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分析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要是不锯掉,我活不过五十五。”他说。这不是废话嘛。我也说了一句废话:“是啊,全世界都没有找到治疗癌症的药物。”“其实我得的不是癌。”他说。“医生锯错了?”“没锯错,但不是癌症。”
姑父说,他得的是一种遗传病。他的父亲,同样是腿痛,但以前医疗技术差,没有像他一样截肢,五十二岁就死掉了。他的祖父,死时才四十八岁,同样从腿痛开始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姑父的乐观没有任何改变。有一阵,大表哥要给他装假肢,他坚决不要。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4.以下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姑父小腿里隐隐作痛,他谈起这事时不像得病了,开始也没打算去医院,只是找村里人求了个偏方,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个病。
B.姑父真诚地掏出几个柿子给“我”,“我”小时候很喜欢吃柿子,可“我”在上学时了解了一些卫生、细菌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姑父的行为很反感。
“皮剥开了,还要把肉切开,锯子只用来锯骨头,不用来锯肉。钢锯嘎吱嘎吱的,老半天锯不断。我告诉他,你应该找个木匠来嘛,哈哈哈哈。”我当时还没开始写作,无法理解姑父的乐观。二十年过去了,我写了一大堆东西,但我仍然无法理解,他为什么就那么快乐。
那天晚上,姑父让我和他睡一床。不是他家床少安排不过来,而是他太喜欢我了。我在搬砖时他就在旁边看着我,不时叫我休息一会儿。叫我喝水,叫我吃地瓜。叫我和他睡一床,也是施爱。我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可还是答应了,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能忤逆长辈。姑父没有立即躺下,他在蚊帐顶上摸索了半天,掏出几个黑褐色的柿子,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真诚地说:“专门给你留的,你吃。”他藏在上面的,谁都不知道。这种柿子有股烟味。是黄熟前摘下来削掉皮熏熟的,很甜。我以前特别喜欢吃,可多读了几年书后,被卫生啦、细菌啦等等知识搞得很尴尬。姑父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给我,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认其他人已经入睡,或者即便没有睡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才挽起裤腿,让我再看一次赭红色的断腿。他期望我摸摸,我没摸,他自己摸了,半闭着眼睛。“在长肉。”他说。意思是伤口正在愈合。

葫芦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含解析)(高清扫描版)(2018.01)

葫芦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含解析)(高清扫描版)(2018.01)
第 1 页 共 13 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 页 共 13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第 6 页 共 13 页
第 7 页 共 13 页
第 8 页 共 13 页
第 9 页 共 13 页
第 10 页 共 13 页
葫芦岛市普通高中 2017—2018 学年高三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1 页 共 13 页
根据“材料一”中“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和材料二的事例总结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 根据“材料一”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和“材料三”中“传统艺 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可归纳出答案第③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改兵部郎 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这句话的含义是“改任为兵部 郎中,进言:‘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 佩服他的预见”,“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可排除 A、C 两项。“众” 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可排除 A、D 两项。故选 B。 ) 11、 D (D 项,“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 官职。 ) 12、 B (“都能够安于职守”错。从文中来看,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 回京。 ) 13、(10 分)(1)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 (“富 殖”,富足;“潜”,悄悄;“赍”,携带;“南”,方位名词做动词,向南去。每点 1 分,句式 1 分) (2) (许唐)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看到进士连接成行(结队)而出,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 当让他像这样!” (句首补主语;“商赀”,商品财物;“缀行”,结对成行;“窃”,私下。每点 1 分, 句式 1 分) 参考译文 许骧,字允升,世代居住在蓟州。祖父叫许信,父亲叫许唐,世代以财富在边郡称雄。后唐末年,许 唐知道契丹将扰乱边境,告诉他的父亲说: “如今国家的政治败坏松弛,狄人必定乘着这一机会而侵扰中原, 那么朔州、易州地区,百姓会遭受狄人侵扰的兵灾。假如不立即离开,将要被俘虏了。 ”许信因为资产富足, 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不久,后晋太祖受天命改朝换代,果然用燕 蓟之地贿赂契丹,许唐回去的路于是断绝。许唐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看到进士连接成行(结队) 而出,私下叹息说: “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 ”因而不再经商,定居睢阳,娶李姓人家的女儿,生许骧, 长得非常清秀。许唐说: “成全我的志愿了! ” 许骧十三岁,能写文章,擅长作词赋。许骧于太平兴国初年到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为京兆尹, 很了解他。等到廷试,考中甲科,初入仕将作监丞、益州通判,被赏赐钱二十万。升右赞善大夫。恰值取 消副使,调任鄜州知州。召回,任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许骧改任江南转运副使。洪州、吉州上交朝廷 供品的运输船遣水损坏货物,主管官吏害怕犯罪,故意弄翻了船,审理案件的官员按欺骗、盗取国家财物 的罪名查办他们,判处流放处死的有几百人。许骧立刻前去审讯,得到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来上报朝廷,许 多人获得从轻处罚,皇帝下诏对他褒奖。许骧又进言: “抢劫的盗贼发配流放,遇到大赦被免罪的,回到本 乡,仇视那些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许多人被杀害,从现在起请把他们安置在军队。 ”下诏许可。许骧升为正 使。端拱初年,被任命为主客郎中,不久许骧调任福州知州。多次上表请求回京,不等答复,进京上朝, 皇帝召见他,让他在便殿回答问话,询问许久。改任为兵部郎中,进言: “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 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 ”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朝廷命令他管理审官院,升为 御史中丞,因为生病坚决辞让,皇上没有答应。上朝道谢时,皇帝让他坐下,慰劳问候,拿出良药赐给他 说: “这是我服食有效验的。 ”后来许骧因为长期生病不能正常任职。真宗即位,改为兵部侍郎。多次求小 州养病,因为入朝有失礼仪,被御史检举,朝廷特地下诏不追问,任命为单州知州。咸平二年去世,享年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七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仿照加点的句子,以“青春”为对象,在空格上写三句话。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想象合理,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青春之于人,缘于唯一,方显弥足珍贵。

不论你卑微如小草,还是巍峨如高山,你的青春也难以永驻,更难以二度。

所以,聪明的你,请珍惜青春吧。

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____①:____②:_____③:如果你能珍视青春,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正视人生路途上的坎坎坷坷,挖掘你的智慧和毅力,精心设计你的人生远景,无愧于你的当下。

我相信,你的青春己经被延长了,虽然在你,并无知觉。

【答案】青春是清晨露珠,虽晶莹剔透,但瞬间蒸发青春是海上怒潮,虽波涛滚滚,但顷刻即退青春是月夜昙花,虽幽微素雅,但瞬时凋谢【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能力。

作答时要参照例句“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以“青春”为对象,使用比喻修辞进行仿句,注意所仿句子要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2.【17届甘肃省陇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

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静”是不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主宾互换的句式转换题,三句都以“静”开头,即变换“静”为主语,而要保持语句的通顺性,还要相应调整或增删个别词语。

2018届上海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文字版(附答案)

2018届上海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文字版(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卷(2017.11)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 分)(1),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想佳人,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3)荀子常用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劝学》中“”两句,以马喻人,说明了即便资质平平,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成功的道理。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设置诚信考场,下列各句不适合张贴于考场之内的一句是()(2分)A.内不欺己,外不欺人B.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D.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

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A.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押韵比较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B.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C.它的特点是押韵比较自由灵活,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D.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二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1)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

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神迹般的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悍然采用了一种极端而蛮横..的方式:把所有诗歌都写出来,也即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穷尽了过去、未来的一切诗歌——那些超越李白的诗自然也包括在内。

然而,这场“终极吟诗”完成后,当事人却发出了沮丧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篇从中挑选出来。

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分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分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陈俊华(湖南冷水江市第一中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认为书院教育“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

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

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

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

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2017.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现代以来,诚信一般合并使用。

作为伦理道德范畴,诚信的基本含义类似于传统信的概念,它要求政府诚信,不要朝令夕改,更不要有法不依;要求商业活动诚信,不要毁约弃约,更不要坑蒙拐骗;要求社会交往诚信,不要轻诺寡信,更不要作伪撒谎。

然而,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下的实践概念。

诚在儒家学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庸》继承孔子的思想,系统论述了诚的问题。

《中庸》认为,诚属于形上本体范畴,既是自然界的本质规定,又是人性本质的规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对于自然界而言,至诚无息,化生万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意思是,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个诚字给予概括:作为天地没有两个,而它生成万物则是不可计算的。

对于人生而言,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三纲领”,即明德、亲民、至善;人生的过程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诚意是关键,济世以修身为本,修身以诚意为要。

在早期儒家那里,信与诚不是同一序列的概念范畴。

诚是与仁、智等并列的概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逑,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晴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诬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休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休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休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 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臵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 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臵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臵”重新配臵,加以利用。

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臵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

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注重体验,对生产、管理、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产生了积极作用。

B. Zipcar 租车公司整合了大量闲置车辆信息,帮助会员找到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提供车况和价格,便于会员用车。

C. 淘宝网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们将各类信息公开和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

D. 分享经济中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能提高交易效率,扩大消费需求,为他人消费提供帮助的过程。

1.C【解析】曲解文意,且因果颠倒。

原文说“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是选项 C 所表述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原文说“通过人人参与……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选项 C 表述的是“……从而实现公平竞争”,是典型的以因为果。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 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

B. 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C. 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D. 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

2.B2. 【解析】以偏概全的错误。

根据原文第四段,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但 B 选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忽略了这一限定。

且在原文中,“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也带来了过剩;……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至少说明,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分享经济的特征是鼓励人们通过分享数据信息,相互提供便利。

因此,分享经济的实现过程体现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B. 发展分享经济能把过剩的资源重新利用,以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有利于中国经济应对过剩和发展模式转型问题。

C. 文章以Zipcar 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不仅直观展示了分享经济的消费体验,也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优点。

D. 发展分享经济需要政府优化监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法制环境。

3. c3. 【解析】“也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优点”,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舞台袁省梅一直以来,王少宏都坚信自己能成为声名卓著的二胡演奏家。

正儿八经的音乐学院毕业,加上天赋,加上勤奋,还有童子功,他说,除了舞台,还缺什么呢?可是,没人给他舞台。

他抱怨父亲,抱怨老婆孙兰。

他说要是当初不回到这个鬼地方就好了。

小县城,有多少人懂音乐多少人懂他的二胡呢?王少宏毕业那年,已经分配到了省城大剧院。

可是,父亲不答应。

父亲拍电报,打电话,又撵到省城要他回去。

父亲说,你哥没了,你嫂子嫁了,留下三个孩子,还有我和你妈你奶,谁养?就这样,王少宏到小县城的小学做了一名音乐老师。

他没有想到,就是小学老师,要做好,也不容易。

校长从心里不喜欢他。

谁让他的学历太高人又孤傲呢?学校里所有的演出,他都不要想参加,他给学生排练的节目也不要想上舞台。

去县里电视台演出,就更没有他的份了。

每次,他气闷地问老婆为什么时,孙兰都是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他也不等老婆说话,就去拉二胡了。

孙兰听着他滞重的二胡声,就发出一声叹息。

小城有人带着孩子请王少宏教二胡。

小城已有好几家二胡培训班。

王少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给小孩子做启蒙老师?他不屑。

一个华丽、高大的舞台一直在他的心里矗立着。

过一段时间,他就往北京跑,参加那里的比赛,或者与同道者聚会。

王少宏一直相信北京会有他一个舞台。

钱花了不少,可王少宏也没拿回一个奖杯。

孙兰说,他们不懂。

王少宏勾着头,好久才说,他们说的对,我的演奏中缺了最重要的东西。

孙兰说怎么会呢?王少宏摇摇头,说,你不懂。

孙兰脸上暗了一层,心说,我怎么不懂呢?听你的二胡十多年了,也听你在家放的碟片十多年了。

看着王少宏不开心,孙兰有什么办法呢?她不过是一名小学老师。

她能做的,就是把观众这一角色做得加倍的合格。

孙兰在逼仄的阳台土砌了个小小的台,高出地面半尺,椭圆形,还给周围挂了一层白的纱帘。

风吹过,纱帘悉悉索索地轻轻晃,是有点舞台的感觉了。

是舞台。

孙兰给王少宏搭的舞台。

孙兰把王少宏用过的二胡,一溜排的,都挂在“舞台”的墙上。

孙兰叫王少宏坐到“舞台”上拉。

王少宏开始不愿意,骂孙兰瞎整。

况且,王少宏除了给学生上课时拉拉二胡,平日里,他已经很少拉了。

说到底,心里还是别扭。

孙兰却总是催他拉。

孙兰给他买好烟好酒,给他说好话。

孙兰说,你就是我的二胡演奏家,我要做你一生的听者。

孙兰不说自己是观众,或者粉丝什么的。

王少宏喜欢“听者”这个称号,当然,更喜欢孙兰这样地看重他,他就坐到他的“舞台”上,给他唯一的“听者”拉起了二胡。

孙兰说,不管什么曲子,你都处理得那么好,是精妙绝伦。

孙兰说,美妙的旋律在弓子的拉拉推推中,出神入化,滑着美丽的弧线,蹦跳,流淌,像云在飘,像风在扬,像花在开,简直是,太炫了!孙兰说,如果在处理时心无旁骛,人琴合一,琴曲合一,就更好了。

听着听着,王少宏愣怔了。

他没想到,孙兰,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能听懂他的二胡。

王少宏抱着孙兰说,周末了,我们去黄河边,我给你拉《江河水》,水边拉琴,有水的滋润,又有辽阔天地的回旋,是再好不过的舞台了。

孙兰说,改天吧,一会儿有几个学生来补课。

王少宏生气了。

王少宏说,你这是干嘛?家里就缺你这点钱?无趣,庸俗。

孙兰倒不生气。

孙兰说,爸的滑膜炎又犯了,医生说最好做手术……还有大侄子的婚事,小侄子的学费……王少宏不说话了。

好久,王少宏说,我也带学生吧。

孙兰不同意。

孙兰说,你得潜心研习你的二胡,你的舞台不在这里。

王少宏吱着唇,好半天,指着阳台的舞台,说,够了,有它,我觉得,挺好。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少宏赴京参赛却没能获奖,孙兰说“他们不懂”意在安慰,王少宏说“你不懂”则是认为孙兰不懂音乐。

B.校长从心里就不喜欢王少宏的孤傲,学校、县里电视台的演出都不让他参加。

本文这一情节旨在表现校长心胸狭窄、打击人才。

C.王少宏对孙兰指出自己演奏的不足感到惊讶,虽然他为妻子不到黄河边听他拉琴而生气,但已没了之前的不屑。

D.后来孙兰提到了现实生活的困难,使王少宏颇为震动,促使了王少宏性格的转变,使他终于面对现实;也自然引出结尾,水到渠成。

5.小说以“舞台”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分)6.结合全文,你认为王少宏理想受挫的原因有哪些?(6分)4.(3分)B(“旨在表现校长心胸狭窄,打击人才”错,应该是旨在侧面表现王少宏的孤傲性格。

)5.(5分)①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看,是原文的线索,以王少宏缺少“舞台”的悬念开头,以王少宏回归阳台上的“舞台”结尾,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舞台”促进了主人公性格的蜕变,丰富了人物形象。

③从文章的主旨看,“舞台”由理想到现实的转移,表现了主人公领悟生活的真谛,找到人生归宿的主题。

(答出一点得2分,得出三点给5分)6.(6分)王少宏理想受挫的原因:①性格上,理想太高,为人不踏实。

怨天尤人,孤僻高傲,甚至瞧不起妻子。

②艺术上,他的音乐不完美,有浮躁之气。

③客观上,父亲让他回来,而校长对他的艺术才能缺乏认识不给他提供合适的舞台,小城的环境束缚了他的发展。

(答出一点得2分,得出三点给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