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河》阅读答案
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我们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各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让我们向共建“一带一路”所有的参与者、建设者致敬!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纵观人类发展史,唯有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才能收获累累果实,才能建立利在千秋、福泽万民的长久之功。
这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责任。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摘自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2023年10月17日)材料二: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精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郑重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各方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凝聚了信心和力量,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梁某受聘在某政府机关举办的幼儿园中从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梁某的管理应当实行()。
A.国家公务员制度B.教育雇员制度C.教育职员制度D.教育公务员制度【答案】 C2、找规律填数字是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2、4、12、 52、( )、3266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624B.628C.632D.636【答案】 B3、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题干中体现制器为先的是()A.兴办新式学堂。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军事工业。
D.派留学生出国。
4、()发明了电报机,并于1844年5月24日,拍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A.贝尔B.西门子C.莫尔斯D.马可尼【答案】 C5、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
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人用得太滥。
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B.误用联想意义C.用字太俗滥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答案】 D6、“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A.人有悲欢离合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7、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
A.寒食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皇帝B.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D.春节: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答案】 A8、中国现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童话是()。
A.《稻草人》B.《古代英雄的石像》C.《大林和小林》D.《秃秃大王》【答案】 A9、某实验室老师在学生做实验时,离开实验室接听私人电话,学生在老师离开之后,随意触碰老师的实验用品,导致学校实验室失火,幸而没有人员伤亡。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大地山河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大地山河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
所谓“暮暮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
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
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千重的大石头号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大地山河》阅读原文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大地山河》阅读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879adcf01dc281e53af0e9.png)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大地山河》阅读原文《大地山河》阅读原文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
所谓“暮暮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
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
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千重的大石头号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
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涯,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章阅读5 Word版含答案

散文类文章阅读05十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大河家张承志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
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
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
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
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
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
店铺簇堆,人马拥挤。
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
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
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
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
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
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
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
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
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
船撞入漩涡时。
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
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
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
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一、积累和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 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 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 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 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A. 然而B. ……的样子C. 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 炫耀B. 展示C. 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
()A. 声音很大B. 非常晴朗C. 亮光很强D. 宏大明亮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我生日那天, 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 他终于忍无可忍, 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 这个贼得手非常快, 动手干净利落, 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 不一会儿,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 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 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 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 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 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
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
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
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
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
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
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
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
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
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
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
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
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元好问①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怀?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②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
(1)“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是借用李煜的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但又翻出了新意,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句诗的含意。
答:(2)作者说“从前错怨天公”?作者为什么要怨“天公”?又为什么说是“错怨”?答:答案:(1)元好问借用此句,感叹昔日那些曾咤叱风云,盛极一时的英雄人物,如今却都默默地长眠地下,烟消云散,无数功勋也都化作汩汩东流水。
(2)以前怨“天公”是因为作者感到怀才不遇,埋怨命运太不公平,没有给自己创造机会去建功立业,创就盖世功名。
如今作者看到那些默默长眠于北邙山下的孤魂,当年也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归于黄土一抔,因而发出“错怨”的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人月圆·春晚次韵张可久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在曲中有什么作用?答:(2)“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这三句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答:答案:(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是对过去送别情景的回忆。
那时举杯送行,依依惜别,水陆分途,各奔前程,而亭、船、柳历历在目,以此表明思念之深。
(2)这三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使用反复的手法,把作者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三句还使诗歌意境深化,啼鸟声打断了作者的沉思,使他从迷惘中回到现实,而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山河》阅读答案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
所谓暮暮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
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
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千重的大石头号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
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涯,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未若柳絮因而起。
②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
自然。
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
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
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我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也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
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拽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地!
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大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参考答案]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解析]本文抒写祖国西北山河大地的壮美,主要给我们展现了三幅画面;河流、高原和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呢?主要就是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这些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的。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不能想像江南水乡的真实面貌,没有到过西北的人也不能想像
西北河流的真实面貌;而作者则是生在江南水乡,又实地考察、访问过西北,所以不论是写江南水乡还是写西北风光,他都游刃有余,既有真实的观感,又有合理的想像,能把一幅幅画很自然地组织到一起.这些画面中的情景,有的是作者所见,如在乌鲁木齐河看到马车涉河而过;有的是作者所闻,如延河涨水把一块几万千重的在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有的是作者所思,如怎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有的是作者所感,如面对西北雪景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当然,很多情况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
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了行文的线索。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参考答案]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你才以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解析]本题只要找到写西北高原的三段文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就不难得出答案所列的要点。
本题难度不大,故分析从略。
3、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景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参考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解析]本文真正写雪只有一段,就是倒数第二段,这段把西北的雪和江南的雪作了对比。
只要对这段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就不难得出答案所列的要点。
本题难度不大,故分析从略。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千重的大石头号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慑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词,善造意境。
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书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A E
[解析]A项中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不符合原文的主旨。
其主旨为表述西北高原的雄浑、粗犷的特点及作者的感受。
E项中文字凝练而富有的诗情画意与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自相矛盾。
原文风格粗犷直白,与白杨礼赞的含蓄象征明显不一样。