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食疗知识

中医养生食疗知识

中医养生食疗知识“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那么,平常生活中怎么吃最健康?以下店铺为你推荐的中医养生食疗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健康饮食小常识1、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2、人们常认为饭后吃水果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饭前吃水果是好的。

3、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4、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5、每天早晨醒后。

先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预防胆结石。

6、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7、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8、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9、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上。

切忌放在床边。

10、天天喝水八大杯。

11、一天不要喝两杯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2、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3、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17、空腹不要喝牛奶。

18、常吃宵夜对胃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19、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

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健康饮食习惯晨起喝水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称之为“复活水”。

有关专家认为,人经过几个小时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饮一杯凉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于对体内各器官进行了一次“内洗涤”。

注意饮用水健康,水是生命之源。

不要渴了才喝水。

坐着吃饭根据医学上对世界各健康饮食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势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学,站姿次之,蹲着最不宜。

这是因为站立时腿使劲因而大腿容易变粗。

饭前喝汤饭前先饮少量汤,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

中医食疗养生知识

中医食疗养生知识

中医食疗养生知识导语:中医食疗是一种以食物、药物为基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以达到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食疗养生的知识,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五谷养生五谷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稻谷等。

不同的谷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可以相互搭配食用。

比如糯米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黄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体内有热毒的人食用。

通过合理搭配五谷,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增强体质。

二、药膳调理中医食疗中的药膳是指将药材和食材结合烹饪而成的食物。

比如,枸杞炖鸡汤可以滋补肝肾,益精血;山药炖猪蹄可以益气补肺,滋阴养肾。

药膳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进行调理。

三、饮食节制中医强调节制饮食,避免过食或暴饮暴食。

根据中医理论,饮食过多会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中医建议饮食应以“七分饱”为宜,不要吃得过饱过撑。

此外,还要避免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四、食物搭配中医强调食物的搭配,认为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改变其性味和功效。

比如,豆腐和海鲜同食会引起腹泻;鸡蛋和红糖同食会降低营养价值。

因此,中医建议在饮食中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合理搭配可以增加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五、根据体质调理中医食疗强调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进行调理。

比如,体质虚弱的人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滋补品,如鸡汤、糯米等;体质火旺的人可以多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

因此,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调理,可以更好地保持健康。

六、禁忌食物中医强调禁忌食物的概念,认为某些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寒凉性的食物对于体寒的人来说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也不宜食用。

因此,中医建议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避免食用不适合的食物,以免引发疾病。

结语:中医食疗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可以达到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养生养生大全

中医养生养生大全

中医养生养生大全中医养生大全中医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中医倡导“以类相治”的观念,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平衡。

通过养生的方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并且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持健康。

一、饮食养生中医养生中,合理的饮食是关键。

中医认为食物与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1. 五谷杂粮:五谷杂粮是中医注重的食物之一。

如大米、小米、玉米、糙米、黄豆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既能提供能量,又能增强体质。

2. 避免暴饮暴食:中医认为,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消化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的节制与调理。

3. 合理摄取荤素搭配:中医强调荤素搭配的原则,荤食过多容易助热生病,素食过多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适当搭配,保持均衡是关键。

二、养生的起居调理除了饮食,中医强调适当调整起居时间和方式,保持身心的平衡。

1. 早睡早起:中医认为,早睡早起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提高身体免疫力。

要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生物节律的正常运转。

2. 运动锻炼:中医主张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运动可以活络筋骨,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对预防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3. 避免过劳:中医提醒我们要避免长时间疲劳工作或过度使用脑力,适当休息调整,保持身心愉悦。

三、中草药养生中医养生中,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

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养生方法。

1. 泡脚养生:中医认为,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加入一些中草药,如枸杞、当归、川芎等,可以进一步增强效果。

2. 中药煮水饮用:将一些助养生的中草药,如柴胡、黄芪、人参等煮水饮用,有助于调理身体。

但是要注意药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 中草药膏方:一些中药膏方在中医养生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用当归、白芷等中药熬制成的膏方,可以涂抹在腹部、背部等部位,起到保健功效。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中医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预防为主、调理为辅的健康保健方法。

以下是中医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1. 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2.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 饮食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

5. 饮食要有规律,不要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6. 饮食要有多样性,不要偏食。

7. 饮食要有适度,不要过度贪食。

8. 饮食要有卫生,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9. 饮食要有清洁,不要食用未经清洗的食物。

10. 饮食要有烹调方法,不要过度烹调食物。

11. 饮食要有搭配,不要单一食用某种食物。

12. 饮食要有口感,不要过于追求口味。

13. 饮食要有温度,不要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

15. 饮食要有量,不要过度进食。

16. 饮食要有品质,不要食用劣质食品。

17. 饮食要有调味,不要过度使用调味品。

18. 饮食要有口感,不要过于追求口味。

19. 饮食要有营养,不要忽视营养均衡。

20. 饮食要有口感,不要过于追求口味。

21. 饮食要有清淡,不要过度油腻。

22. 饮食要有适度,不要过度贪食。

23. 饮食要有卫生,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24. 饮食要有清洁,不要食用未经清洗的食物。

25. 饮食要有烹调方法,不要过度烹调食物。

26. 饮食要有搭配,不要单一食用某种食物。

27. 饮食要有口感,不要过于追求口味。

28. 饮食要有温度,不要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

29. 饮食要有时间,不要在睡前进食。

30. 饮食要有量,不要过度进食。

32. 饮食要有调味,不要过度使用调味品。

33. 饮食要有口感,不要过于追求口味。

34. 饮食要有营养,不要忽视营养均衡。

35. 饮食要有清淡,不要过度油腻。

36. 饮食要有适度,不要过度贪食。

37. 饮食要有卫生,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38. 饮食要有清洁,不要食用未经清洗的食物。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

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

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

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占30%~40%。

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

”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

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

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

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

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

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一、饮食篇1.早餐要吃好,吃饱,有利于提供能量和营养。

2.午餐要吃饱,但不宜过饱,以免影响消化。

3.晚餐要少吃,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5.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6.少食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免引发慢性疾病。

7.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饥饿过度。

8.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喝水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9.冬天多吃温热食物,如姜、葱、大蒜等,有助于驱寒。

10.夏天多食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二、运动篇11.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12.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

13.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有助于气血流通。

14.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等。

15.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运动损伤。

16.运动后要做好拉伸放松,有助于恢复身体状态。

17.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剧烈运动。

18.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暖或防晒。

19.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0.避免在过于寒冷或高温的环境下进行运动。

三、睡眠篇2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生物钟。

22.晚上睡觉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3.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激烈的思维活动。

24.睡前可以泡脚,有助于放松身心。

25.睡前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瑜伽等。

26.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光线刺激影响睡眠。

27.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氛围。

28.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9.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需根据个人需求合理安排。

30.睡眠质量不佳时,可以尝试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

四、情绪篇3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32.学会放松自己,如听音乐、阅读等。

33.适当发泄情绪,避免积攒导致身体不适。

34.与亲友交流,分享心情,有助于舒缓压力。

35.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化解,避免消化不良。

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一、概述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保持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小常识,帮助读者提高养生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二、饮食调理⒈饮食宜清淡:中医讲究养胃,主张少油腻、少盐分、少糖分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过度食用油炸食品和辛辣食物。

⒉合理搭配饮食:中医强调五味调和,推荐荤素搭配,适量食用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和豆类。

⒊保持饭量适中:中医认为过饥过饱不利于健康,应保持饭量适中,不要过饥过饱,每餐可饱腹七分即可。

三、运动保健⒈适度运动:中医倡导适度运动,可以选择跑步、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

⒉防止受寒:中医强调运动后应及时擦汗换衣,避免受寒着凉,以免引发不适。

⒊睡前放松活动:中医认为晚上活动应放缓,准备睡眠,可以选择轻柔的夜间散步或做些舒缓的伸展运动。

四、精神调节⒈正确应对压力:中医认为良好的心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应学会正确应对压力,避免积郁情绪。

⒉合理安排作息:中医强调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特别是晚上11点前入睡。

⒊学会放松:中医推崇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音乐欣赏、适量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五、穴位按摩⒈太冲穴按摩:太冲穴位于足底涌泉穴的前一横指宽的部位,按摩该穴有助于舒缓压力和促进睡眠。

⒉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按摩该穴可以缓解颈肩痛和疲劳。

⒊涌泉穴按摩:涌泉穴位于足底,按摩该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脚部疲劳。

附件:⒈饮食调理食谱⒉运动保健计划表⒊穴位按摩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保健: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延缓疾病发生的活动。

⒉调理:指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使其恢复健康的过程。

⒊延缓衰老:指通过改善身体机能和延缓器官功能衰退,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的过程。

中医药基本养生知识

中医药基本养生知识

中医药基本养生知识
1. 饮食调养:中医重视饮食调养,认为饮食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建议选择新鲜、自然、健康的食材,避免过度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适当限制盐、糖、油的摄入。

2. 睡眠调节:中医认为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并提倡午休的习惯。

3. 情绪调节:中医强调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

4. 起居调摄:中医认为合理的起居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

建议保持适度的锻炼,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适当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 运动锻炼: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调节心理状态有益。

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如散步、跑步、太极拳、气功等。

6. 中药调理:中医药认为很多常见的不适和小病可以通过调理中药来缓解。

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草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以上仅为中医药基本养生知识的一部分,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
概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养生方法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

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

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

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

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

”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

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

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

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

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

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

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

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

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

中国专家也表示,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和心脏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吃250克~400克主食。

误区七:水果含糖量太高
美国饮食家说,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他表示,水果中的确含糖,约占5%~10%,但也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比
如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花青素、叶黄
素等植物化合物,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总体来看,适量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医生建议,最好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但要控制好量,每天摄入200克~400克。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基本知识
1中医养生保健是:
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理念:
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3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情志、饮食、起居、运动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的是:
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中医治未病思想:
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
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中药保健应注意:
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
盛衰。

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7药食同源的有哪些:
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8中医保健五大要穴:
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9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
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10刮痧的作用:
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11拔罐的作用:
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12艾灸的作用:
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13煎服中药应注意:
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中医养生健康生活小知识
1.早餐一定要吃好
你知道吗?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

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

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

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

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

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
11分钟。

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

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

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一天吃东西有规律
每天两个水果
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25克
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
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
六杯水或者六克盐
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

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

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

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

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

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

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


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

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

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
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讲得很绝。

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
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

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

”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