内,如浙江的泰顺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等”其中,泰顺县目前遗存的编木拱梁式的古廊桥有三条桥、北涧桥、溪东桥、薛宅桥、文兴桥、仙居桥六座”近年来,筱村、三魁等地仍然在建造新的编木拱梁廊桥|3]”从表面上看,桥梁以交通为主要功能,但泰顺县相当多的桥梁承载着更多的意义。
泰顺北涧桥结构原理

泰顺北涧桥结构原理
泰顺北涧桥是一座古建筑,它采用了悬索桥结构原理。
悬索桥是一种以悬挂在两端支点之间的主梁为主体,通过悬挂在主梁上的悬索来支撑桥面荷载的桥梁结构。
泰顺北涧桥的主梁是由木材构成的,悬索则是由绳子或链条等材料制成的。
这种结构原理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分散桥面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两端的支点。
悬索作为主要的支撑系统,可以大大减轻主梁的负荷,从而减少主梁的尺寸和负荷,使得桥梁结构更加轻巧而且更具美观性。
但是,悬索桥结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主梁的两端仅仅依靠悬索支撑,所以对支点的要求较高。
同时,由于悬索的长度有限,对于较长的跨度来说,需要增加更多的悬索和支点,从而增加了结构复杂性和成本。
总的来说,泰顺北涧桥采用了悬索桥结构原理,通过悬挂在主梁上的悬索来支撑桥面的荷载,使得桥梁结构更加轻巧、美观,但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
廊桥百科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
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
文 村,横跨玉溪之上,全 兴 桥长40.2米,宽5米, 桥 单孔净垮29.6米,距水
面11.5米,为叠梁式木 拱廊桥。
仙居桥
在浙江泰顺县城东7.5公里。也是虹桥式的 拱桥。始建于明,清康熙十二年重建。桥上建 有廊屋。该桥凌空高架 Nhomakorabea结构精巧。
仙居桥历史上曾多次毁于水患,并多次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 建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2年3月,仙居桥维修工程正式启动,经过 四个多月地修复,工程顺利完工,为了防洪,修复后的仙居桥还抬高了1.5米。 修复后的仙居桥显得气势恢宏、风格古朴,重现往昔神韵。
廊桥知识
北涧桥
北涧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泰顺廊桥之一,位于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为“姐妹桥”之一,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什么是廊桥?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 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 的房间。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 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 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 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 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 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 到风雨亭的作用。
北涧桥 ,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
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 修。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 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 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 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
关于泰顺廊桥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泰顺廊桥的研究报告作文一、研究的起因。
朋友们!你们知道泰顺廊桥吗?我呀,一开始对这个泰顺廊桥是完全陌生的。
有一次我在看一本介绍各地奇特建筑的书,里面有一张泰顺廊桥的照片,那古色古香又独特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我就想啊,这桥怎么这么特别呢?上面还有像小房子一样的廊屋,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又有啥特殊的用处呢?于是,我就开启了对泰顺廊桥的研究之旅。
二、研究的方法。
1. 资料搜集。
我首先去了图书馆,在那浩如烟海的书架间,我就像个寻宝的小探险家一样。
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不少关于泰顺廊桥的书籍,有讲它的历史的,有分析它建筑结构的,还有介绍当地文化和泰顺廊桥关系的。
同时,我也没放过网络这个大宝藏,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章,这些资料让我对泰顺廊桥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地考察。
光看资料哪够呀,我得亲自去看看这泰顺廊桥才行。
于是我就跑到了泰顺这个地方。
当我第一次站在廊桥前的时候,那种震撼真的没法形容。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这儿摸摸,那儿看看。
我仔细观察了廊桥的桥身、廊屋的结构,还和当地的居民聊天呢。
这些居民可都是“活字典”啊,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廊桥的传说和故事。
三、泰顺廊桥的基本情况。
1. 外观与结构。
泰顺廊桥啊,那可是相当有特色。
从远处看,它就像是一座横跨在水面上的长房子。
桥身一般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是那种特别结实的木材。
它的结构很精巧,不是随随便便搭起来的。
比如说,它的拱架结构,就像一个坚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整个桥身。
而廊屋呢,就盖在桥面上,有一排排的柱子,屋顶也是那种传统的样式,飞檐翘角的,特别好看。
廊屋里还有长椅,供过往的行人休息呢。
2. 历史渊源。
这泰顺廊桥的历史可悠久啦,可以追溯到好几个朝代之前呢。
以前的泰顺啊,山多水多,交通很不方便。
人们为了能过河,就开始建桥。
但是光建个桥还不够啊,泰顺这地方经常下雨,人们在桥上建个廊屋,一方面可以保护桥身不受风雨侵蚀,另一方面呢,也给行人遮风挡雨。
就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修建和完善,泰顺廊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顺廊桥的结构原理探析
泰顺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别致、典雅大方,同周边的青山绿水和古民居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经许多桥梁专家论证,泰顺廊桥(又称蜈蚣桥,因为造型像蜈蚣)其结构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非常接近,但是其技术远远超过汴水虹桥。
目前泰顺境内现存的各式古桥500多座,其中完好的木结构32座、古石拱桥266座、古平石桥111座、石碇步248条,被誉为“千桥之乡”、“中国桥梁博物馆”。
泰顺廊桥是神奇的桥,最神奇之
处在于整桥不用一枚钉子,而是用木
头穿插相编织而成。
廊桥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
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
呈“井”字形。
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
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
这种结构,
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
别压穿插,搭接而成。
从力学上分析,
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
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
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
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
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
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
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
集中荷载。
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
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
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
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
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
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
“虹桥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
为此,泰顺的虹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式,桥上建廊屋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
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试验:
材料清单:
一次性筷子若干根,硬纸板,钩码一盒
活动任务:搭廊桥
1、依据示意图用筷子搭建一座木拱廊桥
2、在搭好的桥上放一张硬纸板,然后在纸板上放钩码;观察比较廊桥载重量与桥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讨论与交流:观察比较廊桥载重量与桥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理解“在一定范围内,拱形廊桥载重越多越稳定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