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矛和盾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矛和盾的概念。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矛和盾的外观特点。

2. 向学生介绍矛和盾的定义和用途。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矛和盾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矛和盾的了解。

第二章:矛的特点和用途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矛的特点。

2. 让学生明白矛的用途。

教学内容:1. 介绍矛的形状、长度和尖端的特点。

2. 讲解矛在战斗中的用途和优势。

教学活动:1. 展示矛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矛的形状和长度。

2. 教师讲解矛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矛在战斗中的优势。

3.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盾的特点和用途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盾的特点。

2. 让学生明白盾的用途。

教学内容:1. 介绍盾的形状、大小和防护功能。

2. 讲解盾在战斗中的用途和优势。

教学活动:1. 展示盾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盾的形状和大小。

2. 教师讲解盾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盾在战斗中的优势。

3.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矛和盾的结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矛和盾的结合原理。

2. 让学生明白矛和盾结合的好处。

教学内容:1. 讲解矛和盾结合的原理和方式。

2. 介绍矛和盾结合的好处和应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矛和盾结合的原理和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结合的好处。

2.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矛和盾结合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矛和盾结合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激发学生对矛和盾的进一步兴趣。

教学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矛和盾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2. 学生分享他们对矛和盾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想法。

3. 教师提供一些与矛和盾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活动,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兴趣。

第六章:历史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矛和盾在历史中的应用。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矛和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矛和盾的用途、特点和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矛和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矛和盾的构造和用途。

3. 矛和盾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4. 盾牌的防御技巧和战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矛和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矛和盾的构造、用途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盾牌,并学习盾牌的防御技巧。

4. 展示:各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盾牌的质量和创意。

2. 学生对矛和盾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制作盾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网络资源,了解矛和盾的更多信息。

六、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准备制作盾牌的材料和工具。

2.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确保学生安全。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盾牌。

4.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矛和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盾牌战术演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专家或历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矛和盾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武器制作工厂,实地了解矛和盾的制作过程。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次公开课的评价和建议。

2. 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3. 根据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矛和盾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其他武器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 开展矛和盾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矛与盾的结合教案7篇

矛与盾的结合教案7篇

矛与盾的结合教案7篇矛与盾的结合教案篇1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我马上走完紧急有序的高中三年。

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

在教师的启发教育下,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用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意理解和把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准时订正,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书本学问与实践学问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力量,应变力量有进一步提高。

在课余时间里,我喜爱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学问,不断充实自己。

我拥有严谨仔细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省,生活独立性较强。

喜爱集体,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仔细准时完成。

我有坚决正确的立场,喜爱祖国,喜爱党,仔细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高,爱憎清楚,踊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气,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高中三年生活有使我糊涂地熟悉到自己的缺乏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取、热忱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将来的挑战。

信任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立者,更好地报效祖国。

矛与盾的结合教案篇2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6—57页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受运用加法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的探究过程,把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展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育学生初步的规律思维力量。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敏捷运用加法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写作特点分析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通过 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 分来叙述矛和盾的集合过 程。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准 确地表达了矛和盾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战斗中的重要 作用。
描写生动
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 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紧 张激烈的战斗中。
矛盾冲突展现与主题思想探讨
矛盾冲突
文章中展现了进攻与防御、矛与盾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战斗中不断激化,最终通过矛和盾的集合得到了 解决。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矛和盾的集合过程,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思想。只有进攻和防御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取得战斗的胜利。同时,文章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协作,共同面 对困难和挑战。
教材来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内容概述
课文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 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的故事。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 者”的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汇报人: 2024-01-13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兵器知识普及 • 思维训练:辩证看待问题能力培养 • 语言表达训练:复述、演讲技巧指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材背景及内容概述预习下节 Nhomakorabea内容提示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读懂本课内容,通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感悟发明家遇到困难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不同的读书方式,体会发明家的思考过程,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的过程,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并感悟出发明家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用具: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以疑入课,引发思考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学,默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深入学习,了解发明过程。

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由学生的见解,引读第二段第1句话。

出示投影,句式对比。

引导学生读出“紧张、危急”。

发明家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去掉关联词“如果……就……”,假设想象变成了现实,发明家会是怎样的心情?然而,有了铁屋子就够了吗?发明家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请同桌二位同学配合读,读出发明家心情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这句话的含义,进而理解发明家在盾的自卫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矛的进攻,并装上了轮子和履带,发明出了坦克。

出示投影,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出坦克的,下面就让我们用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来回顾一下吧。

三、感受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感悟发明家的优秀品质。

1、出示坦克图片2、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

3、播放影片那么,就让我们用朗读把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样子读出来吧。

4、为什么坦克能发挥出这么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合而为一发明出了坦克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你觉得发明家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小结。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3》摘要:如矛和盾什么要结合呢,学生写教师及评议,拓展集发明故事
课、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矛和盾集合
学生齐
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2、质疑了课题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矛和盾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呢?结怎样?二、初课感知主要容1、学生听课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课生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生新词几遍
3、声朗课要准音通句子
如遇到有困难地方停下多几遍
4、指名课评议
5、学生默课说说课讲了件什么事?三、主题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问题
如矛和盾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呢?结怎样?2、学生根据以上总是学课做准备下节课交流
四、记写1、出示课生让学生用己喜欢方式记住它们
2、重指导两上下结构集和架
提醒学生下面木定要写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教师及评议
五、拓展集发明故事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全班能正确读写生词,在此基础上每个人还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写话。

4、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词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一些生词的读写和运用。

【教学准备】矛和盾的图片及有关生字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巩固新词。

〖照顾差异策略:想把生词读一遍的得一颗星,想把生词读一遍并用其中喜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说话的得两颗星。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照顾差异策略:允许优生离开座位帮助学困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6、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教学意图:教学中常会碰到在掌握生字词时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些优生常在统一的教学步调后无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动作,在这种时候设计异步教学大有好处,以上两个异步策略的设计就是让优生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让学困生有可能的话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昌市会文镇冠南小学学科:语文姓名:张金恋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如何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竞赛时,由矛和盾的优势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进程中,为了爱惜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份(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进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表达。

叙事简练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要紧特点。

教学目标一、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第一次、乱成一团、优势、成功者”等词语。

二、正确朗诵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明白得“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讲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重难点:知道“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含义。

教学进程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昌市会文镇冠南小学学科:语文姓名:张金恋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如何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竞赛时,由矛和盾的优势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和盾的集合》练习
a 组基础知识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12 分)j i h e j i nzh a n g w ug u 1
()()()
p a ok o uzh a nch a n g b 1 s ai
()()()
二、汉字小游戏(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分)加()申()
()()
召()至()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16 分)
予()攻()
矛()功()
船()炮()
般()饱()
四、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9 分)1.对方的矛如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还是。

2.坦克把盾的、矛的。

12(,在战场上
3.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一身,谁就
会是。

五、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8 分)1.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改为“被”字句)
2.无情的大火把那片树林烧得精光。

(改为反问句)b 组综合能力
六、给句子排排队(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6 分)
()强强种了一棵丝瓜,细长的丝瓜秧上长满了绿
色的XX,不久开出了几朵黄色的小花。

()小丝瓜长得可好了,强强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

()花谢了以后,秧上挂着几个小丝瓜。

七、阅读乐园。

(20 分)
用脑想用心说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持特)别快,一目十行,囤(hu)固吞枣。

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废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像)。

这使得他十分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X I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

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

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shu d)i地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而且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

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

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人,有几个主要问题,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二个有学问的人。

1.划去第1自然段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字。

(4 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 分)
疑心——()忠告——()
忽视——()明确——()
3.根据意思写词语(在文中找)。

( 4 分)
(1)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
(2)阅读时,一眼便可看十行字。

比喻看书速度
快。

()
(3)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整个的枣吞下去。

()
(4)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
4.xx之读书记不住的原因是:。

(4 分)
5.xx之成为有学问的人的原因是:
4 分)
c 组智力发散
八、人名填空(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人名,把成语补充完整)
15 分)
1.()好龙2.名落()
3.()移山4.
5.()自荐()失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