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景区概况

合集下载

牛首山介绍

牛首山介绍

牛首山介绍————————————————————————————————作者:————————————————————————————————日期:牛首山介绍牛首山门票160元/每人营业时间:9:00-17:00 售票时间8:30-16:00景点介绍:特色一:古金陵四十八景,牛首山占三景,牛首烟岚、献花清兴和、祖堂振锡特色二: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特色三:因为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叫牛头山牛首山简介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

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

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牛首山近年,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经宗教界、文化界、文物界研究同意,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补天阙、藏地宫、修圣道、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

整个文化旅游区涵盖佛顶圣境、宝相献花、隐龙禅谷、谧境禅林、天阙小镇五大功能区,致力于打造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胜景、文化圣境、休闲胜地。

1.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

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

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南京牛首山导游介绍词

南京牛首山导游介绍词

南京牛首山导游介绍词南京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南京市五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牛首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牛首山地势险峻,山峰突兀,宛如一头巨大的牛头伸出水面,因此得名牛首山。

山上林木葱茏,清泉瀑布,是一处天然的生态保护区。

山脚下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壮观的瀑布。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市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牛首山也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

这里曾是明朝的皇家园林,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山腰的明代遗址,这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皇家园林,如今已经修复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明朝时期的宫廷风格和文化氛围。

牛首山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是牛首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牛首山风景名胜区、牛首山公园、牛首山植物园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来到牛首山,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你可以登山健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你可以参观古建筑,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你还可以品味南京的特色美食,享受地道的南京味道。

牛首山是一处既有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牛首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想要一次远离喧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那么牛首山将是你的不二选择。

无论是远足登山还是观赏历史文化,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牛首山,享受这片美丽的土地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感动!。

介绍牛首山的文章

介绍牛首山的文章

介绍牛首山的文章
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太湖三山之一,也是江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牛首山得名于山顶的一块巨石,形状酷似一头牛的头部,因而得名。

牛首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岳,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交界处。

牛首山因山顶南北双峰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

”牛首山北连翠屏山、南接祖堂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

牛首山昔日盛产松、竹、茶、兰。

其茶,香色俱佳,名天阙茶。

其兰,一茎十数花(蕙兰),叶少而阔,色碧香馥。

其桃李烂若云霞,加之漫坡杜鹃、山茶,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

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

此外,牛首山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名胜区。

在山上有一处古代的石刻群,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

这些石刻刻有文字和图案,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块名为《牛首山碑》的石刻,刻有大量的文字和图案,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牛首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景观丰富。

无论是登山健身还是寻找灵感,牛首山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南京,不妨去牛首山走一走,感受它的美丽与神奇。

相信你一定会
留下美好的回忆,对这座山峰充满敬意。

南京牛首山的介绍

南京牛首山的介绍

南京牛首山的介绍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又名牛首山、牛首山公园,因山
顶有一石似牛头而得名。

牛首山景色秀丽,有“江南第一山”之称。

相传当年吴王夫
差曾在此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宫殿,所以又称“吴宫台”。

山上
有两块巨石,高约10米,形似牛头,故名“牛首石”。

牛首山的
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山上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室内观光台——牛首
山观景台。

观景台上可以鸟瞰市区全景及钟山风光。

牛首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有大小寺庙24座。

主要寺庙有慧光寺、大通寺、华严寺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通寺
和华严寺。

牛首山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其中最有名的是虎踞关和大明寺。

虎踞关位于牛首山西麓,又称“云盖山”、“牛首山”,是南
京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的控制地,与狮子林遥相对峙。

大明寺位于牛首山西侧的一块岩石上,因其为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太守江革的舍宅而得名。

—— 1 —1 —。

南京牛首山景区简介

南京牛首山景区简介

南京牛首山景区简介
牛首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牛首山原名
浮山,因形似牛首而得名。

牛首山古为佛教圣地,山上有普济寺、毗卢寺、观音阁、报恩寺等寺院。

南朝时,梁武帝曾在此兴建行宫,后来在山上建普济寺(普济寺也称浮山寺)。

因佛教界人士
认为牛首山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地方,故名“牛首山”。

牛首山
古名浮山、浮华山,南朝时为佛家圣地,梁武帝曾在此建都三年;后称牛头山。

唐时称为灵岩山长老会。

五代时改为浮山,又名浮华山。

北宋时为道教圣地,称太清宫;后称三教名山,元代在山上建有三教洞。

明洪武初在山上建寺、庵、观等建筑。

山上有牛首塔(俗称牛首山塔)、佛顶寺、
普济寺等古刹和遗迹。

其中牛首山塔为六角形密檐式木结构楼阁
式砖塔,通高19.23米,塔基直径5米,须弥座上置六角形塔身,各面有三层级台阶;佛顶寺建于东晋成帝年间(322—376年),
该寺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佛寺之一。

—— 1 —1 —。

南京牛首山的简介

南京牛首山的简介

南京牛首山的简介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的东郊,距市区约18公里。

它的周围有
明孝陵、灵谷寺、瞻园等风景名胜。

山高约45米,山上有一块
巨大的岩石,状似一头卧牛,人们都叫它“牛首”。

它是一块天
然的巨石,长约35米,高约20米,中间高两边低,形如牛头,
故名。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山上曾给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寝。

牛首山的北半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在牛首山上留下了一块石碑。

每当夜幕降临时,这座石碑就会发出金光。

人们知道这是“牛首金符”后,纷纷到这里焚香叩拜,祈求平安。

因此牛首山又被称为“金符山”。

牛首山是南京的名山之一。

牛首山的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这里有植物1384种,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共29种,
有银杏、青檀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2种;被列为南京十大
风景名胜之一的牛首山公园就位于牛首山上。

另外,牛首山的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有常绿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近400种。

—— 1 —1 —。

牛首山上的塔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牛首山上的塔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牛首山上的塔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牛首山位于某某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遥望牛首山,其如牛首之形状,因而得名。

在牛首山的顶峰上,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塔,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地标之一。

这座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

牛首山塔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众多的游客而闻名。

无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都散发出不同的魅力。

春天,山上的植被开始复苏,花草绽放,清新宜人;夏天,塔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为登山者提供了丰富的遮荫;秋天,山上的枫叶如红霞般绚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冬天,白雪覆盖的山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牛首山塔的建筑风格独特,所有的砖石都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塔身上的壁画描绘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山脉和周边的美景,观赏日出日落,美不胜收。

本文将以牛首山塔为主题,通过对其背景介绍、历史、建筑特点等方面的描述,全面展示牛首山塔景观的魅力与价值。

同时,还将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景观,以确保其长期存在并为后人所享受。

通过本文的阐述,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牛首山塔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安排和组织方式。

一个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并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文章: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牛首山的背景介绍2.2 塔的历史2.3 塔的建筑与特点3. 结论3.1 对牛首山塔景观的评价3.2 塔景观的意义与价值3.3 塔景观的保护与传承在引言部分之后,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牛首山、塔的历史、以及塔的建筑与特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述和分析,读者可以对牛首山上的塔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结论部分将对塔景观进行评价,并探讨塔景观的意义、价值以及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牛首山上塔的风景,并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思考。

南京牛首山

南京牛首山

南京牛首山南京,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而南京牛首山作为南京的一颗明珠,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南京牛首山的地理位置、景点特色以及游览攻略。

南京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南京市五大山脉之一。

牛首山因山峰形状如同牛头而得名,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牛首山以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于世。

山上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峡谷、溪流、瀑布和湖泊等。

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山上可以见到许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尤其是春天,牛首山的花海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除了自然景观外,牛首山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游。

牛首山下有一处古代石窟群,被誉为“江北石窟第一洞”。

这些石窟内保存着丰富的佛教造像和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文化的宝贵遗产。

另外,牛首山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名胜区——紫金山。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在紫金山上,可以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和其他革命遗迹,感受中国革命的历史沉淀和伟大历程。

如果你打算游览南京牛首山,这里有一些建议和攻略供你参考。

首先,提前了解好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避开人流高峰。

其次,准备好舒适的鞋子和适合户外活动的服装,以便在山上行走和探索。

此外,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以免旅途中出现意外。

最后,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山区的整洁。

总的来说,南京牛首山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想要感受自然之美还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应该抽出时间来游览这座美丽的山脉。

在牛首山的怀抱中,你会发现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感悟和体会。

不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家人朋友一同前往,南京牛首山都会给你带来难忘的旅行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牛首山景区概况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

东晋宰相王导曾劝谏初创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打消在皇宫外兴建象征皇权的双阙的念头,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故得名“天阙山”。

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佛禅文化源远流长,乃中国禅宗牛头一系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

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牛首山遗址公园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

景区建设核心包括补天阙、藏地宫、修圣道、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依次代表修复山体生态,恢复牛首双阙;利用天然矿坑建佛顶宫,长期安奉佛骨舍利;扩建原有隧道,感悟八相成道,体验成佛之路;兴建佛顶塔,重现历史双塔格局;弘五叶禅院,感悟人间山水禅意。

圣物------佛顶骨舍利舍利是指佛陀或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中,以释迦摩尼佛真身舍利最为殊胜。

2010年6月12日,世界现存唯一的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

作为佛教界无上圣物,佛顶骨舍利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见佛舍利如见佛陀真身,其功德无量,有信念者观瞻舍利,即如佛在心中。

圣境-------(以下八个景点)一、佛顶宫总述:佛顶宫属于深坑建筑,长220米,宽160米,总体高度89.3米,单体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

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外空间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为外供养和内供养。

内空间分为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地下层由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大空间构成。

大小穹顶: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共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寓意为外供养与内供养,大穹顶长度为120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

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

莲花宝座: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与小穹顶摩尼宝珠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禅境大观: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建筑总高为46.5米,内部净高约38 (41.2)米,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

禅境大观的核心是禅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佛出生的禅境花园、成道的禅境花园和中间的莲花剧场,共同表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

沿着佛陀修行的足迹,让人们感悟由释迦牟尼人成佛的奇迹。

二、佛顶塔佛顶塔,塔高88米,面积4677平方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佛顶塔第八层安置有一口全铜铸的佛顶金刚钟,钟上刻有隆相法师书写的《金刚经》全文。

在第九层如来殿供奉了一尊毗卢遮那佛坐佛。

登塔远眺,可以俯瞰牛首山四季全景。

三、佛顶寺牛首山有寺院肇始于南朝初年。

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名为佛窟寺,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

北宋后易名宏觉寺。

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

时至1856年,寺院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百年。

恭逢盛世,为继承传统文化,江宁区重建文化胜地。

2012年开山,2015年全面峻工。

征得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

佛顶寺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

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

四、牛头禅文化园牛头禅文化园在宏觉寺遗址上建造。

宏觉寺是牛头宗的发源地,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

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遭日军焚毁。

牛头禅文化园核心景点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

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而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

1957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禅境大观总述: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41.2米,涵盖了地上三层。

整个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

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及中间的如莲剧场三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佛祖一生的行迹。

穹顶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

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

卧佛卧佛全长7.5米,采用不锈钢铸造,表皮仿以汉白玉材质。

卧佛的造型借鉴于敦煌莫高窟158号窟中的卧佛塑像及其比例,面容庄严而慈祥,同时卧佛还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象征佛陀的目光遍照无余。

禅境花园剧场的南北两侧是两个禅境花园。

南侧是象征佛陀出生的禅境花园,整体造型像一朵莲花,中间是一棵生生不息的无忧树。

北侧是表现佛陀成道的禅境花园,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

六、如莲剧场中心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

当有演出时,卧佛缓缓降下,舞台、演员、16米高的莲花瓣伴随音乐、灯光、水雾从地下徐徐升起,观众走入其中,在声光电的效果下感受动人心魄的佛教文化气息。

七、舍利藏宫舍利藏宫又称佛宝层,整体以暗色调为主,营造出庄重的氛围。

由三厅一廊、藏宫大殿(舍利宝幢、拼画、四大菩萨)、参拜环廊三部分组成。

这里既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的神圣之地,又是信众礼佛参拜、静坐禅修的神秘空间。

长廊长66米,根据六波罗密的供养内涵,即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局,分别是香供厅、灯供厅、水供厅以及花供长廊。

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在藏宫大殿内。

大殿正中是舍利宝幢,宝幢通高7米,由幢顶、幢身、幢基三部分组成,装饰与细节无不展示着佛教文化的丰厚内涵。

幢身内部是一座六角玲珑莲花宝塔,宝塔内使用密闭的玻璃宝函供奉着佛顶骨舍利,防火防爆,下方还装有恒温恒湿系统,以保证佛顶骨舍利供奉的最佳环境。

宝幢周围是八幅举世无双的大理石拼画,由天然的大理石纹理拼合而成,表现出佛祖一生的行迹,即八相成道——白象入胎、太子降诞、踰城出家、六年苦修、降伏恶魔、菩提证道、初转法轮、双林涅槃。

大理石拼画之间供奉着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世音和地藏。

由德化白瓷烧制而成,瓷质细腻温润,色泽柔和,质感通透,完美展现出菩萨的庄严慈祥。

藏宫大殿周围是一圈参拜环廊,每逢舍利公开瞻礼日,信众可以从参拜环廊瞻仰、参拜舍利。

八、舍利大殿总概舍利大殿又称佛殿层,距离地面33米,在空间上涵括了地宫第1、2、3层,内外又可分为千佛殿与万佛廊,向人们集中呈现了一个神秘、殊胜的佛国世界。

千佛殿:千佛殿依照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会设计而成,整座大殿共有佛、菩萨1343尊,再现了佛与菩萨相互供养的神圣场景。

其中,大殿正中为象征大日如来的舍利大塔,大塔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方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大殿墙壁上为慧门十六尊、八内外供养等菩萨。

舍利大塔千佛殿中心最惹人注目的是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圣塔。

塔高21.8米,造型基于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造型,取象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倒立须弥山形中心柱,象征了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

万佛廊:万佛廊是一条环形的回廊,共有两层(1、2层),每一层以若干佛龛墙与不同形式的壁画组合而成。

整体按照十二生肖配本命八尊的方式构成,让人们能够于此找到自己的本命佛,以便供养。

环廊内还展陈有脱胎制作的贤劫十六尊菩萨、宝石拼接的二十诸天、漆画制作的印度佛教文化故事以及佛陀本生故事瓷板画等。

胜景-----(以下6个景点)一、世凹桃源有“中国最美村镇”之称的世凹桃源也称“牛首文化第一村”,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1年10月由江宁区政府统筹改造,打造休闲游、农家乐的主题,是江宁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五朵金花”之一。

世凹桃源整体建设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格调,突出亲山、近水、使田园风光与自然山、水、林、居为一体;在功能拓展上,立足地方特色“素食文化”、“茶文化”,以及“天然氧吧”的居住休闲环境,推进有机健康饮食文化和生态旅游休闲;在文化主题内涵上,充分依托牛首山景区和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着力将牛首文化、佛教文化融入特色村的建设,并通过石刻、牌楼、亭台、景观长廊的建设以及“春桃、夏荷、秋桂、冬梅”营造“四季有花开、步步有风景”的“牛首文化第一村”。

二、郑和文化园郑和文化园,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

郑和本名马和、小名三保,出生于云南一个穆斯林家庭,洪武十四年跟随明朝云南征讨大军副统帅蓝玉来到南京,进入朱棣燕王府,后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变”中立下卓著战功,升任内宫监太监,明成祖朱棣御书“郑”字赐姓马和,史称郑和。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

郑和去世后,赐葬牛首山,当地群众称这山为“回回山”,称墓为“马回回墓”。

原墓圹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150米,东西宽约60米,墓顶高约8米。

1985年修茸一新后的郑和墓,保持了原墓回族和穆斯林葬仪习俗,为青石砌成的马蹄形墓园。

墓盖石上雕饰云锦、莲花图案,刻有阿拉伯文字。

墓后墙镶嵌石碑,阴刻隶书“郑和之墓”。

三、南唐二陵南唐二陵位于牛首山南麓,为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钦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钦陵规模较为宏大,陵墓上部有一圆形土墩,长约21.5米,宽10.5米,高5.3米。

墓道长19米,墓室分前、中、后三个主室和十个侧室。

前室和中室为砖筑,后室为石砌,均为仿木结构。

墓门和墓室的壁面上砌凿有柱、枋和斗拱,其上有彩绘图案。

后室的顶部绘有天象,铺地的青石板上雕凿山岳江河,象征地理。

顺陵全长21.9米,宽10.1米,高5.4米,也分前、中、后三个主室和八个侧室,全部为砖结构,其建筑形制与钦陵大致相仿,但规模略小。

四、岳飞抗金故垒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