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西方近代史学一、人文主义史学

合集下载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 面: (1)历史时段的划分,即将历史事件划分为短时 段、中时段、长时段,特别强调长时段是把握和认 识历史的关键。 (2)提出问题史学,即历史研究应从现实问题出 发,突出历史学家认识主体的作用,强调史学与其 他各门学科平等而独立的地位。 (3)倡导跨学科研究,出现了历史学融合其他学 科的趋势。
古典时期西方史学特征: 口述的传统与记忆的史学;人的历史与神意的交织;历 史学与修辞学紧密相连。 2 中世纪西方史学:基督教史学 “黑暗的”中世纪? 史学代表人物主要有奥古斯丁、格雷戈里、鄂图等。 中世纪史学的评价: (1)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 上帝在史学实践和史学著作中占据了特殊地位。写历 史就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 宗教内容支配一切,世俗的历史被摆在从属地位。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代表了西方史学的两种不同风 格和范式。前者凭借广阔的视野、华丽的文笔成为 社会文化史之祖;后者专注于具体的军政大事,为 政治军事史之父。 他们分别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史学体裁:叙述史和哲 学的或科学的历史。 希罗多德提出他的任务只是“讲述听到的事情”, 转述流行的故事和传说;修昔底德则庄严宣布,他 的著作不是为了参赛获奖和直接取悦听众而写,却 是为了永远的永恒目标而作。

张广智主编:《西方史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郑樑生编著:《史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杨豫编著:《西方史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费尔南多.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 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 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1。

第3章 西方近代史学一、人文主义史学

第3章  西方近代史学一、人文主义史学

• 我们看到,文,宗教改革、反宗 教改革都隶属于这个时期,另外还有被称 为“博学时代”的17世纪。
•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它的表现并 不局限在文学和艺术中,史学也是人文主 义获得集中表现的领域之一。 • 意大利史学在近代早期的领先,意味着它 的发端同时代表了西方近代史学的发端。 正是经过意大利史家的努力,近代史学才 从中世纪史学的布道声中脱胎而出。
• 圭恰迪尼是马基雅维里的继承者,与马基雅维里 一样热衷于政治活动。他早年辞去教授的职位而 为教廷服务,经常被派驻在外任外交官。圭恰迪 尼的主要著作有《佛罗伦萨史》、《意大利史》。 《佛罗伦萨史》是圭恰迪尼青年时代的作品,名 气没《意大利史》大。在《意大利史》一书中, 作者指出写作的目的在于垂训与实用,基调便是 世事无常,了解它们可能为读者的现实生活提供 诸多的经验与教训。 • 与马基雅维里的著作相比,《意大利史》不仅在 史料的丰富程度上超越了前者,而且还具有一种 前所未有的整体观,即将意大利视为一个统一的 概念进行整体叙述。 • 在史料的处理上,他们都不太关心史料的来源, 从而在史料的考证上落后于时代。也许正是因为 他们首先的政治家而非是历史学家的缘故。
作为君主,应该懂得世界上有两种斗争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运用法律,而另外一种就是运用武 力。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所特有的,而第二种 方法是属于野兽的。但是,由于前者常常有所不 足,故而必须诉诸后者。因此,君主必须了解如 何利用野兽的斗争方法和人类的斗争方法……因 此,君主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陷阱, 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吓跑豺狼。” 参见马基雅 维利:《君主论》,李盈翻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P111
• 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认 为人性虽然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一面,但就 其基本性质而言是恶的。 • 马基雅维利不是第一个提出性恶论的人,但是他 却是将性恶论引入近代政治原则的始作俑者。

史上最全的西方史学史要点总结

史上最全的西方史学史要点总结

西方史学史第一章古典史学历史背景:在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中,古希腊击败了波斯帝国。

历史背景:在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中,古希腊击败了波斯帝国。

不仅促进了希腊城邦制社会的繁荣,而且刺激了他们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

会的繁荣,而且刺激了他们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

这个时代是古希腊人理性觉醒的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潮,对传统奴隶主贵族思想传统予以冲击,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潮,对传统奴隶主贵族思想传统予以冲击,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史学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时代中诞生,并且开创了古典史学新局面,底德的史学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时代中诞生,并且开创了古典史学新局面,古罗马人继承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持续了一千年之久。

继承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持续了一千年之久。

一.希罗多德和社会文化史的创立希罗多德和社会文化史的创立社会文化史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1 人物简介:希罗多德,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历史》,被誉为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同时被称作“史学之父” 。

开创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体裁,历史叙述体。

同时也开创了一种以社会文化为中心的史学传统,本人也已高度的人本意识和世界史眼界,对西方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主要著作:历史》《 a b c d 内容:希波战争,9 卷,涉及到了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各种情况。

取材:所得各种文字史料和实地采访调查所得体例:历史叙述体史料价值:①西方史学的第一本历史著作,详细的记述了希波战争,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②开创了历史叙述体,并确定了以社会文化为中心的西方史学范式;③对史料采取了一定的鉴别和判断,采取客观主义态度,体现了严格的史学求真精神;④颇具文学价值,叙事简洁,文笔优美,精于战争描述,将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结合;3 历史观:①希罗多德推崇希腊,民主政治,而没有一概否定波斯,并且试图从历史本身去解释历史,标志着古希腊历史思想的转折,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具有了初步的人本意识。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绪论1.概括西方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主要特征(1)阶段一:前5C-5C古典史学时期局限性:①仍用神灵的意志来解释战争的结局和罗马强盛的原因②过分突出了历史著作的叙事性和文笔的生动,损害了历史的真实③历史的叙述上缺乏明确的时间尺度成就:①历史学家通过原因的分析试图揭示历史事件的真正动因②历史学家“知道历史的作用首先在于获得真理”③历史学家认识到“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目的、成败的历史”(2)阶段二:5C-14C初中世纪的基督教史学时期①人类历史被描绘成在上帝意志的支配下,上帝的信徒和魔鬼的信徒进行斗争的历史成就:在时空观念上超越了古典时代①历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展②历史记载有了准确的纪年(3)阶段三:14C初-19C末20C初文艺复兴开创了西方史学的近代史学时期发展:①该时期是西方近代史学中人神之战,人战胜神的时期②历史考辨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③历史哲学开始产生④19C是历史学的大繁荣时期,历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4)阶段四:20C初-今现代史学特点:思辨的历史哲学继续发展,但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受欢迎。

吸取了实证史学的有点,注重跨学科总体研究的法国“年鉴学派”历久不衰,成为当代史学的楷模。

二战后,众多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进入了历史学领域,反映了当代史学科学化、精密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史学结束了遭受史学界冷落的状态,渗入到专业历史学家中间。

2.了解中国史学界对西方史学研究的状况借助日本的间接介绍到直接接触西方史学原著从翻译他人之作到自己撰写著作(2)时期二:建国-1978 初步发展与遭遇坎坷大转变:从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60S年代初,西方史学史得到学术界关注:西方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意见被提上来在高校历史系的教学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出版不少有关西方史学的译著(3)时期三:1978-今初步繁荣与转型:研究最活跃、成绩最多第一章古典史学一、名词解释1.赫克泰阿斯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

人文主义史学及特征

人文主义史学及特征

人文主义史学及特征
人文主义史学是一种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于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发展和传播。

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文主义史学强调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重视。

人文主义者认为古代的文化和知识是宝贵的遗产,因此他们致力于收集、研究和传播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献,以求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

其次,人文主义史学注重对个体人物的关注和研究。

人文主义者认为历史是由个体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构成的,因此他们重视对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从个体的角度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此外,人文主义史学强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把握。

人文主义者倡导历史研究应该客观公正,不受偏见和偏执的影响,同时也应该全面综合地考量各种因素,以求对历史事件和现象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最后,人文主义史学倡导历史研究与人的生活和实践相结合。

人文主义者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而应该与人们的生
活和实践相联系,以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启
示和借鉴。

总的来说,人文主义史学是一种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的历史
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其特征包括对古代文献的重视、对个体人物
的关注、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客观全面把握以及与人的生活和实践
相结合。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人文主义史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人文学院09历史系考古专业逯志飞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

对于历史事件,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

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1、取材宏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2、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3、求真的精神4、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5、文笔华美,描写生动2、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

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在雅典的极盛时期。

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思想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力求使自己的叙述与客观事实相符2、注意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3、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4、歌颂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5、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3、波里比阿:《通史》波里比阿一直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历史学的最早代表,他的著作已经具有了追索历史演变动因的思辨色彩1、注重历史的因果关系2、视野广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3、一丝不苟的求真的精神4、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5、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4、塔西佗——(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1、歌颂共和2、痛恨暴君3、文笔犀利4、赏善罚恶,秉笔直书5、李维——(前59—公元17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

第3章历史教学素养与能力3.1 考纲解读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3.2 核心讲义一、史学流派与思想概述(一)概念辨析1.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1)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指对历史学自身体系的理论反思,其中又包涵历史理论的内容,此外还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学家自身的修养、跨学科等内容,但更侧重对历史认识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学的反思。

(2)历史理论历史理论是指人们对客观历史过程、现象及人物的反思,也就是指对历史学的认识对象的理论反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史学界放眼国外史学研究,系统引进并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使得中国的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

2.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1)史学本体论史学本体论即历史本体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其核心就是社会历史观,但其外延所包括的问题又要比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观更为宽广。

所包括的问题大者有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在本质上有何异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是什么,小者有历史人物的评价、典章制度、历史地名的考证等。

(2)史学认识论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历史认识本身的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其中就包括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历史认识的结果能否检验以及检验的标准等。

(3)史学方法论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的方式、方法的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它包括历史研究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为宜、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适合历史研究等。

(4)三者关系①本体论在史学理论体系中居于前提、核心和主导的地位;②认识论和方法论总是以一定的史学本体论为前提而推演出来的,但又反过来对史学本体论的发展产生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3.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与批判的历史哲学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哲学流派。

其背景反映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即思辨的哲学和分析的哲学。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论(一)史学史概念史学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人物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和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史学史概念范畴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人民(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去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范畴:1、历史哲学2、历史编纂学3、史料学4、史学方法论(三)西方史学史发展的过程、重大转折1、过程(1)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至公元5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共计一千年,形成了诸多影响后世的史学优良传统。

(2)中世纪史学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史学,史学发展相对迟缓。

(3)近代史学14-19世纪,14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相继发展,19世纪进入兰克时代,史学发展成独立学科(4)现代史学进入20世纪后,新史学出现。

2、转折(1)西方史学史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

希波战争刺激了希腊人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希腊编年史由此进入“古典时代”,这也是古希腊人理性觉醒的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成为代表,后来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2)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罗马帝国覆灭,西方式会奴隶制终结,封建制开始。

基督教史学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史观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为代表。

罗马时代古典文化为基督教僧侣垄断,史学发展速度缓慢,沦为神学附庸。

(3)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主义者复兴了古典史学的传统模式,并在新时期中发展了古典史学传统,史学思想又一次把人置于历史发展的在中心地位,人文主义史学的出现,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最早的人文主义学者但丁,生活在13世纪末 到14世纪初,代表作《神曲》。它以中世纪文学常 见的梦幻故事和隐喻手段为写作内容和方式,这首 长诗表现出人性和理性的觉醒。
14世纪的另外两位文学家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彼特拉克的理想是在世俗
社会中追求幸福的个人生
活与理想的爱情。 他说:“我不想变成上帝,
• 文艺复兴时期的显著特点:人性的张扬 • 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也曾对人有所研究。但 是神学研究的重心是上帝,研究人是为了 论证神,面对神圣的上帝,人的地位是卑 贱的。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不否定上帝 的至尊地位,他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避 开上帝,把研究的重心从人神关系转移到 人物关系,强调人与万物的区别,从而突 出了人的地位。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史学的成就不仅仅反映 在马基雅维里和圭恰迪尼等人的著作中,还 反映在一些新产生的辅助学科中,如考古学 和校勘学。
• 欧洲的考古学首先在意大利兴起,这也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学术界的一大贡献。意大利 考古学是在14世纪以来人们崇尚古典文化的基础 上,在不断认识到古代铭文、古代钱币等古物所 拥有的史料价值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 史学中所出现的古代史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兴 起以及可信的学术基础之上的,因而诞生了真正 意义上的古史研究著作,比昂多的《罗马帝国衰 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
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 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著名诗人和 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 被 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这是我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一切。我自
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 的幸福”。
薄伽丘则进一步指出,人应当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 力,应当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追求感官的享受。 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力量,任何企图压抑 这种权利的人都是愚不可及的。
基雅维利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完全独立
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新的政治哲学——
基于人性恶观念之上的“权力哲学”。
•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问题,那么,权力是如 何获得的呢?权力如何保持?马基雅维利 断言,国家一经建立就面临着对内部敌人 的镇压和与临近诸国的反复较量,只有统 治者足够强大和实力最为雄厚的时候,才 可以防止国内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外的威胁, 建立良好的秩序。 • 国家的实力与君主的能力,基础是什么呢? 马基雅维利认为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 基础。
• 早期重要历史学家及史著:列奥那多· 布鲁 尼的《意大利史述评》和波基奥· 布拉肖利 尼的《佛罗伦萨史》。 • 布鲁尼(1369-1444),萨卢太提(做了历史学 所必须的一些基础工作,即大量搜寻古典 手稿,为文艺复兴最初的写作提供了资料) 的学生。他强调,历史写作的主要内容应 该是政治事件,而缤纷的政治是由于人性 的多变造成的。
• 在近代历史学领域,他是最早用人的活动 来阐释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学家。他 的史学观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盛行的 神学史观,而且也显露出近代历史哲学的 萌芽。
• 2、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观 • 历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政治家提供 丰富的政治实例。 • 这种史学观是建立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之 上。马氏的这种思想,应该说在一定程度 上是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社会秩 序混乱的影响而产生的。
• 君主如何获得权力,如何保持权力,除了 依靠能力之外,君主还必须要懂得“权 术”,而这其实也就是马基雅维利所说的 君主的统治权术,其构成了马基雅维利学 说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理论也将其 核心思想表现到了极点。而正是由于这个 权术论,也招致了后人对马基雅维利的批 评与指责。
与亚里斯多德一样,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的政体 也有三种形式,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还有共和 政体。而这三种政体也有可能发生变异,蜕化成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群氓政体。在诸多的政体 中,他认为共和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
第三章
西方近代史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学 • 文艺复兴一词最早是由18世纪的法国学者 谢尔· 德金尔克提出来的,他不过是对这个 时代进行的追授,然而这个名词不胫而走, 传遍世界。 • 文艺复兴的内涵:古典文化的再生与重新 发现人性。
• 文艺复兴兴起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意大 利,15世纪中叶在西欧各国走向繁荣,16、 17世纪达到鼎盛并由盛而衰。 •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要从事人文学科 尤其是古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 • 他们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于是14-15 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了学习古希腊语的热潮。 到了16世纪,希腊语甚至成为大学和许多 文科中学的必修课。人文主义者还学习和 研究了古拉丁语、古希伯莱语,从而为直 接利用古典文化奠定了基础。
• 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认 为人性虽然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一面,但就 其基本性质而言是恶的。 • 马基雅维利不是第一个提出性恶论的人,但是他 却是将性恶论引入近代政治原则的始作俑者。
•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
他的《君主论》是一部具有奠基意义的作
品,被后人视为近代政治学说的起点。马
• 圭恰迪尼是马基雅维里的继承者,与马基雅维里 一样热衷于政治活动。他早年辞去教授的职位而 为教廷服务,经常被派驻在外任外交官。圭恰迪 尼的主要著作有《佛罗伦萨史》、《意大利史》。 《佛罗伦萨史》是圭恰迪尼青年时代的作品,名 气没《意大利史》大。在《意大利史》一书中, 作者指出写作的目的在于垂训与实用,基调便是 世事无常,了解它们可能为读者的现实生活提供 诸多的经验与教训。 • 与马基雅维里的著作相比,《意大利史》不仅在 史料的丰富程度上超越了前者,而且还具有一种 前所未有的整体观,即将意大利视为一个统一的 概念进行整体叙述。 • 在史料的处理上,他们都不太关心史料的来源, 从而在史料的考证上落后于时代。也许正是因为 他们首先的政治家而非是历史学家的缘故。
• 比昂多之前的、乃至与他同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把 中世纪看作为罗马历史的继续,但比昂多明确地 指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宣告了古代社会的终结, 此后的欧洲社会进入了另一个历史发展时期、并 延续到他所生活的时代,而从现在开始又将走向 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还把从5世纪到15世纪这 1000年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 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历史时期。“中世纪” 这个概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比昂多的历史连续 性观念,也为近代欧洲史学中的“三阶段历史分 期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作为君主,应该懂得世界上有两种斗争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运用法律,而另外一种就是运用武 力。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所特有的,而第二种 方法是属于野兽的。但是,由于前者常常有所不 足,故而必须诉诸后者。因此,君主必须了解如 何利用野兽的斗争方法和人类的斗争方法……因 此,君主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陷阱, 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吓跑豺狼。” 参见马基雅 维利:《君主论》,李盈翻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P111
•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在文化上不断创造出 不朽名作的时期,但现实生活中,它却是 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教会腐败的时期。 • 为了使现状有所改进, 1517年,马丁· 路德 针对教会的腐败发布了《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运动从此开始。不久,这场运动 从德国传播到全欧洲,在地方政权的支持 下,发展出了独立于罗马教廷权威之外的 新教,如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 当然,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不是基督 教教义。
• 继考古学而起的是另一种史料批判形式, 即文献校勘学。与这门学科紧密联系的人 物是洛伦佐· 瓦拉。
洛伦佐· 瓦拉 (Lorenzo Valla,14061457),那不勒 斯人。著有《君 士坦丁赠礼的证 伪》
• 我们看到,文艺复兴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或 是近代早期的唯一内容,宗教改革、反宗 教改革都隶属于这个时期,另外还有被称 为“博学时代”的17世纪。
•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它的表现并 不局限在文学和艺术中,史学也是人文主 义获得集中表现的领域之一。 • 意大利史学在近代早期的领先,意味着它 的发端同时代表了西方近代史学的发端。 正是经过意大利史家的努力,近代史学才 从中世纪史学的布道声中脱胎而出。
• 生平简介: •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1494 年参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1498年起任佛罗伦 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 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 利各国和法、德等国。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 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 书立说。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罗伦 萨,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 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遂忧愤成疾,于1527 年6月22日卒于佛罗伦萨。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鞭笞了教会的伪善, 大力宣扬个性解放和爱情至上。 • 除文学领域之外,人文主义得到具体表现 的另一个领域是艺术。乔托被艺术史家誉 为“欧洲绘画之父”。达· 芬奇、米开朗基 罗和拉斐尔是15、16世纪意大利最有影响 的三位艺术家。 • 从空间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于15世纪中叶 从意大利蔓延到了德、法、英、西班牙等 国,丢勒、拉伯雷、莎士比亚、托马斯· 莫 尔、塞万提斯是其代表。
比昂多: (Flavio Biondo,13921463)一生不问 政治,首先是一 位考古学家,其 次是一位历史学 家。
• 比昂多关于罗马的著作有《著名的罗马》(是一 部关于古代罗马帝国的地理和历史典故的词典)、 《复兴的罗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和古 典作家著作中的有关记载而撰写的、关于古代罗 马历史地理和考古学方面的著作,书中记载了罗 马的地形、地貌以及文化遗迹的基本分布情况)、 《胜利的罗马》(是一部作者在详实的文字史料和 丰富的实物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罗马史著作)三 部,这三部书可以认为是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的 奠基之作。 有了扎实的史料以后,比昂多写了一部对后世史 家有着深远影响的著作:《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 史》:此书又译作《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 472~1440年》,被誉为"近代史学一个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