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保健知识

合集下载

0-36月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0-36月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为关注的焦点,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儿童保健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了解和掌握 0-36 月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对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0-3 个月儿童中医药保健(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免疫活性成分等,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母亲在哺乳前应洗净双手,保持乳头清洁。

哺乳时应让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避免空气吸入,以免引起溢奶和吐奶。

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轻拍其背部,排出胃内空气,防止溢奶。

(二)起居护理新生儿居住的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湿度在 55-60。

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但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到婴儿。

新生儿的衣物要柔软、宽松、透气,尿布要勤换,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较长,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三)推拿保健1. 摩腹方法: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在婴儿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环形摩动,每次 5-10 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2. 捏脊方法:让婴儿俯卧,背部裸露,操作者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婴儿脊柱两侧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提捏,至大椎穴处,反复操作 5-7 遍。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四)常见疾病预防1. 黄疸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生理性黄疸一般在诞辰后 2-3 天出现,7-10 天消退。

如果黄疸出现过早、过重或消退延迟,应及时就医。

中医可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进行治疗。

2. 感冒注意保暖,避免婴儿受寒。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婴儿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如婴儿出现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可采用推拿、中药等方法进行缓解。

二、4-6 个月儿童中医药保健(一)辅食添加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此时应开始添加辅食。

0-36月儿童中医日常保健知识

0-36月儿童中医日常保健知识

中医倡导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根据 季节、气候的变化调整儿童的饮食、 起居等,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 对于儿童保健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 饮食和适当的药物调理,可以保护脾 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儿童体质辨识与调理
体质辨识
中医通过观察儿童的形体、面色、舌象、脉象等,判断儿 童的体质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
0-36月儿童中医日常保健 知识
汇报人:XX
• 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认识 • 0-12个月儿童中医保健要点 • 13-24个月儿童中医保健要点 • 25-36个月儿童中医保健要点 • 儿童常见病症的中医防治方法 • 家长在儿童中医保健中的作用和责任
01
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认识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01
掌握常用中医保健方法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如推拿、按摩、艾灸、拔罐 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适当的中医保健服务。
了解儿童常见病的中医防治
了解儿童常见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防治方法,以便在孩子生病时 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中医保健措施。
观察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保健措施
观察孩子身体状况
运动锻炼
引导儿童进行适当的运 动锻炼,如跑步、跳跃 、舞蹈等,提高身体素 质和免疫力。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按摩和运动 锻炼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
心理发展与情感关怀深入
1 2
心理发展
关注儿童心理变化,培养其独立、自信、乐观的 性格品质。
情感关怀
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增强其安全感和归 属感。
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
预防接种
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婴儿免 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儿童中医体质保健知识

儿童中医体质保健知识
•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好& • 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脾胃旺盛&
脾虚质
定义: •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虚弱、所引起的一系列脾虚证状
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对外界适应力差;较易引起各 种的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脾虚质
• 表现: • 经常出现食欲不佳;进食后消化不好;口气秽臭;进食量少;神疲
懒言;哭声较低;身体虚胖;安静少动;面色苍白或萎黄;自汗乏 力;动则汗多;大便溏烂;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每日2-3次;小 便量多或正常;舌色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过敏性疾病 因过敏情况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 饮食:自我调节能力差;因异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
异禀质
• 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因异禀质特异情况而不 同&可见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肢体缺陷&
• 学习能力:容易引起学习能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机体抵抗力 下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积滞质
• 生长发育:形体偏瘦& • 学习能力:容易引起学习能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机体抵
抗力下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 成因:体质虚弱;饮食不当;乳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过食
肥甘生冷和难以消化之物;停聚不化;气滞不行& • 调理方法:健脾消滞& • 方药:小儿积滞汤&
心火偏旺质
定义: • 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以心火亢盛导致的一种综合症
内阴阳都能自行调和;不会出现明显不适&毛发润泽;皮肤柔嫩; 面色红润有光泽;唇色红润;精力充沛;活泼强健;语声清晰;哭 声洪亮和顺;睡眠安静;无盗汗自汗;大便每天1次;成形不干燥; 小便正常;舌体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或缓&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1. 儿童的体质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脏气清灵,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因此,儿童在调理身体时需要注意保护脾胃,饮食要适量、有规律,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儿童的情志特点:儿童的情志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精神压力。

3. 儿童常见病症的防治:感冒、咳嗽、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的病症。

中医在防治这些病症时,注重调整儿童的整体体质,通过中药、推拿、艾灸等方法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4. 儿童的膳食调养:中医认为,饮食是调养儿童身体的重要途径。

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莲子、百合、山药等。

5. 儿童的起居调养: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这些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身体特点和调养方法,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有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中医儿科医生。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随着人们对中医保健方法的认可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中医保健知识。

中医注重调理身体的内在平衡,帮助儿童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小儿保健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一、饮食保健中医认为食物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新鲜蔬果,适量的红枣、花生、核桃等干果,有益于增强体质。

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尽量少使用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以免伤害儿童的消化系统。

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可以考虑食疗,比如,根据中医理论,红枣、姜汤能够温暖脾胃,提高消化能力。

二、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

中医推荐让孩子参加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体育活动,如游泳、太极拳、跆拳道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同时,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并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三、中药保健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也可以用于儿童的保健。

但是,使用中药要慎重,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中医认为,儿童的体质尚不稳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药材的耐受能力有差异,因此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一些常见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都有提高免疫力、调节体质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中药时,家长应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良好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季节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

比如,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应提前安排孩子的午休时间,尽量避免暴晒,防止中暑。

另外,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儿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五、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玩耍、谈心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

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

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摘要:一、中医药少儿保健的重要性1.少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2.中医药在少儿保健中的优势和特点二、中医药少儿保健的主要方法1.饮食调理2.起居调理3.情志调理4.运动锻炼三、常见少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呼吸道疾病2.消化道疾病3.生长发育问题4.免疫力低下四、中医药少儿保健的注意事项1.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2.注重个体差异,辨证施治3.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物滥用正文: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一、中医药少儿保健的重要性少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器官、系统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发育。

因此,对少儿进行有效的保健,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少儿保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中医药少儿保健的主要方法1.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少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同时,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偏好,避免偏食、挑食,确保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

2.起居调理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少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孩子的衣物,防止受凉或过热。

3.情志调理情志因素对少儿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此外,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避免过度压力。

4.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对少儿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运动量的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三、常见少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少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在防治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如对于感冒、咳嗽等病症,可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2.消化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少儿时期的常见病。

幼儿园中医药小常识

幼儿园中医药小常识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中医药小常识:
1. 认识中药材:让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菊花、红枣等,可以通过观察、闻味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气味。

2. 饮食养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等。

还可以介绍一些中医药膳食,如枸杞炖鸡、山药粥等,让孩子了解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3. 中医保健方法:教孩子一些简单的中医保健方法,如按摩、艾灸等。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如揉揉太阳穴、捏捏足三里等。

4. 认识经络穴位:向孩子介绍一些经络穴位的知识,如太阳穴、足三里穴等,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它们的位置和作用。

5. 中药茶饮:给孩子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饮用的中药茶饮,如菊花茶、柠檬水等,可以让孩子了解中药茶饮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孩子介绍中医药知识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孩子误食中药材或使用不当的中医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增加中医保健知识是必需的,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儿童中医保健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

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

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饮食调养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
作者:杨晓晶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中医保健是现在社会比较关注的重点。

依据五行对人体五脏进行调和,达到一种平稳的境界。

所谓平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

中医保健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机体调理到理想状态。

由于小儿处于一种不断生长发育的状态,机体各功能完善不够彻底,免疫力较低,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较成年人更容易患病,加上抵抗力较弱,发病较急,易于深入扩散,由小病转为大病,直接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小儿保健方式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儿保健;中医;阴阳五行
【中图分类号】R473.72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80-02
目前中医保健仍是预防小儿患病的重要方式。

小儿是人类都会经历的初始阶段,是形成智力、知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初步阶段,也是体内各项功能生长阶段。

由于小儿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得不对其进行保健增强免疫力,以预防病菌侵入体内,防止患病。

如今,小儿保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中,随着中医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属更愿意选择中医保健[1]。

1 中医保健的作用
中医作为我国最传统的医疗保健理论体系,在治疗疑难杂症中起到了强大的治疗效果,而且在养生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对“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进行强调[2]。

一方面要求人们饮食要规律、节制,生活习惯要合乎人体的生理机制,对自身心
理状态进行锻炼、自我调节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病情继续发展。

2 小儿日常中医保健措施
2.1 0至3岁小儿日常保健
(1)饮食调养:依据婴儿脾胃功能,给予其软、碎、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避免偏食,避免饮食过度或营养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