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课题: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第一课时课题:2 金色的草地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爬天都峰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槐乡的孩子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灰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容。

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自研自探】1、自由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认读白板上的生字: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3、读屏幕上的生词两遍,并能迅速在课文中找出它们,用笔圈出来。

读一读带生词的句子。

4、默读全文一遍,边读边在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信息,完成在课堂记录中:a、事情发生的时间。

b、事情发生的地点。

c、文章的主要人物。

d、事情的起因。

e、事情的经过。

课题:小摄影师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奇怪的大石头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我不能失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9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0 风筝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二课时课题:12 听听,秋的声音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3 花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 4蜜蜂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本能”。

2、阅读课文,弄清楚试验是怎样做的,关注法布尔是如何将试验的过程记下来、记清楚、记准确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梳理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的科学作风。

【自研自探】1、轻声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在读中完成以下任务:A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B我能工整规地抄写14个生字2、朗读全文,在读中完成:用()画出作者做试验的词语或句子。

【最新】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2 0 1 4年下期单位:蓬溪县红江镇小学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师:三年级上期班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班队工作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组成的重要方面。

为搞好本期的班队工作,为让学生全面发展,年段应以少先队大队为指导思想,一如既往地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生动的教育活动吸引队员,从而促进每个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班级基本情况本班级共有学生37人,少先队员33人。

在这些队员中大部分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按照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积极向上。

但也有少部分队员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平时纪律较散漫,学习也不够努力。

三、学期主要工作要点与措施(一)、继续加强基础教育与行为规范的训练及养成教育。

1.继续把德育工作放在每个班级工作之首,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为重点,继续抓好养成教育的训练。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的教育,侧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搞好良好的班风建设。

3.利用学生有切身体验的“身边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训练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倡导“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等,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自理、自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继续加强路队的规范教育、开展安全教育活动..5、拒绝毒品、珍爱身命。

6.继续开展“手拉手”活动,开展“小小环保员”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7.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检自己学到的道理。

(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1、健全班队干,培养教师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2、每周开一次班队干会,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布置下周任务。

(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

1、9月10日开展“一束鲜花,一份真情,我为老师献爱心”活动。

2、积极开展“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活动。

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目标本导学案的目标是帮助三年级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本导学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本的拼音和偏旁部首的知识;2. 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良好的写作惯,并能够写出简单的文章;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内容本导学案覆盖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拼音和偏旁部首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拼音的发音规则,以及常见偏旁部首的意思和用法;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和问题回答,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写作练:锻炼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如写信、写日记、绘画说明等;4. 创意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参与创意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目标与评估在本导学案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将会完成各种研究任务,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练:学生会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拼音、偏旁部首、阅读理解和写作练的任务;2. 作业:学生将会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包括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写作练等;3. 测验:为了检验学生的研究效果,会进行一次研究成果的测验。

研究资源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本导学案提供以下研究资源:1. 教科书:学生将使用教科书进行相关知识的研究;2. 练册:学生可以通过完成练册上的练来巩固所学知识;3. 短文:教师将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并编写相关的问题;4. 写作指导:教师将向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时间安排本导学案的研究时间为一个学期,具体的研究安排如下:1. 第一周:拼音和偏旁部首的研究;2. 第二周:阅读理解训练;3. 第三周:写作练;4. 第四周:创意思维训练;5. 第五周:复和测验。

总结本导学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教科书、练习册、短文和写作指导等资源,学生将能够掌握拼音和偏旁部首的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习惯,并锻炼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测验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反馈和检验。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重)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难)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基础知识。

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课前积累我会读:成功实验教育家瓶子绳子代表危险顺利如实激动获得茶杯一、自主学习:1、我的字写得最漂亮。

Dài biǎo shíyàn shùn lìrúshíjīdîng ()()()()()huîdãchábēi wēi xiǎn píng zi shãng zi ()()()()()jiào yùjiābùjiāsīsuō()()2、我会组词育()()瓶()()系()()绳()()茶()()危()()二、合作探究:1、我能体会到“不假思索”的意思。

2、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第二课时一、扩展延伸:你有没有成功的体验?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二、当堂检测:1、扩词激()()()堵()()()获()()()险()()()2、我会写句子。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终于3、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实验成功是因为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 。

31、给予树学习目标: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

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导读 (2)1 大海的歌 (4)2 帽子和鸟窝 (5)3 吹泡泡 (7)4* 沙滩上的童话 (9)第二单元导读 (10)5 山雀 (11)6 蜗牛 (13)7 寓言两则 (15)8* 好伙伴 (17)第三单元导读 (18)9 电脑棋手 (19)10 走马灯的奥秘 (21)11 孩子考科学家 (23)目录12* 空气在哪里 (25)第四单元导读 (26)13 古诗两首 (27)14 庐山的云雾 (29)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31)16* 赵州桥 (33)第五单元导读 (34)17 七颗钻石 (35)18 平分生命 (37)19 倾斜的伞 (39)20* 一颗小碗豆 (41)第六单元导读 (42)21 群众也在淋雨 (43)22 珍贵的教科书 (45)23 “神童”的秘诀 (47)24* 说话算数 (49)第七单元导读 (50)25 古诗两首 (51)26 父亲、树木和鸟 (53)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55)28* 南极,一片净土 (57)第八单元导读 (58)29 炎帝创市 (59)30 “年”的来历 (61)31*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63)32* 哪吒闹海 (64)第一单元导读1 大海的歌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蓝色浓雾波纹潮声玉镜映着仰头翻滚奔腾波流穿梭花神绽开琴师奏出大力士吼渔帆狮子掀起滔天波浪三、我要识记生字词,把易错字词写一写。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有首诗。

我最喜欢这诗中的海,因为。

(2)我的问题有:课堂导学五、合作学习一:大海色的神奇。

①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诗中天在海中,海中有天,、、、、都被海水染蓝了,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②引导学生朗读,品味。

用“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说话,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六、合作学习二:大海风的神奇。

①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②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想象一下还会怎样?③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雾蒙蒙、热腾腾、凝神静气、兀立”等词语,课堂书写“雾”“蒙”2个字。

2. 初步学习用“四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在“我”与父亲对树林、鸟的观察对比中感受到父亲的爱鸟之情。

主动积累文中优美词句,会说“望了又望”式词语。

教学重难点:1.能在“我”与父亲对树林、鸟的观察对比中感受到父亲的爱鸟之情。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板块一:初读课文,认读词语,了解大意1.读题,概括大意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读。

预习过课文吧?我们今天再一次读课文,要求比预习的时候读得更认真,更响亮准确。

读完一次就站起来读第二次。

(生读完。

)课文中有个地名的词很难读。

出示:课题中的树林,位于山西省的“滹沱河岸”,也是作者牛汉家乡的一条河。

谁来读读这个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这个句子,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如果加上事件,就构成了写事的文章四要素。

用四要素来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试一试(先试再说)(设计意图:既认读了“滹沱河”这一个陌生的地名,又学习了如何抓住关键的句子说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检查了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识记、书写生字1.课前我们读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词,我们来读一读。

第一组:(先出示)雾蒙蒙热腾腾(1)出示“热腾腾”“雾蒙蒙”你发现了什么?还可以这样读:(读第一声)还可以说:热腾腾的()雾蒙蒙的()(2)指导书写“雾、蒙”。

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紧下松,捺要舒展。

教师范写,学生在语文课堂作业本上写各写一个。

第二组: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这就叫读了又读。

还能说这样的词吗?说了又说。

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最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整套导学案

[最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整套导学案

[最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整套导学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预习学案1.请你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2.请你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3.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请你用语言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4.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第二、三自然段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第四自然段1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令人难以忘怀)2.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自豪、骄傲)小结: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在学校、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四、课堂练习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pīngbàchuāndàibōwěnzhì怒暮燥雅昆播吻致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

(课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4.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班级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 2课时
班级课题 2金色的草地课时 2课时
班级课题 2金色的草地课时 2课时
班级课题 3 爬天都峰课时 2课时
班级课题 4 槐乡的孩子课时 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课题 5、灰雀课时 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班级课题 5、灰雀课时 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课题 6、小摄影师课时 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课题 6、小摄影师课时 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时:1课时)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时:2课时)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班级课题 10 风筝课时第1课时
班级课题 10 风筝课时第2课时
班级课题 11 秋天的雨课时第1课时
班级课题 11 秋天的雨课时第2课时
班级课题 12听听,秋的声音课时 1课时
班级课题 13、花钟课时第1课时
班级课题 13、花钟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班级课题 14、蜜蜂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班级课题 14、蜜蜂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班级课题 15、玩出了名堂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班级课题 15、玩出了名堂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好朋友
总结

反思
导 学案总第3课时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学习字词
教与学
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教法与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
知识链接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课前准备
挂图









一 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与学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
教法与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知识链接
天都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东南。黄山主峰之一,海拔1829米。属金字塔形角峰,奇险陡峻,为黄山诸峰之冠。沿磴道有童子拜观音、天上玉屏、仙人飘海、天桥诸景,以鲫鱼背最为险峻。峰顶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极” 大字石刻。极目云天,风光无限
教法与
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挂图或照片。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耍 装 劲 绒 假 朝 些 钓 察 瓣 拢 掌 趣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作业
与练习
辩字组词
徒( ) 优( ) 以( ) 辩( )
陡( ) 犹( ) 似( ) 辫( )
B、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早上:绿色
金色的草地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想一想,填一填
( )的老师 ( ) 的小鸟 ( ) 的服装
( )的粉墙 ( )的国旗 ( )的枝干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作业
与练习




我们的民祖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与练习
1、我会填空:
( )的花瓣 ( )的草地 ( )蒲公英
( )的天空 ( )的绒毛 ( )的朋友
2、我会辨字组词
拢( ) 耍( ) 劲( ) 掌( )
扰( ) 要( ) 经( ) 趣( )
板书
设计
金色的草地
钓 拢 耍 绒 瓣
总结与
反思
导 学案总第4课时
课题
1、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学习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导 学案总第5课时
课题
3、爬天都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我会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3、我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评价
方法
教与学
重点
学习生字词。

教与学
难点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 坝 戴 招 蝴 蝶 孔 雀 舞 铜 粗 尾
一.导入.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信小乘教。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族支。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擅长种茶。多信小乘教。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摇晃(huàng)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与练习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àng)




我们的民族学校
景色优美
团结友爱 令人难忘、向往
欢乐祥和





导 学案总第2课时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教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法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