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牙周病学个人整理

牙周病学个人整理

第一章绪论Periodontology 主要是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Periodontics 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gingival 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

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龈: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牙完全萌出后,龈沟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

健康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诊深度。

正常不超过3mm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

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它的位置在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

牵拉唇颊,观察黏膜的移动度,可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

1-9mm。

前牙唇侧最宽,后牙较窄,由于颊系带的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区,故该区的附着龈宽度最窄。

称为龈谷。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约0.25-1.35mm亦称上皮性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指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

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07mm)。

当牙主动萌出或用人工牵引使牙继续萌出时,牙槽嵴顶随着增高;当将牙压入牙槽窝时,牙槽嵴亦随之发生吸收。

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由于结合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细胞间隙大,桥粒较少,细胞联系较松弛,上皮的通透性较高,因此较易被机械力所穿透或撕裂。

它是牙周病的始发部位。

将结合上皮及邻近的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之为龈牙单位。

牙龈上皮包括口腔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

牙龈上皮更新时间为10-12天,腭、舌和颊部为5-6天,结合上皮为1-6天。

牙龈组织无黏膜下层。

牙龈纤维包括龈牙纤维(最多)、牙骨膜纤维、环行纤维、越隔纤维(仅见于牙邻面)。

牙周基础知识—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牙周基础知识—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牙周炎的检查和诊断
一、病史采集 二、牙周病的检查(操作考试内容) 三、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一节 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
一、病史采集
系统病 口史腔病 牙史周病
史 家族史 牙周组 重点掌 织检查 握
•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 血病、长期服用抗凝药或凝血机能障碍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S
0=无软垢或着色 1=软垢覆盖牙面不超过牙面颈1/3,或牙 面上存在外源性着色 2=软垢覆盖牙面1/3~2/3 3=软垢覆盖牙面2/3以上
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 CI-S
部牙龈结缔组织,测定龈沟液的量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方法:2*8或2*10mm小滤纸条插入龈沟内,停留半分钟,取
出后用茚三酮染色,城中,测定龈沟液的量和成分. • 血液检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等
• 1、正中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检查当上、下牙弓相对时,是否达到广泛密切接触的 牙合关系,上、下前牙的中线是否一致,属于何种类型,覆牙合、覆盖关系,有无牙 拥挤、牙错位、牙扭转等错牙合。
• 2、牙齿有无不均匀磨损等。 • 3、检查有无牙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倾斜。
2.颌位的检查
• 颌位检查主要涉及牙尖错位(ICP),即正中合位。下颌姿势位(息止颌位) :端坐, 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
5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 查6探每查个邻牙面的牙各周个袋牙时面,的将牙探 周针袋向龈情况谷.方向稍倾斜,以 探测到邻面牙周袋最深处.
(4)牙周探诊的记录和评价指标

第四章 与牙周病相关的微生物讲义

第四章 与牙周病相关的微生物讲义

讲稿第四章与牙周病相关的微生物一、前言1.牙周病概况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龋病),是导致牙齿脱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当牙龈、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等组织患病时,均属牙周病的范围。

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有半数以上的人群,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

在我国患病率超过龋病,成为非常突出的保健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1984)提出健康人的十项标准中,第8条为“牙齿无洞,无疼痛,牙龈不流血”。

要达到此标准,我国还有很大差距。

2.概念和分类(1)概念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组成,将牙牢固地附着于牙槽骨,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解剖图)牙周组织由软组织和硬组织组成,软组织是牙龈和牙周膜,硬组织是牙骨质和牙槽骨。

牙龈:是由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组成的粘膜。

是口腔粘膜覆盖于牙颈部及牙槽骨的部分,呈粉红色,坚韧而有弹性。

上皮部分将支持组织与外界环境分开。

解剖结构:游离龈、附着龈、牙龈乳头组织构成:上皮、结缔组织,无粘膜下层牙周膜:是位于牙根与牙槽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主纤维组成,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埋入牙槽骨,将牙悬吊于牙槽窝内,富含血管、神经牙骨质:解剖学上是牙体的一部分,但功能上属于牙周,因为它参与了使牙稳固于牙槽窝内,以及牙周病变的发生和修复,并且源于牙周膜是覆盖在牙根表面的钙化结缔组织。

牙槽骨:上、下颌骨包绕和支持牙根的部分(2)分类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对牙周病就进行了详细论述,但迄今对牙周病的分类世界上还未得到统一,而是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

总体来说,广义上的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包括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狭义牙周病仅指牙周炎。

牙龈病:是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

牙周炎:是累积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牙周病概述 • 牙周病的症状与诊断 •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 牙周病的预防与控制 • 牙周病治疗的预后与周病的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 织(牙周组织)的一类疾病, 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自我检查
通过观察牙龈颜色、质地和出血情况,及时 发现异常。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可以 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03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口腔卫生指导
01
02
03
刷牙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 ,包括选择合适的牙刷、 牙膏,以及刷牙的频率和 时间等。
牙线使用
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牙 线清理牙间隙,以预防牙 周病的发生。
控制牙菌斑
牙菌斑的形成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直接病因之一,是由口腔中的细菌、食物残渣 和唾液等成分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生物膜。
控制牙菌斑的方法
通过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方法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保持口 腔清洁。
定期洁牙
定期洁牙可以彻底清除牙石和牙菌斑,预防和控制牙周病的发生。
控制牙石形成
牙石的形成
牙石是由钙化或矿化的牙菌斑形成的硬质沉积物 ,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牙周袋内。
控制牙石的方法
通过定期洁牙、使用漱口水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 牙石的形成。
避免不良习惯
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可以减少牙石的 形成。
控制全身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全身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01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增加牙周病的风
险。
控制全身疾病的方法
02
控制全身性疾病的病情,如保持血糖稳定、控制血压等,可以

牙周病学重点

牙周病学重点

绪论◆牙周病: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广义),包括牙龈病、牙周炎。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

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

在牙承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CPI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和游离龈合称为角化龈。

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成为点彩。

为正常牙龈特征,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3.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牙龈上皮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牙周病的基础及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的基础及治疗ppt课件

总之,在牙周炎的综合治疗计划中,修复
治疗常常占有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成功的牙周治疗和良好的牙周支
持治疗也是保证修复治疗的良好效果所不 可缺少的。
牙周炎治疗—手术治疗
1、牙龈切除术:用于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
2、 翻瓣术 :不切除牙龈或仅切除少量的牙 龈。
使丧失的骨组织和牙周韧带再成形或修复
3、骨成形术 :用于平整由于轻度或中度骨丧失
齿出现松动。
在第三阶段,牙龈沟深度超过5毫米,牙根肿胀,牙 龈出现脓肿,牙骨质进一步丢失。您可能在这个阶 段失去这颗牙齿。
晚期牙周炎: 1、牙周炎达到这个阶段,牙周袋加深并出现溢脓, 牙根周围出现肿胀。 2、牙齿出现冷和热敏感,或者在刷牙时感到疼痛。 3、随着牙槽骨丧失的加重,牙齿将丧失支持组织并 脱落。某些牙齿还需性进程
分为三个阶段,但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您可以根据观察和感受口腔内的变化,以 及牙龈线下的改变区分不同的病理阶段。
阶段一:牙龈炎
健康的牙龈不会出血或疼痛。它们紧贴牙齿并有粉红色的尖 端。正常的牙龈沟不超过3毫米深,x线片显示没有牙骨质的 损失。
第一阶段,牙龈沟深1至3毫米,菌斑形成
行牙周手术。
3、牙齿松动者,可采取不同方法,
进行松牙固定术。 4、无法保留的患牙,则需拔除。
5、全身治疗:即口服抗菌药物,如甲
硝唑:每天3次,每次0.2克,连服1周
螺旋霉素:每天4次,每次0.2克,连
服 1周 替硝唑:每天2次,每次0.5克连服1周
6、修复治疗
(1)、调牙合 (2)、正畸疗法
(3)、牙周夹板固定
造成的浅小骨凹陷
预 防
1、日常不良习惯
(1)、偏嚼习惯
(2)、偏食习惯

牙周病基础知识

牙周病基础知识

牙周病基础知识牙周病基础知识健康、正常的牙周组织是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健康牙周组织的牙龈边缘呈珊瑚粉,边缘牙龈略呈圆弧状。

牙间可见三角形的牙间乳头,牙龈边缘相连呈贝壳形。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时,有时有游离龈沟存在(成人的30~40%)。

附着龈通过胶原纤维牢固结合骨骼与牙骨质,因此可见不可动、硬而紧绷的点彩(橘皮样点状凹凸)。

从牙龈牙槽粘膜到根尖有牙槽粘膜。

牙槽粘膜为暗红色,与骨骼结合较松,故可动。

●健康且正常的牙周组织临床图像●50岁女性健康的口腔内部图为50岁女性,无特殊全身疾病,不抽烟。

持续保养6年。

无填充物等问题,依照患者本人要求持续观察。

牙周组织脸颊侧虽见部分萎缩,但X线牙片显示牙间无骨吸收现象,保持着比较健康的状态。

●18岁男性的健康口腔内部图为18岁男性,无特殊全身疾病,不抽烟。

持续保养10年。

牙菌斑控制比以前好,因刷牙稍稍过度脸颊侧有牙龈萎缩倾向,但牙齿及牙周组织仍保健康●28岁女性的健康口腔内部图为28岁女性,无特殊全身疾病,不抽烟。

10年前来院就诊保养3年,期间中断过,现又开始。

龋坏风险高,当初初诊时已有好几颗牙的邻面有填充物,再填充了3牙的邻面龋,现牙周组织健康。

●65岁男性的健康口腔内部65岁男性。

糖尿病与高血压病史,目前治疗中,40岁左右戒烟。

有唾液减少倾向,但目前尚未见对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影响。

初诊时龋齿治疗后,来院就诊保养10年,虽因刷牙过度有牙龈萎缩,但牙齿及牙周组织仍保健康。

如可妥善维持菌斑控制,则可维持牙周组织健康,不会减少牙周组织。

强化患牙龈炎的牙周组织患牙龈炎的牙周组织是如何形成的?患牙龈炎时牙龈肿胀并发红。

一般从牙间乳头部开始扩大到牙龈边缘。

龈沟渗出液增加,受刷牙等刺激容易出血。

游离龈沟、stepring消失形成假性牙周袋,纤维性肥厚呈带状。

下颚前牙舌侧及上颚臼齿脸颊侧等唾液腺开口部附近还可见发白的龈上牙石。

在Theilade和Löe的研究(1966)中,中止刷牙9~21天产生牙周炎症症状,但重新刷牙约8天则炎症消失。

牙周病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牙周病的定义与分类 • 牙周病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 牙周病的症状与诊断 • 牙周病的治疗与预防 •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 牙周病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牙周病的定义与分类
牙周病的定义
01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 (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 牙骨质)的疾病。这些组织负责 支持牙齿并保持其稳定性。
03 牙周病的症状与诊断
牙周病的症状
01
02
03
04
牙龈红肿
牙周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红 肿,可能伴有疼痛和出血。
牙周袋形成
牙周袋是牙龈和牙根之间的一 个深沟,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
细菌,引发炎症。
牙齿松动
由于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可 能会变得松动,影响咀嚼功能

口臭
牙周病可能导致口腔细菌增多 ,引发口臭。
患者经验分享与讨论
经验一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患者王 先生分享了自己因定期口腔检查 发现早期牙周病并及时治疗的经 验,强调了定期口腔检查对预防
牙周病的重要性。
经验二
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患者刘女 士分享了自己通过改善口腔卫生 习惯,如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有效控制牙周病的经验。
讨论
患者和医生共同讨论了牙周病的 预防、治疗和维护方法,强调了 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口腔检 查在预防牙周病中的关键作用。
牙周病的病理机制
炎症反应
牙周病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 关。牙菌斑的刺激会导致牙龈组 织发炎,释放炎症介质,引发局
部炎症反应。
骨组织破坏
炎症反应的持续会导致牙槽骨的破 坏,使牙齿支持组织丧失,牙齿逐 渐松动、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