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在线考试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国学经典选读-1国学经典选读形考通用考试电大网考答案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句的恰当二.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的“说”:3. 关于“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态度是对鬼神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态度,要懂得死亡的真实性和承认生命的有限性,要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4.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
”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
(0.65. 孔子大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是说要启发学生,举一个例子不懂,就不要举三个例子使人更加迷惑了;对于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就不用回复他了。
(0.6分)7.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中“愠”:1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三. 填空题(共10题,共8分)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0.8分)2.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 (0.8分)3.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0.8分)4.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0.8分)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 (0.8分)6.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而已矣。
” (0.8分)7. 子曰:“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项选择题 (共25道题)展开收起1.〔2.5分〕“五常”是指仁、义、礼、智、____等封建道德的准则。
• A、乐• B、诚• C、忠• D、信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仁”是思想家_____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释迦牟尼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2.5分〕中国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离骚》• B、《诗经》• C、《九歌》• D、《山海经》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2.5分〕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A、贾谊• B、刘向• C、宋玉• D、屈原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5.〔2.5分〕《上林赋》是________的代表作。
• A、司马相如• B、扬雄• C、张衡• D、班固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6.〔2.5分〕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冤》• C、《赵氏孤儿》•D、《牡丹亭》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7.〔2.5分〕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A、《西游记》• B、《水浒传》•C、《金瓶梅》•D、《三国演义》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8.〔2.5分〕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A、顾恺之• B、吴道子•C、米芾•D、马远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9.〔2.5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最重要的纪年方法是:•A、干支纪年• B、年号纪年• C、日月纪年• D、四季纪年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中国古代记述地理知识的开山之作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山海经》• D、《水经》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难经》• B、《脉经》• C、《千金方》• D、《皇帝内经》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大约____开始,中国文化通过大陆移民经朝鲜传入日本。
电大在线考试国学经典选读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意思是()(0.6分)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
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
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2.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0.6分)A.“”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孔子答道:B.“”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孔子答道:C.“”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孔子答道:D.“”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孔子答道:☆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A. 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 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 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2016年12 月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科)答案

(?)问孝。
子曰:“无违。
”(?)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9.09分)
2. 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乎?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9.09分)
(1) 第1空(3.03分)
3. 《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分)
4. 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
”(9.09分)
5. 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
(9.09分)
(2) 第2空(3.03分)
6. 吾十(?)五而志于学。
兴于(?),立于(?),成于乐。
(9.09分)
7. 子曰:“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9.09分)
8. 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
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9.09分)
9. 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是(?)也,孰(?)也!”(9.09分)
10. 六十而(?),七十而(?)。
广博易良,(?)教也。
(9.09分)
1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9.09分)
()。
最新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在线考试复习进程

(1)第1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分评语:
(2)第2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1.对于该患儿的护理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下床活动
B.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C.每日热敷肾区1次
D.定期测量体温
E.消毒会阴部
2.该患儿可能是()
A.并发肺炎
B.并发高血压脑病
C.并发急性肾衰竭
D.并发严重循环充血
E.并发支气管肺炎
3.高血压脑病的治疗首选()急性肾炎少尿首选()应用时需要黑纸覆盖避光()
(1)第1空(3.03分)
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分评语:
(2)第2空(3.03分)
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分评语:
(3)第3空(3.03分)
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分评语:A.乐B.说C.不愠D.悦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分评语:
7.六十而(?),七十而(?)。广博易良,(?)教也。(9.09分)
(1)第1空(3.03分)
A.耳顺
B.从心所欲
C.从心所欲不逾矩
D.诗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明代四大奇书?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2. 以下哪位是唐代的文学家?A. 李白B. 曹操C. 杜甫D. 苏轼答案:C3. 下面哪个版本的《诗经》是古代文学经典中的一部?A. 《华语版诗经》B. 《英文版诗经》C. 《古文版诗经》D. 《现代版诗经》答案:C4. 以下哪位是元曲名家?A. 白居易B. 王维C. 郑板桥D. 关汉卿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西游记》B. 《红楼梦》C. 《呐喊》D. 《水浒传》答案:C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A. 正确B. 错误答案:B2.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西游记》是清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元曲是明代的一种戏曲体裁。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答案略。
2.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答案略。
3.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情节。
答案略。
4. 请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答案略。
5. 请简要介绍唐代的文学特点。
答案略。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答案或其他方面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周南 ?关雎》
C、《秦风 ?蒹葭》
莆蚇聿芄芇袈薁 6.(4 分 )
D、《王风 ?黍离》
葿艿螂蒆莆螁莁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要》 荿薄蚆膈羁膃薆 7.(4 分 )
A 、《唐六典》
B 、《会要》
C 、《续会要》
D 、《唐会
肁螆肀肀羅螆羇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 羆薇芀蒂袆螈袂 8.(4 分 )
薅蒇蒁肄蒅虿蝿 10.(4 分)
D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请下载支持!
艿蚁薂蚅芆罿膁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 、《汲冢古文》或《汲冢书》 ,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
就不见流传。
A 、《竹书纪年》
B 、《春秋》
袁莄袄肈腿羃螄 多项选择 (共 6 题 ,共 30 分) 开始说明:结束说明: 羂羄袀艿螅羄螇 11.(5 分 ) 膄莇螂莃肄虿肁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A 、班固
B、司马迁
C、袁枢
D 、司马光
荿蒀莄肅莆羂袃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蚀袂芅膈膂蒁膅 9.(4 分 )
A、本纪
B、志 C、表
D 、列传
蚄莅羀莂芃莅袇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A 、《史通》《通典》《通志》
B、《通志》《通典》《资
治通鉴》
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A、宋祁
B、欧阳修
C、刘昫 D 、脱脱
虿肁羂羄袀艿螅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A 、编年
体史书
B 、纪传体史书
膀螃膄莇螂莃肄 3.(4 分 )
C、政书 D 、纪事本末体史书
芁莄腿袂膄芄膆 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 中说“左史记言, 右史记事。 事为(),言为《尚书》。” A 、《国语》 B 、
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题库1.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
D. 一人3.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A. 在明明德,在亲民4.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可谓知矣。
A. 敬鬼神而远之5.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正矣。
”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B. 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6.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B. 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7.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8.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9.关于“无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B. “无为”意在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作为10.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11.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D. 早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
12.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人所迷,其日固久。
D.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3.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循孟子的思路,按照从重到轻排列()D. 人民>国家>君王1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A. 腹心15.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B. 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16.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D.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7.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孔子
B.弟子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9.09分)
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9.吾十(?)五而志于学。兴于(?),立于(?),成于乐。 (9.09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4.子曰:“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耳顺
B.从心所欲
C.从心所欲不逾矩
D.诗
E.乐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耳顺
B.从心所欲
C.从心所欲不逾矩
D.诗
E.乐
☆考生答案:E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8.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 (9.09分)
(1)第1空 (3.03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
一. 组合题(共33题,共100分)
1.《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孔子
B.弟子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孔子
(1)第1空 (3.03分)
A.有
B.又
C.诗
D.礼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有
B.又
C.诗
D.礼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有
B.又
C.诗
D.礼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10.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是(?)也,孰(?)也!” (9.09分)
(3)第3空 (3.03分)
A.乐
B.说
C.不愠
D.悦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7.六十而(?),七十而(?)。广博易良,(?)教也。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耳顺
B.从心所欲
C.从心所欲不逾矩
D.诗
E.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1)第1空 (3.03分)
A.命
B.惑
C.《易》
D.《春秋》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命
B.惑
C.《易》
D.《春秋》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命
B.惑
C.《易》
D.《春秋》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11.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A.礼
B.乐
C.政
D.刑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礼
B.乐
C.政
D.刑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礼
B.乐
C.政
D.刑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5.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谓
B.曰
C.可忍
D.不可忍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谓
B.曰
C.可忍
D.不可忍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谓
B.曰
C.可忍
D.不可忍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1)第1空 (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D.欤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D.欤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D.欤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800
B.500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第3空 (3.03分)
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3.(?)问孝。子曰:“无违。”(?)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6.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乎?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 (9.09分)
(1)第1空 (3.03分)
A.乐
B.说
C.不愠
D.悦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
(2)第2空 (3.03分)
A.乐
B.说
C.不愠
D.悦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 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